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白李》表現了老舍什麼思想,《黑白李》中,老舍寫作時更傾向兄弟中哪一個

時間 2021-07-02 23:42:13

1樓:小張與你談教育

黑李善良、軟弱,是“古代人”,白李勇敢、激情,是“現代人”。黑李比白李大五歲,長相極為相似,只是哥哥左眉多了一個大黑痣。

他們同時愛上了一個女人。忠厚老實的黑李不願傷了兄弟和氣便退讓了。可白李和“我說,”他並無意於哪個女子,他是故意要和哥哥鬧,他要分居!他說他有自己的計劃。

可計劃究竟是什麼他怎麼也不肯說。黑李知道了焦急不安。最後,“我”在李家的車伕王五那裡得知,白李要去砸電車。

眼看著電車道就要修完了,等電車一開動,他們這些車伕都要失業了。

所以白李要去砸電車。不多日,黑李也知道了。直落淚,還把眉山的黑痣燒去了。沒了黑痣,便沒了黑李。

後來,砸車**領首李被槍斃。我給他收了屍。再過幾個月,我在上海看見了白李,白李老了些,看起來更像他哥哥了。他說黑李進了天堂,他還在砸地獄的門。

2樓:匿名使用者

這個作品寫了黑李、白李兄弟二人不同的思想性格以及不同的生活道路。黑李的思想性格善良、軟弱,他同《大悲寺外》中的黃學監雖然職業不同、遭遇不同,思想性格的主要方面卻有許多相似的地方,即都帶有濃重的博愛主義的色彩。他同白李同時愛戀著一個姑娘。

當他發現這一點時就謙和地退讓了,為的是不傷害弟弟的感情。姑娘怪罪他,他又以負罪的虔誠求姑娘諒解。白李鬧著要同他分家,他是寧願把家產全部給了白李,也絕不答應分開,為的是對得起死去的父母。

當他模糊地知道白李似乎有個可怕的、危險的計劃在付諸實施卻又不知道詳情細節時,恐懼、擔憂到了極點,在憂懼中,他開始跑教堂,為弟弟祈禱平安;他讀《四福音書》,從中領悟到應當“為別人犧牲”的哲理。當他終於從王五嘴裡確知白李的危險計劃是要組織洋車伕砸電車時,自知已阻攔不住,於是悄悄蝕去了臉上的黑痣——他們哥倆長相原是極相象的,只是黑李眉心多了一個黑痣——準備在必要時代弟弟犧牲。砸電車事敗,白李遠走他鄉,反動當局把黑李當做白李逮捕,槍決了。

黑李死時“眉皺著點,嘴微張著,胸上汪著血,好象死的時候正在禱告。”孝悌之道和博愛主義使他走上了這條悲劇的道路,他是無謂的犧牲了。白李深愛自己的兄長,卻鄙棄他的哲學:

“老二大概是進了天堂,他在那裡頂合適了;我還在這兒砸地獄的門呢!”這個**明白地表示著老舍對黑李不切實際的“博愛”的否定。老舍後來說過這樣的話:

“在今天看起來,《黑白李》是篇可笑的,甚至於是荒唐的作品。可是,在當時,那確足以證明我在思想上有了些變動。誠然,在內容上,我沒敢形容的白李怎樣的加入組織,怎樣的指導勞苦大眾,和怎樣的去領導鬥爭,而只用傳奇的筆法,去描寫黑李的死;可是,我到底看明白了,黑李該死,而且那麼死最上算。

不管怎麼說吧,我總比當那誣衊前進的戰士的人,說他們雖然幫助洋車伕造反,卻在車伕跑的不快的時候踢他兩腳的,稍微強一點了。而且,當時的文字檢查也使我不願露骨的形容,免得既未參加革命,而又戴上一頂‘紅帽子’。”(注:

《老舍選集·自序》。)白李的形象雖屬側面著筆,近於剪影,但這個形象仍顯示了一些新的特點,他不單對舊世界有明確的反抗意識,而且參加到工人群眾的鬥爭中去(儘管這種鬥爭是自發的,帶有很大的盲目性);白李做為一個革命者的輪廓是清晰而又確定的。老舍這時的創作接受了左翼文藝運動的影響,是毫無疑義的。

3樓:

依我來看``

黑李是代表了中國倫理中最為合理的一類人,

由此以來的中國倫理基礎都是這類人所奠定的.

