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謝氏
禹強讀小學的時候,最怕寫文章,費了好大勁,寫出來的作文,老師總是說內容空洞,詞彙貧乏。她心裡非常著急。
她的爺爺徐特立知道以後,對她說:「禹強,要想寫好文章,就要多讀多寫。多讀,就要大量地閱讀課外書籍,這樣既可以擴大知識面,增長見識,又可以學習別人寫文章的經驗。
多寫,就是要練習自己的筆頭,肯於刻苦實踐。」
於是,禹強就下工夫多讀。無論是報紙、雜誌、**,還是短篇、中篇、長篇,只要能找到的,都拿來讀。可是,提起筆來寫作文,進步卻不大。
徐老看到孫女這種學習方法,搖著頭對她說:「你讀書的方法不對,讀書應該慢慢地讀,一邊讀,一邊動腦筋想一想:這本書講了哪些道理,是怎樣講清楚這些道理的;書上有哪些好的語言、好的描寫,也要想一想。
嚴格地說:有些好的段落,光讀光想還不夠,你們小孩子要能夠背誦才行。另外,還要養成記讀書筆記的習慣,可以做摘抄,記提要,也要寫心得,記體會,這就是我常說的不動筆墨不讀書。
」從那以後,禹強看書的時候,身邊總帶著一支筆和乙個筆記本,一邊想一邊記。而且,又勤練習寫作,不久,她的作文成績果然提高了。
2樓:包中華
多萬卷書行萬里路啊,多讀書多鍛鍊啊,要勞力結合
誰知道「不動筆墨不讀書」的最早出處?
3樓:叫那個不知道
「不動筆墨不讀書」的出處是徐特立。徐特立(2023年2月1日—2023年11月28日),又名徐立華,原名懋恂,字師陶,中國革命家和教育家,湖南善化(今長沙縣江背鎮)人。他是***和田漢等著名人士的老師。
被尊為「延安五老」之一。
擴充套件資料
1、「不動筆墨不看書」這是***同志非常讚賞的他的老師徐特立的讀書方法。從青年時代起,***的身體力行這條成功的治學經驗,而且堅持不輟。他常說,讀書的方法要「四多」——多讀、多寫、多問。
這裡說的多寫,也就是多做讀書筆記。
2、***的讀書筆記有以下幾中形式:
(1)內容摘錄:***青年時代,課堂聽講寫「講堂錄」,課後自修寫讀書錄,選抄全篇文章的選抄本,摘錄精要的摘錄本,共有好幾網籃。***長期保持著這種做讀書筆記的習慣。
延安時期,***看了艾思奇的《哲學與生活》摘錄,約三千字。
他寫信給這位哲學家,說:「你的《哲學與生活》是你的著作最深刻的書,我讀了得益很多,抄錄了一些,送請一看,是否有抄錯的。其中有一些疑點(不是基本的不同),請你再考慮一下……」這樣就把讀書與研究、**結合了起來。
(2)標記符號:***每讀一本書,都要在重要的地方畫上圈、槓、點等各種符號。早年讀的德國鮑爾生著、蔡元培譯的《倫理學原理》,全書逐字逐句都用毛筆加以圈、點、單槓、雙槓、三角、叉等符號,延安時期讀的《共產黨宣言》、《資本論》,許多段落、章節都作了圈點與勾劃。
五十年代初開始一直陪伴他的一套乾隆十二年武英殿版線裝《二十四史》,850冊每冊都有他圈點、勾劃的標記。現存中南海的***藏書,由於不少書反覆閱讀,每讀一次就用一種顏色的筆圈點、勾劃,以至朱墨紛呈、點線交加。
(3)旁註批評:他在《舊唐書》中《李義府傳》、《楊再恩傳》、《劉幽求傳》的頁邊上分別寫道:「李義府笑裡藏刀」,「楊再恩是佞人」,「劉幽求能伸不能屈」。
寥寥幾字,把讀書的「意見和感想」表達得相當精闢。
(4)改錯糾謬:對書中不正確的觀點或引用不當的材料,也用筆記形式改正。如《南史》的《孔靖傳》說「十歲便能為盜,長大何所不為?
