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的地名

時間 2022-01-09 12:50:10

1樓:匿名使用者

江蘇省:

石秀:金陵建康府人;

王定六:建康府人;

安道全:建康府人;

馬麟:南京建康人。

北宋時稱江寧府建康軍,屬江南東路,領上元、江寧、句容、溧水、溧陽五縣,府治在今南京市。

鄭天壽:浙西蘇州人。

北宋時,蘇州稱平江府,屬兩浙路,領吳、長洲、崑山、常熟、吳江五縣,府治在今蘇州市。

項充:徐州沛縣人。

北宋時,徐州屬京東西路,領彭城、沛、蕭、滕、豐五縣,州治在今徐州市銅山縣,沛縣在今徐州市沛縣。

李袞:邳縣人。

北宋時稱下邳縣,屬京東東路淮陽軍,今徐州市邳州。

重慶市秦明:開州人。

北宋時屬夔州路,領開江、清水二縣,州治在今萬州區開縣。

四川省:

郭盛:西川嘉陵人。

北宋官方史料尚未查出嘉陵州縣名,四川、重慶有嘉陵江。南充市有一嘉陵區。暫時無法確認,只好暫歸四川吧。

湖南省:

呂方:潭州人。

蔣敬:潭州人

北宋時屬荊湖南路,領長沙、衡山、安化、醴陵、攸、湘鄉、湘潭、益陽、瀏陽、湘陰、寧鄉十一縣。州治在今長沙市。

湖北省歐鵬:黃州人。

北宋時屬淮南西路,領黃岡、黃陂、麻城三縣。州治在今黃岡市。

鄧飛:蓋天軍襄陽府人。

北宋時無蓋天軍,襄陽昇府始於南宋。北宋時稱為襄州,屬京西南路,領襄陽、鄧城、谷城、宜城、中廬、南漳六縣。州治在今襄樊市。

海南省:

孫新、孫立:瓊州人。

北宋時屬廣南西路,領瓊山、澄邁、臨高、文昌、樂會五縣,州治在今瓊山市。

安徽省:

李忠:濠州定遠人

朱武:定遠縣人。

北宋時,濠州屬淮南西路,領鍾離、定遠二縣,州治在今滁州市鳳陽縣。

定遠縣,今滁州市定遠縣。

王英:兩淮人氏。

北宋時有淮南東路、淮南西路,兩淮即指此兩路,但無具體州縣,但兩路所領之地多在現今安徽省境內。

李俊:廬州人。

北宋時屬淮南西路,領合肥、慎、舒城三縣。州治在今合肥市。

張橫、張順:小孤山下人。

在今安慶市宿松縣東南六十公里長江中。

陝西省:

史進:華州府華陰縣史家村人。

北宋時華州屬陝西永興軍路,領上鄭、下灐⑵殉恰⒒�酢⑽寄銜逑亍v葜臥誚裎寄鮮謝�?

華陰縣在今渭南市華陰。

裴宣:京兆府人。

北宋時屬陝西永興軍路,領長安、萬年、?、藍田、咸陽、醴泉、涇陽、櫟陽、高陵、興平、武功、幹v、終南、奉天、臨潼十五縣。府治在今西安市。

湯隆:其父曾為延安府知寨官。

北宋時屬陝西永興軍路,領膚施、延川、延長、門山、臨真、敷政、甘泉七縣。府治在今陝西省延安市。

山東省:

