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百分之70的水
太浪漫了!!!
才子佳人。夫唱婦隨。
姜夔的暗香詩意
2樓:夢筆邀月
暗香是引用宋朝山園小梅的名句疏影橫枝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作者林 對梅極是痴情,一生未娶,只與梅做伴,說要娶梅為妻。
此詩是一首愛情詩,是一首詠梅懷人之作。字字句句寫梅花的特點,實際寫作者和情人當時共賞梅花之景的往事,並以梅花做情人的象徵,以抒懷念之情,同時又感傷歲月的流逝和人生的悲歡離合。
用梅花高潔比情人,既寫情人得清姿玉質,又表明詞人清高的襟懷,收到詠物而不止於物、言情而不拘於情的效果。
與疏影一向被認為是姜詞的代表作。
暗香姜夔上闋運用什麼手法
3樓:小小小香菱
舊時月色。算幾番照我,梅邊吹笛。喚起玉人,不管清寒與攀摘。
何遜而今漸老,都忘卻、春風詞筆。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瑤席。江國。
正寂寂。嘆寄與路遙,夜雪初積。翠尊易泣。
紅萼無言耿相憶。長記曾攜手處,千樹壓、西湖寒碧。又片片、吹盡也,幾時見得。
昔日皎潔的月色,曾經多少次映照著我,對著梅花吹得玉笛聲韻諧和。笛聲喚起了美麗的佳人,跟我一道攀折梅花,不顧清冷寒瑟。而今我像何遜已漸漸衰老,往日春風般絢麗的辭采和文筆,全都已經忘記。
但是令我驚異,竹林外稀疏的梅花,謁將清冷的幽香散入華麗的宴席。江南水鄉,正是一片靜寂。想折枝梅花寄託相思情意,可嘆路途遙遙,夜晚一聲積雪又遮斷了大地。
手捧起翠玉酒杯,禁不住灑下傷心的淚滴,面對著紅梅默默無語。昔日折梅的美人便浮上我的記憶。總記得曾經攜手遊賞之地,千株梅林壓滿了綻放的紅梅,西湖上泛著寒波一片澄碧。
此刻梅林壓滿了綻放的紅梅,西湖上泛著寒波一片澄碧。此刻梅林壓滿了飄離,被風吹得凋落無餘,何時才能重見梅花的幽麗?
由此可見上闋的手法是對比。這種詩詞很多啊,寫自己年輕的時候和如今年老,都是對比。
《疏影》(姜夔)
4樓:鮮活且善良丶桃花
姜夔)苔枝綴玉,有翠禽小小,枝上同宿李改。客裡相逢,籬角黃昏,無言自倚修竹。昭君不慣胡沙遠,但暗憶、江南江北。想佩環、月夜歸來,化作此花幽獨。
猶記深宮舊事,那人正睡裡,飛近蛾綠。莫似春風,不管盈盈,早與安排金屋。還教一片隨波去,又卻怨哪頃判、玉龍哀曲。等恁時、重覓幽香,已入小窗橫幅。
客裡相逢:此處化用羅浮仙女的典故。相傳隋代的趙師雄在羅浮游覽時邂逅一女子。
時正值夜幕降臨,於是二人前往酒店痛飲,有一綠衣童子在一旁歌舞助興。趙師雄醉臥酒家,天亮方醒,發覺自己躺在梅樹下,乙隻翠鳥棲身其上。原來女子是梅花化身,綠衣童子為翠鳥化身。
關於羅浮,根據百科解釋,羅浮、羅浮夢、羅浮美人等代指梅花。羅浮的意乎畢思比喻好景不長,人生如夢。)
客裡相逢僅是此詞用典之一,還有如昭君、深宮、金屋、玉龍等等皆用了典故。可以參照相關科普的解釋。
姜夔暗香什麼調
5樓:
摘要。暗香,宋姜夔自度曲,見《白石道人歌曲》。詞詠梅花,因林逋《山園小梅》詩「暗香浮動月黃昏」句,取為調名。
注仙呂宮(夷則宮)。其自序雲:「辛亥之冬,予載雪詣(範)石湖。
止既月。授簡索句,且徵新聲,作此兩曲。石湖把玩不已,使二妓肄習之。
音節諧婉,乃名之曰《暗香》《疏影》。」元陸友《硯北雜誌》亦載此詞本事。
姜夔暗香什麼調。中呂宮。
親您好,很高興為您解答。根據您的問題我的答案是:姜夔暗香什麼調 暗香,詞牌名,姜夔自度曲,又名「紅情」「綠意」「紅香」「晚香」。
以姜夔《暗香·舊時月色》為正體,雙調九十七字,前段九句五仄韻,後段十句七仄韻。
另有雙調九十七字,前段九句五仄韻,後段十句七仄韻變體。代表作品有吳文英《暗香·縣花誰葺》等。
暗香,宋姜夔自度曲,見《白石道人歌曲》。詞詠梅花,因林逋《山園小梅》詩「暗香浮動月黃昏」句,取為調名。注仙呂宮(夷則宮)。
其自序雲:「辛亥之冬,予載雪詣(範)石湖。止既月。
授簡索句,且徵新聲,作此兩曲。石湖把玩不已,使二妓肄習之。音節諧婉,乃名之曰《暗香》《疏影》。
元陸友《硯北雜誌》亦載此詞本事。
姜夔有哪些言志的詩,姜夔的詩詞全集姜夔的詩詞有哪些
姜夔今存詞八十多首,多為記遊 詠物和抒寫個人身世 離別相思之作,偶然也流露出對於時事的感慨。其詞情意真摯,格律嚴密,語言華美,風格清幽冷雋,有以瘦硬清剛之筆調矯婉約詞媚無力之意。代表作 暗香 舊時月色 疏影 苔枝綴玉 借詠歎梅花,感傷身世,抒發鬱鬱不平之情。其 揚州慢 淮左名都 是較有現實內容之作,...
姜夔的揚州慢的歷史背景是什麼,求姜夔《揚州慢》詳細賞析
柯玉 寫作背景 此詞作於宋孝宗淳熙三年 1176 時作者二十餘歲。宋高宗紹興三十一年 1161 金主完顏亮南侵,江淮軍敗,中外震駭。完顏亮不久在瓜州為其臣下所殺。根據此前小序所說,淳熙三年,姜夔因路過揚州,目睹了戰爭洗劫後揚州的蕭條景象,撫今追昔,悲嘆今日的荒涼,追憶昔日的繁華,發為吟詠,以寄託對揚...
夔這個字的拼音是啥
溫酒夜談話千古 夔 讀音 ku 字義 1 夔 ku 是古代中國神話傳說中的一條腿的怪物。山海經 大荒經 記載 東海中有流波山,入海七千里。其上有獸,狀如牛,蒼身而無角,一足,出入水則必風雨,其光如日月,其聲如雷,其名曰夔。黃帝得之,以其皮為鼓,橛以雷獸之骨,聲聞五百里,以威天下。譯文 夔牛是古時代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