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齡和辛漸離別時的對話 王昌齡和辛漸離別時的對話?

時間 2025-04-02 14:25:07

1樓:梧桐樹邊羽

王昌齡。和辛漸離別的時候,用一首七言絕句表達了自己的心聲:

芙蓉樓送辛漸。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

在玉壺。前兩句是寫景記事,後兩句就是虛擬了辛漸回到洛陽,如果有自己的朋友相問的乙個場景,交代了辛漸如何,也就是王昌齡自己的心聲。

所以,王昌齡要說的就是自己「一片冰心在玉壺」。

王昌齡在這裡以「冰心」、「玉壺」自喻,表明自己的光明磊落、表裡澄澈的品格。

冰心」出自《宋書》

卷九十二:」冰心與貪流爭激,霜情與晚節彌茂」。這是劉宋。

時代」清平無私」、」為上民所愛詠」的良吏陸徽的話,玉壺出自於鮑照《代白頭吟》

直如朱絲繩,清如玉壺冰」,是高潔的象徵。

王昌齡因為被誹謗貶謫,所以在辛漸的轉達詞中,一是表達自己的清白,而是表示對那些讒言誹謗人的蔑視。<>

2樓:龍哥說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是指作者與友人分手之際,對友人的囑託。

洛陽,指的是今河南省洛陽市,唐朝時是政治、經濟、文化的著名城市,那裡有作者的親朋好友。相問,如同說「問你」,冰心是形容人的心地清明,如同冰塊兒;玉壺,玉石製成的壺。

六朝時期,詩人鮑照曾用「清如玉壺冰」(《代白頭吟》詩),來比喻高潔清白的品格,此處的玉壺也是用來比喻純正的品格。

這兩句話的意思是:你到達洛陽以後,那裡的親友如果問起你我的情況,你就這樣告訴他們王昌齡的一顆心,仍然像一塊純潔清明的冰盛在玉壺中。

作者託辛漸給洛陽友人,帶去這樣一句話,是有背景的。當時作者因不拘小節,遭到一般平庸人物的議論,幾次收到貶謫。

這裡,顯然是作者在對那些汙衊之詞作出回擊,也是對最瞭解自己的友人們做出的告慰。表現了不肯妥協的精神。

3樓:冰夜風吹雨

詩的最後兩句「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我們要連在一起去理解,這兩句話是王昌齡對即將遠去的友人的叮囑,王昌齡在這裡以「冰心」「玉壺」自喻,表明自己的光明磊落、表裡澄澈的品格,冰心出自《宋書》卷九十二:」冰心與貪流爭激,霜情與晚節彌茂」。這是劉宋時代」清平無私」、」為上民所愛詠」的良吏陸徽的話,玉壺出自於鮑照《代白頭吟》:

直如朱絲繩,清如玉壺冰」。是高潔的象徵。在這裡兩個詞不是王昌齡對自己傳言的澄清,亦或是對自己饞名的推脫,而是對旁人的非議的一種蔑視,一種自譽。

4樓:孫小悟空

王昌齡和辛漸離別的時候說到: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你到達洛陽以後,那裡的親友如果問起你我的情況,你就這樣告訴他們王昌齡的一顆心,仍然像一塊純潔清明的冰盛在玉壺中。

唐 王昌齡 芙蓉樓送辛漸詩意,芙蓉樓送辛漸的詩意

殘垣斷雪 芙蓉樓 是黔陽 今洪江市黔城鎮 的城樓。送 是送別的意思。辛漸 是詩人的一位朋友。題目的意思是 在芙蓉樓送別好友辛漸。1.芙蓉樓 潤州 今江蘇鎮江 的城樓。2.辛漸 詩人的一位朋友。3.寒雨 寒冷的雨。4.吳 三國時的吳國在長江下游一帶,簡稱這一帶為吳,與下文 楚 為互文。5.平明 清晨。...

芙蓉樓送辛漸詩意,芙蓉樓送辛漸的詩意?

芙蓉樓送辛漸 是一首送別詩。詩的構思新穎,淡寫朋友的離情別緒,重寫自己的高風亮節。首兩句蒼茫的江雨和孤峙的楚山,烘托送別時的孤寂之情 後兩句自比冰壺,表達自己開朗胸懷和堅強性格。全詩即景生情,寓情於景,含蓄蘊藉,韻味無窮。昨天晚上,透著寒意的雨灑落大地,迷濛的煙雨籠罩著吳地江天。清晨當我送別友人的時...

芙蓉樓送辛漸表達了怎樣的情感,《芙蓉樓送辛漸》表達了作者什麼樣的思想感情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芙蓉樓送辛漸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作者王昌齡 698 756 字少伯,京兆長安 今陝西省西安市 人。一說太原人,唐玄宗開元十五年 727 進士,授汜水尉,不久遷校書郎。後貶為江寧丞,晚年貶龍標尉,安史之亂 起,為亳州刺史閭丘曉殺害。王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