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敕勒歌》選自,《敕勒歌》的作者是誰?

時間 2021-10-14 20:33:15

1樓:嘿嘿嘿

《敕勒歌》選自《樂府詩集》,是南北朝時期黃河以北的北朝流傳的一首民歌,一般認為是由鮮卑語譯成漢語的。

民歌歌詠了北國草原壯麗富饒的風光,抒寫敕勒人熱愛家鄉熱愛生活的豪情,開頭兩句交代敕勒川位於高聳雲霄的陰山腳下,將草原的背景襯托得十分雄偉。接著兩句用「穹廬」作比喻,說天空如蒙古包,蓋住了草原的四面八方,以此來形容極目遠望,天野相接,無比壯闊的景象。最後三句描繪了一幅水草豐盛、牛羊肥壯的草原全景圖。

有靜有動,有形象,有色彩。

《敕勒歌》

敕勒川,陰山下

天似穹廬,籠蓋四野

天蒼蒼,野茫茫

風吹草低見牛羊

譯文遼闊的敕勒大平原就在陰山腳下。天空像個巨大的帳篷,籠蓋著整個原野。蔚藍的天空一望無際,碧綠的原野茫茫不盡。一陣風吹過,牧草低伏,露出一群群正在吃草的牛羊。

2樓:又乙個八卦

《敕勒歌》選自《樂府詩集》。

《樂府詩集》的文學體裁為樂府歌辭,是繼《詩經·風》之後,一部總括中國古代樂府歌辭總集,由北宋郭茂倩所編。

簡介《樂府詩集》現存100卷,是現存收集樂府歌辭最完備的一部。《樂府詩集》是漢朝、魏晉、南北朝民歌精華所在。內容十分豐富,反映社會生活面很廣,主要輯錄漢魏到唐、五代的樂府歌辭兼及先秦至唐末的歌謠,共5000多首。

它蒐集廣泛,各類有總序,每曲有題解。樂府原是古代掌管**的官署,其中就包括著名的民歌《木蘭詩》。

「樂府」,本是掌管**的機關名稱,最早設立於漢武帝時,南北朝也有樂府機關。其具體任務是製作樂譜,收集歌詞和訓練**人才。

樂府雙璧為《木蘭詩》與《孔雀東南飛》。《樂府詩集》把樂府詩分為郊廟歌辭、燕射歌辭、鼓吹曲辭、橫吹曲辭、相和歌辭、清商曲辭、舞曲歌辭、琴曲歌辭、雜曲歌辭、近代曲辭、雜歌謠辭和新樂府辭等12大類。

其中又分若干小類,如《橫吹曲辭》又分漢橫吹曲、梁鼓角橫吹曲等類;相和歌辭又分為相和六引、相和曲、吟嘆曲、平調曲、清調曲、瑟調曲、楚調曲和大曲等類;清商曲辭中又分為吳聲歌與西曲歌等類。

在這些不同的樂曲中,郊廟歌辭和燕射歌辭屬於朝廷所用的樂章,思想內容和藝術技巧都較少可取成分。鼓吹曲辭和舞曲歌辭中也有一部分作品藝術價值較差。但總的來說,它所收詩歌,多數是優秀的民歌和文人用樂府舊題所作的詩歌。

在現存的詩歌總集中,《樂府詩集》是成書較早,收集歷代各種樂府詩最為完備的一部重要總籍。《樂府詩集》的重要貢獻是把歷代歌曲按其曲調收集分類,使許多作品得以彙編成書。這對樂府詩歌的整理和研究提供了很大的方便。

例如漢代一些優秀民歌如《陌上桑》、《東門行》等見於《宋書‧樂志》,《孔雀東南飛》見於《玉臺新詠》,還有一些則散見於《藝文類聚》等類書及其他典籍中,經編者收集加以著錄。

特別是古代一些中國民間謠諺,大抵散見各種史書和某些學術著作,雜歌謠辭一類所收,多為前所忽視者。至於後來杜文瀾的《古謠諺》等著作,則遠比此書為晚,顯然是在它的基礎上編纂的。

它的編次是把每一種曲調的「古辭」(較早的無名氏之作)或較早出現的詩放在前面,後人的擬作列於後面,使讀者了解到某些文人詩是受了民歌或者前代文人的影響。例如,「相和歌辭」《薤露》和《蒿裡》二曲,在《宋書‧樂志》中,僅載了曹操的擬作,而在此書中卻錄有漢代古辭。

曹操的擬作雖然從思想內容到藝術技巧都高於「古辭」,然而要說明這種曲調的**及其本意,就遠不如古辭明顯。

又如《陌上桑》這個曲調,據《古今樂錄》本是漢代的「相和歌」中的「瑟調曲」,在《宋書‧樂志》中卻只錄了曹操、曹丕的擬作和晉樂所奏的一首改寫屈原《九歌‧山鬼》的詩;至於《陌上桑》的古辭卻列入了「大曲」一類。

