1樓:星星之琳
端午節的由來:關於端午節的由來,說法甚多,諸如:紀念屈原說;紀念伍子胥說 ;紀念曹娥說;起於三代夏至節說;惡月惡日驅避說,吳月民族圖騰祭說等等。
以上各說,各本其源。據學者聞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歷史教育》列舉的百餘條古籍記載及專家考古考證,端午的起源,是中國古代南方吳越民族舉行圖騰祭的節日,比屈原更早。但千百年來,屈原的愛國精神和感人詩辭,已廣泛深入人心,故人們“惜而哀之,世論其辭,以相傳焉”,因此,紀念屈原之說,影響最廣最深,佔據主流地位。
在民俗文化領域,中國民眾把端午節的龍舟競渡和吃粽子等,都與紀念屈原聯絡在一起。 端午節的風俗:懸鐘馗像:
鍾馗捉鬼,是端午節習俗, 在江淮地區, 家家懸鐘馗像, 用以鎮宅驅邪。 唐明皇開元, 自驪山講武回宮,瘧疾大發, 夢見二曳, 一大一小, 小鬼穿大紅無襠褲, 赤腳, 偷楊貴妃之香囊和明皇的玉笛。 繞殿而跑。
大鬼則穿藍袍戴帽,赤雙足。捉住小鬼, 挖悼其眼睛, 一隻吞下,明皇喝問, 大鬼奏日, 臣姓鍾馗, 即武舉不第, 願為陛下除妖魔, 皇醒後, 瘧疾愈, 於是令畫工吳道子。 照夢中所見畫成鍾馗捉鬼之影象, 通令天下於端午時,一律張貼,以驅邪魔。
掛艾葉菖蒲:以艾葉懸於堂中,剪艾力虎形或剪綵為小虎,貼以艾葉,婦人爭相戴之,以僻邪驅瘴。用菖蒲作劍,插於門榻, 有驅魔法鬼之神效。
在端陽節,家家都以菖蒲、 艾葉、 榴花、 蒜頭、龍船花,制**形稱為艾人。 食菖蒲可以成仙,可以長生, 漢武帝欲求長主之術,曾吃菖蒲兩年。 賽龍舟:
當時楚人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死去, 於是有許多人划船趕迫拯救, 是為尤舟競渡之起源, 後每年五月五日划龍舟以紀念之。 借划龍舟驅散江中之魚, 以免魚吃掉屈原的屍體。競渡之習, 盛行於吳,越、楚。
臺灣開始有尤舟競渡是始於清乾隆二十九年, 由當時臺灣知府蔣元君在臺南市法華寺半月池主持友誼賽。 現在臺灣每年五月五日均舉行尤舟競賽, 香港有競渡之舉,近英國人亦仿效我國人作法, 組織鬼佬隊,進行競賽活動。 據近代著名的愛國學者聞一多先生的《端午考》說:
“端午節本是吳越民族舉行圖騰祭妃的節日, 而賽龍舟便是祭儀中半宗教。半娛樂性節目。” 四五千年前, 居住在原始圖騰社會的水鄉部落的人民,受到蛇蟲、 疾病的侵害和水患威脅,為了抵禦這些天災, 他們尊奉想象中的具有威力的龍作為自己的祖先兼保護神(即圖騰), 並把船建造成龍形、 畫上龍紋, 每年端午舉行競渡。
以表示對龍的尊敬,也說明自己是龍的子孫,龍的傳人。 吃粽子:荊楚之人在五月五日煮糯米飯或蒸粽糕投入江中, 以祭祀屈原,為恐魚吃掉,故用竹筒盛裝糯米飯擲下,以後漸用粽葉包米代替竹筒。
飲雄黃酒:雄黃本屬礦物, 含有三硫化砷成分,與酒混合。即成雄黃酒,用以驅蟲解五毒,小兒塗於頭額。
耳鼻,手足心。 並灑牆壁問, 以法諸毒。流傳民間之《白蛇傳》故事,即是以雄黃酒解蛇虺諸毒,而現白蛇原形。
此種習佰,在長江流域地區的人家很盛行。 遊百病:為盛行於貴州地區的端午習俗。
男女老幼往野外遊玩, 穿新衣, 在中午一時左右, 路上山上或樹下擠滿人群,手抱花草, 非常快樂。晚上回家將花草和水煮開洗澡,老年人稱為“遊百病”及“洗百病”,不出去遊百病及洗百病的人,一年到頭就不會獲得吉利。 佩香囊:
端午節小孩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驅瘟之意,而且有襟頭點綴之風。香囊內藏有硃砂。 雄黃。
香藥, 外包以絲布,清香四溢, 再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作各種不同形狀,結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瓏奪目。
2樓:匿名使用者
