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
《夏日田園雜興十二絕》最後一句來自杜甫的《曲江二首》裡面的「穿花蛺蝶深深見,點水蜻蜓款款飛。」
1、原文:
《曲江二首》杜甫
一片花飛減卻春,風飄萬點正愁人。
且看欲盡花經眼,莫厭傷多酒入唇。
江上小堂巢翡翠,苑邊高塚臥麒麟。
細推物理須行樂,何用浮榮絆此身。
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頭盡醉歸。
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
穿花蛺蝶深深見,點水蜻蜓款款飛。
傳語風光共流轉,暫時相賞莫相違。
2、釋義:
落下一片花瓣讓人感到春色已減。如今風把成千上萬的花打落在地,怎不令人發愁?且看將盡的落花從眼前飛過,也不再厭煩過多的酒入口。
翡翠鳥在曲江上的樓堂上作巢,原來雄踞的石麒麟現今倒臥在地上。仔細推究事物盛衰變化的道理,那就是應該及時行樂,何必讓虛浮的榮譽束縛自身呢?上朝回來,天天去典當春天穿的衣服,換得的錢每天到江頭買酒喝,直到喝醉了才肯回來。
到處都欠著酒債,那是尋常小事,人能夠活到七十歲,古來也是很少的了。但見蝴蝶在花叢深處穿梭往來,蜻蜓在水面款款而飛,時不時點一下水。傳話給春光,讓我與春光一起逗留吧,雖是暫時相賞,也不要違背啊!
3、創作背景:
這首詩寫於乾元元年(758年),其時京城雖然收復,但兵革未息,作者眼見唐朝因政治腐敗而釀成的禍亂,心境十分雜亂。遊曲江正值暮春,所以詩就極見傷春之情,詩人借寫曲江景物的荒涼敗壞以哀時。
2樓:我是龍的傳人
《夏 日 田 園 雜 興》的最後一句:「惟有蜻蜓蛺蝶飛」是從杜甫的「穿花蛺蝶深深見,點水蜻蜓款款飛。」這兩句詩而來。
【原詩】:《曲江其二》(杜甫)
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頭盡醉歸。
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
穿花蛺蝶深深見,點水蜻蜓款款飛。
傳語風光共流轉,暫時相賞莫相違。
【賞析】:
在這首詩中,詩人以酒消愁,日日江頭盡醉歸,因此落得酒債滿身,不得不典當春衣。雖然如此,他還是賞花玩景,高唱及時行樂。他這樣做的原因,讀者應該回頭來看。
這首詩寫於758年(乾元元年)暮春,當時杜甫正任「左拾遺」。可是到了這年六月,杜甫就受到處罰,被貶為華州司功參軍。從寫此詩到被貶,不過兩個多月的時間。
從這裡,讀者透視一下詩人寫詩時的心境,對這首詩就能有比較確切的理解了。
此篇《曲江》(其二)與另一首《曲江》(其一)是「聯章詩」,兩首詩之間有著內在的聯絡。即這一篇是緊承上一首末句「何用浮榮絆此身」而來的。其中的「浮榮」指的就是詩人當時所任的官職——左拾遺。
作品前四句一氣旋轉,而又細針密線。仇兆鰲注:「酒債多有,故至典衣;七十者稀,故須盡醉。
二句分應。」就章法而言,大致是不錯的。但把「盡醉」歸因於「七十者稀」,對詩意的理解就表面化了。
當時正值暮春,以長安的天氣,春衣才剛剛派上用場;即使窮到要典當衣服的程度,也應該先典冬衣。如今竟然典起春衣來,可見冬衣已經典光。這是透過一層的寫法。
