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送梓州李使君》
唐 王維
萬壑樹參天,千山響杜鵑。
山中一夜雨,樹杪百重泉。
漢女輸橦布,巴人訟芋田。
文翁翻教授,不敢倚先賢。
拓展資料:
詩文解釋:
千山萬壑,長滿了參天的古樹,到處都是杜鵑鳥啼叫的聲音。山中下了一夜的雨,百泉流淌,好像掛在樹梢上。漢女向官府交納用桐木花織成的布匹,巴人常為了芋田發生訴訟。
希望學習文翁,翻新文化,教化人民,不要倚仗先賢的政績不能超越。
賞析:贈別之作,多從眼前景物寫起,即景生情,抒發惜別之意。王維此,立意則不在惜別,而在勸勉,因而一上來就從懸想著筆,遙寫李使君赴任之地梓州的自然風光,形象逼真,氣韻生動,令人神往。
開頭兩句互文見義,起得極有氣勢:萬壑千山,到處是參天的大樹,到處是杜鵑的啼聲。既有視覺形象,又有聽覺感受,讀來使人恍如置身其間,大有耳目應接不暇之感。
這兩句氣象闊大,神韻俊邁,被後世詩評家引為律詩工於發端的範例。
「萬壑樹參天,千山響杜鵑」,以如椽大筆,淋漓潑墨,勾勒出巴蜀層巒疊嶂的群山、無數險峻深邃的巖壑、高聳雲天的林木,同時還有一片杜鵑熱鬧如沸的啼鳴,使萬壑千巖為之振響。如同一捲氣勢磅礴的山水畫,令人為之一振。緊接著的「山中一半雨,樹杪百重泉」,更扣緊蜀地山高林密、雨水充沛的特點,先描繪深山冥晦,千巖萬壑中晴雨參半的奇景,再繪出雨中山間道道飛泉,懸空而下。
詩人遠遠望去,泉瀑就如同從樹梢上傾瀉下來似的。這裡生動地表現出遠處景物互相重疊的錯覺。詩人以畫家的眼睛觀察景物,運用繪法入詩,將三維空間的景物疊合於平面畫幅的二維空間,若將最遠處、高處的泉瀑畫在稍近、稍低的樹梢上。
由此,就表現出山中景物的層次、縱深、高遠,使畫面富於立體感,把人帶入乙個雄奇、壯闊而又幽深、秀麗的境界。這一聯的「山中」承首聯的「山」,「樹杪」承應首聯的「樹」,連線緊湊,天然工巧。無怪乎清代詩人王士禛擊節稱讚這四句詩,「興來神來,天然入妙,不可湊泊」
作者以欣羨的筆調描繪蜀地山水景物之後,詩的後半首轉寫蜀中民情和使君政事。梓州是少數民族聚居之地,那裡的婦女,按時向官府交納用橦木花織成的布匹;蜀地產芋,那裡的人們又常常會為芋田發生訴訟。「漢女」「巴人」「橦布」「芋田」,處處緊扣蜀地特點,而徵收賦稅,處理訟案,又都是李使君就任梓州刺史以後所掌管的職事,寫在詩裡,非常貼切。
最後兩句,運用有關治蜀的典故。「文翁」是漢景帝時的蜀郡太守,他曾興辦學校,教育人才,使蜀郡「由是大化」。王維以此勉勵李使君,希望他效法文翁,翻新教化,而不要倚仗文翁等先賢原有的政績,泰然無為。
聯絡上文來看,既然蜀地環境如此之美,民情風土又如此之淳,到那裡去當刺史,自然更應當克盡職事,有所作為。寓勸勉於用典之中,寄厚望於送別之時,委婉而得體。
《送梓州李使君》作為一首送別詩來看,它的藝術構思新穎奇特。詩中沒有一句涉及送別之時、之地、之情、之事,全篇都是描繪巴蜀的山水、風情和民事。然而讀後深思,就會發覺此詩緊緊圍繞李氏即將赴任的梓州步步,層層深入,全詩融注著詩人對李氏欣羨、期望、勸勉的一腔真情,前後融會貫通,結構謹嚴縝密。
前兩聯描繪巴蜀雄秀山川風光,景因情生,流露出詩人對梓州風光的熱烈嚮往,對李氏即將前往赴任的無限欣羨。第三聯有極強的概括力,既表現了蜀地的物產、民風,也說明蜀地僻遠經濟落後,人民窮困而且缺乏教化,這就含蓄地提醒李使君,治蜀並非易事,而是任重道遠。這一聯還為尾聯埋下伏筆,使詩人勸勉李使君的話更顯得切實而不空洞。
尾聯則順勢而下,勉勵李使君以漢代蜀郡太守文翁為榜樣,在梓州重施教化,翻新吏治,大展巨集圖。詩人以文翁來比李使君,用典貼切,切人,切事,切地,又能藉以傳達出自己真誠、殷切的期望之意,可謂用典妙筆。
詩寫送別,不寫離愁別恨,不作浮泛客套之語,卻有對於國家大事、民生疾苦、友人前途的深切關心。格調高遠,爽利明快,在唐人送別詩中,堪稱是一首構思別開生面、思想境界高遠、讀後令人振奮的佳作。
翻譯:萬壑古樹高聳雲天,千山深處杜鵑啼囀。
山中春雨一夜未停,樹叢梢頭流淌百泉。
漢女辛勞織布納稅,巴人地少訴訟爭田。
望你發揚文翁政績,奮發有為不負先賢。
作者簡介:
王維(701年-761年,一說699年-761年),字摩詰,漢族,河東蒲州(今山西運城)人,祖籍山西祁縣,唐朝詩人,有「詩佛」之稱。蘇軾評價其:「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
」開元九年(721年)中進士,任太樂丞。
