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歲月留情
打油詩,據說是唐代一個姓張的打油人最先創作的,有其相對固定的格式,典型的如“有朝一日天晴了,使掃帚的使掃帚,使鍬的使鍬”。後來泛指那些平仄、押韻不合“規矩”、比較口語化的詩歌。若從這意義上講,打油詩的歷史要悠久得多,也許歷史上的第一首詩就是打油詩。
而張打油,無非是其中最有名的代表罷了。
不合律與口語化是構成打油詩的基本要件,兩者缺一不可(這是我的觀點,可以商榷)。因詩歌語言有其比較特殊的地方,有時是名詞或現象堆集,有時是語序拆分或顛倒,典型的如“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香霧雲鬟溼,清輝玉臂寒”,“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香稻啄餘鸚鵡粒,碧梧棲老鳳凰枝”,“我餘因之夢吳越”,“寧化清流歸化,路隘林深苔滑”等,之所以這樣,有的是為了平仄壓韻,有的則是為了增強詩歌的感染力。所以,有些不合律的詩並不能簡單地把它們歸為打油詩,而應該歸為古風一類。
杜甫從律最嚴,但有時也會下意識地作些古風一類體裁的詩歌。同樣,有些看上去非常口語化的詩,因其合乎格律,所以也不能歸為打油詩。所以,要判斷是否打油詩,應當同時看它是不是合律和是不是口語化這兩點。
老百姓稱打油詩為“順口溜”,我認為是再貼切不過了。
我們通常把通俗、詼諧、不拘一格的舊體詩叫做打油詩。那麼打油詩究竟怎樣來的呢?這裡面有一
個生動有趣的故事:相傳唐朝有一個參政,在下大雪時到衙門裡去,路上發現有人在潔白的粉牆上寫了
一首詩:“六出飄飄降九霄,街前街後皆瓊瑤,有朝一日天晴了,使掃帚的使掃帚,使鎬的使鎬。”參
政看到潔白的粉牆被塗髒,大發雷霆,立即命令手下人緝拿寫詩者治罪。抓了半天也沒有抓到,最後把
一個叫張打油的抓來了。參政問他會不會作詩,回答說會。參政聽了不相信,決定當場考考他。要他以
南陽陷於敵軍重圍,請求派賓支援為題作詩答對。
張打油不慌不忙,思索片刻後便吟詩一首:“天兵百萬下南陽,也無救援也無糧,有朝一日城破
了,哭爹的哭爹,哭孃的哭娘。”詩的格調同前一首一樣詼諧幽默。參政聽了捧腹大笑,不但沒有給他
治罪,反而把他放走了。從此張打油也就出名了。後來人們把像張打油寫的那樣通俗、詼諧、幽默的詩
叫“打油詩”。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_^
2樓:溪園天使
打油詩是詩歌的一種,這類詩歌多用俚語,通俗易懂,詼諧幽默,有時還暗含譏嘲。在英語中,doggerel指的就是這類詩歌。最早人們是從英國著名詩人喬叟2023年左右出版的《坎特伯雷故事集》中知道doggerel的用法的。
從那以後,doggerel的這種用法就保留了下來,當時doggerel有各種各樣的拼法,像dogerel、doggrel等等。事實上,這個單詞不太可能是喬叟發明的,但遺憾的是,doggerel的真正起源至今不得而知。
關於doggerel的起源的說法有很多種,其中最有可能說法和dog有關。英語中可以用dog作為字首或者形容詞來表示bad、mongrel或incompetent,尤其是指在語言和思考方面。因此,在18世紀,dog latin是指各種錯誤頻出的拉丁文,而dog english則是指未修飾的差勁的散文。
