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年輕的動漫安利君
仁愛慈善:仁慈的上帝|行大仁慈以恤黔首。
分解解釋。仁:仁 rén 一種道德範疇,指人與人相互友愛、互助、同情等:
仁義(a.仁愛與正義;b.通情達理,性格溫順,能為別人著想)。仁愛。仁政。
仁人志士(仁愛有節操的人)。仁義禮智(儒家的倫理思想)。仁至義盡。
一視同仁(同樣看待,不分厚薄)。 果核的最內部分或其他硬殼中可以吃的部分:核桃仁兒。
姓。慈:慈 cí 仁愛,和善:慈愛。
慈善。慈悲。慈祥。
仁慈。慈和。慈眉善目。
特指「慈母」,多用於對人稱自己的母親:家慈。慈闈。
慈顏。慈命。 對父母的孝敬奉養:
孝子慈孫。[1]
使用示例。1、他們受到仁慈的待遇。
2、我們錯在過於仁慈。
3、我不承認那主要是因為我們的行為舉止方面有什麼不對的地方,才招致他們把我們放在了人類仁慈的界限以外。
4、上帝希望我們所有人都能對別人友好仁慈。
5、上帝因仁慈而選擇了你,而不是你的表現。[2]
其它含義。仁慈(mercy, misericordia)意義頗為廣泛,大體上說來,基於天主與人,人與天主及人與人之間不同的關係,同樣的乙個希伯來字(hesed),就有了不同的翻譯,諸如憐憫(出33:19),慈悲(路6:
36),慈善(公尺6:8),恩寵(詠89:2),仁愛、仁慈(耶31:
3),施捨等就是。也正因此,為明瞭它正確的意義,是很難僅自字源學上求其答案的,我們必需開啟聖經「救援史」,來推證它的真諦,蓋「救援史」核心,不外就是天主對人類憐憫表示。這不但舊約如此,新約亦如此(路6:
主雖是有惡必罰,有善必賞的至公義的主(依56:1; 耶12:1; 詠103:
6; 若17:25; 羅3:25; 默16:
7),但他也是至仁至慈的主,是憐憫的主(詠103:3-18; 智11:24; 瑪5:
45; 路12:22-31; 15; 出33:19; 34:
6; 鐸3:4),他不使人沉淪喪亡,陷入不得自拔之境。這種信念在先知們的宣講及以民。
2樓:歡喜婆婆給我
論語》學而篇:
有子曰:「其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
此篇實際上正面解釋了兩個問題:
第一:子女為什麼必須孝敬父母。
第二:孝的主張對社會倫理和秩序的維持有什麼作用?
首先,篇中十分明確地把「孝悌」同「犯上作亂」關聯起來。「犯上」是針對倫理秩序而言,「作亂」是針對社會秩序而言。孝悌不但成為「仁」的根本 , 而且延伸到政治方面, 抑制住人們犯上作亂的衝動。
乙個孝悌的人,就不會犯上,乙個不犯上的人,就不容易作亂。
這句話的內在邏輯就是「家天下」的邏輯:乙個人在家中是個家庭倫理的守護者,那麼他在社會上也必將是社會秩序的維護者。
顯然,儒家是把孝悌看作是倫理與秩序的根本保障。最後一句「未之有也」,更是在強調,若以「孝悌」作為社會價值的標準,便可以根本杜絕「犯上作亂」之事。一種諾言般的味道和普遍真理的感覺撲面而來。
孝悌」能夠帶來社會安定和秩序,儒家似乎對此確信不疑。那麼,儒家的確信有什麼哲學上的根據呢?
下一句,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這一句提出「孝悌」、「務本」、「仁之本」三個觀念。明確指出「孝悌」即「仁之本」。
朱熹註釋說:「本, 猶根也。仁者, 愛之理, 心之德也。為仁, 猶曰行仁。」
把「本」訓為「根」,非常接近文字原意。
錢穆先生對「仁之本」的看法是:「孝悌乃仁之本,人能有孝悌之心,自能有仁心仁道,猶木之生於根」
錢先生把「孝」與「仁」的關係比作「根」與「木」的關係,明白通透。
仁」是孔子的一種最高道德的名稱,孔門常以教孝導達人之仁心。《論語》把「孝」作為「仁」的乙個根,以為「培養仁心當自孝悌始」。因為「孝悌」關係著社會全體道德的形成……
「吾心便是宇宙,宇宙即是吾心」是什麼意思?
意識是 萬事萬物乃至這個宇宙,是因為被我看到 被我聽到 被我觸控到或者被我感知到才存在的。我所看到 所聽到 所觸控到的或所感知到的一切,就是這個宇宙的全部。反過來說就是,沒有被我看到 沒有被我聽到 沒有被我觸控到或者沒有被我感知到的事物是不存在的。更簡單來說就是,宇宙是因為你的意識而存在,你的意識就...
此子必蔽吾名是什麼意思
仇池浩 此子必蔽吾名 的意思是 這孩子將來的名氣肯定在我之上 此子 這個孩子,必 肯定,一定,蔽 遮蓋,這裡理解為蓋住,延伸為超過 超越,吾名 我的名氣。該句出自張懷瓘 書斷 王羲之 的 王羲之學書 一文。說的是王羲之的父親王曠和年幼時期的王羲之的故事,全文如下 晉王羲之,字逸少,曠子也。七歲善書,...
三省吾身什麼意思,吾日三省吾身是什麼意思?
阿樂 原指每日從多個 三和九在文言文中有多個的意思 方面檢查自己,後延伸為要多次自覺地檢查自身。省 檢查 反省 身 自身 用法 作謂語 定語 指自我反省 注音 s nx ng w sh n 結構 動賓式 相近詞 吾日三省 同韻詞 知人知面不知心 寸土尺金 耿耿此心 知遇之恩 饑饉薦臻 積毀銷金 無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