王維是盛唐詩人的代表,今存詩400餘首,重要詩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維精通佛學,受禪宗影響很大。佛教有一部《維摩詰經》,是王維名和字的由來。
王維詩書畫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藝,**也很精通。與孟浩然合稱「王孟」。
2樓:傾城低調不奢華
原文:萬壑樹參天,千山響杜鵑。山中一夜雨,樹杪百重泉。漢女輸橦布,巴人訟芋田。文翁翻教授,不敢倚先賢。
譯文:萬壑古樹高聳雲天,千山深處杜鵑啼囀。山中春雨一夜未停,樹叢梢頭流淌百泉。漢女辛勞織布納稅,巴人地少訴訟爭田。望你發揚文翁政績,奮發有為不負先賢。
出處:《送梓州李使君》
作者簡介:
王維(701年-761年,一說699年—761年),字摩詰,漢族,河東蒲州(今山西運城)人,祖籍山西祁縣,唐朝詩人,有「詩佛」之稱。蘇軾評價其:「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
」開元九年(721年)中進士,任太樂丞。王維是盛唐詩人的代表,今存詩400餘首,重要詩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維精通佛學,受禪宗影響很大。
佛教有一部《維摩詰經》,是王維名和字的由來。王維詩書畫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藝,**也很精通。與孟浩然合稱「王孟」。
創作背景:
這是一首送別之作。李使君當是初往梓州(治今四川三颱)赴任,王維寫此詩相贈。
賞析:贈別之作,多從眼前景物寫起,即景生情,抒發惜別之意。王維此詩,立意則不在惜別,而在勸勉,因而一上來就從懸想著筆,遙寫李使君赴任之地梓州的自然風光,形象逼真,氣韻生動,令人神往。
作者以欣羨的筆調描繪蜀地山水景物之後,詩的後半首轉寫蜀中民情和使君政事。梓州是少數民族聚居之地,那裡的婦女,按時向官府交納用橦木花織成的布匹;蜀地產芋,那裡的人們又常常會為芋田發生訴訟。「漢女」「巴人」「橦布」「芋田」,處處緊扣蜀地特點,而徵收賦稅,處理訟案,又都是李使君就任梓州刺史以後所掌管的職事,寫在詩裡,非常貼切。
最後兩句,運用有關治蜀的典故。「文翁」是漢景帝時的蜀郡太守,他曾興辦學校,教育人才,使蜀郡「由是大化」(《漢書·循吏傳》。王維以此勉勵李使君,希望他效法文翁,翻新教化,而不要倚仗文翁等先賢原有的政績,泰然無為。
聯絡上文來看,既然蜀地環境如此之美,民情風土又如此之淳,到那裡去當刺史,自然更應當克盡職事,有所作為。寓勸勉於用典之中,寄厚望於送別之時,委婉而得體。
3樓:
鬼八百元旦角度過了·一萬
4樓:匿名使用者
wanheshusheng
萬壑樹參天,千山響杜鵑這句古詩的意思是什麼
5樓:火炎炎燚
萬壑樹參天,千山響杜鵑。
唐·王維《送梓州李使君》
[今譯] 千山萬壑之中,都是參天的大樹,到處響起了杜鵑的啼鳴。。(「萬壑」與「千山」為互文的修辭方法:千山萬壑中到處是大樹和飛鳴的杜鵑,並非萬壑中只有大樹、千山中只有杜鵑的意思。)
[賞析] 此詩寫雨後山中送客。前句寫靜物,後句寫動物;前句有形,後句有聲;前句似無聲無息,予人寂然之感;後句卻輕靈活潑,令人心情輕鬆,兩句意象一經交疊,讀者便頓時領悟到了自然的樂趣。「萬壑樹參天」,即寫出了空間的廣袤,又寫出了時間的久遠;「千山響杜鵑」,既寫出了清晨,又寫出了雨後初晴。
作者以這兩種富於張力的意象,構成壯美兼具的意境,形象地揭示了自然美的本質。
[原作] 萬壑樹參天,千山響杜鵑。山中一夜雨,樹杪百重泉。漢女輸幢布,巴人訟芋田。文翁翻教授,不敢依先賢。
6樓:匿名使用者
千山萬壑中,大樹參天,杜鵑鳴聲響起一片。
7樓:匿名使用者
解釋:千山萬壑中大樹參天,杜鵑鳴聲響起一片。(「萬壑」與「千山」為互文的修辭方法:千山萬壑中到處是大樹和飛鳴的杜鵑,並非萬壑中只有大樹、千山中只有杜鵑的意思。)
8樓:匿名使用者
千山萬壑之中,都是參天的大樹,到處響起了杜鵑的啼鳴。
9樓:大義12前往
梓州一帶千山萬壑盡是大樹參天, 山連著山到處可聽到悲鳴的杜鵑。 山里昨晚不停地下了透夜的春雨, 樹梢淅淅瀝瀝活像瀉著百道清泉。 蜀漢婦女以橦花織成的布來納稅, 巴郡農民常為農田之事發生訟案。
但願你重振文翁的精神辦學教化, 不可倚仗先賢的遺澤清靜與偷閒。[3]
10樓:匿名使用者
。?!,。嗯kay lee
11樓:匿名使用者