在《樂府詩集》中,則首先著錄古辭,使讀者了解曹操等人的作品不過是依古辭的曲調而擬作的新辭。此書還把後人各種擬《陌上桑》而作的詩,都附在後面,如《採桑》、《豔歌行》、《羅敷行》、《日出東南隅行》、《日出行》等等,由此可見,《陌上桑》對後來文人的種種影響。

又如,把陸機的求仙詩《東武吟行》和鮑照的《代東武吟》編排在一起,可見同一曲調,可以譜寫成內容完全不同的各種詩歌。

《樂府詩集》以**曲調分類著錄詩歌,對一些古辭業已亡佚,而其曲調對後人有過影響的樂曲,都作了說明。

如「漢橫吹曲」中的《梅花落》、「雜曲歌辭」中的《行路難》,都只有鮑照的擬作為最早,但編者仍把《梅花落》歸入「漢橫吹曲」,並在《行路難》的說明中引證了《陳武別傳》,指出這個曲調在魏晉以前,就在北方牧民中流行,說明它早在漢代可能已經產生。

它反映了民歌對文人詩的影響,以及**和詩歌的關係,對各種樂曲的相同題目,它指出了前代樂曲與後代樂曲的繼承關係。如「梁鼓角橫吹曲」中的《黃淡思》,編者就引用陳釋智匠的《古今樂錄》,認為即「漢橫吹曲」的《黃覃子》。

《樂府詩集》對各類樂曲的起源、性質及演唱時所使用的樂器等都作了較詳的介紹和說明。書中這些說明徵引了許多業已散佚的著作,如劉宋張永的《元嘉正聲伎錄》、南齊王僧虔的《伎錄》、陳釋智匠的《古今樂錄》等書,使許多珍貴的史料得以儲存。

這對文學史和**史的研究都有極重要的價值。但其中有一些可能出於傳聞,未可信從。

擴充套件資料

目錄樂府詩集

卷一 郊廟歌辭一

卷二 郊廟歌辭二

卷三 郊廟歌辭三

卷四 郊廟歌辭四

卷五 郊廟歌辭五

卷六 郊廟歌辭六

卷七 郊廟歌辭七

卷八 郊廟歌辭八

卷九 郊廟歌辭九

卷十 郊廟歌辭十

卷十一 郊廟歌辭十一

卷十二 郊廟歌辭十二

卷十三 燕射歌辭一

卷十四 燕射歌辭二

卷十五 燕射歌辭三

卷十六 鼓吹曲辭一

卷十七 鼓吹曲辭二

卷十八 鼓吹曲辭三

卷十九 鼓吹曲辭四

卷二十 鼓吹曲辭五

卷二十一 橫吹曲辭一

卷二十二 橫吹曲辭二

卷二十三 橫吹曲辭三

卷二十四 橫吹曲辭四

卷二十五 橫吹曲辭五

卷二十六 相和歌辭一

卷二十七 相和歌辭二

卷二十八 相和歌辭三

卷二十九 相和歌辭四

卷三十 相和歌辭五

卷三十一 相和歌辭六

卷三十二 相和歌辭七

卷三十三 相和歌辭八

卷三十四 相和歌辭九

卷三十五 相和歌辭十

卷三十六 相和歌辭十一

卷三十七 相和歌辭十二

卷三十八 相和歌辭十三

卷三十九 相和歌辭十四

卷四十 相和歌辭十五

卷四十一 相和歌辭十六

卷四十二 相和歌辭十七

卷四十三 相和歌辭十八

卷四十四 清商曲辭一

卷四十五 清商曲辭二

卷四十六 清商曲辭三

卷四十七 清商曲辭四

卷四十八 清商曲辭五

卷四十九 清商曲辭六

卷五十 清商曲辭七

卷五十一 清商曲辭八

卷五十二 舞曲歌辭一

卷五十三 舞曲歌辭二

卷五十四 舞曲歌辭三

卷五十五 舞曲歌辭四

卷五十六 舞曲歌辭五

卷五十七 琴曲歌辭一

卷五十八 琴曲歌辭二

卷五十九 琴曲歌辭三

卷六十 琴曲歌辭四

卷六十一 雜曲歌辭一

卷六十二 雜曲歌辭二

卷六十三 雜曲歌辭三

卷六十四 雜曲歌辭四

卷六十五 雜曲歌辭五

卷六十六 雜曲歌辭六

卷六十七 雜曲歌辭七

卷六十八 雜曲歌辭八

卷六十九 雜曲歌辭九

卷七十 雜曲歌辭十

卷七十一 雜曲歌辭十一

卷七十二 雜曲歌辭十二

卷七十三 雜曲歌辭十三

卷七十四 雜曲歌辭十四

卷七十五 雜曲歌辭十五

卷七十六 雜曲歌辭十六

卷七十七 雜曲歌辭十七

卷七十八 雜曲歌辭十八

卷七十九 近代曲辭一

卷八十 近代曲辭二

卷八十一 近代曲辭三

卷八十二 近代曲辭四

卷八十三 雜歌謠辭一

卷八十四 雜歌謠辭二

卷八十五 雜歌謠辭三

卷八十六 雜歌謠辭四

卷八十七 雜歌謠辭五

卷八十八 雜歌謠辭六

卷八十九 雜歌謠辭七

卷九十 新樂府辭一

卷九十一 新樂府辭二

卷九十二 新樂府辭三

卷九十三 新樂府辭四

卷九十四 新樂府辭五

卷九十五 新樂府辭六

卷九十六 新樂府辭七

卷九十七 新樂府辭八

卷九十八 新樂府辭九

卷九十九 新樂府辭十

卷一百 新樂府辭十一

3樓:

《敕勒歌》選自南宋郭茂倩所編《樂府詩集 雜歌謠辭

4樓:幸福丶飯糰

敕勒歌 選自:北朝樂府民歌

《敕勒歌》的作者是誰?

