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楓葉
木蘭詩》裡花木蘭從軍是因為邊關戰事緊急,朝廷十二卷軍書徵召她的父親當兵,父親年事已高不能上陣殺敵,而花木蘭家裡的男丁唯一的弟弟還小,而且自己武藝高強,就化妝成男子替父從軍了。《石壕吏》裡的老婦是因為安史之亂,唐朝徵兵,家裡的老頭逃走了,沒有辦法,雖然不能打仗,但是可以替士兵們做飯。所以被抓去了,不屬於應徵。
木蘭詩》原文:昨夜見軍帖,可汗大點兵,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願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徵。
石壕吏》原文:老嫗力雖衰,請從吏夜歸。急應河陽役,猶得備晨炊。
夜久語聲絕,如聞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獨與老翁別。
2樓:匿名使用者
昨夜見軍帖,可汗大點兵。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願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徵。【朝廷徵兵,家中無男,替父從徵】
男鄴城戍。一男附書至,二男新戰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長已矣。
室中更無人,惟有乳下孫。有孫母未去,出入無完裙。老嫗力雖衰,請從吏夜歸。
男子盡不在,兒妻需照顧孫子,所以便是老嫗去出征做炊婦】
木蘭從軍和老嫗應徵各自的緣由,並分別寫出作者對這兩件事的態度
3樓:匿名使用者
緣由:木蘭是代父從君嘛!他父親年事已高,身體不適,沒有兄長,只能自己男扮**咯!
老嫗是因為家裡的男人,她丈夫兒子都被徵走,死的死,正在打戰的打戰,只剩下乙個還在喝奶的孫子,和她的媳婦,所以她被徵走了。
作者態度:木蘭:讚頌木蘭的孝義,對父母的關心孝順,愛國之情及她的精忠勇敢!
老嫗:批判當時封建社會的腐敗,對戰事的厭惡,對統治階級不顧百姓的安危幸福。對當時戰亂紛紛的國家的擔憂。
因:木蘭是代父從君嘛!他父親年事已高,身體不適,沒有兄長,父親也沒大兒子,只好自己參軍。
老嫗是她三個兒子都服役去參加圍困鄴城之戰,其中乙個兒子託人捎了信回來,其中兩個最近剛戰死了。家中再也沒有什麼人丁了,只有個吃乳的小孫子,她只好參軍 。
態度:木蘭寫出她的愛國之心和她的孝心。老嫗 當今社會人人自危。
4樓:鍾明悅
木蘭是因為父親已老,有無兄長,而國家正缺兵去的,老嫗是因為家中男人都被徵去當兵了,又不想媳婦受到傷害,被迫去的。
讚頌了木蘭的勇敢堅強、深明大義、孝順父母、勤勞善良、淡泊名利、英勇善戰。
揭露了封建統治者的殘暴,反映了安史之亂給老百姓帶來的災難和痛苦,表達了作者對勞動人民深處水深火熱之中的深切同情。
《石壕吏》和《木蘭詩》分別表現作者怎樣的態度或情感
5樓:匿名使用者
石壕吏》是唐代詩人杜甫著名的「三吏三別」之一,這首五言古詩,通過作者親眼所見的石壕吏乘夜捉人的故事,揭露封建統治者的殘暴,反映了唐代「安史之亂」引起的戰爭給廣大人民帶來的深重災難答慎肆,清轎表達了詩人對勞動人民的深切同情。文章寫了差役趁夜捉人,最後老婦人被抓的故事。關於這首詩的主旨有兩點﹕一、這首詩固然通過石壕吏乘夜捉人揭露了封建統治者的殘暴,但最主還是反應「安史之亂」引起的戰爭給人民帶來的沉重災難。
