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小胖敏敏敏
答案為夕。
解題思路:咬住“多”的半截,就是“夕”字。
拼 音 xī
部 首 夕
筆 畫 3五 行 金
五 筆 qtny
基本釋義1.太陽落的時候;傍晚:~陽|~照|朝發~至|朝令~改。
2.泛指晚上:前~|除~|風雨之~。
3.姓。
拓展資料:相關組詞
夕陽 除夕 朝夕 前夕 夕照 夕煙 旦夕 日夕 七夕 夕影 望夕 晨夕 竟夕 八夕更多
反義詞旦 朝
英文翻譯
evening; taiwan pr; dusk
2樓:態度要端正
是“名”。
可以這樣拆分謎題:一個“口”咬住了“多”的半截,“多”的半截是什麼?是兩個“夕”;
口把一個“夕”咬住了,還剩下一個“夕”,組合起來就是“名”。
拓展資料:
名míng
1、 人或事物的稱謂:名字。名氏。名姓。名義。名分(fèn )。名堂。名落孫山。名存實亡。
2、 起名字:“秦氏有好女,自名為羅敷”。
3、 做某事時用來作依據的稱號:這些人以“辦學”為名,行騙錢之實。
4、 叫出,說出:不可名狀。
5、 聲譽:名譽。名聲。名優(a.出名的,優良的;b.名伶)。名噪一時。名過其實。
6、 有聲譽的,大家都知道的:名人。名士。名師。名將(jiàng )。名醫。名著。名流。名言。名勝。名劇。
7、 佔有:不名一文。
8、 量詞,用於人:三名工人。
3樓:cy辭言
答案是“夕”字。
解釋:“多”字上下結構,由兩個“夕”構成。“一口咬住多半截”即是一口咬掉“多”字的半截,那麼“多”沒了一半,就是“夕”。這是一則有趣的猜字謎。
擴充套件內容:
多,讀作duō,屬於常用字。【說文】多,重也,從重夕。夕者,相繹也,故為多。重夕為多,重日為曡。
基本解釋
1. 數量大,與“少”、“寡”相對 :人~。~年。~姿。~層次。~角度。~難(nàn)興(xīng)邦。~~益善。~行不義必自斃。
2. 數目在二以上 :~年生草。~項式。~義詞。~元論。
3. 有餘,比一定的數目大 :~餘。一年~。
4. 過分,不必要的 :~嘴。~心。~此一舉。
5. 相差的程度大 :好得~。
6. 表示驚異、讚歎 :~好。
7. 表示某種程度 :有~大勁兒使~大勁兒。
8. 表疑問 :有~大呢?~會兒?
9. 姓。
【說文】多,重也,從重夕。夕者,相繹也,故為多。重夕為多,重日為曡。
考證:〔【禮·坊記】取數多者,仁也。〕 謹照原書坊記改表記。
〔【左傳·僖七年】後之人必求多於汝。〕 謹照原文必求改將求。
4樓:仰望星宸
謎底:名
解題:一口 是口、多半截 是夕、合起來是謎底 名。
釋義:最基本的釋義是指人或事物的稱謂,或做某事時用來作依據的稱號。
英文翻譯:noun (part of speech); famous; place (e.g. among winners); name; classifier for people
1.名字;名稱:人~|書~|命~|報~|給他起個~兒。
2.名字叫做:這位女英雄姓劉~胡蘭。
3.名義:你不該以出差為~,到處遊山玩水。
4.名聲;名譽:出~|有~|世界聞~。
5.出名的;有名聲的:~醫|~著|~畫|~山。
6.說出:莫~其妙|不可~狀。
7.佔有:一文不~|不~一錢。
8.a)用於人:三百多~工作人員|錄取新生四十~。 b)用於名次:第三~。
9.姓。
反義詞:實
5樓:匿名使用者
答案:下面是一個口,上部分是多的上半部,【名】就是一個口咬掉了多字的下半截。因而得謎底 【名】。
拓展資料:
名是一個漢字,讀音為míng。最基本的釋義是指人或事物的稱謂,或做某事時用來作依據的稱號。名是上下結構,部首為口。
6樓:づ悲傷逆流成河
答案是名
依題意可以這麼理解
多字的一半被口替換了
也就是夕加上口字
因而得名
7樓:打你小屁屁的人
是名!你看多,它是兩個夕字組成的,去掉下面的夕,加上個口,那就是名字的名了!
8樓:匿名使用者
多的 半截 是“夕” 再加一個“口” 就是 “名” 字!