白李敢於爭取,敢於追求,有反抗意識,

但是他的追求與奮鬥讓他的兄長為他揹負了很多,不計代價與後果的追求.

這點我是不喜歡的.

老舍這樣的刻畫人物,

與當時的歷史環境有極大的關聯.

《黑白李》中,老舍寫作時更傾向兄弟中哪一個

誰有老舍的文章

4樓:阿蕎

http://dahaodahao.blogchina.com/3842500.html,茶館的劇本

http://wangdaning.vip.sina.com/003.ltxz/駱駝祥子.

5樓:匿名使用者

6樓:匿名使用者

茶館的劇本

駱駝祥子.

我認為只這兩部值得一看,其他一般

老舍先生的成就

7樓:牙牙的弟弟

一、文學成就

在中國現代作家之中,老舍是唯一一個能夠身體力行地將文學與曲藝進行結合,長時間地關注曲藝發展,並且在新中國成立後親自參與了曲藝,尤其是主要曲種(相聲)的社會主義改造的作家。

老舍的《茶館》、《龍鬚溝》奠定了北京人民藝術劇院獨特的風格,創立了北京人民藝術劇院演劇學派。

《龍鬚溝》是北京人民藝術劇院演劇學派建立的奠基之作,劇本為演出建立了一個現實主義的,形象鮮明的,強調從生活中塑造一個鮮明形象的基礎。

這對我國的話劇事業和北京人民藝術劇院的成長起到了一個最基礎的關鍵作用,在此基礎上逐漸形成的北京人民藝術劇院的風格,被北京人藝的導演、演員所繼承並沿用至今。

二、政治成就

老舍和郭沫若等人組織了“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並擔任常務理事兼總務部主任,負責領導日常會務,對外代表“文協”,老舍在擔任總務部主任期間團結了全國的抗戰文人,使這一時期成為現代文學史上文藝界團結得最好的時期之一。

擴充套件資料:

老舍有著深厚的家國情懷和堅實的文學實踐。抗戰時期,他全身心地投入到那場關係到國家生死存亡的民族戰爭之中,大膽地實驗和創作喜聞樂見的文藝作品,鼓舞社會大眾齊心協力抵抗異族侵略者。

馮玉祥曾有詩句:“老舍先生到武漢,提只提箱赴國難。妻子兒女全不顧,赴湯蹈火為抗戰。”這可說是對老舍滿腔熱血投身於民族抗戰的真實寫照。

作為一位愛國主義者,老舍深知歷史傳統和民族文化之種種痼疾,將文化思想啟蒙作為文學創作的根本任務。

**《二馬》比較了“中國人與英國人的不同處”,意在描繪**中人物“所代表的民族性”。

《離婚》、《貓城記》、《老字號》、《斷魂槍》、《牛天賜傳》和《四世同堂》也嘲笑和諷刺社會的權力崇拜與金錢意識,反思和批判民族文化中好體面、顧虛榮,麻木自私、息事寧人等意識和心理。、、

即使是那些歌頌新社會的劇作,在刻畫社會主義新人風貌的同時,也不忘描寫舊式北京市民笑著向昨天告別的心路歷程。

20世紀60年代初期創作的《正紅旗下》在彰顯民族身份的同時也發出悠長的歷史喟嘆:“二百多年積下的歷史塵垢,使一般的旗人既忘了自譴,也忘了自勵。我們創造了一種獨具風格的生活方式:

有錢的真講究,沒錢的窮講究。生命就這麼沉浮在有講究的一汪死水裡。”

