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有人冠古代詩人之名,進行文學創作的行為,你怎麼看?

時間 2025-02-10 03:45:24

1樓:小採聊生活

如果他只是為了發揚古代詩人的文化,這就是一件特別好的事情。但是如果只是借鑑他們的文采,進行白話文的翻譯撰寫自己的名字,那這就是不合理的。

2樓:與你看極光

有的人以為名字能改變自己,沒有腳踏實地的努力學習拼搏,只是是用古人之名卻沒有古人的學識,弄不好不但影響自己發展,而且會招致不好麼效果。

3樓:一言

我認為這種行為不值得提倡。因為古代的詩人的才花是現在這些文學創作者無法比擬的,而且容易讓古人的詩人沒有影響力,對文化的傳承有一定的阻礙。

4樓:解開心結不再迷茫

我覺得這部分人有些急功近利,冠以古代詩人的名字,無非就是想出名,想擴大自己創作的知名度,當然其中不泛有比較好的作品,不過我個人而言始終是反對這種行為的。

古代大部分人都是用詩文來進行創作,詩聖是指的哪位詩人?

5樓:林愛聊汽車

古代大部分人都是用詩歌進行創作,唐代也是詩歌文化發展的**時期。當時的詩壇人才濟濟,各種優秀作品流傳至今,大多各有特色。據說他們當中有一位詩人。

那麼這個詩人是誰?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聖人指的是哪位詩人?

詩一般指中國唐代詩人杜甫。杜甫是唐代著名的現實主義詩人。他和李白並稱為「杜麗」,因為李商隱和杜牧並稱為杜麗,杜甫和李白並稱為「大杜麗」。

杜甫常被稱為「老杜」。杜甫的詩比較陰鬱,與當時的主流不太相符。後來由於安史之亂的爆發,杜甫的詩歌受到了壓抑。

從杜甫的大部分詩歌來看,他比較沉鬱失意,格律嚴謹,感情真摯,描寫深刻,但平實的敘述更容易打動人。然而,並不是所有的杜甫詩歌都是這種風格,他也有狂野不羈的一面,這一點可以從他的著名作品之一《八仙飲酒歌》中看出。杜甫從小受儒家經典教育,憂國憂民,但對入世一直很積極。

1.詩聖指的是唐代大詩人杜甫。

2.杜甫(——名子美,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葉老陵,與李白並稱為「李杜」。

3.原籍湖北襄陽,後遷居河南珙縣。

4.它不同於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和杜牧,即「小李杜」。杜甫和李白一起被稱為「大李杜」,杜甫常被稱為「老杜」。

5.第五年冬天,杜甫病逝,享年五十九歲。

6.杜甫對中國古典詩歌影響深遠,被後人稱為「詩聖」。他的詩被稱為「詩史」。

7.後人稱他為杜士毅、杜工部,也稱他為杜少陵、杜草堂。

死亡的神秘

杜甫的死亡史沒有確切的記載。有人認為他是病死的,因為他冬天沒有房子住,只能在江上游蕩,沒有多少取暖的工具,所以病死了。也有人認為是皇帝賜的死,但因為時間地點不符,只是人們的猜測。

6樓:諾諾教育

杜甫。「詩聖一般都是指的我國唐代的詩人杜甫,杜甫是唐代著名的現實主義詩人,他和李白一起被並稱為「李杜」,因為李商隱和杜牧也被合稱為李杜,而杜甫和李白又被稱為「大李杜」,杜甫經常被稱為「老杜」,杜甫的詩歌是比較「沉鬱」的,這和當時的主流並不一致,後來由於安史之亂爆發,一直處於顛沛流離的生活裡,因此詩文風格也更趨向於現實主義了。

7樓:胖豬的旅遊玩樂

詩聖指的是唐朝大詩人杜甫。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

在我國文學史上被稱為詩聖他的詩被稱為詩史的詩人是

8樓:天問

在我國文學史上被稱為詩聖他的詩被稱為詩史的詩人是杜甫。

杜甫(712年2月12日 —770年),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合稱「李杜」。出生於河南鞏縣,原籍湖北襄陽。 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稱為「老杜」。

杜甫少年時代曾先後遊歷吳越和齊趙,其間曾赴洛陽應舉不第。三十五歲以後,先在長安應試,落第;後來向皇帝獻賦,向貴人投贈。官場不得志,親眼目睹了唐朝上層社會的奢靡與社會危機。

天寶十四載(755年),安史之亂爆發,潼關失守,杜甫先後輾轉多地。乾元二年(759年)杜甫棄官入川,雖然躲避了戰亂,生活相對安定,但仍然心繫蒼生,胸懷國事。杜甫創作了《登高》《春望》《北征》以及「三吏」、「三別」等名作。

