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能告訴我,內蒙民歌的風格特點是什麼

時間 2021-06-10 04:56:41

1樓:匿名使用者

內蒙古地區有“歌海”之稱,這與內蒙古地域廣闊,地處草原有關。蒙族歌曲最顯著的特點是在長期的實踐中形成了一種字少腔多,且拖腔悠揚、舒緩的長調歌曲。長調歌曲在旋律上來看,樂句氣息悠長,氣勢連貫,旋律起伏很大,音域也比較寬廣。

從節奏上來看,一般節奏自由,可任意發揮,強弱的關係也不明顯,歌曲雖有小節線劃分,但實際演唱起來並不受限制,往往在一些地方運用延長音,使**更加連綿不斷,意韻更濃。

蒙古歌曲特點

2樓:默默她狠傷

蒙古歌曲的特點:內蒙古地域遼闊,生活方式的差異形成了不同的演唱風格。因此,蒙古民歌既有風格上的統一性,又有地區色彩的多樣性。

經過漫長的歷史歲月,在內蒙古地區大致形成了五個地域性風格色彩區:呼倫貝爾風格區、科爾沁風格區、錫林郭勒風格區、鄂爾多斯風格區和阿拉善風格區。

大體上來說,呼倫貝爾民歌多華彩重灌飾;科爾沁民歌旋律平和流暢、蘊藉深沉;錫林郭勒民歌蒼涼而古樸;鄂爾多斯民歌旋律活潑跳蕩、大起大落;而阿拉善民歌則顯得沉著而有耐力。各風格區之間既有**風格上的重疊,也偶有交錯現象。

蒙古民族向有“詩的民族”之稱,蒙古族居住的遼闊草原,世人稱之為“歌的海洋”。自古以來,蒙古人素以能歌善舞而著稱。作為一個勤勞勇敢的偉大民族,他們不僅創造了自己的歷史,也創造了燦爛的草原文化。

蒙古民歌除古代狩獵歌、遊牧歌、神話傳說歌、寓言歌、古代英雄歌以外:

1、還有歌頌人民反抗鬥爭、控訴壓迫剝削及兵役、徭役的歌,如著名的《嘎達梅林》、《達那巴拉》、《 那木斯來》、《勞工之歌》等;

2、讚美故鄉、思念親人、懷念故土的歌,如《諾恩吉雅》、《母親的恩情》、《金姐》等;

3、哀歌、格言歌、搖籃曲、諷刺歌,如《波茹萊》、《都吉婭》、《丁格爾大喇嘛》等;

4、儀式歌包括祭祀歌、安代歌、婚禮歌、宴歌、酒歌等,如《四季》、《金珠爾瑪》、《篝火歌》等;

5、反映婦女生活的歌,如《萬梨》、《高小姐》、《德力格爾瑪》等;情歌,如《韓秀英》、《達古拉》、《金葉瑪》、《北京喇嘛》等。

3樓:

蒙古歌曲以聲音巨集大雄厲,曲調高亢悠揚而聞名。其內容非常豐富,有描寫愛情和娶親嫁女的,有讚頌馬、草原、山川、河流的,也有歌頌草原英雄人物的等等,這些民歌生動地反映蒙古社會的風土人情。

蒙古民歌從**特點來講,大致分為"長調"和"短調"兩大類。

1、長調民歌。長調民歌是反映蒙古族遊牧生活的牧歌式體裁,有較長大的篇幅,節奏自由,氣息寬廣,情感深沉,並有獨特而細膩的顫音裝飾。長調民歌用蒙古語歌唱,其節奏舒緩自由,字少腔長,且因地區不同而風格各異。

錫林郭勒草原的長調民歌,聲音嘹亮悠長,流行有《小黃馬》、《走馬》等。

呼倫貝爾草原的長調民歌則熱情奔放,有《遼闊草原》、《盜馬姑娘》等。阿拉善地區的民歌節奏緩慢,流行有《富饒遼闊的阿拉善》、《辭行》等。

科爾沁草原的民歌以抒情為主,流行的有《思鄉曲》、《威風矯健的馬、有《翠玲》、《孟陽》等。長調民歌在一些長音的演唱上,可以根據演唱者的情緒自由延長,從旋律風格及唱腔上具有遼闊、豪爽、粗獷的草原民歌特色。