,你就不能給與我的小時候、一直以來的最高紀錄?這些好看的人在!這樣我想說了乙個勁兒**不明所以說了。
這麼1⃣️!這麼晚餐後、!。你是我的生活中總是充滿了期待你的生活中總是充滿了期待著下著大雨了你一輩子也不要放棄我
12樓:匿名使用者
樓裡來了好久了呵呵了辣辣條謝謝
13樓:匿名使用者
江千一屍牛一縑縑糶麤沃竦
14樓:
在大壑樹中,杜鵑發出鴻聲
15樓:匿名使用者
你是我的小女孩一樣是出於對的起你手中
16樓:匿名使用者
就是有上萬的樹,山上有一直叫的杜鵑
17樓:規劃v繁華
sb失了自中國人民。你要
萬壑樹參天,千山響杜鵑.王維的這句詩是什麼意思
18樓:金牛咲
意思是:636f707962616964757a686964616f31333431343565
萬壑古樹高聳雲天,千山深處杜鵑啼囀。
出自唐代王維《送梓州李使君》,原文為:
萬壑樹參天,千山響杜鵑。山中一夜雨,樹杪百重泉。
漢女輸橦布,巴人訟芋田。文翁翻教授,不敢倚先賢。
譯文:萬壑古樹高聳雲天,千山深處杜鵑啼囀。山中春雨一夜未停,樹叢梢頭流淌百泉。
漢女辛勞織布納稅,巴人地少訴訟爭田。望你發揚文翁政績,奮發有為不負先賢。
擴充套件資料
創作背景:
這是一首送別之作。李使君當是初往梓州(治今四川三颱)赴任,王維寫此詩相贈。
思想主題:
詩人想象友人為官的梓州山林的壯麗景象以及風俗和民情,勉勵友人在梓州創造業績,超過先賢。此詩選取最能表現蜀地特色的景物,運用誇張手法加以描寫,氣象壯觀開闊。全詩沒有一般送別詩的感傷氣氛,情緒積極開朗,格調高遠明快,是唐詩中寫送別的名篇之一。
作者簡介:
王維(701年-761年,一說699年—761年),字摩詰,號摩詰居士。河東蒲州(今山西運城)人,祖籍山西祁縣。唐朝著名詩人、畫家。
王維出身河東王氏,於開元十九年(731年)狀元及第。歷官右拾遺、監察御史、河西節度使判官。唐玄宗天寶年間,王維拜吏部郎中、給事中。
安祿山攻陷長安時,王維被迫受偽職。長安收復後,被責授太子中允。唐肅宗乾元年間任尚書右丞,故世稱「王右丞」。
王維參禪悟理,學莊通道,精通詩、書、畫、**等,以詩名盛於開元、天寶間,尤長五言,多詠山水田園,與孟浩然合稱「王孟」,有「詩佛」之稱。書畫特臻其妙,後人推其為南宗山水畫之祖。存詩400餘首,代表詩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
著作有《王右丞集》、《畫學秘訣》。
造成黃土高原地表千溝萬壑 支離破碎的主要原因是A地殼活動B流水堆積C水土流失D風力侵
骸君 黃土高原土質疏鬆,植被稀少,在夏季暴雨的沖刷下,水土流失嚴重,造成黃土高原地表形態是千溝萬壑 支離破碎 故選 c 形成黃土高原千溝萬壑自然景觀大主要原因是 a 冰川侵蝕b 地殼運動c 流水侵蝕d 風力沉 黃土高原地區屬於季風氣候,降水集2,多暴雨,這段時期流水量很大,而黃土高原上的植被破壞嚴重...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的意思
熱詞替換 出自唐朝詩人岑參的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一詩中,這是一首送別詩,這首詩是寫的北國突降大雪白雪皚皚的景象,將雪白的白雪比作梨花,就好像是突然的一夜春風,千樹萬樹,漫山遍野的梨花都全部竟相的開放。帶給我們強列的視覺衝擊 忽然好像一夜春風吹來,千樹萬樹潔白的梨花鬥豔盛開。是寫雪景的,不是花,也不...
呼風喚雨的世紀李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課文是用比喻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比喻胡天八月的飛雪。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作者 岑參 朝代 唐 北風捲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散入珠簾溼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瀚海闌干百丈冰,愁雲慘淡萬里凝。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紛紛暮雪下轅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