而且不是偶爾典,而是日日典。這是更透過一層的寫法。「日日典春衣」,表面上看,不是等公尺下鍋,就是另有燃眉之急;然而到第二句,才說出那不過是為了「每日江頭盡醉歸」,這就出人意料之外。
而詩人日日盡醉的原因,到了這裡,還不肯直接回答,又逼進一層:「酒債尋常行處有。」「尋常行處」,包括了曲江,又不限於曲江。
行到曲江,就在曲江盡醉;行到別處,就在別處盡醉。因而只靠典當春衣買酒,無異於杯水車薪,於是由買到賒,以至「尋常行處」,都欠有「酒債」。付出這樣高的代價就是為了換得個醉醺醺,到了第四句,詩人終於作了回答:
「人生七十古來稀。」意思是人生並不能活多久,既然不得行其志,就「莫思身外無窮事,且盡生前有限杯」了。這是憤激之言,聯絡詩的全篇和杜甫的全人,讀者是不難了解言外之意的。
「穿花」一聯寫江頭景。這一聯在杜甫的詩中也是別具一格的名句。葉夢得曾指出:
「詩語固忌用巧太過,然緣情體物,自有天然工妙,雖巧而不見刻削之痕。老杜……『穿花蛺蝶深深見,點水蜻蜓款款飛』,『深深』字若無『穿』字,『款款』字若無『點』字,皆無以見其精微如此。然讀之渾然,全似未嘗用力,此所以不礙其氣格超勝。
使晚唐諸子為之,便當如『魚躍練波拋玉尺,鶯穿絲柳織金梭』體矣。」(《石林詩話》捲下)這一聯「體物」有天然之妙,但不僅妙在「體物」,還妙在「緣情」。「七十古來稀」,人生如此短促,而「一片花飛減卻春,風飄萬點正愁人」,大好春光,又即將消逝,這是非常值得珍惜的。
詩人正是滿懷惜春之情觀賞江頭景物的。「穿花蛺蝶深深見,點水蜻蜓款款飛」,這是十分恬靜、十分自由、十分美好的境界。可是這樣恬靜、這樣自由、這樣美好的境界,也是不能存在多久的。
於是詩人寫出了這樣的結句:「傳語風光共流轉,暫時相賞莫相違。」「傳語」同「寄語」的意思差不多,物件就是「風光」。
這裡的「風光」,就是明媚的春光。「傳語風光共流轉」一聯體物之妙,不僅在於寫小景如畫,而且在於以小景見大景。這一聯,是能喚起讀者對春光明媚的美感的。
蛺蝶、蜻蜓,正是在明媚的春光裡自由自在地穿花、點水、深深見(即「現」)、款款飛的。失掉明媚的春光,這樣恬靜、這樣自由、這樣美好的境界也就不復存在了。詩人以情觀物,物皆有情,因而「傳語風光」說:
「可愛的風光呀,你就同穿花的蛺蝶、點水的蜻蜓一起流轉,讓我欣賞吧,那怕是暫時的;可別連這點心願也違背了啊!」
仇兆鰲註解中引張綖的話說:「二詩以仕不得志,有感於暮春而作。」言簡意賅,深得詩人用心。
因為「有感於暮春而作」,所以暮春之景與惜春、留春之情融合無間。因為「仕不得志」而有感,所以惜春、留春之情也飽含了深廣的社會內容,耐人尋味。
這首詩總的特點,用我國傳統的美學術語說,就是「含蓄」,就是有「神韻」。所謂「含蓄」,所謂「神韻」,就是留有餘地。「穿花」一聯,寫景十分工細;但工而不見刻削之痕,細也並非詳盡無遺。
例如只說「穿花」,不復具體地描寫花,只說「點水」,不復具體地描寫水,而花容、水態以及與此相關的一切景物,讀者都宛然可想。就抒情方面說,「朝回日日典春衣,……」其「仕不得志」是依稀可見的。但如何不得志,為何不得志,卻秘而不宣,只是通過描寫暮春之景抒發惜春、留春之情;而惜春、留春的表現方式,也只是喝酒,只是賞花玩景,只是及時行樂。
詩中的抒情主人公「日日江頭盡醉歸」,還「傳語風光共流轉,暫時相賞莫相違」,樂此不疲。然而詩中言外有意,味外有味,弦外有音,景外有景,情外有情,「測之而益深,究之而益來」,真正體現了「神余象外」的藝術特點。