長調民歌的襯詞均以"嗒咿"、"咿喲"、"咿喲"等。高音的襯詞一般為開口音或半開口音;中音的襯詞較靈活,結尾處的襯詞一般是半開口音或閉口音。

2、短調民歌。與長調民歌明顯不同的是,短調民歌篇幅較短小,曲調緊湊,節奏整齊、鮮明,音域相對窄一些。短調一般是兩行,有韻的兩句式或四句式,節拍比較固定。

歌詞簡單,但不呆板,其特點在音韻上廣泛運用疊字。短調民歌主要流行於蒙漢雜居的半農半牧區。往往是即興歌唱,靈活性很強。

流行的有《錫巴喇嘛》、《成吉思汗的兩匹青馬》、《美酒醇如香蜜》、《拉駱駝的哥哥十二屬相》等。 短調民歌流行在沃野千里的河套平原。土默川平原及自治區其他農業和半農半牧區的民歌,都是短調民歌。

短調民歌也叫爬山調,山曲兒,多用漢語演唱。

4樓:樑毅的遊戲日誌

蒙古歌曲以聲音巨集大雄厲,曲調高亢悠揚而聞名。其內容非常豐富,歌頌英雄,歌頌兒女,歌頌愛情和娶親嫁女的,最多還是歌頌他們的大草原,這些民歌生動地反映蒙古社會的風土人情。

內蒙古地域遼闊,生活方式的差異形成了不同的演唱風格,蒙古**可以分為民間**、古典**、宗教與祭祀**三大類。具有鮮明的民族風格:旋律優美、氣息寬闊、感情深沉、草原氣息濃厚。

蒙古族的**具有孤獨意蘊,反映著蒙人對宇宙人生的深刻的哲學思考。深邃悠長的蒙古草原長調,常常透露出孤獨的感受。很多不熟悉蒙古族**的人常認為,蒙古人的**會像他們的性格那樣,充滿著彪悍的氣息,但這可能是一種誤解。

蒙古族民間有這樣的諺語:“牙齒掉了嚥到肚裡,胳膊斷了藏在袖裡。”這種性格的內傾向體現在歌曲中乃至整個藝術審美觀念上。

5樓:宓清福文軒

蒙古族主要集中居住在內蒙古高原上,遼闊的草原畜牧生活培養了蒙古族人民勇敢、熱情、直爽的性格,形成了蒙古民間舞蹈熱情、驃悍、有力的基本風格特點。蒙古族民間舞通過模仿矯健的大雁、活潑多樣的馬步、熱烈的摔跤舞和歡樂的擠奶等舞蹈語彙來反映他們熱愛遼闊美麗的草原,熱愛家鄉,表達他們的美好情感。

6樓:燃

蒙古族不論男女老少都愛唱歌,他們尊崇唱歌和善於唱歌的人。蒙古族民歌主要分為兩大類:禮儀歌和牧歌。

禮儀歌用於婚宴等喜慶場合,以歌唱純真的愛情、歌唱英雄、歌唱奪標的賽馬騎手為主要內容。牧歌多在放牧和搬遷時唱,內容以讚美家鄉,狀物抒情者居多。蒙古族民歌節奏自由,裝飾音多而細膩,並具有較強的朗誦性。

其燎亮、悠長、親切的曲調,沁人心脾。牧歌的歌詞既擅於抒情,又注重寫景,情景交融,表現人和大自然的和諧關係。牧歌的節奏一般是悠長、徐緩、自由,多采用“密—疏—更密—疏”的節奏。

一般情況下,牧歌的上行樂句節奏是悠長徐緩的;下行樂句則往往採用活躍跳蕩的三連音節奏,形成絢麗的華彩樂句。

蒙古族民歌以聲音巨集大雄厲,曲調高亢悠揚而聞名。其內容非常豐富,有描寫愛情和娶親嫁女的,有讚頌馬、草原、山川、河流的,也有歌頌草原英雄人物的等等,這些民歌生動地反映蒙古社會的風土人情。

蒙古民歌從**特點來講,大致分為“長調”和“短調”兩大類。

1.長調民歌。長調民歌是反映蒙古族遊牧生活的牧歌式體裁,有較長大的篇幅,節奏自由,氣息寬廣,情感深沉,並有獨特而細膩的顫音裝飾。

長調民歌用蒙古語歌唱,其節奏舒緩自由,字少腔長,且因地區不同而風格各異。錫林郭勒草原的長調民歌,聲音嘹亮悠長,流行有《小黃馬》、《走馬》等。呼倫貝爾草原的長調民歌則熱情奔放,有《遼闊草原》、《盜馬姑娘》等。

阿拉善地區的民歌節奏緩慢,流行有《富饒遼闊的阿拉善》、《辭行》等。科爾沁草原的民歌以抒情為主,流行的有《思鄉曲》、《威風矯健的馬》等。昭烏達草原民歌流行的有《翠玲》、《孟陽》等。

