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東藩二十四史演義是文言文還是白話文

時間 2021-09-11 23:08:58

1樓:文以立仁

蔡東藩二十四史演義是白話文。

所謂「演義」,是以歷史事實為基礎,增添一些細節,用章回體寫成的白話**。

以該叢書的《前漢通俗演義》第一回一小段文字為例來看它的語言特點。這一回題目是:「移花接木計獻美姬 用李代桃歡承淫後」,文中說道:

「咳!這皇帝兩字的頭銜,並不是功德造就,實在是腥血鑄成。試看暴秦歷史,有甚麼皇猷?

有甚麼帝德?無非趁著亂世紛紛的時候,靠了一些武力,僥倖成功,他遂昂然自大,惟我獨尊。」語言屬於典型的書場說書人口語,與《三國演義》等「話本」語言一致,毫無疑問屬於白話文。

蔡東藩先生的《中國歷代通俗演義》從秦漢寫到**,全書共一千餘回,五百多萬字,寫了近二千二百年的歷史。這套叢書,雖然是寫歷史演義,但「語皆有本」,力求其主要情節均有歷史記載作為根據。自然,作為「演義」,也有虛構,特別是人物對話。

但是,作者寫作時很謹慎,力求符合特定歷史環境和特定歷史人物的性格,不任意編造。因此,該套叢書可以當作歷史著作來讀,是一部集文學性與史學性於一體的巨著。

2樓:

蔡東藩的歷史演義都是白話文,文言文難讀懂的。都不錯,可以看。

請問現在學文言文還有用嗎

3樓:文以立仁

關於文言文的「用」,有兩個含義:

一是繼承文體,繼續用它來著書寫文章。這個作用已經不存在,官方不再採用文言文作為流通文體,學生教育不提倡寫文言文。除了愛好者偶有用它寫作外,正如你所說,「的確派不上了」。

二是掌握工具,用文言文知識去研究歷史以及古人積累下來的相關科學知識。中國的古文化,或說中國的歷史,幾乎都建立在「文言文」這個載體之上。假如國人都不學文言文,大家都不懂文言文,「傳承文化」就無從談起。

比如:總結歷史經驗教訓,更好地管理國家事務促進社會繁榮,必須懂文言文;學中醫藥,必須懂《傷寒論》、《本草綱目》等醫古文;學哲學,必須懂《道德經》和朱程理學,而不光是黑格爾;學文學,必須讀得懂詩經楚辭;學建築學,要了解飛簷斗拱;甚至冶金、製陶、紡織、養植……,無一離得開文言文。學生今天讀書,明天會成為學者或某方面行家,離開文言文,起碼在中國這片土地上是有缺陷的。

4樓:巴黎圍牆巍峨

有用的。不管哪一行,牽涉到過去的歷史,都需要懂文言文再去研究。就算你從事的行業不需要文言文,但是讀過去的史書,也是很有意思的啊,過去的時候全都是文言文啊,不懂怎麼讀呢?

5樓:匿名使用者

我覺得去了解一下就好,很多學校還要學生去背唐詩宋詞,還有文言文,這樣只會徒增學習壓力!一句很簡單的字,為什麼搞那麼複雜!我看很多朋友圈發一些文言文,我都怪為什麼沒有翻譯文言文了!

本土文字都需要翻譯!

6樓:匿名使用者

當然有用,中華文化博大精深

什麼是二十四史? 30,什麼是「二十四史」?

二十四史,是中國古代各朝撰寫的二十四部史書的總稱,由於 史記 的寫法被歷來的朝代納為正式的歷史寫作手法,故將和 史記 一樣用紀傳體寫作的史書稱 正史 二十四史是我國古代二十四部正史的總稱。即 史記 漢 司馬遷 漢書 漢 班固 後漢書 南朝宋 范曄 三國志 晉 陳壽 晉書 唐 房玄齡等 宋書 南朝梁 ...

二十四史包括什麼,二十四史包括哪些?

二十四史包括的有 史記 漢書 後漢書 三國志 晉書 宋書 南齊書 梁書 陳書 魏書 北齊書 周書 隋書 南史 北史 舊唐書 新唐書 舊五代 史新 五代史 宋史遼 史金史 元史 明史。二十四史指中國古代各個朝代時期所編寫史書的總稱,因為 史記 的寫作方法一直被歷代的朝代認為是正史的寫作手法,所以把和 ...

二十四史中有什麼典型的失實之處,二十四史中,哪一史的文學性最好?

比如蕭道成是蕭何的後代 李世民的豐功偉績的誇大 宋文帝遇害未說 失實的地方多了。就拿 史記 來說。項羽本紀 中虞姬和霸王的枕邊語他司馬遷聽到了還是怎麼著,怎麼知道的那麼詳盡?哈。藝術加工而已。魯迅先生說過,二十四史是帝王將相的家史,大部分地方失實在所難免。不過可以了解民間書籍。比如張獻忠殺了6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