雖說的是旗人的故事,但卻擁有厚重的民族情懷。這種對民族傳統和歷史文化既深情關愛又深層反思的寫作方式成為老舍創作的思想基調,貫穿於他的整個文學創作,也是老舍文學世界的精神特徵。

老舍是20世紀中國文學的語言大師,推動了現代漢語的生成和成熟,體現了現代漢語的文學韻味,創造了現代漢語生動悅耳、簡捷明快而深入淺出的語言特點。

他以北京市民俗白淺易的口語為基礎,吸收傳統漢語的簡練含蓄之美,借鑑歐式筆法的自然伸展,“把頂平凡的話調動得生動有力”,燒出了白話的“原味兒”,寫出了“簡單的、有力的、可讀的而且美好的文章”。

可以說,老舍成功地實現了現代漢語通俗性與藝術性的統一,有了漢語表達的乾淨利落、鮮活生動,通俗而不粗俗,精緻而不雕琢。

老舍語言的“俗”有著精細的推敲和思考,他的“白”,便於理解但又不失漢語的味道。用通俗、平白的文字表達生活的深度,刻畫人物形象的個性,這是老舍作為語言大師的境界。

另外,老舍又擺脫口語化的粗糙與隨意,在俗白中求精緻之美。唐弢曾呼籲說:“我覺得大學裡首先應該開這麼一門課:‘老舍語言’。”

今天的文學語言是個“坎兒”,如粗俗與混雜、平淡而破碎,如何堅守漢語之簡潔精粹,創造漢語之豐富韻味,則是新世紀文學面臨的時代課題。

老舍不僅僅貢獻了豐厚的文學世界,而且也擁有獨特的倫理情懷。在現代主義面前,老舍是傳統的,相對傳統主義,老舍又過於西方,有鮮明的反傳統傾向。

可以說,老舍是不中不西、既現代又傳統的作家,他站在從傳統到現代、既西方化更趨中國化的中間地帶。老舍的文學創作實現了審美的倫理化,也許他的藝術方法並不十分現代,但卻非常有效、管用。

它沒有魯迅思想的深度,但有文化的執著,沒有郭沫若的激情,卻有人性的幽思。老舍以自己獨特的文學創造參與了現代中國社會變革和文化的重建。

人民網——老舍的意義

8樓:匿名使用者

老舍(1899.2.3-1966.8.24),現代作家,原名舒慶春,字舍予,滿族正紅旗人,北京人,父親是

《江南逢李龜年》這首詩表達了什麼思想感情

抒發了作者時世凋零喪亂與人生淒涼飄零之感。這首詩前二句是追憶昔日與李龜年的接觸,寄寓著詩人對開元初年鼎盛的眷懷之情 後兩句是對國事凋零 藝人顛沛流離的感慨。江南逢李龜年 表達了作者因感傷世態炎涼,國事凋零,藝人顛沛流離的感慨。僅僅四句卻概括了整個開元時期的時代滄桑,人生巨變。語極平淡,內涵卻無限豐滿...

江南逢李龜年抒發了作者什麼思想感情

韓琴 江南逢李龜年 抒發了作者時世凋零喪亂與人生淒涼飄零之感。這首詩前二句是追憶昔日與李龜年的接觸,寄寓著詩人對開元初年鼎盛的眷懷之情 後兩句是對國事凋零 藝人顛沛流離的感慨。這首詩是唐代詩人杜甫所作,全詩原文如下 岐王宅裡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白話文釋義 當年在岐...

李宇春為什麼不微博了,為什麼李宇春沒有微博?

1 李宇春曾在採訪中表示,自己的私人空間已經很少了,她不太想把太多的私事與大家分享,畢竟那是私事。她只覺得 是她與歌迷交流的最好的方式。2 李宇春也曾表示 微博是個可怕的東西 作為乙個公眾人物,無論發表什麼都有那麼多人看著,很容易就被人見縫插針。3 正是因為微博的雙面性,一直在社交方面受保護的李宇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