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過了中秋接著就是重陽節,誰知道重陽節有些什麼典故

時間 2022-06-11 16:05:03

1樓:經典故事講述者

經典故事《重陽節》:重陽節的來歷

九九重陽節有什麼典故?

2樓:匿名使用者

農曆九月初九是我國傳統節日重陽節。重陽節過去又稱登高節、重九節、九月

九、茱萸節、菊花節等。習俗有登高、賞菊、飲菊花酒、佩茱萸、吃重陽糕等。現時我國將九月初九日定為敬老節。

重陽之意源於《易經》,因為古老的《易經》中把「六」定為陰數,把「九」定為陽數,九月九日,日月併陽,兩九相重,故而叫重陽,也叫重九,古人認為是個值得慶賀的吉利日子,並且從很早就開始過此節日。

慶祝重陽節的活動多彩浪漫,一般包括出遊賞景、登高遠眺、觀賞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陽糕、飲菊花酒等活動。

九九重陽,因為與「久久」同音,九在數字中又是最大數,有長久長壽的含意,況且秋季也是一年收穫的**季節,重陽佳節,寓意深遠,人們對此節歷來有著特殊的感情,唐詩宋詞中有不少賀重陽,詠菊花的詩詞佳作。

今天的重陽節,被賦予了新的含義,在2023年,我國把每年的九月九日定為老人節,傳統與現代巧妙地結合,成為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老年人的節日。全國各機關、團體、街道,往往都在此時組織從工作崗位上退下來的老人們秋遊賞景,或臨水玩樂,或登山健體,讓身心都沐浴在大自然的懷抱裡;不少家庭的晚輩也會攙扶著年老的長輩到郊外活動或為老人準備一些可口的飲食。

重陽節的起源

九九重陽,早在春秋戰國時的《楚詞》中已提到了。屈原的《遠遊》裡寫道:「集重陽入帝宮兮,造旬始而觀清都」。

這裡的「重陽」是指天,還不是指節日。三國時魏文帝曹丕《九日與鍾繇書》中,則已明確寫出重陽的飲宴了:「歲往月來,忽復九月九日。

九為陽數,而日月並應,俗嘉其名,以為宜於長久,故以享宴高會。」

晉代文人陶淵明在《九日閒居》詩序文中說:「餘閒居,愛重九之名。秋菊盈園,而持醪靡由,空服九華,寄懷於言」。

這裡同時提到菊花和酒。大概在魏晉時期,重陽日已有了飲酒、賞菊的做法。到了唐代重陽被正式定為民間的節日。

到明代,九月重陽,皇宮上下要一起吃花糕以慶賀,皇帝要親自到萬歲山登高,以暢秋志,此風俗一直流傳到清代。

重陽節有什麼典故?

有誰知道重陽節的來歷?

3樓:未晞細語

重陽節,為每年的農曆九月初九日,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重陽」之名最早出自《易經》。書中把「九」定為陽數,「九九」兩陽數相重,故曰「重陽」。

而「重陽節」之名最早記載是在三國時代。

魏晉時期,重陽節的節日氣氛越發濃郁,有了賞菊、飲酒等習俗。唐德宗李適時期,正式將重陽節列為國家認定節日,將其列為「三令節」之一。從此以後,宮廷、民間一起慶祝重陽節,並且在節日期間進行各種各樣的活動。

重陽節是一直到上世紀890年代時才被確定為老人節的。2023年農曆九月九日被定為老人節,倡導全社會樹立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風氣。而到了2023年5月20日,重陽節被***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4樓:走近你的心

重陽節的來歷,你知道是什麼嗎

重陽節的起源來歷是什麼,有哪些風俗習慣?

5樓:極目社會

重陽節,很多人最先想到的就是《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這首傳誦度很高的名詩。然而,隨著時代的高速發展,重陽節雖然是中國傳統節日,但它並不像中秋,清明一樣作為節假日,因此,大多數年輕人本來對此就沒有過多的了解,在九月九還要按部就班,繼續工作上學,對於重陽節那更沒有什麼印象了。

現在,人們對傳統節日並不在意,也沒有以前對過節的期盼和熱情了,只是當作假期來度過,對重陽節片面認識,也就是王維這首所表達的遊子在外漂泊,恰逢佳節,沒有辦法回家登山祭拜的無奈和寂寥。當很多年輕人為了追求更好的發展,也都遠離家鄉,與自己的父母分離。但是人在異鄉總會有一種孤寂之感,尤其是每逢佳節之時,這種情感更濃。

這便是一種文化的深層積澱,中華上下五千年,重陽節這一傳統節日在中國歷史長河中究竟有何意義呢?那我們就從古來看,了解一二。

「重陽」之名稱由來,得名於古籍《易經》中的『陽爻為九』。在《易經》中,把「六」定為陰數,把「九」定為陽數, 「九」為老陽,是陽極數,兩個陽極數重在一起,九九歸一,永珍更新。因此古人認為重陽是乙個值得慶賀的吉祥日子。

重陽節在歷史延續過程中,既融合了眾多民俗事象,也融合了眾多文化內涵,是雜糅多種民俗為一體的中國傳統節日。慶祝重陽節一般會包括出遊賞景、登高遠眺、觀賞菊花、採中草藥、遍插茱萸、擺敬老宴、吃重陽糕、製藥酒養生、飲菊花酒等活動。金秋九月,天高氣爽,這個季節登高遠望可達到心曠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

因此,每當重陽,不少晚輩會攙扶年老的長輩到郊外賞菊,登高給老人祈福,因此,重陽節有了敬老尊老之意,國家也規定了每年農曆九月初九為老年節。

那麼,插茱萸的習俗是怎麼來的呢?