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是我國最大的傳統節日之一。端午亦稱端五,“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稱“端五”也就如稱“初五”;端五的“五”字又與“午”相通,按地支順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時為“陽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陽”。
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稱重五,也稱重午。此外,端午還有許多別稱,如:夏節、浴蘭節、女兒節,天中節、地臘、詩人節等等。
端午節的別稱之多,間接說明了端午節俗起源的歧出。事實也正是這樣的。關於端午節的**,時至今日至少有
四、五種說法,諸如:紀念屈原說;吳越民族圖騰祭說;起於三代夏至節說;惡月惡日驅避說,等等。迄今為止,影響最廣的端午起源的觀點是紀念屈原說。
在民俗文化領域,我國民眾把端午節的龍舟競渡和吃粽子都與屈原聯絡起來。傳說屈原投江以後,當地人民傷其死,便駕舟奮力營救,因有競渡風俗;又說人們常放食品到水中致祭屈原,但多為蛟龍所食,後因屈原的提示才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做成後來的粽子樣。
端午節的習俗主要有:吃粽子於門上插艾或菖蒲驅邪,系長命縷,飲雄黃酒或以之消毒,賽龍舟等等。 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前者是由於形狀有稜角、內裹粘米而得名,後者顧名思義大概是用竹筒盛米煮成。
端午節吃粽子,在魏晉時代已經很盛行。這種食品是在每年端午和夏至兩個節日裡食用。粽子還是一種節日往來的禮品。
到了唐宋時期,粽子已極為有名,市場上常有粽子賣。現在,我們過端午節仍然免不了要吃幾隻粽子。粽子有不少花樣,有南北之別,東西之分。
南方常用紅棗、花生、鹹肉等混在糯米中製成,也多見不雜別的食品,而去品味粽葉的清香的;北方多以棗、果脯等作為粽子的餡心。小小的粽子,似乎已經成了中國傳統的象徵,在人們心中佔據著一定的位置。 過去端午節還有躲午的習俗,此種習俗源於一 種信仰,即:
五月為“ 惡 月” ,瘟瘡蔓延,重五是個不吉利的日子,所以父母都於是日將未滿週歲的兒女帶往 外婆家躲避,以逃脫災禍,故稱躲午。這無疑是古代科學不發達而產生的觀念,因為五月酷暑將至,蚊蟲滋 生,在沒有醫療衛生裝置的民間,容易發生傳染病,遂給人們帶來一種恐懼心理,於是產生躲午習俗,如今這一節日的一些古老習俗已經隨著社會變遷而消失了,但吃粽子、賽龍舟等習俗仍然流行 。
3樓:
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它是中華民族古老的傳統節日之一。端午也稱端五,端陽。此外,端午節還有許多別稱,如:
午日節、重五節,五月節、浴蘭節、女兒節,天中節、地臘、詩人節、龍日等等。雖然名稱不同,但總體上說,各地人民過節的習俗還是同多於異的。
過端午節,是中國人二千多年來的傳統習慣,由於地域廣大,民族眾多,加上許多故事傳說,於是不僅產生了眾多相異的節名,而且各地也有著不盡相同的習俗。其內容主要有:女兒回孃家,掛鐘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葉符,懸掛菖蒲、艾草,遊百病,佩香囊,備牲醴,賽龍舟,比武,擊球,盪鞦韆,給小孩塗雄黃,飲用雄黃酒、菖蒲酒,吃五毒餅、鹹蛋、粽子和時令鮮果等,除了有迷信色彩的活動漸已消失外,其餘至今流傳中國各地及鄰近諸國。
有些活動,如賽龍舟等,已得到新的發展,突破了時間、地域界線,成為了國際性的體育賽事。