」***指出此說不正確,十歲為盜,長大不一定為盜,可惜這種形上學的推論,「今天也還有之」。
在《辯證唯物論教程》旁批中,***用簡略的話指出不正確處,如:「此例不甚清」、「這種說法是不對的」,等等。***讀書非常仔細,連書中錯別字、不妥當的標點符號,也一一加以糾正。
這反映了***的嚴謹治學精神與刻苦的功讀精神。
(5)評價推薦:***篤志嗜學,博覽群書、孜孜不倦,讀到具有現實意義的要篇時,就熱心向全黨或黨的領導幹部介紹推薦。五十年代,他讀到《三國志》的《張魯傳》、《郭嘉傳》,向黨內作了推薦。
在推薦《郭嘉傳》時,他希望領導幹部從中得到啟示,說話辦事情要「多思」、「多謀」,反對少謀武斷。讀到漢代文學家枚乘的《七發》,
他又寫了千餘字的書評,一起印發黨內。2023年,當他讀到《後漢書》中的《黃瓊傳》、《李固傳》時,又認為兩人的傳值得一讀,在反覆研讀後,批了「送劉、周、鄧、彭一閱」、「送**同志一閱」。***這種獨特的讀書筆記對全黨讀書學習風氣的形成,無疑是個有力的推動。
4樓:訊託
徐特立為了提高自己的寫作能力,你不妨養成這樣的習慣——不動筆墨不讀書。魯迅先生提出,讀書要「眼到、口到、心到、手到、腦到」 ,不動筆墨不讀書。讀書動筆,能夠幫助你記憶,掌握書中的難點、要點;有利於你儲存資料,積累寫作素材;也有利於擴大你的知識面,提高你的分析綜合能力。
「不動筆墨不讀書」是什麼意思?
5樓:邱晨曦金寅
就是指在讀書時要做筆記,摘抄或記住一些好的東西。正所謂不動筆墨不讀書,就是要做筆記,必須要在閱讀之時適當做筆記。
請採納!
「不動筆墨不讀書」的意思是什麼?它說明了什麼?
6樓:語文與生活
不動筆墨不讀書說的是在讀書的時候要做讀書標記、記號,要進行思考、批註。就是在閱讀的時候在書中劃出要點、寫上想法或感悟。基本上有三個步驟:
首先是確定讀書目標。在讀書前,要想清楚我為什麼要讀這本書,目標是什麼,比如解答某個疑惑、找到某種方法等。帶著目標讀書,我們才能知道自己要在**畫線和做記號。
其次是確定屬於自己的一套記號。也就是給不同顏色的筆、標籤、符號,確定乙個固定的意義。比如用綠色表示與自己工作相關的重要內容、用紅色表示新知識新觀點、用藍色表示好詞好句等,人名用圓圈、地名用方框等。
對於自己產生的想法和感悟,可以寫在書頁是的相應位置,也可以寫在便簽上(不同顏色的便簽也要有固定的意義),然後貼到相應的位置。這樣形成習慣後,我們在看書、做筆記、查詢資訊的時候就能快速且清晰的找到自己需要的內容。
在讀書的過程中,做記號做批註只是其中的乙個小環節,關鍵是掌握恰當的閱讀方法。
首先要帶著問題和目標去讀書。讀書之後沒太多印象的原因就是因為讀書時很盲目,腦子裡沒有帶什麼問題,沒有明確的目的。讀書得用心,用心得「注意」,讀書時圍繞著乙個問題、目標,與此有關系的就注意,你注意哪一項,哪一項便會自然地跳躍出來,映入你的眼簾,鑽進你的腦子裡。
如果書籍較好,準備反覆閱讀的時候,需要注意的是每次閱讀都要單獨尋找乙個目標。這樣你看到的內容才會不一樣。
其次要懂得快速閱讀。對於大部分書籍,重要的內容只佔全書的兩成左右,所以要改變逐字逐句、一板一眼的閱讀習慣和方法,要學會用快速閱讀的方法閱讀。我在學習了「精英特速讀」之後,通常是以一分鐘兩千字左右的速度進行閱讀,讀的過程中找到感興趣的地方、對我重要的地方、看不懂的地方,然後再放慢一點速度來閱讀,對於閱讀中發現的精華內容,再進行一遍精讀。
讀完之後要做一點筆記。較為基本的一點是:在讀完一本書之後主動地去引導自己回憶和思考,比如問問自己:
這本書的主要內容是什麼?這堂課主要講了幾個重要知識點?通過這本書我學到了什麼?
書中有哪些知識是我過去從來沒有聽說過的?這本書對我的幫助是什麼?這個理論或方法可以用來解決什麼問題,具體要怎麼做等等。
為了更好地理解和記憶書中的內容,可以學著結合書籍目錄,根據自己實際理解情況對內容進行拆分、重組、整合、延伸,做做讀書筆記。
7樓:萇熙
意思是要手到才能心到,讀書是要思考,動筆墨才能更容易記憶、理解。
說明 學習需要思考。
8樓:殺蟲劑
要經常做筆記,讀書時要寫自己的見解在旁邊
不動筆墨不讀書的意思
9樓:匿名使用者
「不動筆墨不讀書」的意思是:不動筆去記錄而只一味的讀和背,就不算真正的讀書。要養成記讀書筆記的習慣,可以做摘抄、記提要,也可以寫心得、記體會。
出處:"不動筆墨不讀書"是偉大的人民教育家徐特立說的,是他教孫女禹強讀書時教導的方法。
徐特立的三點讀書方法:
1、一邊讀一邊想;
2、有些好的段落,光讀光想還不夠,要能夠背才行;
3、要養成記讀書筆記的習慣,可以做摘抄、記提要,也可以寫心得、記體會。
"不動筆墨不讀書"的意義:
1、"不動筆墨不讀書」可以強化記憶、訓練思維。
2、「不動筆墨不讀書」也可以積累知識、練習寫作。
3、"不動筆墨不讀書」還可以給後人留下綺麗的精神瑰寶。
10樓:同彬蟻芝蘭
不動筆墨不讀書的意思是,讀書做筆記,能夠幫助記憶、深理解,更透徹把握書的精髓。
11樓:百利天下出國考試
就是指在讀書時要做筆記,摘抄或記住一些好的東西。正所謂不動筆墨不讀書,就是要做筆記,必須要在閱讀之時適當做筆記。
如果您滿意我的回答,請及時點選【採納為滿意回答】按鈕!!!