古人認為茱萸可以入藥,菊花也一樣。早在唐代這種習俗就已流行開來,我們從王維的詩中也可窺見。茱萸具有驅蟲去溼、逐風邪之效,並能消積食,治寒熱。

九九重陽節,陽氣過亢,為極兇。故而佩戴茱萸就是為了辟邪、逢凶化吉,這和端午節的佩菖蒲、喝雄黃酒有著相似的蘊意。

至於菊花酒,那是重陽節的必備飲品。「我花開後百花殺」,秋天時,其他花都凋零了,惟有菊花在綻開,且菊花不豔俗,有著高潔的品格。故在三國魏晉以來,菊花受到文人雅士的追捧,聚會飲酒、賞菊賦詩漸成風尚。

秋季雖說是個肅殺淒涼的季節,但有了重陽這一家庭團聚共度的佳節,少了幾分淒涼,多了幾分暖意。

6樓:邵悟

我所知道的,因為九為陽數,而重陽節又是農曆的九月九日,雙九重合了,故為重陽。在重陽節這天,要登高,家人們都要在一起吧。古人也雲: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7樓:tjy向陽而生

回答你好

農曆九月九日是漢族的傳統節日重陽節,因為《易經》中把「六」定為陰數,把「九」定為陽數,九月九日,日月併陽,兩九相重,因此叫做「重陽」,也叫重九,古人認為這是個值得慶賀的吉利日子,並且從很早就開始過此節日。

慶祝重陽節的活動有很多,包括出遊賞景、登高、賞菊、插茱萸、吃重陽糕、喝菊花酒等傳統習俗。

大概在魏晉時期重陽日就有飲酒、賞菊的做法,到了唐代重陽被正式定為民間的節日,至明代時重陽節皇宮上下要一起吃花糕以慶賀,皇帝要親自到萬歲山登高,以暢秋志,此風俗一直流傳到清代。

另外九九重陽與「久久」同音,九在數字中又是最大數,有生命長久、健康長壽的寓意,所以人們把重陽節又叫做老人節,常在這一日進行祭祖與推行敬老活動。

更多3條

8樓:你到底敢不敢

重陽節的起源來歷可以追溯到先秦之前,出自,呂氏春秋》,有一些風俗習慣,比如說人們會在重陽節的時候佩戴茱萸,喝菊花酒,登高賞菊,吃重陽糕,來紀念重陽節,形式非常的多樣化。

重陽節,中秋節、端午節、元宵節是各指陰曆的哪一天,有什麼來由

9樓:捲紙熊

重陽節是9月9日,

中秋節是8月15日、

端午節是5月5日、

元宵節是1月15日

10樓:小豬不長大

重陽節9月初9

中秋節8月15

端午節5月初5

元宵節1月15

11樓:匿名使用者

分別是:重陽節9.9,中秋節8.15、端午節5.5、元宵節1.15

12樓:高樓居士

重陽節9.9,中秋節8.15、端午節5.5、元宵節1.15

13樓:我是燊一

端午節陰曆5月初5,是為了紀念我國古代著名詩人屈原!

14樓:俆三三子

哦家老婆婆玻璃咯裡的基加利咯好咯哈蒂就算了咯熱烈開始咯了積極嗯咯水力發電開始

農曆9月9~重陽節的來歷是?

15樓:尤允兒

九九重陽,早在春秋戰國時的《楚詞》中已提到了。屈原的《遠遊》裡寫道:「集重陽入帝宮兮,造旬始而觀清都」。這裡的「重陽」是指天,還不是指節日。

三國時魏文帝曹丕《九日與鍾繇書》中,則已明確寫出重陽的飲宴了:「歲往月來,忽復九月九日。九為陽數,而日月並應,俗嘉其名,以為宜於長久,故以享宴高會。」

晉代文人陶淵明在《九日閒居》詩序文中說:「餘閒居,愛重九之名。秋菊盈園,而持醪靡由,空服九華,寄懷於言」。

這裡同時提到菊花和酒。大概在魏晉時期,重陽日已有了飲酒、賞菊的做法。到了唐代重陽被正式定為民間的節日。

中秋節農曆幾月幾日,中秋節是農曆幾月幾日

中秋節是每年的農曆八月十五,在公曆並無固定日期。中秋節,又稱月夕 秋節 仲秋節 八月節 八月會 追月節 玩月節 拜月節 女兒節或團圓節,是流行於中國眾多民族與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時在農曆八月十五 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將中秋節定在八月十六。中秋節始於唐朝初年,盛行於宋朝,至明清...

農曆時間除夕正月臘月重陽中秋元宵節

1 除夕的農曆時間是在農曆十二月廿九或三十日,又稱該日為大年三十。歲除之日,民間尤為重視,家家戶戶忙忙碌碌或清掃庭舍,除舊布新,張燈結綵,迎祖宗回家過年,並以年糕 三牲飯菜及三茶五酒奉祀。2 正月的農曆時間是農曆一月。傳說,秦代,因秦始皇出生在正月,取名贏政,為了避他的名諱,強行規定把當時讀四聲的 ...

中秋的含義代表什麼?為什麼中秋,中秋中秋代表著什麼樣的含義??

孤寂的忘憂草 情與友情含有自主性,愛情是相互 農曆八月十五日,是我國傳統的中秋節,也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八月十五恰在秋季的中間,故謂之中秋節。我國古曆法把處在秋季中間的八月,稱謂 仲秋 所以中秋節又叫 仲秋節 又稱月夕 秋節 八月節 八月會 追月節 玩月節 拜月節 女兒節或團圓節。中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