9樓:青杏赫玲瓏
夕,一口咬住多半截可以理解為咬住多字的一半,多字的一半是夕
謎語:一口咬住多半截。(打一字)
10樓:半杯暖
“一口咬住多半截”的謎底為“夕”。
解釋:一口咬住多半截,代表少了個“夕”字,那麼剩下的字就是“夕”了。
夕,拼音:xī,注音:ㄒㄧ,基本解釋:1、日落的時候。2、泛指晚上。3、姓。
又音:yì,注音:ㄧˋ,基本解釋:1、通“亦”。2、同“射(yì)”。用於“夕(yì)姑”,即“射姑”,春秋時曹莊公名,姬(jī)姓。
夕,是根據象形之法而造的一個漢字,甲骨文“夕”與“月”的字形相同,皆像初月形,金文稍簡而區別於“月”,篆文文字化,隸變後楷書寫作“夕”。就其形說為“月”,就其時說為“夕”。夕的本義是“日落,傍晚。
”◎夕拼音:xī,注音:ㄒㄧ
夕字的筆畫順序
〈名詞〉
1、傍晚,日落的時候:夕陽;夕照;朝夕相處;朝不保夕;朝不謀夕。
2、泛指晚上:前夕;除夕;一夕長談;七夕。
3、西面,西方;山的西面。
4、姓氏:夕姓。
◎夕拼音:yì,注音:ㄧˋ
〈名詞〉
5、同“射(yì)”。用於“夕(yì)姑”,即“射姑”,春秋時曹莊公名,姬(jī)姓。
〈副詞〉
6、通“亦”。
拓展資料:
“夕”與“月”同源,後來分化。甲骨文、金文將“月”的字形減去一短豎指事符號,
夕字的字形演變如下圖:
表示月上黃昏,月光不明。篆文承續金文字形。隸書略有所變形。造字本義:月亮初顯的黃昏。日初出為“朝”*;月初出為“夕”;月高人靜為“夜”。
11樓:丶夏一天
名下面是一個口,上部分是多的上半部,【名】就是一個口咬掉了多字的下半截。
拓展資料:
名是一個漢字,讀音為míng。最基本的釋義是指人或事物的稱謂,或做某事時用來作依據的稱號。名是上下結構,部首為口。
示例:是以聖人不行而知,不見而名。——《老子·四十七章》
大行受大名,細行受細名。——《周書·諡法》
12樓:郝鑫晴的童年
謎底是“名”字,依題意“一口咬住多半截”即可理解為多字的一半被口替換了,也就是夕加上口字,所以是名。
拓展:拼音:míng,簡體部首:口,五筆:qkf,總筆畫:6,筆順:撇, 橫撇/橫鉤, 點, 豎, 橫折, 橫
解釋:人或事物的稱謂:名字。名氏。名姓。名義。名分(fèn)。名堂。名落孫山。名存實亡。
詞義:(1) (會意。甲骨文字形。從口夕。本義:自己報出姓名;起名字)
(2) 同本義 [give name to]
名,自命也。--《說文》
黃帝正名百物。--《禮記·祭法》
名之曰幽厲。--《孟子》
名公器也。--《莊子·天運》
秦氏有好女,自名為 羅敷。--《樂府詩集》
其間名山水而州者,以百數,永最善。
其間名山水而村者,以百數,黃溪最善。--唐·柳宗元《遊黃溪記》
以故其後名之曰"褒禪"。--宋· 王安石《遊褒禪山記》
名之者誰。--宋· 歐陽修《醉翁亭記》
遂以名其菴廬雲。--明·宋濂《看鬆庵記》
自名"蟹殼青"。--《聊齋志異·促織》
(3) 又如:名品(辨明品級)
(4) 稱說;說出 [tell]
不能名其一處。--《虞初新志·秋聲詩自序》
(5) 又如:不可名狀;莫名其妙;名狀(形容描述)
(6) 出名,有名聲 [lend one's name to an enterprise occasion]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劉禹錫《陋室銘》
(7) 以私人名義佔有 [own;possess]
不名一錢。--王充《論衡》
(8) 通"明"。明白 [understand]
是以聖人不行而知,不見而名。--《老子·四十七章》
13樓:吉冬蓮
多的一半是夕,夕在家上一口中的口是銘。
14樓:生活如歌我如夢
一口咬住“多”字的半截,多字的半截就是“夕”字,咬掉一個,還剩一個,加個口,就是個“名”字
15樓:葉子
kkk額來了額拉肚8餓哭了額吉了8磨具燒錄機gps魔女spa惡露算了居然就考慮替我姐兩7額家
謎語 一口咬住多半截。 打 ,謎語 一口咬住多半截。 打一字
半杯暖 一口咬住多半截 的謎底為 夕 解釋 一口咬住多半截,代表少了個 夕 字,那麼剩下的字就是 夕 了。夕,拼音 x 注音 基本解釋 1 日落的時候。2 泛指晚上。3 姓。又音 y 注音 基本解釋 1 通 亦 2 同 射 y 用於 夕 y 姑 即 射姑 春秋時曹莊公名,姬 j 姓。夕,是根據象形之...
狗咬人一口人不能咬狗一口典故,“狗咬人一口,人不能咬狗一口”的典故是什麼?
古人的智慧 不可小量 這個典故告訴我們人以善為本 不能與忘恩賻儀的人計較 狗咬人一口,人不能咬狗一口 的典故是什麼?狗咬人一口 人不能咬狗一口英文怎麼翻譯? dogs can bite human beings,but human beings can t bite dogs. dogs can b...
猜字,一口一木,你能猜出幾個字,四口騎一木,一口踢出門猜一字
呆 杏 困 束 呠 味 杳 杲 東 昧 昩 查 相 果 枯 和 柏 枳 香 呆 杏 困 束 呠 味 杳 杲 東 昧 昩 查 相 果 枯 和 柏 枳等等 困 香 杏 呆 束 呸 杳 杲 東 昧 昩 查 相 呠 味 杳 杲 東 昧 昩 查 相 果 枯 和 柏 枳 呆 杏 困 束 呠 味 杳 杲 東 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