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是詞人在溪邊行,從溪水倒影中照出,可見溪水的清澈。溪中倒影不但有人,而且有天,天在溪底,把清溪之「清」寫盡。溪水平明如鏡,人影只是水鏡中一點,其背景有廣闊的天空,一齊照入溪水,從中使人得知溪面之大。
但天空本是青冥無物,照入水底如何見出?於是借「行雲」來點明。行雲本在天,如今水底的天反藉行雲而見,這是詞人體物精到處。
「天上有行雲」句,如果理解為天上之天,就沒有什麼意義,這裡說的是水底之天,它承上補足「天在清溪底」
句,啟下引出「人在行雲裡」句。這個「人」是遙應首句溪水中的「照影」,這才有「在(水底天的)行雲裡」的視覺感受。以上四句全從清溪倒影落墨,表現的是詞人當時那種自覺行走於藍天之上、白雲之中的飄飄似仙的獨特感受和恬靜愉悅的心情。
唐朝詩人賈島在《送無可上人》中曾寫過「獨行潭底影,數息樹邊身」兩句,寫的正是這種感受,但又不如這首詞來得清新自然,富於韻味。
2樓:禾芷雲源舉
「溪邊照影行,天在清溪底。」暗含了借代修辭方法,用影行借代行人。詩句為仙勾畫出了藍天、清溪、行人,靜謐和諧在美景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