二、作者並不反對平定「安史之亂」,因為「安史之亂」不平,國家就不會安息,所以又是對「老婦人」慨然赴國難這種精神的褒揚。這也反映了杜甫思想上的深刻矛盾。木蘭詩,是我國南北朝時期的一首北朝民歌,選自宋代郭茂倩編的《樂府詩集》,在中國文學史上與南朝的《孔雀東南飛》被合稱為「樂府雙璧」。
木蘭詩》講述了乙個叫木蘭的女孩,女扮**,替父從軍,在戰場上建立功勳,回朝後不願作官,但求回家團聚的故事。熱情讚揚了這位奇女子勤勞善良的品質,保家衛國的熱情,英勇戰鬥的精神。《木蘭詩》的思想傾向用一句話來表述,就是它對於普通女子所稟賦的智慧和才能表示了肯定和讚賞的態度。
而且也要看到,這種態度是寓於烘托(「火伴皆驚忙」)、隱喻(「雙兔傍地走」)等描寫中自然流露的。直到明朝末年,人們才能用「海內靈秀或不鍾男子而鍾女人」這類孝啟明確的語言把它說出來。但是,在《木蘭詩》中,卻沒有明朝人那種明顯的尊女卑男、矯枉過正的傾向。
而明朝人對於婦女潛在的智慧、才能和力量做出那樣大膽的估計,除了當時的社會生活條件外,從歷史思想源流來看,《木蘭詩》是有啟蒙作用的。
6樓:匿名使用者
石壕吏》表達作者對統治者不顧人民疾苦,強行徵兵的逗拆山不滿,對受苦百姓山中的同情;《御逗木蘭詩》讚美女子孝順、勇敢的美德。
《石壕吏》和《木蘭詩》分別表現作者怎樣
7樓:網友
人物:杜甫,老翁,老婦,差吏甲,差吏乙 工具:桌椅一套跡態,其他若干姿納源。
第一場(石壕鎮某戶門口)
背景:天色已黑,但太陽未落,家家戶戶炊煙公升起。 杜甫 :
這一日走路走得太累,所過之地處處荒涼,民不聊生。唉,『安史之亂』何時可平呀!天色已晚,這裡又找不到客棧,權且在這戶人家借宿一宿吧!
話畢,輕輕敲門)
門「吱」的一聲開了,走出一位老翁) 老翁:「這位先生,你想幹什麼?」(面露疑惑)茄譁 杜甫:「麻煩一下老人家,在下可否借宿一宿?天明我就起程。」(誠懇地看著老翁)
老翁:「當然可以,請進,請進。鄙舍破陋,請你屈就一下吧。
杜甫:「謝謝!」(面露喜色,說完後回顧四周,見屋舍破爛,再打量老翁,見其衣服破爛,打有多個補丁。
嘆氣,感嘆百姓之苦。坐到了桌子旁,與老翁共進晚餐。)
語文木蘭從軍
答案 一 1.從小,2.更加,3.買,4.多次 二 全文翻譯 花木蘭,是古時後民間的乙個女子。從小學習騎射,長大後技藝更加精湛。當時皇帝徵兵從軍,木蘭的父親名字在被徵之列,和鄰居青年少年男子都被編入徵發的隊伍。木蘭的父親由於年老多病不能應徵。木蘭就換上 買了鞍韉馬匹,代替父親去從軍。渡過黃河,越過蒙...
木蘭從軍是什麼朝代的事情,木蘭從軍是什麼朝代的事
1 關於木蘭身處年代的說法,主要是兩種說法 北魏太武帝向北大破柔然期間。隋恭帝義寧年間,突厥犯邊。2 原文 木蘭者,古時一民間女子也。少習騎,長而益精。值可汗點兵,因其父名在軍書,與同里諸少年皆次當行。因其父以老病不能行。木蘭乃易 市鞍馬,代父從軍,溯黃河,度蒙特內哥羅,轉戰驅馳凡十有二年,數建奇功...
木蘭詩簡介,《木蘭詩》全詩
木蘭詩 最早著錄於陳釋智匠所撰的 古今樂錄 宋郭茂倩編的 樂府詩集 把它歸入 橫吹曲辭 梁鼓角橫吹曲 中。一首著名的北朝民歌,又名 木蘭辭 選自宋代郭茂倩編的 樂府詩集 在中國文學史上 木蘭詩 與 孔雀東南飛 合稱為 樂府雙璧 木蘭詩 講述了乙個叫木蘭的女孩,女扮 替父從軍,在戰場上建立功勳,回朝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