朱貴、朱富:沂州沂水縣人。

李逵:沂州沂水縣百丈村人。

李雲:沂水縣都頭。

北宋時,沂州屬京東東路,領臨沂、承、沂水、費、新泰五縣。州治在今臨沂市。沂水縣在今臨沂市沂水縣。

朱仝:濟州鄆城縣人

雷橫:濟州鄆城縣人

吳用:鄆城縣人

白勝:鄆城縣安樂村人

宋江、宋清:鄆城縣宋家村人。

阮小二、阮小

五、阮小七:濟州梁山泊石碣村人。

杜遷:梁山強人。

宋萬:梁山強人。

蕭讓:濟州城居住。

金大堅:濟州城居住。

北宋時濟州屬京東西路,領巨野、任城、金鄉、鄆城四縣,州治在今荷澤市巨野縣。

鄆城縣在今荷澤市鄆城縣。

梁山在今濟寧市梁山。

李應:鄆州李家莊。

扈三娘:鄆州扈家莊人。

宣和元年,鄆州改東平府,屬京東西路,領須城、陽谷、中都、東阿、壽張、平陰六縣,府治在今泰安市東平縣。

燕順:山東萊州人。

鄒淵、鄒潤:萊州人。

北宋時屬京東東路,領掖、萊陽、膠水、即墨四縣。州治在今煙台市萊州。

孔亮、孔明:青州白虎山孔家莊人。

鬱保四:青州地面強人。

周通:青州桃花山強人。

花榮:青州清風寨知寨。

黃信:青州兵馬都監。

北宋時屬京東東路,領益都、壽光、臨朐、博興、千乘、臨淄六縣。州治在今濰坊市青州。

龔旺:東昌府副將。

丁得孫:東昌府副將。

北宋無東昌府,為明朝所置,位置相當於北宋時的博州。博州領聊城、高唐、堂邑、博平四縣,州治在今聊城市。聊城市現有東昌府區。

鮑旭:寇州枯樹山強人。

北宋無寇州,歷代似也無。但元代有冠州,為今聊城市,與書中描述合,疑為作者或坊刻誤。

時遷:高唐州人。

高唐州為元朝所置,北宋時只有高唐縣,屬河北東路博州,今聊城市高唐縣。

單廷矽:凌州團練使。

魏定國:凌州團練使。

北宋無凌州。書中有「直到凌州高唐界內」文(七十三回)。疑為博州誤(見上條)。若果誤,則為今聊城市。

解珍、解寶:登州人。

顧大嫂:登州人。

北宋時屬京東東路,領蓬萊、黃、牟平、文登四縣,州治在今煙台市蓬萊。

樂和:祖籍茅州。

北宋時無茅州。茅為古國名,今山東省濰坊市昌邑西有茅鄉,即古茅國。北宋時昌邑縣屬京東東路濰州,即今濰坊市昌邑。

樊瑞:祖籍濮州。

北宋時屬京東西路,領鄄城、雷澤、臨濮、範四縣,州治在今菏澤市鄄城縣。

山西省:

劉唐:東潞州人。

北宋時潞州京東東路,無東西之分,領上黨、屯留、襄垣、潞城、黎城、壺關、長子、下涉八縣。州治在今長治市。

董平:河東上黨郡人氏。

上黨郡為秦朝所置,北宋時只有上黨縣,屬潞州,見上。

楊春:蒲州解良縣人。

關勝:解良人(關羽之後)。

蒲州為北周所置,北宋時稱河中府,屬陝西永興軍路,領河東、臨晉、虞鄉、猗氏、万泉、龍門、榮河、永樂八縣。府治在今運城市永濟。

解良,北宋時稱臨晉縣,在今運城市臨猗縣。

又:五十九回又寫楊春是解良縣蒲城人氏。蒲城,北宋時屬陝西永興軍路華州,今陝西省渭南市蒲城縣。(解良與蒲城都是縣級單位,屬不同的州管,書中這樣稱似有誤。)

郝思文:蒲東巡檢司任職。

蒲東即為蒲縣,北宋時屬河東路隰縣。即今臨汾市蒲縣。

呼延灼:太原人。(呼延贊之後)

楊志:太原人。(楊業之後)

北宋時屬河東路,領陽曲、太谷、榆次、壽陽、盂、交城、文水、祁、清源九縣。府治在今太原市陽曲縣。

江西省:

李立:江州揭陽嶺人。

童威、童猛:潯陽江邊人。

穆弘、穆春:揭陽鎮人。

戴宗:江州兩院押牢節級。

北宋時江州屬江南東路,領德化、德安、瑞昌、湖口、彭澤五縣,州治在今九江市。

潯陽江,九江古稱潯陽,附近長江段稱為潯陽江。

揭陽嶺、揭陽鎮,揭陽作為縣名共有兩處,一、西漢置,在今廣東省揭陽市,境內有揭陽山,一名揭嶺,但太遠,應與之無關。二、晉朝置,在今贛州市石城縣。書中寫,過了揭陽嶺便是潯陽江邊,今看似乎也遠了些,是否作者有誤,還是另有其它地方。

侯健:洪都人。

洪都為南昌縣別名,北宋時,南昌縣屬江南西路洪州,今南昌市。

河北省:

陳達;鄴城人。

北宋時稱臨漳縣,屬河北西路相州轄,今邯鄲市臨漳縣。

柴進:滄州橫海郡人

北宋時滄州屬河北東路,領清池、無棣、鹽山、樂陵、南皮五縣。州治在今滄州市。

橫海郡應為橫海軍,唐朝所置,宋廢除,改稱滄州。

武松:清河縣人。

北宋時屬河北東路恩州,在今邢台市清河縣。

石勇:大名府人氏。

盧俊義:祖籍北京大名府。

燕青:北京土居人氏。

蔡福、蔡慶:北京大名府土居人氏。

索超:大名府留守司正牌軍。

北宋時,以大名府為北京,領元城、莘、成安、魏、館陶、臨清、宗城、夏津、清平、冠氏、內黃十一縣,府治在今邯鄲市大名縣。

孟康:真定州人。

北宋時無真定州,只有成德軍真定府,屬河北西路,領真定、槁城、欒城、元氏、井陘、獲鹿、平山、行唐、靈壽九縣。府治在今石家莊市正定縣。

杜興:中山府人。

焦挺:中山府人氏。

北宋時屬河北西路,領安喜、無極、曲陽、唐、望都、新樂、北平七縣。府治在今保定市定州。

段景住:涿州人氏。

北宋時屬河北路,領范陽、固安、新昌、新城四縣。州治在今保定市涿州。

河南省:

