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網友
題錢塘送別圖】
胥臺怒挾鯨濤回,吳越中分天塹開。
青山兩岸障雲錦,瑤空萬里春風來。
春風先到沙頭柳,柳色鵝黃映春酒。
美人慾去暫停橈,折柳贈行重握手。
珊珊鳴佩行且遲,牽衣迭勸飛瓊卮。
今日不醉後未期,後夜相思空夢之。
人生最是別離苦,黯然消魂恨難吐。
平生語笑在斯須,遮莫當筵強歌舞。
海門日落潮已平,篙師掛帆催去程。
畫江難寫斷腸意,聽取《陽關三疊》聲。
2樓:網友
青山兩岸障雲錦,瑤空萬里春風來。(就是這個)
兩岸青山的詩意是什麼,兩岸青山詩中指的是什麼
3樓:星恩文化
1.兩岸青山:指博望山和梁山。
2. 《望天門山》整首詩: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3.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4. 譯文:長江猶如巨斧劈開天門雄峰,碧綠江水東流到此迴旋澎湃。
5.兩岸青山對峙美景難分高下,遇見一葉孤舟悠悠來自天邊。
兩岸青山詩中指的是什麼?
4樓:在龍門古鎮採花的榆葉梅
兩岸青山:分別指東梁山和西梁山。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這兩句是乙個不可分割的攔檔整體。上句寫望中所見天門兩山的差襪雄姿,下句則點醒「望」的立腳點和表現詩人的淋漓興會。
詩人並不是站在岸上的某乙個地方遙望天門山,他「望」的立腳點便是從虛衡激「日邊來」的「一片孤帆」。
兩岸青山詩的讚賞介紹
讀這首詩的人大都讚賞「兩岸青山相對出」的「出」字,因為它使本來靜止不動的山帶上了動態美,但卻很少去考慮詩人何以有「相對出」的感受。
如果是站在岸上某個固定的立腳點「望天門山」,那大概只會產生「兩岸青山相對立」的靜態感。反之,舟行江上,順流而下,望著遠處的天門兩山撲進眼簾,顯現出愈來愈清晰的身姿時,「兩岸青山相對出」的感受就非常突出了。
兩岸青山出自哪首詩?
5樓:福琪學長
意思是:兩岸青山互相對峙美景難分高下,乙隻小船從太陽昇起的地方悠悠駛來。
出自[ 唐 ] 李白《望天門山》: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返差友。
註釋。天門山:位於安徽省和縣與蕪湖市長江兩岸,在江北的叫西梁慶頃山,在江南的叫東梁山(古代又稱博望山)。兩山隔江對峙,形同天設的門戶,天門由此得名。
中斷:江水從中間隔斷兩山。
楚江:即長江。因為古代長江中游地帶屬楚國漏槐,所以叫楚江。開:劈開,斷開。
至此:意為東流的江水在這轉向北流。一作「直北」。回:回漩,迴轉。指這一段江水由於地勢險峻方向有所改變,並更加洶湧。
兩岸青山:分別指東梁山和西梁山。出:突出,出現。
日邊來:指孤舟從天水相接處的遠方駛來,遠遠望去,彷彿來自日邊。
6樓:帳號已登出
望天門山 李 白。
天門中斷楚江搜歲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望天門山》是一首山水詩。顫喊天門山在今安徽省當塗縣,包括東梁山與西梁山二山 ,兩山夾江兀立,崖峭如削,對峙如門,合稱天門山。在這首詩中,詩人為我們成功地再現了長江中下游天門山磅礴奇詭鬼斧神工的自然美,表現了詩人豪放、傲岸的非凡個性,流露了其一腔愛國熱情。
首句「天門中斷楚江開 」,以天門山與長江的關係,反襯天門山氣勢的雄峻險要。因為天門天險的獨特風姿是「夾據洪流 」、扼江而立,因此詩人採用側面烘托的藝術手法,渲染長江洪流的湍急與威力,進而反襯出天門山的壯麗奇觀。在李白看來 ,「天門中斷」是大自然的造化使然,是滔滔的長江之水猛烈衝擊所致。
次句「碧水東流至此回 」,是指長江在天門山附近流向由東向轉北,也暗示了天門山雄視一切、鎮懾洪流的威力。「碧水」寫出了長江流水之澄清 ,「東流」是寫長江總的流向 ,「回」字力度很強,極富動態美,既寫出了長江到天門山處江水曲折回蕩、漩渦叢生的奇險和壯美,又突現了天門山一段江水流向的陡然轉變。正是從乙個「回」字中,我們才更加深刻地領會出天門山扼江迴流的雄偉氣勢。
第三句「兩岸青山相對出 」,是正面刻劃天門山的山勢 。「兩岸」指出了天門山與長江的關係。「相對」二字,恰到好處地表現出天門山隔江兀立、崖峭如削、對峙如門、巧奪天工的雄姿,給人以只可仰觀的高峻感。
乙個「出」字,出神入化,化靜為動,令人感到鬱鬱蔥蔥的天門山生機盎然,更增添了畫面的動態美感。
末句「孤帆一片日邊來 」,是詩人順著天門山遠眺一幅遠景。「孤帆一片」是想茄漏野以背景的單純突現「孤帆」之高大。「日邊」寫出了長江遠景浩瀚迷茫,給人留下了廣闊的想象空間,而乙個「來」字,又給遠景注入了活潑新鮮的色彩和血液 ,使畫面頓顯活躍,具有不斷變幻的美感。
望天門山》所展現的藝術畫面,不僅以動顯靜具有動態美,而且用字也鮮亮明麗,熠熠生輝,從而給畫面造成一種活潑新鮮、明亮清晰的色彩美。在這首詩中,江水澄碧,山色青青,白帆悠悠,紅日噴薄;都給人以生機蓬勃的感覺。而這些色彩,與詩歌所表現的感情又都無比和諧 ,表現了這位才華橫溢、氣度超凡的愛國詩人意氣風發的豪放之情。
兩岸青山相對出的下一句是什麼
兩岸青山相對出的下一句是 孤帆一片日邊來。出自李白 望天門山 原文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望天門山 是唐代偉大詩人李白一首七言絕句。為開元十三年 725 李白赴江東途中行至天門山時所作,通過對天門山景象的描述,讚美了大自然的神奇壯麗,表達了作者樂觀豪邁的感情...
兩岸聲啼不住,兩岸什麼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1全部早發白帝城 唐 李白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早發白帝城 唐 李白 早 早晨。發 出發。朝辭白帝彩雲間,朝 早晨。辭 告別。白帝 白帝城,在今四川奉節縣東白帝山上。地勢高峻,彷彿高聳入雲。彩雲 燦爛的朝霞。千里江陵一日還。千里 是指從白帝城到江陵約有1千...
潮平兩岸闊 中的“闊”是什麼意思
請說方言 潮平兩岸闊 中的 闊 的意思是寬闊。原詩如下 次北固山下 王灣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譯文 旅途在青山之外,在碧綠的江水面前划著一葉小船。潮水漲滿,兩岸之間水面寬闊,順風行船恰好把帆兒高懸。夜幕還沒有褪盡,旭日已在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