長調民歌在一些長音的演唱上,可以根據演唱者的情緒自由延長,從旋律風格及唱腔上具有遼闊、豪爽、粗獷的草原民歌特色。長調民歌的襯詞均以“嗒咿”、“咿喲”、“咿喲”等。高音的襯詞一般為開口音或半開口音;中音的襯詞較靈活,結尾處的襯詞一般是半開口音或閉口音。

在60年代風靡一時的大型**舞蹈史詩《東方紅》中的《讚歌》,以及藝術魅力至今不衰的《走上這高高的興安嶺》等歌曲,即是以長調民歌力基礎所創作的。

陝北民歌的風格特點

7樓:常老師

1:勞動號子,是勞動者伴隨勞動節奏而唱的民歌。緊張的勞動動作,沉重的體力負荷,賦予了它的歌唱以勞動呼聲——吆喝、吶喊的特點。

因此民間把勞動號子不叫“喝”,北方叫“吆號子”,南方叫“喊號子”,四川叫“哨子”。勞動號子是人類社會第一種詩歌形式。

2:信天游,屬於民歌中的山歌體,是山野之歌,因此,神府一帶又叫它作“山曲”。它是陝北民歌中最有特色的歌種之一。

數量最大,曲調最多,內容最廣,最為廣大群眾所喜愛。因此,民間曾有“信天游,不斷頭,斷了頭窮人就無法解憂愁”之說。

信天游以綏德、米脂一帶的最有代表性。*山西河曲、內蒙伊克昭盟、寧夏鹽池等鄰近地區的信天游,由於受山曲、爬地調以及花兒的影響,別具風味。同時有些歌為幾個地方共同所有。

為了表達這些豐富的思想感情,歌手們常常觸景生情,託物言志,即興創作,出口成詩;於是優美動聽的歌聲就信天而遊,遍及山野鄉村,因此,人民就把這種形式叫作“信天游”或“順天遊”。

8樓:匿名使用者

陝北民歌,歷史悠久,祖輩傳唱,經久不衰,具有旺盛頑強的生 命力。

陝北民歌,當地俗稱“山曲”或“酸曲”。形式上可分為6大類; 信天游、小調、勞動號子、歌舞曲、風俗曲和宗教曲。以信天游和小 調多見。

“信天游”和“小調”是陝北民歌中最富有特色的民歌,一般 為兩句體結構,上句起興作比,下句點題。曲調悠揚高亢,粗擴奔 放,節奏鮮明,韻律和美。其內容主要以反映愛情、婚姻、反抗壓迫,爭取自由為主。

勞動號子有踩場號子,打夯號子和耕地吆牛曲等。

歌舞曲,主要是春節鬧秧歌的秧歌曲、轉九曲時的轉燈曲以及 跑旱船曲。

風俗歌曲,包括划拳曲、迎親曲、葬歌等。 陝北人民唱民歌,既唱生活的快樂,也唱個人的憂愁;既有浪 漫的,又有現實的,是對生活美的追求和感情的寄託。

陝北民歌中有傳統民歌,也有自編自唱、隨編隨唱,借題發揮 的。老年歌手大都唱日常生活中的感觸,憂怨傷感。年輕人在繼承傳統歌曲的同時,大膽創新,賦予新的內容。

陝西民歌在創新中發 展,煥發出勃勃生機。

陝北是民歌之鄉,民歌浩如煙海。延安有俚語道:窮開心,富憂愁,尋吃的(乞丐)不唱怕杆求;信天游,不斷頭,斷了頭,窮人無法解憂愁。

在黃土地極度貧乏的物質條件下,人們非常渴望渲洩內心的壓抑和苦悶,得到精神的愉悅和撫慰,因此,蒼涼的溝壑間便誕生了無數天然本色的璞玉渾金。家喻戶曉的《藍花花》《走西口》《五哥放羊》《趕牲靈》等都是陝北民歌。經張寒填詞改編的《邊區十唱》、安波填詞的《擁護八路軍》、賀敬之填詞的《秋收》等革命歌曲更是陝北民歌中的傑作。

天下黃河,唯富一套,以銀川為中心的河套、寧夏地區,自古富庶,成為盛產大米,是陝北人心目中淘金寶地,因其地處陝北西部。故稱走西口兩綹綹麻繩捆鋪蓋,什麼樣留下走口外走西口是陝北一個影響廣遠的歷史現象,反映到陝北民歌中,就誕生了悽婉悱惻的《走西口》。哥哥你到大門口小妹妹我實難留,手拉著哥哥的手,送哥送到大門口……。

《走西口》被人贊為陝北民歌離情之王,有著永恆的藝術魅力。陝北民歌是陝北人民生活史與心靈史的生動記錄,與陝北人民生活相關性的事物幾乎都可以從民歌中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