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一生摯愛車
原文:
題破山寺後禪院
唐代: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竹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
萬籟此都寂,但余鐘磬音。(版本一)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
萬籟此俱寂,惟餘鐘磬音。(版本二)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竹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
萬籟此俱寂,但余鐘磬音。(版本三)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
萬籟此俱寂,但余鐘磬音。(版本四)
譯文:
大清早我走進這古老寺院,旭日初公升映照著山上樹林。
竹林掩映小路通向幽深處,禪房前後花木繁茂又繽紛。
山光明媚使飛鳥更加歡悅,潭水清澈也令人爽神淨心。
此時此刻萬物都沉默靜寂,只留下了敲鐘擊磬的聲音。
注釋:
⑴破山寺:即興福寺,在今江蘇常熟市西北虞山上。南朝齊邑人郴州刺史倪德光舍宅所建。
⑵清晨:早晨。入:進入。古寺:指破山寺。
⑶初日:早上的太陽。照:照耀。高林:高樹之林。
⑷竹徑:一作「曲徑」,又作「一徑」。通:一作「遇」。幽:幽靜。
⑸禪房:僧人居住修行的地方。
⑹悅:此處為使動用法,使……高興。
⑺潭影:清澈潭水中的倒影。空:此處為使動用法,使……空。此句意思是,潭水空明清澈,臨潭照影,令人俗念全消。
⑻萬籟(lài):各種聲音。籟,從孔穴裡發出的聲音,泛指聲音。此:在此,即在後禪院。都:一作「俱」。
⑼但余:只留下。一作「惟餘」,又作「唯聞」。鐘磬(qìng):佛寺中召集眾僧的打擊樂器。磬,古代用玉或金屬製成的曲尺形的打擊樂器。
意境:
清晨,太陽出來了,在高大林木的遮蔽下,古寺依然沉睡在幽暗中。重重花木掩映這彎彎的小路,來到禪房,更覺幽靜。山光使野鳥怡然自得,潭影使人心中的俗念消除淨盡。
悠長的鐘磬聲,在萬籟俱寂之中帶來深遠的禪意,使人的心靈愈加沉靜。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首句 「清晨」二字點明出遊的時間和地點。詩人一大早就「入古寺」,可見他對這塊佛教聖地的嚮往之切。
下句緊扣「清晨」描繪出這座寺院的全景:初公升的太陽,正照著寺院中高聳的樹林。「古寺」「高林」突出了山寺的幽雅。
「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這一聯詩人抓住寺中獨特的景物,形象地描繪了山寺幽深、清寂的景色。「曲徑」,竹林叢中的小路。
「幽處」幽靜的地方。「禪房」僧侶們的住所。「花木深」,指禪房深藏在花木叢中。
「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這一聯緊承上聯,進一步渲染了僧房幽深、清寂。「山光」山中的景色。
「悅」,用作動詞,使……歡悅。「空人心」,使人心中的雜念消除。「空」,消除。
形容詞用作動詞,「使……空」。上句表面上是寫山光使飛鳥也怡然自樂,實際上,鳥的怡然自樂是詩人心情愉悅的反映。下句寫人心對潭影而空,既表達了詩人寧靜的內心感受,也隱約流露了對現實的憤慨和反感。
這兩句詩以動顯靜,因景生情,含蓄雋永。
以上六句,詩人抓住山寺中獨特的景物,運用了以靜顯動,以動顯靜的表現手法,塑造了乙個幽深靜寂、安詳和平、自然高遠的境界。
「萬籟此俱寂,但余鐘磬音。」尾聯是上一聯的補充,進一步以鍾磬音響輕輕迴盪,以動顯靜,映襯山寺萬籟俱寂的寧靜氣氛。「萬籟」,指自然界萬物發出的各種聲響。
「都」,都,全部。「寂」,寂靜,沒有聲音。成語「萬籟都寂」出於此句。
「磬」,是石或玉製的打擊樂器。和尚在念經或進行其它宗教活動時,都用敲鐘或擊磬表示開始和結束。
賞析:
首聯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詩人在這天的清晨走進古寺,初公升的太陽光照耀著松林。此聯中表明了詩人此作的時間和地點。
佛家經常把僧徒聚集的處所當做是叢林,所以這裡所說的高林頗有稱頌禪院的意思。在光照松林的景象中顯露著禮讚佛宇之情。
頷聯 竹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此聯的「幽」「深」二字尤為重要。竹林掩映下的小路通向了幽深之處,禪房前後花木繽紛。
幽靜的竹林,小徑,繁茂的花草樹木共同構成了優雅的意境。幽靜的竹林裡,一條小路通向深處,禪房前後花木茂盛。此聯主要描寫靜景。
「幽」字著重突出了此景的寂靜,而這種靜不是一般的靜,是一種具有詩意的靜,因為此聯中還有乙個「深」字,這兩個字互相映襯。繁茂的花木和幽靜的竹林互相映襯,再加上一條通往深處的僻靜的小路。可以想象這是一幅多麼美麗的畫面,多麼詩意的境界呀!
