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物理的角度解釋下 為什麼有些聲音很有「穿透力」

時間 2021-05-05 18:44:27

1樓:張篤一

人耳對聲音的頻率響應不同,由於人耳的構造,其本身的共振頻率大概在2500hz左右,也就是說人耳對該頻率聲音的響應最強,這個也就是我們一般說聲音的響度和聲強這兩個概念的差別存在的原因。

如果某聲音能量集中在頻率2500-3000hz附近,則我們可以認為其聲音具有很強的「穿透力」。

此外對於乙個人的發聲,對同一母音其基頻基本是不變的,也就是說聲帶振動基本是相同的,差別就在於聲音通過喉嚨口腔或鼻腔傳播過程的耦合或共振,一般該過程都是非線性的,故而會有高倍頻的聲發出,而且對應於人體的口腔結構及說話方式在各頻率響應會不同,如果其嗓音共振峰和人耳聽音共振峰一致,則該聲音就具有穿透力。或者說人耳更容易接收到其聲音。

對於低頻聲波的聲吸收係數較小,由於波長較長,散射損失能量較低,能輕易穿過障礙物,傳輸損失低,故而低頻聲能穿得更遠,但是這個和我們一般**上所說聲音的穿透力不是同一概念。

2500-3000hz指它的頻率,波長大概為λ=c/f=340/2500~3000m=13.6cm~11.3cm,這大概也就是耳道的長度的四倍。

具體你說相當於什麼聲音,這個我也說不清。一般音符1的頻率是260hz,當然你讀出時會有260*2^n的高頻成分。

2樓:澤五令

因為聲波的波長較長,衍射比較明顯,可以穿過障礙物,故傳播較遠。

3樓:匿名使用者

你好,聲波的穿透力也就是其的衍射能力大小,與聲音的波長有關,越長越強。謝謝

4樓:

知道嗎,次聲波的穿透性極強,核**產生的次聲波能繞地球幾十圈

也就是說,頻率越低的聲音穿透性越強

而頻率越低,聲音的波長越長,其衍射越明顯,容易繞過障礙物

從物理學的角度對以下成語解釋正確的是( ) a.震耳欲聾——聲音的響度很大 b.隔牆有耳——

5樓:匿名使用者

a試題分析:首先我們要知道各個成語的含義,然後根據我們對於聲學知識的了解來作答。a、震耳欲聾指的是聲音太大了,將要把耳朵震聾了,說明聲音的響度很大,所以a是正確的;b、隔牆有耳指的是隔著牆可以聽到聲音,說明聲音可以在固體中傳播,所以b是錯誤的;c、掩耳盜鈴指的是捂住耳朵去偷鈴鐺,自己聽不到,但別人可以聽到,不能說明固體可以傳聲,所以c是錯誤的;

d、耳熟能詳指的是我們可以通過聲音就可以知道是誰,靠的是不同人發出聲音的音色不同,所以d是錯誤的。故選a。

從科學的角度解釋青海湖水為什麼如此湛藍

當微粒尺寸小於光波波長的時候,散射光的強度與入射光頻率的4次方成正比,即與入射光波長4次方成反比。這就是有名的瑞利散射定律,從瑞利的理論可知,波長短的光容易被散射掉,藍紫光的波長比紅光 黃光的波長要短,所以藍紫光比紅光 黃光容易被散射掉,而紅光 黃光相對表現出較強的穿透能力,透射到水底去了。因此進入...

求解釋下為什麼是這樣寫的

解析 在數學邏輯中 表示 任意乙個,全部的,所有的 表示 某個,有的,部分存在的 表示交邏輯,相當於符號 而單項箭頭表示兩個集合的對映關係。例 1 所有的病人集合 fx對映所有醫生集合 gy,說明兩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對應,然後又對映到h x,y 相信集合中,則說明每一位病人相信每一位醫生,即如 1 所...

科學解釋,人為什麼是“看臉”的,從科學的角度說一說 為什麼這個世界是看臉的

眼睛是心靈的窗戶,人臉是最能反應個體情緒的介面 而人這種群居動物又希望能跟對自己有好感的人交往所以當然第一反應是看臉咯 未若輕初 小孩子才分對錯,大人只看臉 真的是這樣嗎?先不考慮小孩看不看臉,7月28日發表在 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 上的一項研究表明,成年人在對別人建立社會評價和社會印象時,確實會受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