這種說法聽上去比較合理,因為dog被廣泛的用來表示“不合格的、不足的”,doggerel可能就是由此而來,指那些不是很正規的詩歌——打油詩。
打油詩是誰發明的
3樓:
打油詩(doggerel),一種富於趣味|生的俚俗詩體,相傳由中國唐代作者張打油而得名。清代翟灝在其《通俗編·文學·打油詩》中曾引張打油《雪詩》雲:“江上一籠統,井上黑窟窿。
黃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腫。”後世則稱這類出語俚俗、詼諧幽默、小巧有趣的詩為“打油詩”。另外,有時作者作詩自嘲,或出於自謙,也稱自己的詩為“打油詩”。
經典打油詩
4樓:
打油詩和它的來歷
一般人把俚俗的詩稱為“打油詩”,這裡有個典故。唐朝有個人叫張打油,寫了一首詠雪
的詩:江山一籠統,井上黑窟窿。
黃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腫。
全詩用語俚俗,淺白顯露,張打油名聲就此傳開。後來人們把用語俚俗的詩均稱為打油詩。有趣的是,歷代不少名人都偶有打油之作。
相傳蘇軾長的是馬臉,蘇小妹的前額特寬,兩人曾互作打油詩戲謔對方。蘇軾首先發難:
前腳未出閨房內,額頭已到華堂前。
蘇小妹不甘示弱,反脣相譏道:
去年一點相思淚,今年始流到嘴邊。
明初大才子解縉生性滑稽詼諧,機智善變,一次隨朱元璋同出釣魚,朱釣了半天,不見一條魚上鉤,大為光火,解縉忙在一旁恭維:
凡魚不敢朝天子,萬歲君王只釣魚。
直說得朱“龍顏大悅”。明代的唐伯虎生性孤傲,不願貪圖寶貴,寫了一首打油詩掛在自己書房裡表明心志:
不鍊金丹不坐禪,桃花庵裡酒中仙。
閒來寫幅青山賣,不使人間造孽錢。
清代的鄭板橋也有一首類似的自勉詩:
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巖中。
千磨萬擊還堅韌,任爾東南西北風。
打油詩多用來嘲諷、戲弄別人。相傳紀曉嵐為某官母親寫壽聯時,提筆即寫:太老夫人不是人。
某官臉上不覺青筋暴露,面色鐵青。紀不慌不忙續道:九天仙女下凡塵。
該**轉怒為喜,連嘆精妙。不料紀大筆一揮,卻是:養兒偏慣去為賊。
該**當即昏蹶在地。手下來弄醒他時,紀又續上一句:偷來幡桃敬母親。
再回頭看那**時,面色灰白,大汗淋漓,狼狽不堪,恰似去鬼門關走了一遭。同樣的例子還有一個。古代某書生為一陶姓人家祝壽,獻一打油詩道:
奈何奈何又奈何,奈何今日雨滂沱。
滂沱雨夜祝陶壽,壽比滂沱雨更多。
詩的前三句把主家氣得暴跳如雷,結句異峰突起,神來一筆,使祝壽詩滿篇生輝,足見書生運思之妙。
前清才子李調元也是位打油的高手。據云,李在任兩江主考期間,眾士子不服,與李吟詩聯對。比到最後以麻雀為題,各人吟一首詩。李不假思索,吟出二首打油詩。其一雲:
一窩一窩又一窩,三四五六七八窩。
食盡皇王千鍾粟,鳳凰何少爾何多!
其二雲:
一個一個又一個,個個毛淺嘴又尖。
毛淺欲飛飛不遠,嘴尖欲唱唱不圓。
莫笑大鵬聲寂寂,展翅長鳴上九天。
眾士子先是哈哈大笑,繼而哭笑不得,最後呆如木雞。李調元含笑不語,揚長而去。
也有寫打油詩的皇帝。相傳清代乾隆皇帝年間,某翰林上書時,將“翁仲”誤作“仲翁”,乾隆順手批道:
翁仲如何作仲翁,十年寒窗少夫功。
而今不許為林翰,罰去江南作判通。
乾隆以“毒”攻“毒”,故意將“功夫”、“翰林”、“通判”寫作“夫功”、“林翰”、“判通”,這位翰林滿面羞愧,灰溜溜地去了江南。
最有趣的數一首諷刺一些所謂的詩人的打油詩:
生平不見詩人面,一見詩人丈八長。
不是詩人長丈八,如何放屁在高牆?