頸聯 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 「悅」「空」二字給大自然賦予了某種特性,明媚的山間陽光使飛鳥更加歡悅,清澈的潭水讓人神清氣爽。悅、空二字在這裡是使動用法,意為使·······歡悅,使·······空。這裡的山光就是日光,自然中的日光照耀在山林裡,小鳥到處亂飛,潭水本來就是清澈的。
這些本來就沒有什麼奇怪的。但是作者卻敏銳的捕捉到了小小的細節,給山光和潭水賦予了某種特性,使它們能夠讓飛鳥歡悅,能夠蕩滌人們心目中的汙垢,使人們心曠神怡,神清氣爽。這就使得這整幅畫面變得更加生動,形象,美麗。
動靜結合的境界讓人嘖嘖稱奇。
尾聯 萬籟此俱寂,但余鐘磬音。頸聯中明明寫了小鳥到處飛的動景,然而到了尾聯卻說此時此刻萬物俱沉默寂靜,這到底是為什麼呢?作者到底想寫什麼呢?
最後半句話,但余鐘磬音。鐘磬,指的是佛教召集眾僧的時候所敲打的一種樂器。尾聯中,作者聽到了鐘磬的聲音,於是他閉上了眼睛,默默的感受著彷彿周圍都是寂靜的,唯有那象徵空門的鐘磬之聲能夠像潭水一樣使作者的心靈的汙垢得到蕩滌,使之更加清淨。
原來作者是想藉著此情此景寄託其遁世無門的情懷。
作者簡介:
常建(708-765),唐代詩人,字型大小不詳,有說是邢台人或說長安(今陝西西安)人,開元十五年與王昌齡同榜進士,長仕宦不得意,來往山水名勝,過著乙個很長時期的漫遊生活。後移家隱居鄂渚。大曆中,曾任盱眙尉。
2樓:萌面郭木木
清晨入古寺,
初日照高林。
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山光悅鳥性,
潭影空人心。
萬籟此俱寂,
惟餘鐘磬音。
3樓:秋涼寄雨
曲徑通幽處的後面一句是禪房花木深。
這是出自唐代常建的《題破山寺後禪院》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
萬籟此皆寂,惟聞鐘磬音。
曲徑通幽處的下一句是什麼?
