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文月閣主
宋代確實有水滸梁山宋江起義,但是真沒有108將,也就幾十個頭領,事蹟和勢力也沒那麼大,比方臘差遠了,再乙個方臘不是宋江剿滅的,而是童貫帶隊,率領西北軍平滅的,韓世忠是生擒方臘的人。
2樓:史海微言
北宋後期確實有一夥盤踞於梁山的盜賊,不過其規模應該不大,《宋史》提到過他們的首領叫宋江,一共率領了三十多人,流竄於河朔各地,官軍不能制。關於他們的確切規模很少,除頭領外沒有留下其他人名字,至於108將肯定是沒有的,這一說法是宋末元初的話本**《大宋宣和遺事》最早提出的,此書也公認是《水滸傳》的母本之一。
3樓:散淡的果實
這不是真實歷史。
西元1119年,以宋江為首的三十六人起義,後來被朝廷收編。收編之後有的人又造反了,最終被鎮壓,這是史實。
記載中也提到其中一些人的諢號,這與《水滸傳》並不完全相同。**寫有108將,以及梁山的情形,則是虛構了。
4樓:網友
不是。大事件是真實的,主要人物是真實的歷史人物,比如宋江,宋徽宗,方臘等。但具體的事件和過程則是文學虛構。
5樓:祖硯齋主人
一百單八將在北宋末年大多數是實有其人,也有一部分是後來的民間傳說,施耐庵便據以寫出了《水滸傳》。
6樓:網友
當不是,宋朝時宋江造反是真事但沒1o8人,據說有三十六人,其他人物都是度傳出來的。
7樓:姑蘇夜鍾
比較可靠的有36個。但不完全是**裡三十六個天罡星。有些名字也有一定的差異。還有是歷史人物,但和梁山好漢八竿子打不著。被施耐庵「請」了進來。比如武松,還有張順。
另:實際宋江那事規模很小。幾乎可以忽略不計。被施耐庵寫大了。以至於有本寫楊么的書,都取名叫小水滸……真正楊么的規模,比宋江大到那兒去了。
8樓:紫柏真可
梁山宋江起義,這是歷史事實,教科書上都有的。至於108將,那就是**家的發揮了。
9樓:吾影
一群小土匪,沒有108將,是作者寫作編出來的。
歷史上真的有水滸108將嗎
10樓:學院派魚多多
歷史上沒有水滸傳裡108將。
在宋徽宗宣和年間,確有宋江其人及其領導的梁山泊起義,這就是淮南地區宋江等三十六人「橫行河朔」的歷培槐史事件,但不像《水滸傳》所寫的有一百零八將,也沒有那麼多生動的戲劇性場面。
這三十六個人在正史書沒有客觀具體的記錄,大部分是根據民間傳說再加工而成的,宋元之際,還有不少取材於水滸故事的話本。在元雜劇中,梁山英雄已由36人發展到108人。
施耐庵把有關水滸的故事和人物整理加工,在創作《水滸傳》過程中,忠實地接受了人民的觀點,這是《水滸傳》之所以取得偉大成就的思想基礎。
從《宋史·侯蒙傳》《宣和遺事》等的記載看,只有三十六人。據郎瑛《七修類稿》載,這三十六人為:
宋江、晁蓋、吳用、盧俊義、關勝、史進、柴進、阮小。
二、阮小。五、阮小。
七、劉唐、張青、燕青、孫立、張順、張橫、呼延綽、李俊、花榮、秦明、李逵、雷橫、戴宗、索超、楊志、楊雄、董平、解珍、解寶、朱仝、穆橫、石秀、徐寧、李英、花和尚、武松。
這個名單有乙個可疑之處就是,作為一次有影響的農民起義,僅三十六人就「橫行齊魏」,官兵數萬人不能抵抗,這是不可能辦到的。
因此有人認為這三十六人可能是起義軍大小領袖的總數,也就是說與宋江一起舉事起義的三十六條好漢,後來每乙個好漢統率一支部隊,但為了方便起見,仍以三十六人的名字稱呼,這種解釋倒也合理。宋江領導的農民起義人數,由於史無記載,確切數字無法統計。
中國歷史上到底有沒有水滸108將?
