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娛樂闖一闖
一、農業文化遺產保護與“三農”發展
1、農業文化遺產保護
中華民族的祖先在歷史上所創造出的豐厚的農業文化遺產,不但使我們這個土地貧瘠、自然條件並不算十分優越的古老國度,在數千年間實現了超穩定發展,同時我們的祖先也通過利用施用農家肥、輪種、套種等傳統技術,基本上實現了對土地的永續利用。
但是,隨著以化肥、農藥等西方現代文明莽撞介入,我們的土地僅在短短的三十多年中,便已出現了硬化、板結、地力下降、酸鹼度失衡、有毒物質超標等一系列問題!因此,必須提出農業文化遺產的保護問題。
首先,在傳統農業文化遺產保護工作中,對育種、耕種、灌溉、排澇、病蟲害防治、收割儲藏等農業生產經驗的保護是保護工作的重中之重。
其次,對傳統農業生產工具和農作物品種實施全面保護。在有條件的地區,可以通過興辦農具博物館的方式,將這些農具保護起來。這種專題博物館投資少,見效快,蒐集容易,是保護農業文化遺產的一種比較有效的手段。
為避免農作物品種的單一化,在建立國家物種基因庫保護農作物品種的同時,還應明確地告訴農民有意識地保留某些農作物品種,為日後農作物品種的更新,留下更多的種源。
第三,對傳統農業生產製度實施有效保護。歷史已經證明,只有農業生產技術,而沒有一套完備的農業生產製度,農業生產是不可能獲得可持續發展的。
最後,對傳統農耕信仰等實施綜合保護。農業信仰是農業民族的心理支柱。沒有信仰做依託,傳統農耕文明就不可能實現穩定發展。
2、“三農”發展
所謂“三農”問題,就是指農業、農村、農民這三個問題。研究三農問題目的是要解決農民增收、農業發展、農村穩定。
應對農業發展問題,不僅要著眼於三農本身,而更應注重從“三農”之外即各自對立面採取對策。農業易相發展理論對於化解“三農”問題的意義在於對立統
一、相互轉化的三個方面:農業產業化經營、農業新型化、功能多元化及人本化;農村城鎮化及社群化、均等化、農場化;農民新型非農化、職業化。
二、農業文化遺產保護與“三農”發展的意義:
1、農業方面:有利於傳承農耕文明,拓展農業功能。中國傳統農業蘊含著資源保護與迴圈利用、生物間相生相剋、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樸素生態觀和價值觀,傳統農業積累的生產技藝和管理知識在現代農業發展中依然具有應用價值。
2、農村方面:有利於保護農村生態,建設美麗鄉村。地處黃土高原腹地的陝西佳縣,乾旱少雨,生態脆弱。
棗樹不僅是當地農民的重要生計**,在生態保護方面也發揮了重要作用。雲南紅河哈尼梯田已有1300多年的耕種歷史,依山造田,有“人間仙境,世界奇觀”之稱。
3、農民方面:有利於改善農民生計,實現收入倍增。農業文化遺產保護強調“多方參與,惠益共享”的原則,根據多個遺產地的探索實踐,適度發展旅遊是進行農業文化遺產保護的有效途徑,對促進當地社會經濟發展起到重要作用。
2樓:納遲
(一)有利於傳承農耕文明,拓展農業功能。中國傳統農業蘊含著資源保護與迴圈利用、生物間相生相剋、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樸素生態觀和價值觀,傳統農業積累的生產技藝和管理知識在現代農業發展中依然具有應用價值。
(二)有利於保護農村生態,建設美麗鄉村。地處黃土高原腹地的陝西佳縣,乾旱少雨,生態脆弱。棗樹不僅是當地農民的重要生計**,在生態保護方面也發揮了重要作用。
雲南紅河哈尼梯田已有1300多年的耕種歷史,依山造田,有“人間仙境,世界奇觀”之稱。
(三)有利於改善農民生計,實現收入倍增。農業文化遺產保護強調“多方參與,惠益共享”的原則,根據多個遺產地的探索實踐,適度發展旅遊是進行農業文化遺產保護的有效途徑,對促進當地社會經濟發展起到重要作用。
誰有農家樂的調查問卷
寧波文化遺產有哪些,浙江文化遺產介紹 !
愛做夢因夢有你 走馬塘 君子花傳鴻儒風 巖頭 山村濃縮難忘歷史 儒雅洋 古驛山莊 教育世家 黃埠村 刻在傳說裡的田園詩 柿林村 一姓一井一條心 韓嶺村 漁歌樵夫聲相參 金冠村 竹海綠嶴遺韻濃 半浦村 寂寥古渡書香遠 蜜岩村 山湧碧浪蜂殷勤 張蒼水故居 錚錚鐵骨照汗青徐時棟故居 夜夜憑欄對湖光 巴人故...
唐代有哪些文化遺產,我國自然文化遺產有哪些?
小白家裡小白 中國擁有各類世界遺產29處,其中文化遺產21處 自然遺產4處 文化和自然雙重遺產4處。自然遺產部分 武陵源歷史風景名勝區 九寨溝歷史風景名勝區 黃龍歷史風景名勝區 三江並流。文化和自然雙重遺產部分 泰山 黃山 峨眉山 樂山大佛風景名勝區 武夷山。文化遺產部分 長城 故宮 莫高窟 周口店...
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楊柳風 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 定義 非物質文化遺產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指被各群體 團體 有時為個人所視為其文化遺產的各種實踐 表演 表現形式 知識體系和技能及其有關的工具 實物 工藝品和文化場所。各個群體和團體隨著其所處環境 與自然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