手機提問的朋友在客戶端右上角評價點【滿意】即可!!!
你的採納是我前進的動力!!!
謝謝!!!
12樓:玉潤釁振凱
讀書時要堅持做筆記,這樣做是要加強字詞句的理解,更透徹地理解文章的內涵精神。光讀不寫不記,那是瀏覽,不叫讀書。
13樓:手機使用者
在讀書時要做筆記,摘抄或記住一些好的東西。正所謂不動筆墨不讀書,就是要做筆記,必須要在閱讀之時適當做筆記。
14樓:紅蓮蠍
不動筆去真實的記錄下自己所學到的東西、就不能算是學習、不能記下書中的重點、或是對書中內容有所疑問、就不能算是讀過書
不動筆墨不讀書的意思是什麼?
15樓:回眸長看笑人生
出自典故:
徐特立爺爺是偉大的人民教育家,是一位有威望的老前輩,也是***的老師。這裡講的是他教孫女禹強讀書的故事‖
禹強讀小學的時候,最怕寫作文,費了好大的勁,寫出來的文章,老師總是說內容枯燥,詞彙貧乏,她心裡十分著急。
徐特立爺爺知道以後,對她說:「禹強,要想寫出好文章,就要多讀多寫。多讀,就是大量的閱讀課外書籍,這樣(既)可以擴大知識面,增長見識,(又)可以學習別人寫文章的經驗。
多寫,就是要練習自己的筆頭,肯於刻苦實踐。」
於是,禹強就下功夫多讀。不管是報紙、雜誌、**,也不管是短篇、中篇、長篇,(只要)能找到的,(都)拿來讀。可是,提起筆來寫作文,進步卻不大。
徐老看到孫女這種學習方法,搖著頭對她說:「你讀書的方法不對,讀書應該慢慢地讀。要一邊讀,一邊動腦筋想。
想一想:這本書講了哪些道理,是怎樣講清這些道理的;書上有哪些好的語句、好的描寫。嚴格地說,有些好的段落,光讀光想還不夠,要能夠背才行。
另外,還要養成記讀書筆記的習慣,可以做摘抄、記提要,也可以寫心得、記體會。這就是我常說的『不動筆墨不讀書』。」
從那以後,禹強看書的時候,身邊總是帶著一支筆和乙個筆記本。一邊想,一邊記,而且,又勤練習寫作。不久,她的作文成績果然提高了。‖
誰知道關於讀書的笑話,十萬火急只要讀書的,不要別的
冥冥 西漢時候,有個農民的孩子,叫匡衡。他小時候很想讀書,可是因為家裡窮,沒錢上學。後來,他跟一個親戚學認字,才有了看書的能力。匡衡買不起書,只好借書來讀。那個時候,書是非常貴重的,有書的人不肯輕易借給別人。匡衡就在農忙的時節,給有錢的人家打短工,不要工錢,只求人家借書給他看。過了幾年,匡衡長大了,...
有誰知道大衣是啥意思不
相對於其他衣服來說比較大而長的衣服就叫大衣 定義 大衣overcoat 衣長過臀的外穿防寒服裝。廣義上也包括風衣 雨衣。沿革 約1730年,歐洲上層社會出現男式大衣。其款式一般在腰部橫向剪接,腰圍合體,當時稱禮服大衣或長大衣。19世紀20年代,大衣成為日常生活服裝,衣長至膝蓋略下,大翻領,收腰式,襟...
生不謝什麼 死不怨什麼 填空誰知道
死不怨泰州 士誠 生不謝寶應楊 完者 元末,大豐草堰場的鹽民起義領袖張士誠率領起義軍,愛護百姓是有口皆碑的起義軍所到之處,對民眾秋毫無犯。每攻下一座城府,便開倉濟賑,除留軍需之外,其餘財物均分發給貧苦的農民,因此,民間流傳有 死不怨泰州 士誠 生不謝寶應楊 完者 的民謠。後來,朱元璋打敗了張士誠,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