11樓:up向上
中國歷史上並沒有水滸一百零八將。
水滸傳》是虛構的**,內容裡的一百零八將也是虛構的。《水滸傳》,中國四大名著之一,是一部以北宋末年宋江起義為主要故事背景、型別上屬於英雄傳奇的章回體長篇**。作者或編者一般被認為是施耐庵,現存刊本署名大多有施耐庵、羅貫中兩人中的一人,或兩人皆有。
全書通過描寫梁山好漢反抗欺壓、水泊梁山壯大和投降朝廷以及投降朝廷後鎮壓田虎,王慶,方臘等各路反抗宋朝**的政治勢力,最終走向悲慘失敗的巨集大故事。
藝術地反映了中國歷史上宋江起義從發生、發展直至失敗的全過程,深刻揭示了起義的社會根源,滿腔熱情地歌頌了起義英雄的反抗鬥爭和他們的社會理想,也具體揭示了起義失敗的內在歷史原因。
水滸傳108將中哪些在歷史上是真實存在過的?
12樓:卿彼紅妝
從目前掌握的史料看 ,一百單八將中絕大多數人物都是虛構的。只有宋江、史進、楊志等少數幾個被證實確有其人。
宋江出生在距離梁山30公里的鄆城縣。關於宋江,宋代正史中只有三條記載:《宋史·徽宗本紀》中寫道:
宣和三年(1121)二月,淮南盜宋江等犯淮陽軍,遣將討捕。又犯京東、江北,入楚、海界,命知州張叔夜招降之。《宋史·侯蒙傳》稱:
宋江以三十六人橫行齊魏,官軍數萬無敢抗者。《宋史·張叔夜傳》中說:宋江起河朔,轉略十郡,官兵莫敢攖其鋒。
水滸專家孔德雨介紹:從這三條記載我們可以看到,一是確定宋江確有其人,二是宋江起義確有其事,三是確定了活動的規模和聲勢,宋史當中記載的「三十六人」,實際上是指36個頭領,並不是簡單的36個人,但是規模也不是很大。
13樓:手機使用者
只是作者寫作需要 都是虛構的 歷史好像沒大有記載。
14樓:世人解情不解意
沒有,只是**而已,查這些東西根本沒用!
古代有沒有水泥,中國古代有水泥嗎?
七七的小店 古代沒有水泥,水泥的歷史是從1756年的英國開始的。歷史發展 1756年,英國工程師j.斯米頓在研究某些石灰在水中硬化的特性時發現 要獲得水硬性石灰,必須採用含有粘土的石灰石來燒製 用於水下建築的砌築砂漿,最理想的成分是由水硬性石灰和火山灰配成。這個重要的發現為近代水泥的研製和發展奠定了...
中國古代不是沒有水泥嗎?那麼趙州橋所用石料是如何連線在一起的呢
中華鬥魚攝影 那時候是用石塊相互契合,以拱形來承受重力。但這種方法石塊都需要精細雕刻成一定形狀,很費工夫,所以不能廣泛採用。 中兵勘察海外部 這個橋啊,橋底的石料之間沒剪力只有壓力,材料之間不是粘的。 橋靠的是石頭之間互相擠壓形成穩定的結構,不用粘接。上下摞起來不用粘接。橫向是拱形結構,互相擠住了就...
中國古代服飾,中國古代服飾
建議你可以去看看沈從文先生的 中國服飾研究 會有很大收穫。關於中國古代服飾分類 公尺格戰鬥機 還有冕服,弁服,玄端,深衣,褕翟,禕衣,闕翟,純衣等。冕服 禮服中最專貴的一種,冕服均在祭典中穿著,是主要的祭服。其服式主要由冠 衣 裳 蔽膝等要件所組成。冕服的主體是玄衣 衣裳上面繪繡有章紋,而在最隆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