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甲骨文 甲骨文的發現是在一百多年前的清光緒,國子堅王懿榮得了大病, 四處求醫找藥,無意中發現藥材中有一種刻了文字的龜甲, 認為是很有價值的古物,於是便派人此處蒐購, 原來這些龜甲是河南安陽一帶農民拾獲後賣給中藥店的, 後來經研究發現龜甲上的紋路應該就是古老的文字, 這個發現轟動了學術界和文化界,從此,甲骨文受到許多學者、 古董商和收藏家的重視。 甲骨文是我們目前所發現最早的中國文字, 是殷商時代刻在龜甲或獸骨上面的文字, 這些文字主要是用來卜斷吉凶的,占卜的過程先利用火燒灼龜甲, 龜甲上便會出現裂痕,商代的人們便根據這裂痕卜斷吉凶, 並將卜問的事情和結果記錄刻在龜甲上, 而這些刻在龜甲或獸骨上的文字便稱為「甲骨文」。 例如:
口米龜雨耳 . 金文 在青銅器上鑄銘文的風氣,從商代後期開始流行,到周代達到高峰。 先秦稱銅為金,所以後人把古代銅器上的文字也叫做金文, 由於鍾和鼎在周代各種有銘文的銅器裡佔有比較重要的地位, 所以也稱金文為「鐘鼎文」。金文應用的年代,上至商代的早期, 下至秦滅六國,約一千二百多年。
和現代的鑄鐵產品一樣,青銅器的鑄造一般也要使用泥制模型, 叫做「陶範」,金文是預先雕刻在陶範上再鑄出來的, 也有少數則是銅器鑄好後直接刻上的,因為陶範質地鬆軟, 雕刻比龜甲、獸骨更為容易, 所以早期金文比甲骨文的繪圖性質更強,更為接近原始文字。 例如: 口米龜雨耳 . 小篆 「篆」本是小篆、大篆的合稱,因為習慣上把籀文稱為大篆, 故後人常把「篆文」專指小篆。
小篆又稱秦篆, 是由大篆省略改變而來的一種字型,產生於戰國後期的秦國, 通行於秦代和西漢前期。戰國時代,列國割據,各國文字沒有統一, 字型相當複雜,於是秦始皇便以秦國的文字篆體,施行「書同文」 來統一天下的文字,廢除六國文字中各種和秦國文字不同的形體, 並將秦國固有的篆文形體進行省略刪改, 同時吸收民間文字中一些簡體、俗字型,加以規範, 就成一種新的字型—小篆。 中國文字發展到小篆階段,逐漸開始定型〈輪廓、筆劃、結構定型〉 ,象形意味消弱,使文字更加符號化, 減少了書寫和人讀方面的混淆和困難, 這也是我國歷史上第一次運用行政手段大規模地規範文字的產物。
秦王朝使用經過整理的小篆統一全國文字, 不但基本上消滅了各地文字異行的現象, 也使古文字型異眾多的情況有了很大的改變, 在中國文字發展史上有著重要的角色。 除了小篆,包含甲骨文、金文,被統稱為中國字的古文字; 古文字學的發展,對於促進中國古代歷史、哲學、經濟、法律、 文化、科學技術的研究,都具有相當重要的影響。 例如:
口米龜雨耳 .隸書 小篆雖然是較整齊的長方形,結構由均勻圓轉的線條組成, 但是書寫起來相當不方便,且字形繁複,由於種種缺點, 故在民間很快地出現了一種新字型,將小篆的端莊工整、 圓轉彎曲的線條寫成帶方折的,這種字型據說當時在下層小官吏、 工匠、奴隸中較為流行,所以稱為「隸書」。到了漢代, 隸書取代小篆成為主要字型, 中國文字發展歷史就脫離古文字階段進入隸楷階段,漢代以後, 小篆成為主要用來刻印章、銘金文的古字型。 隸書的形成使文字從隨物體形狀描書的字元, 變成由一些平直筆劃所組成的簡單字元, 這種改變大大地提高了書寫的速度。
中國文字由小篆轉變為隸書, 叫做「隸變」,隸變是中國文字發展上一個重要的轉折點, 結束了古文字的階段,使中國文字進入更為定型的階段, 隸變之後的文字,接近現在所使用的文字, 也比古文字更容易辨識了。 .草書 草書,就是寫得草率、快速的字型。 草書是輔助隸書的一種簡便字型,主要用於起草文稿和通訊, 在草書形成的過程中,因為官府的佐、史經常需要使用起草文書, 因而影響了草書的流傳。
進入東漢後,經過文人、書法家的加工, 草書就有了比較規整、嚴格的形體,可以用在一些官方場合, 稱之為「章草」,帶有一點隸書的味道,保留了隸書的撥挑和捺筆。 草書由於字形太過於簡單,彼此容易混淆, 所以無法像隸書取代小篆那樣,取代隸書成為主要的字型。 在楷書產生後,草書在楷書的基礎下進一步發展, 不但筆劃之間可以勾連,上下之間也可以連寫, 隸書筆劃的某些特徵也消失了,形成了另一種型別的草書,稱之為「 今草」。
.行書 行書是介於楷書和草書之間的一種字型,不像楷書那麼工整, 也不像草書那麼奔放;如果楷書像人的坐,草書人的跑, 那麼行書就是人的行走,因為行書比楷書隨便些,可以寫得快, 又不像草書潦草的讓人看不懂,所以最受到人們的喜愛。 行書大概在魏晉時代就開始在民間流行了,被稱為「書聖」 的東晉大書法家王羲之,創作了大量的行書作品, 長期以來價倍受人們的喜愛。行書沒有嚴格的書寫規則, 寫得規矩一點、接近楷書的,稱為真行或行楷;寫得放縱一點、 草書味道比較濃厚的,稱為行草,行書寫起來比楷書快, 又不像草書那樣難以辨人,因此有很高的實用價值。
. 楷書 楷書在字型結構方面,與隸書差不多, 但楷書將隸書筆劃的寫法改變了, 且由扁形的隸書改為基本上呈現方形的楷書,即所謂的「方塊字」。 楷書也稱為正書、真書, 說明了楷書是提供人學習和運用的正規書體。 最早的楷書書法家是東漢末年的鐘繇,從其流傳下來的作品中, 還多少殘留著隸書的筆意。
楷書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又經歷了不少變化, 到了隋唐之後才基本定型,定型後的楷書,筆劃、結構都相當精緻、 嚴謹,如唐朝著名書法家歐陽詢的作品就是範本之一。求採納
2樓:著名學者高階書畫師
這是尹訓銀再造甲骨文“
詹劍文、陳存林”。
請教誰知道這副字寫的是什麼?屬於甲骨文象形、金文、還是小篆?
3樓:匿名使用者
這幅字型屬於大篆。書寫內容是“見微知顯”。
4樓:渠戎戎
甲骨文,因為甲骨文的字像動物。
5樓:玩大炮的豬
大篆 我是書法專業的
6樓:北滄色
甲骨文,,,,,,,,,,
詹長吉是不是書法名人,陳希文和詹長吉是畫家嗎?
詹常稷,又署詹長吉,字 問溪,書齋 苦樂齋,號 尚汲軒主,筆名常署 一河 天佐 愚公山人 梨湖居士 大明湖客等,1966年6月生於山東省滕州市,漢族,大學本科學歷。現為中華詩詞學會會員 山東省書協 美協 省書畫學會會員 中國金融界書協 美協會員,山東省美協花鳥畫課題組成員。書畫理 章 書畫作品先後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