曹正:開封府人

韓滔:東京人。

彭^:東京人。

林沖:東京八十萬禁軍教頭。

徐寧:東京金槍班教師。

宣讚:東京兵馬保義使。

北宋以開封府為東京,領開封、祥符、尉氏、陳留、雍丘、封丘、中牟、陽武、酸棗、長垣、東明、扶溝、鄢陵、咸平十四縣。府治在今開封市。

凌振:燕陵人。

歷代無燕陵,應為鄢陵誤(見上條)。在今許昌市鄢陵縣。

施恩:孟州人。

張青:孟州人。

孫二娘:孟州十字坡人。

北宋時屬京西北路,領河陽、溫、濟源、汜水、河陰、王屋六縣。今焦作市孟州。

薛永:河南洛陽人。

楊雄:河南人氏。

北宋時,以河南府為西京,領河南、洛陽、永安、偃師、鞏、登封、潁陽、新安、澠池、永寧、長水、壽安、福昌、伊陽、河清十五縣。府治在今洛陽市。

陶宗旺:光州人。

北宋屬淮南西路,領定城、固始、光山、仙居四縣。州治在今信陽市潢川縣。

楊林:彰德府人。

張清:彰德府人。

彰德府為金人所置,北宋無彰德府,被稱為相州,屬河北西路,州治在今安陽市。

甘肅省:

魯智深:關西渭州提轄。

關西,古時以洛陽函谷關以西之地稱之,又稱關右。

渭州,北宋時屬秦鳳路,領平涼、潘原、安化、崇信、華亭五縣。州治在今平涼市。

天津市:

公孫勝:薊州人

北宋時,薊州屬河北路,領漁陽、三河、玉田三縣,州治在今薊縣。

北京市:

皇甫端 :幽州人氏。

北宋時屬河北路,領薊、幽都、廣平、潞、武清、永清、安次、良鄉、昌平九縣,州治在今大興區

2樓:匿名使用者

十字坡,位於範縣城南一公里(新區以北),遺址北依古金堤和孫二娘故里英桃園村,南臨黃河,東三里是張青的家鄉張青營村,東北六十公里處是武松打虎之地景陽崗,正東六十五公里是水泊梁山,西五里和春秋戰國時期孫臏誘殺龐涓的馬陵道道口村相望。在北宋時期,「十字坡」為順河大街,當時人煙稠密,道通東西南北,並有定期的集會,車水馬龍,較為繁華,因此孫二娘就開店於此。《水滸傳》中的「武松打店」一事就發生在此地,在當地民間廣為流傳。

野豬林,位於莘縣觀城鎮郭海村北,相傳是《水滸傳》中好漢林沖由汴京發配至滄州途中化險為夷,絕處逢生之處。北宋時期,野豬林經常有野獸出沒,很多人在此喪生。《水滸傳》第八回中寫道:

"枯曼層層如再腳,喬枝鬱鬱似雲頭,不知天日何年照,惟有冤魂不斷愁。"據《觀城縣志》載,野豬林村東是徒駭河,村西是馬頰河。這兩條河都是傳說中大禹治水時疏通治理的較大的河流,村北有三溝(於溝、王溝、馬溝),村南有三廟(紅廟、朱廟、雙廟),地形較為複雜。

水滸傳介紹,水滸傳的簡介

講的是宋微宗期間,一夥以宋江為首的108個好漢,聚首水泊梁山,行俠仗義。水滸傳的簡介 水滸傳 是一部著名的描寫農民起義的長篇 史籍曾載宋江等36人造反的事蹟,而後水滸 故事在民間廣泛流傳。宋末明初,以水滸故事為題材的話本 戲劇相繼問世,最後由明人施耐庵加 工整理 再創作而成。文學名著 水滸傳 如一幅...

水滸傳成語大全,水滸傳的成語

天蠍 笑逐顏開 一馬當先 人山人海 逼上梁山 別出心裁 十八般武藝 一五一十 七上八下 急先鋒 指手畫腳 飛簷走壁 踉踉蹌蹌 歸心似箭 徇私舞弊 不三不四 天誅地滅 血雨腥風 大刀闊斧 人非草木 遠親不如近鄰 懸崖峭壁 有眼不識泰山 氣急敗壞 大街小巷 眼疾手快 四平八穩 嘯聚山林 遮天蔽日 不打不...

水滸傳原文,水滸傳原文

水滸傳 是中國四大名著之一,全書描寫北宋末年以宋江為首的108位好漢在梁山起義,以及聚義之後接受招安 四處征戰的故事。水滸傳 是一部以描寫古代農民起義為題材的長篇 它形象地描繪了農民起義從發生 發展直至失敗的全過程,深刻揭示了起義的社會根源,滿腔熱情地歌頌了起義英雄的反抗鬥爭和他們的社會理想,也具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