關於端午節的由來,說法甚多,諸如:紀念屈原說;紀念伍子胥說 ;紀念曹娥說;起於三代夏至節說;惡月惡日驅避說,吳月民族圖騰祭說等等。以上各說,各本其源。
據學者聞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歷史教育》列舉的百餘條古籍記載及專家考古考證,端午的起源,是中國古代南方吳越民族舉行圖騰祭的節日,比屈原更早。但千百年來,屈原的愛國精神和感人詩辭,已廣泛深入人心,故人們“惜而哀之,世論其辭,以相傳焉”,因此,紀念屈原之說,影響最廣最深,佔據主流地位。在民俗文化領域,中國民眾把端午節的龍舟競渡和吃粽子等,都與紀念屈原聯絡在一起。
時至今日,端午節仍是中國人民中一個十分盛行的隆重節日。
4樓:匿名使用者
端午節農曆五月初五。
端午節的起源,主要有兩種說法:一是為紀念戰國時的愛國詩人屈原;一是與古人為避五月初五這一“惡”日有關。這兩種說法表面似互不相干,實際卻有深層次的內在聯絡,即人們在端午節紀念屈原,並不僅僅停留在對他的高尚情操的心儀而已,更主要的是希望這位已超升成神的“愛國詩人菩薩”,能護佑百姓渡過“惡”日難關,永保平安,長有福祉。
因此,端午節系列民俗活動,其本來的主題應是驅邪除祟,祈福求安。
其實,農曆五月並不是只有初五這一天才是“惡”日,而是整個五月都是“惡”月。東漢·崔實《四民月令》載:“是月(即五月)也,陰陽爭,血氣散。
”五月氣候多雨溼熱,人的體質也較差,容易流行瘟疫。故至南朝·樑人宗懍《荊楚歲時記》在記荊楚五月風俗時說:“五月俗稱惡月,多禁忌。
”端午節習俗也大多集中在避“惡”方面。泉州人習慣把端午節稱為“五月節”,這大概是與五月為惡月的傳統觀念有關,而實際上五月又可以說是舊時泉州人的避惡攘災月。
• 包粽子
家家用竹葉包糯米為粽子,也稱角黍。
據《續齊諧》載: ( 五月 ) 五日以竹筒貯米、設水祭屈原。又傳漢代長沙人歐回,因夢見三閣大夫屈原稱:
祭物為蛟龍所竊,請以蒲葉包裹以五色絲纏之,則蛟龍畏。不管傳說如何,以米粽投江祭屈原之俗,由來已久,至今不衰。
• 煎堆補天
“堆”,即麥粉,或米粉,或地瓜粉,以及其他配料調成糊狀,下油鍋煎成一片一片的圓形軟餅;有甜堆(配料用紅糖)和鹹堆(配料用綠豆芽、韭菜和小白蝦或海蚵煎)兩種。
農曆五月初,正是南方梅雨季節,經常淫雨霏霏,難得放睛。民間傳說是遠古女媧補天時遺漏了一條縫,天空“漏了”所致,應設法予以彌補。因此,到了五月節這天,泉州人家家戶戶煎堆,用以敬奉神靈,目的是為了堵住裂縫的天。
反映了懼怕久雨成災,期盼夏季農作物有個好收成的心理。而端午節這一天,也往往是睛天,所以百姓益信煎“堆”確有補天之效。
• 炒午時鹽
到了端午節中午十二點前後,家家主婦常取茶葉和鹽少許,人鍋熱炒,炒至鹽色發烏為止,然後趁熱包好收藏,作為家庭藥茶。每逢盛暑腸胃發生毛病,取午時鹽茶沖泡飲服,頗能見效。
• 掛“五瑞”
閩南僑鄉於端午節在大門、房門的門楣之上懸插五種植物,即榕枝、艾葉、菖蒲、柳枝和大蒜頭,俗稱“五瑞”。這些多為芳香科植物,能發出一定氣味,可以殺菌並驅除蚊蠅。
• 薰燒艾葉、蒼朮、蟬蛻
端午節這天,農村家家戶戶生**爐子,關閉門窗,把蒼朮、蟬蛻或艾葉放在炭火上焚燒,煙燻滿室,使其發出強烈氣味,以薰殺房間內的細菌蚊蟲。這是一種非常科學的中藥室內薰殺消毒方法。
• 泡、飲雄黃酒
取少量雄黃泡於酒中,少量飲服;或加入少量硃砂,再用毛筆塗於小孩的手心、腳心,並在小孩額頭上書寫“王”字;或用黃紙染溼,再貼上於門後。
因雄黃有殺菌功效,酒有揮發性,不論飲用、塗抹或讓其慢慢揮發,都有一定殺菌效果。小孩**幼嫩,塗抹手心腳心,可以消毒殺菌。至於額上“王”字,與送虎仔帽含意同,即盼望小孩能成長得像生龍活虎一般。
• 續命縷和香袋
漢·應劭《風俗通》載:“五月五日,以五色絲係臂,名長命縷。”後人也稱“縷命縷”。據此,即此俗直承漢代,至今已兩千年矣。
泉州之俗,取五色絲線擰成一般,繫於小孩手臂上,自五月五日系起,一直至七月七日“七孃媽”生日,才解下來連同金楮焚燒。