雖然杜甫是個現實主義詩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羈的一面,從其名作《飲中八仙歌》不難看出杜甫的豪氣干雲。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巨集偉抱負。杜甫雖然在世時名聲並不顯赫,但後來聲名遠播,對中國文學和日本文學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杜甫共有約1500首詩歌被保留了下來,大多集於《杜工部集》。

大曆五年(770年)冬,杜甫病逝,時年五十九歲。杜甫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被後人稱為「詩聖」,他的詩被稱為「詩史」。後世稱其杜拾遺、杜工部,也稱他杜少陵、杜草堂。

在我國古代文學史上什麼時候是被稱為當之無愧的詩人的鼎盛時期

9樓:網友

唐朝時詩歌的鼎盛時代。

唐詩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唐代的古體詩,主要有五言和七言兩種。近體詩也有兩種,一種叫做絕句,一種叫做律詩。

絕句和律詩又各有五言和七言之不同。所以唐詩的基本形式基本上有這樣六種:五言古體詩,七言古體詩,五言絕句,七言絕句,五言律詩,七言律詩。

古體詩對音韻格律的要求比較寬:一首之中,句數可多可少,篇章可長可短,韻腳可以轉換。近體詩對音韻格律的要求比較嚴:

一首詩的句數有限定,即絕句四句,律詩八句,每句詩中用字的平仄聲,有一定的規律,韻腳不能轉換;律詩還要求中間四句成為對仗。古體詩的風格是前代流傳下來的,所以又叫古風。近體詩有嚴整的格律,所以有人又稱它為格律詩。

10樓:金戈

唐朝時期,特別是中後期。

主要有以下詩詞人,急需他(她)們的創作風格及特點。有:曹操、曹丕、曹植、王桀、劉偵、徐幹、陳琳、...

11樓:網友

曹操的詩風和大氣,有志向,就像《觀滄海》等。

有文學家評論古代某詞人時說,從整體創作風格看,他的詞是儒家文化中的「捨生取義」、「殺身成仁」等英雄

12樓:清正又素樸丶拉布拉多

c試題分析:根據題幹,該詞人應屬於豪放派詞人,ab不對,柳永、李清照屬於婉約派詞人,d不對,李白屬唐朝詩人。因此c符合,蘇軾、辛棄疾屬兩宋時期豪放派詞人的傑出代表人物。

點評:注意宋詞豪放派與婉約派的詞風和代表人物。.宋詞興起的背景:

1)背景:①城市手工業、商業經濟的繁榮,是宋詞興盛的物質基礎;②市民階層的擴大,生活水平的提高,要求豐富的文化娛樂生活;③兩宋社會矛盾尖銳,文學家用詞更能表達自己的思想情感。

2)代表人物:婉約派的柳永、李清照,豪放派的蘇軾、辛棄疾等。

下列關於文學常識的說法,正確的一項是( ) a.屈原是傑出的政治家和詩人,是我國文學史上第一位

13樓:手機使用者

ca屈原是積極浪漫主義詩歌的奠基人;b《浮士德》為歌德作品;d高爾斯華綏是英國作家。

對於當今高科技的時代,有人覺得還不如古代對這種情況,你的認識是什麼

這也是人的一種共性,就是這山望著那山高,對自己所擁有的總不滿足。如果讓這些人回到過去,沒有電,沒有網路,還能生活嗎?當然,我們的先人們很多優良傳統美德和無窮的智慧型都是我們的驕傲。但要繼承精華,發展不足,畢竟社會還是要向前發展的。四大發明問世以後逐漸走向世界。造紙術經阿拉伯人傳入歐洲,促進了歐洲文化...

對於師長在古代應該怎麼稱呼,古代對於“我”是怎麼稱呼的?

光弘電子商務 古代教師的稱呼 老師,先生,教員,慈母,教練,教書匠。教師,這個職業是人類社會最古老的職業之一。按照法律法規和行業規範,在規定的時間節點內,根據學校設施條件和個人職稱專業,安排座位 備課上課 批改作業 引導輔導幫助學生學習 組織聽課練習,組織考試。傳授科學文化基本知識,開展主持學術交流...

古代帝冠為什麼“掛珠簾”呢?

一 帝王之冕。冠是古人日常生活中的首服,廣義上的冠出現的非常早,在上古時代就已經有了冠服的雛形。冠的種類有很多,人人皆可佩戴,所謂 沐猴而冠 便是說連猴子都可以佩戴冠,比喻虛有其表。而冕則不同,冕在古代是有一定身份地位的人才可以佩戴的。冕,大夫以上冠也 所以嚴格意義上來說,帝王所戴之冠應稱為 冕 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