此詩語言粗俗,譏誚詼諧,令人捧腹,足以令那些“詩人”們無地自容。
打油詩也常用於吹牛。古代一干讀書人偶然在野外相遇,互相吹噓自己的才學,爭執不下,最後決定各人吟一首最能表現自己才學的詩定高下。一書生技壓“群雄”,勇奪冠軍。其詩云:
天下文章數三江,三江文章數故鄉。
故鄉文章數舍弟,舍弟與我學文章。
此詩一出,其他書生再無話說。
把打油詩的吹牛功能發揮得登峰造極的當數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在那個詩界泰斗也寫出“楊家有個楊大媽,今年年紀五十八。身材長得高又大,濃眉大眼闊嘴巴”的“全民皆詩人”的年代裡,湧現出了許多“農民詩人”,有四首打油詩當屬“代表作”:
(一)種個南瓜像地球,架在五嶽山上頭。
把它扔進太平洋,地球又多一個洲。
(二)一個稻穗長又長,黃河兩岸架橋樑。
十輛汽車並排走,火車開來不晃盪。
(三)一頭肥豬大又長,豬身橫跨太平洋。
豬背可以降飛機,豬身成了飛機場。
(四)稻堆堆得圓又尖,社員堆稻上了天。
扯片白雲擦擦汗,湊近太陽吸袋煙。
還有一種特殊的打油詩,整首詩十七字,民間俗稱為“三句半”,這裡也有一個故事。相傳古有一書生,自視甚高,恃才放曠,常自詡自己出口成章,可惜在實際寫作中,就是一首絕句,也常常在念最後一句時卡了殼,只得匆匆用二個字結束,於是獲得了“三句半”的雅號。有一次,“三句半”在野外碰到一農家姑娘,詩興大發,出口吟道:
夕陽照山莊,走來一姑娘。
金蓮只三寸,橫量。
那農家姑娘一聽,氣得花容變色,叫來家人把“三句半”扭送到公堂,一上公堂,“三句半”一看縣官是姓王的,不覺脫口而出:
縣官本姓王,一心當皇上。
咔嚓只一聲,命喪。
5樓:匿名使用者
一般人把俚俗的詩稱為“打油詩”,這裡有個典故。唐朝有個人叫張打油,寫了一首詠雪的詩:
江山一籠統,井上黑窟窿。
黃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腫。
全詩用語俚俗,淺白顯露,張打油名聲就此傳開。後來人們把用語俚俗的詩均稱為打油詩。有趣的是,歷代不少名人都偶有打油之作。
相傳蘇軾長的是馬臉,蘇小妹的前額特寬,兩人曾互作打油詩戲謔對方。蘇軾首先發難:
前腳未出閨房內,額頭已到華堂前。
蘇小妹不甘示弱,反脣相譏道:
去年一點相思淚,今年始流到嘴邊。
打油詩多用來嘲諷、戲弄別人。相傳紀曉嵐為某官母親寫壽聯時,提筆即寫:太老夫人不是人。
某官臉上不覺青筋暴露,面色鐵青。紀不慌不忙續道:九天仙女下凡塵。
該**轉怒為喜,連嘆精妙。不料紀大筆一揮,卻是:養兒偏慣去為賊。
該**當即昏蹶在地。手下來弄醒他時,紀又續上一句:偷來幡桃敬母親。
再回頭看那**時,面色灰白,大汗淋漓,狼狽不堪,恰似去鬼門關走了一遭。同樣的例子還有一個。古代某書生為一陶姓人家祝壽,獻一打油詩道:
奈何奈何又奈何,奈何今日雨滂沱。
滂沱雨夜祝陶壽,壽比滂沱雨更多。
打油詩也常用於吹牛。古代一干讀書人偶然在野外相遇,互相吹噓自己的才學,爭執不下,最後決定各人吟一首最能表現自己才學的詩定高下。一書生技壓“群雄”,勇奪冠軍。其詩云:
天下文章數三江,三江文章數故鄉。
故鄉文章數舍弟,舍弟與我學文章。
此詩一出,其他書生再無話說。
拓展資料:
打油詩是作者對現實社會、現實生活假醜惡的感應,當然也有對真善美的感應,但主要的是前者而不是後者。任何社會、任何時代,只要有可笑可恨之事,就會有幽默風趣、冷嘲熱諷的打油詩應運而生。龍成的《新好了歌》雲:
“本人也盼黨風好,惟有官位忘不了!只要職務升**,權術自然不搞了。本人也盼黨風好,只有車子忘不了!