5樓:阿尼

這是一首bai北朝民歌du,沒有作者。《zhi敕勒歌》選自《樂府詩dao集》,是南專北朝時期黃河以屬北的北朝流傳的一首民歌,一般認為是由鮮卑語譯成漢語的。民歌歌詠了北國草原壯麗富饒的風光,抒寫敕勒人熱愛家鄉熱愛生活的豪情。

全詩風格明朗豪爽,境界開闊,音調雄壯,語言明白如話,藝術概括力極強。

敕勒歌敕勒川,陰山下。

天似穹廬,籠蓋四野。

天蒼蒼,野茫茫。

風吹草低見牛羊。

譯文:陰山腳下啊,有敕勒族生活的大平原。

敕勒川的天空啊,它的四面與大地相連,

看起來好像牧民們居住的氈帳一般。

藍天下的草原啊,都翻滾著綠色的波瀾,

那風吹到草低處,有一群群的牛羊時隱時現。

6樓:淵風羽

《敕勒歌》的作者一說為斛律金。

到公元546年東魏權臣高歡玉壁一戰(《敕勒歌》在此時誕生)時,鮮卑族在以山西中、北部為中心的統治時間已近150年。公元534年,高歡建立東魏(北魏由此**為東魏、西魏,西魏於次年即公元535年在今西安建都)後,自任大丞相,雖然將都城設在今河北臨漳縣的鄴城,但其統治中心仍在山西(高歡的大丞相府設在晉陽,其址在今山西太原市南)。在此近150年的時間裡,敕勒族與鮮卑族大融合,共同生活在黃河以北以山西中、北部為中心這塊土地上。

公元546年,高歡率兵十萬從晉陽南向進攻西魏的軍事重鎮玉壁(在今山西南部稷山縣西南),折兵七萬,返回晉陽途中,軍中謠傳其中箭將亡,高歡帶病強自設宴面會大臣。為振軍心,他命部將斛律金帶頭作一首能表現鮮卑、敕勒族民族性質的歌曲。斛律金即作《敕勒歌》,並帶頭領唱,高歡也隨之附唱,遂使將士懷舊,軍心大振。

《敕勒歌》也因此在軍營中廣傳,留傳到今。

《敕勒歌》選自《樂府詩集》,是南北朝時期黃河以北的北朝流傳的一首民歌,一般認為是由鮮卑語譯成漢語的。民歌歌詠了北國草原壯麗富饒的風光,抒寫敕勒人熱愛家鄉熱愛生活的豪情。 開頭兩句交代敕勒川位於高聳雲霄的陰山腳下,將草原的背景襯托得十分雄偉。

接著兩句用「穹廬」作比喻,說天空如蒙古包,蓋住了草原的四面八方,以此來形容極目遠望,天野相接,無比壯闊的景象。最後三句描繪了一幅水草豐盛、牛羊肥壯的草原全景圖。有靜有動,有形象,有色彩。

敕勒歌是哪個朝代誰寫的,敕勒歌的作者是哪個朝代

敕勒歌 選自 樂府詩集 是南北朝時期黃河以北的北朝流傳的一首民歌,一般認為是由鮮卑語譯成漢語的。民歌歌詠了北國草原壯麗富饒的風光,抒寫敕勒人熱愛家鄉熱愛生活的豪情。1 開頭兩句交代敕勒川位於高聳雲霄的陰山腳下,將草原的背景襯托得十分雄偉。接著兩句用 穹廬 作比喻,說天空如蒙古包,蓋住了草原的四面八方...

敕勒歌的拼音,敕勒歌北朝民歌帶拼音

敕 ch 勒 l 歌 g 作 zu 者 zh 佚 y 名 m ng 朝 ch o 代 d i 南 n n 北 b i 朝 ch o 敕 ch 勒 l 川 chu n 陰 y n 山 sh n 下 xi 天 ti n 似 s 穹 qi ng 廬 l 籠 l ng 蓋 g i 四 s 野 y 天 ti ...

敕勒歌古詩

南北朝 樂府詩集 原詩 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釋義 遼闊的敕勒平原,就在陰山腳下啊,有敕勒族生活的大平原。看起來好像牧民們居住的氈帳一般。天空如氈制的圓頂大帳篷,蓋住了草原的四面八方,極目遠望,天野相接,無比壯闊,這裡的天幕像氈帳一樣籠罩著遼闊的大地。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