4樓:凰伯爵鴉
出自:唐代詩人常建
《題破山寺後禪院》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
萬籟此俱寂,惟餘鐘磬音。
這首題詠的是佛寺禪院,抒發的是作者忘卻世俗、寄情山水的隱逸胸懷。
詩人在清晨登破山,入興福寺,旭日初公升,光照山上樹林。佛家稱僧徒聚集的處所為「叢林」,所以「高林」兼有稱頌禪院之意,在光照山林的景象中顯露著禮讚佛宇之情。然後,詩人穿過寺中竹叢小路,走到幽深的後院,發現唱經禮佛的禪房就在後院花叢樹林深處。
這樣幽靜美妙的環境,使詩人驚嘆,陶醉,忘情地欣賞起來。他舉目望見寺後的青山煥發著日照的光彩,看見鳥兒自由自在地飛鳴歡唱;走到清清的水潭旁,只見天地和自己的身影在水中湛然空明,心中的塵世雜念頓時滌除。佛門即空門。
佛家說,出家人禪定之後,「雖復飲食,而以禪悅為味」(《維摩經·方便品》),精神上極為純淨怡悅。此刻此景此情,詩人彷彿領悟到了空門禪悅的奧妙,擺脫塵世一切煩惱,象鳥兒那樣自由自在,無憂無慮。似是大自然和人世間的所有其他聲響都寂滅了,只有鐘磬之音,這悠揚而巨集亮的佛音引導人們進入純淨怡悅的境界。
顯然,詩人欣賞這禪院幽美絕世的居處,領略這空門忘情塵俗的意境,寄託自己遁世無悶的情懷。
5樓:樊廣中
「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我們對這句詩都很熟悉。那隱沒在花木竹林中的彎曲小徑,是全詩中最為美麗的意象。「曲徑」在古詩中經常出現,比較一下,蘇州園林故宮花園,古代貴族居所乃至文人雅士流連忘返之處,總是有清幽的曲徑,那幾乎就是詩意的象徵。
6樓:讚讚威
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曲徑通幽處的下一句是什麼?
7樓:匿名使用者
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萬籟此俱寂,
曲徑通幽處的下一句是什麼
8樓:人格**糾結體
「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我們對這句詩都很熟悉。那隱沒在花木竹林中的彎曲小徑,是全詩中最為美麗的意象。「曲徑」在古詩中經常出現,比較一下,蘇州園林故宮花園,古代貴族居所乃至文人雅士流連忘返之處,總是有清幽的曲徑,那幾乎就是詩意的象徵。
曲徑通幽處 後一句是什麼?
9樓:六盤水的孩子
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10樓:公子姓肖
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唐·常建《題破山寺後禪院》
11樓:魔徒
唐·常建《題破山寺後禪院》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萬籟此俱寂,惟聞鐘磬音。
即:禪房花木深
曲徑通幽處的下一句是啥
12樓:
唐代詩人常建的《題破山寺後禪院》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
萬籟此俱寂,惟餘鐘磬音。
曲徑通幽處下一句是什麼
13樓:king圭
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出自:題破山寺後禪院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
萬籟此都寂,但余鐘磬音。
14樓:珂珂
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曲徑通幽處的下一句,曲徑通幽處的下一句是什麼
小山村情懷 曲徑通幽處的下一句禪房花木深。作品原文 題破山寺後禪院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萬籟此都寂,但余鐘磬音。白話譯文大清早我走進這古老寺院,旭日初公升映照著山上樹林。竹林掩映小路通向幽深處,禪房前後花木繁茂又繽紛。山光明媚使飛鳥更加歡悅,潭水清...
曲徑通幽的意思,曲徑通幽是什麼意思?
翻滾吧獨角獸 曲徑通幽 是指 彎曲的小路,通到幽深僻靜的地方。曲徑通幽 q j ng t ng y u 1 總意 深遠的地方,彎曲的小路,通到幽深僻靜的地方。2 出處 唐 常建 題破山寺後禪院 選自 全唐詩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萬籟此俱寂,但餘鐘磬...
如何賞析“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離家的小灰灰 1 點出題中 後禪院 三字,描寫出通向後禪院彎曲幽深的小路和後禪院景色的幽靜迷人。僧房深藏在花木叢中,香氣馥郁。2 這一聯的美,不僅體現在寫景的準確傳神上,而且表現在其思想內涵的深邃上。佛教提倡眼 耳 鼻 舌 身 意六根清淨,無慾無求,苦修苦行,而後禪院卻花木繁茂,清香撲鼻,由此含蓄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