端午節時,還特用綢緞為小孩縫製鳥獸瓜果形狀的“香袋仔”,內裝香料及雄黃,讓小孩掛於胸前,以驅除瘴氣,有益健康。
• “律垢浹”
即所謂“五月節,律垢浹”,這在民間諸多節日之中,可謂別具一格。
端午節之時,季節已由深春轉人仲夏,地氣漸溫,所以家庭主婦於中午之時,汲取井水或燒煮蒲艾湯,為兒童沐浴洗滌。而青少年及壯年男子,也於是日齊赴江河湖海之中游泳洗浴。據云此日沐浴,夏天不生痱子。
• 禳災
清·乾隆《泉州府志· 風俗志》載:“是月(即五月)無定日,裡讓禳災,先日延道設醮。至期,以紙為大船,送五方瘟神。
凡百器用皆備,陳鼓樂、儀仗、百戲,送水次焚之。近竟有以木舟,具真器用,以浮於海者。”
• “唆 囉嗹 ”驅邪
亦稱“採蓮”,乃古越族人的遺風,歌唱中的“唆 囉 連”據說是古越族人辟邪去災的咒語,又說是古越族人呼龍舟為“(三點水 + )頁濾”,所以才有“唆 囉 連”這種音詞。是一種詼諧風趣的驅邪消災習俗。舉行活動的時間,舊方誌載為五月初一,而新編方誌則記為端午節這天。
《泉州府志》載:“五月初一日採蓮,城中神廟及鄉村之人,以木刻龍頭,擊鼓鑼迎於人家,唱歌謠,勞以錢或酒米”。
• 划龍舟
為了打撈屈原的屍體。後演化為賽龍舟民俗活動。是龍崇拜的一種形式,即要借龍王之神威,避惡消災保平安。
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一項重要活動,在我國南方十分流行。它最早當是古越族人祭水神或龍神的一種祭祀活動,其起源有可能始於原始社會末期。
泉州端午節賽龍舟的活動與其他地方差不多,惟獨惠安崇武較為特殊。早年崇武在端午節也有賽龍舟,但與外地有所不同,主要是於颱風季節即將到來之前在海上舉行的祝神驅魔活動。據傳後來因某一年失事,就不再在海上賽龍舟,而改在陸上游龍舟,遊行時要唱《阿螺歌》,其歌詞大意是請求神靈消災滅禍。
• 水上捉鴨
泉州端午節特有的民俗活動。
在江河船上沿水面平行置一去皮的杉木,越長越佳,杉木上塗以油料,使之潤滑;杉木尾端掛一長形小竹籠,內放一隻活鴨;籠蓋直豎立一竹棍,使之能一拍即開。
活動者保持身體平衡,從船上沿杉木小心翼翼行至尾端,拍開籠蓋,活動者與活鴨均掉入江中,在游泳健兒協助下,抓住活鴨。活鴨即作為活動獎品。由於身體平衡難度極大,成功者少,失敗者多。
岸上觀者千百人吶喊助威,歡聲雷動。
端午節來歷,端午節來歷
端午節,又稱為五五節,是中國國家法定節假日之一,並已被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這個節日的由來是相傳戰國時。端午節來歷 5 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 端午節,它是中華民族古老的傳統節日之一。端午也稱端五,端陽。此外,端午節還有許多別稱,如 午日節 重五節,五月節 浴蘭節 女兒節,天中節 ...
端午節古詩,端午節的古詩
1 屈原塔 宋 蘇軾 楚人悲屈原,千載意未歇。精魂飄何處,父老空哽咽。至今滄江上,投飯救飢渴。遺風成競渡,哀叫楚山裂。屈原古壯士,就死意甚烈。世俗安得知,眷眷不忍決。南賓舊屬楚,山上有遺塔。應是奉佛人,恐子就淪滅。此事雖無憑,此意固已切。古人誰不死,何必較考折。名聲實無窮,富貴亦暫熱。大夫知此理,所...
端午節知識,關於端午節的知識 端午節的知識科普
關於端午節的知識 端午節的知識科普 1 端午節 dragon boat festival 為每年農曆五月初五,又稱端陽節 午日節 五月節等。端午節 為中國國家法定節假日之一,並已被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 端午節起源於中國,最初是中國人民祛病防疫的節日,吳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農曆五月初五以龍舟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