且等‘上海’換‘賓士’,特權即刻取消了。……”反映了黨內一種奇特現象,對那些口是心非、兩面派幹部進行了幽默的諷刺和調侃,讀來可笑而又可惡。黨風有問題,社會風氣也有不正的地方。
在改革開放中,曾經一度有些人借考察學習之名,行**旅遊玩樂之實,於是有人仿效南宋林升傳世之作《題臨安邸》詩:“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暖風薰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寫了一首“**歌舞”的剝皮打油詩云:“山外青山樓外樓,**歌舞幾時休?香風薰得“諸公”醉,九州處處作杭州。
”諷刺那些肆意揮霍人民財富的所謂公僕們。
打油詩是典型的俗文學。也許正因為這“俗”,一些“正統”文人才把它視為旁門。但文化名人周作人說:
“思想文藝上的旁門往往比正統更有意思,因為更有勇氣和生命。”周作人對旁門文藝的高度評價,也適用於對眾多名人打油詩的評價。許多精彩的打油詩確實比好多正統的詩歌更有意思。
打油詩的魅力在於它的趣味性、知識性和故事性,還有就是通俗性。不但詩本身有趣、幽默、俚俗,暗含譏諷,包容文史知識,體現名人的個性、愛好、軼事和思想,而且很多與詩有關的故事也很生動有趣。打油詩正如愛因斯坦給卓別林的信中寫道:
“你的電影,世界上的每一個人都能看懂”,而顯得同樣偉大。
參考資料
什麼是打油詩,什麼叫打油詩?
來看天堂 打油詩,據說是唐代一個姓張的打油人最先創作的,有其相對固定的格式,典型的如 有朝一日天晴了,使掃帚的使掃帚,使鍬的使鍬 後來泛指那些平仄 押韻不合 規矩 比較口語化的詩歌。若從這意義上講,打油詩的歷史要悠久得多,也許歷史上的第一首詩就是打油詩。而張打油,無非是其中最有名的代表罷了。不合律與...
防投訴打油詩,防溺水打油詩
古相思曲。漢樂府詩 君似明月我似霧,霧隨月隱空留露。君善撫琴我善舞,曲終人離心若堵。只緣感君一回顧,使我思君朝與暮。魂隨君去終不悔,綿綿相思為君苦。相思苦,憑誰訴?遙遙不知君何處。扶門切思君之囑,登高望斷天涯路。風雪中,沒有誰能比得上你纖塵不染的氣質 沒有誰能比得上你堅強火熱的傲骨 沒有誰能比得上你...
煩腦的打油詩,煩煩煩的打油詩
古詩一首供參考 月兒彎彎照九州,幾家歡樂幾家愁。愁煞人來關月事?得休休處且休休。煩惱打油詩 小兒天真爛漫悅,長成二八人兒憂。弱冠且須肩負擔,桃李芳齡當賢婉。莫不知雙親師長寄遠志,只道身疲力焦恨流年。 mj 黯 曾經年幼無憂愁,飯張口衣伸手,呼朋引伴,暢想成年後。如今年長多滄桑,為家抗為業忙,寂寞心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