「日長籬落無人過,惟有蜻蜓蛺蝶飛」出自宋朝詩人范成大的古詩作品《夏日田園雜興》的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
梅子金黃杏子肥,麥花雪白菜花稀。
日長籬落無人過,惟有蜻蜓蛺蝶飛。
【注釋】
⑴梅子:梅樹的果實,夏季成熟,可以吃。肥:
指果肉肥厚。麥花:蕎麥花。
菜花:油菜花。籬落:
中午籬笆的影子。惟有:只有。
蛺(jiá)蝶:菜粉蝶。
⑵科斗:即蝌蚪。
⑶秋:收成。一作「收」。
⑷繰:同「繅」,抽繭出絲。
⑸耘田:除草。績麻:把麻搓成線。各當家:每人擔任一定的工作。未解:不懂。供:從事,參加。傍:靠近。
⑹漿:古代一種帶酸味的飲料,這裡比喻汗水渾濁。少住:稍稍停一會兒。儂:我。漱井香:用香甜的井水漱漱口。借與:讓給。亭午:正午。
⑺芙蕖:荷花。
⑻蜩螗:蟬。
【翻譯】
一樹樹梅子變得金黃,杏子也越長越大了;蕎麥花一片雪白,油菜花倒顯得稀稀落落。天長了,農民忙著在地里幹活,中午也不回家,門前沒有人走動;只有蜻蜓和蝴蝶繞著籬笆飛來飛去。
【賞析】
這首詩的大意是:梅子已經變成金黃色,杏子也已長肥了。春天田野中金燦燦的菜花現在已經落去,只剩下稀稀落落的殘朵;一眼望去,卻是雪白的麥花。
正午時分,太陽高高在上,籬笆影子隨著太陽公升高越來越短,沒有人經過。四周靜悄悄的,只有蜻蜓和蝴蝶飛過。
這首詩寫初夏江南的田園景色。詩中用梅子黃、杏子肥、麥花白、菜花稀,寫出了夏季南方農村景物的特點,有花有果,有色有形。前兩句寫出梅黃杏肥,麥白菜稀,色彩鮮麗。
詩的第三句,從側面寫出了農民勞動的情況:初香農事正忙,農民早出晚歸,所以白天很少見到行人。最後一句又以「惟有蜻蜓蛺蝶飛」來襯托村中的寂靜,靜中有動,顯得更靜。
後兩句寫出晝長人稀,蜓飛蝶舞,以動襯靜。
夏日田園雜興其七解釋,夏日田園雜興古詩拼音版
你好嘛 白話翻譯 白天在田裡鋤草,夜晚在家中搓麻線,村中男男 各有各的家務勞動。小孩子雖然不會耕田織布,也在那桑樹陰下學著種瓜。夏日田園雜興 其七 作者 范成大 朝代 宋 晝出耘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夏日田園雜興 是南宋詩人范成大退居家鄉後寫的一組大型的田家詩 四...
范成大的《夏日田園雜興》介紹幾首
yin為有你 夏日田園雜興 其七 宋代 范成大 晝出耘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譯文白天在田裡鋤草,夜晚在家中搓麻線,村中男男 各有各的家務勞動。小孩子雖然不會耕田織布,也在那桑樹陰下學著種瓜。夏日田園雜興 其一 宋代 范成大 梅子金黃杏子肥,麥花雪白菜花稀。日長籬落...
《夏日田園雜興》范成大的詩句是什麼
素陌青陽 夏 日 田 園 雜 興梅子金黃杏子肥,麥花雪白菜花稀。日長籬落無人過,惟有蜻蜓蛺蝶飛。五月江吳麥秀寒,移秧披絮尚衣單。稻根科斗行如塊,田水今年一尺寬。二麥俱秋鬥百錢,田家喚作小豐年。餅爐飯甑無飢色,接到西風熟稻天。百沸繰湯雪湧波,繰車嘈囋雨鳴蓑。桑姑盆手交相賀,綿繭無多絲繭多。小婦連宵上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