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你今天丟了嗎
近日重新閱讀了《居里夫人傳》,再一次為居里夫人的生命歷程所震撼。記得第一次看完這本書後就激動不已,自覺終於找到了人生的楷模,生活的榜樣。其實本人一向自恃頗高,很少敬佩什麼人,但對於居里夫人,卻是完完全全、徹徹底底地折服了。
她的一生,對於我,有著太多太多的啟示。
在我看來,這個本名瑪妮雅•斯可羅多夫斯基的普通波蘭女孩日後之所以會成為舉世聞名的居里夫人,她的家庭、她本人的天賦以及她所處的那個時代都起了至關重要的作
居里夫人出生時,她的祖國波蘭正遭受沙俄鐵蹄的蹂躪。知識分子的家庭背景(父母都曾擔任過中學校長),賦予了她良好的修養和強烈的民族責任感,當然也將知識精英的聰慧和堅韌毫無保留地遺傳給了她。開明和藹的雙親和五個孩子組成了乙個其樂融融的大家庭。
儘管沙俄施行嚴厲的殖民統治,但身為小妹的瑪妮雅,還是幸福地度過了短暫的童年時光。斯可羅多夫斯基夫婦的教育方式很值得我們今人借鑑。他們從未對孩子進行過什麼「啟蒙」,而是放開手腳,讓他們自由玩耍,去盡情地擁抱大自然。
居里夫人一生熱愛自然、親近自然,想必就是在孩提時代埋下的種子。父親雖然是一名頗有才華的理科教師,卻從未刻意引導過孩子的興趣,他甚至不讓小瑪妮雅過早地接觸理科書籍,好讓她在上學後能夠全面地涉獵知識,從而逐漸找到志趣所向。當然,他對於孩子們的學業還是非常關心,並且要求嚴格的。
至於母親,則作出了巨大的犧牲,放棄了女校長的職務,全心全意地相夫教子。在身患重病、家境窘迫的情況下,她仍舊若無其事地操持家務,不遺餘力地為孩子們營造乙個輕鬆愉快的家庭氛圍,不讓年幼的他們過早地承受心理負擔。由此,我看到了家庭的意義所在,它不僅是每個人成長的搖籃,更是乙個塑造人的大熔爐。
因此,年輕夫婦若想為人父母,必須慎之又慎,因為從此他們的生活將徹底改變,他們要擔負起一項重大使命——養育乙個6小生命,將他(她)塑造成乙個「人」。這可不比養貓養狗,父母的一舉一動都會對孩子的成長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為人父母,責任重大。我認為如果沒有經過深思熟慮,決不可隨便嘗試。
畢竟,我們不僅要對生命負責,還要對社會負責。
斯可羅多夫斯基夫婦的教育是成功的,子女們不但個個成才,而且團結友愛,感情甚篤。居里夫人和姐姐布羅尼雅間的手足之情尤為感人。姐妹倆先後資助對方完成了大學的學業。
其謙讓、奉獻的精神深深地打動了我。我不由聯想到報章雜誌上的一些社會新聞:某家的兄弟姐妹為了爭
2樓:百度文庫精選
內容來自使用者:教育教學文庫
記得第一次讀《居里夫人傳》,是在上中學的時候。久仰其大名,卻未知詳情,從同學那裡匆匆地借來一本,晝而忘食,夜而不寢,當時只感覺有一種強大的驅動力推動著我,讓我不由得以其為楷模。其充沛的精力、為了科學而獻身的偉大精神、還有那一顆熾熱而純真的心、高尚的人品和強烈的愛國激情……瑪麗居里,這個創造了諸多世界第一的女性,第一次完整地走進了我的大腦。
居里夫人的青年時期是屈辱而期盼的。小時候面對著山河破碎的祖國,她稚嫩的心是屈辱而悲哀的,在**沙皇的暴力統治下,波蘭人民民不聊生,尤其是在知識分子的家庭,強烈的愛國心只能深掩於表面的逆來順受。六歲失去母親,大姐又由於疾病過早地離開,只有年邁的父親、哥哥約瑟夫、二姐布羅妮婭陪伴在她的身旁。
貧窮的生活像乙個夢魘,纏繞著他們。還好,他們兄妹三個乙個比乙個爭氣,最後都拿著獎學金來到了夢寐以求的巴黎——當時的科學文化中心。而在這中間,瑪麗居里為了能夠讓二姐布羅妮婭順利完成學業,當了近五年的家教——一種跟女傭人差不多待遇的生活。
瑪麗最終堅持住了自己的信條:最重要的是不要讓別人打倒你,也不要讓事情打倒你。而這種從小就培養起來的執著而堅強的秉性,無論是在她的科研中,還是人生的遭遇中,都得到了淋漓盡致地發揮,使人不得不慨嘆——乙個人的偉大,
《居里夫人傳》讀書筆記 10
3樓:干易真
偉大的秘密
從不對名人傳不感興趣的我,卻在只看了第一章之後,便被《居里夫人傳》深深地吸引了,以至於僅用了一天的時間,便看完了這部236頁的書。
不得不說,居里夫人是位偉大的女性。「偉大」不僅僅是說她為科學界所做出的貢獻,還有她堅持不懈的精神和面對總是時過人的膽魄。周圍的環境,親人的離開,眾人的質疑都不能阻擋這位女性對科學探索的慾望。
元素的發現,榮譽的到來,學者的認可也並沒有讓她沾沾自喜起來,這樣的冷靜與學著,著實叫人佩服。
諾貝爾獎以來的首位女性,不公帶給她了莫大的榮譽,隨之而來的還有眾人的**,「愚蠢」的人們竟將她的成就全部歸功於她的丈夫。一般人面對這樣天大的誤會 ,我想都會出面用堅硬的語調來否認一下吧,可居里夫人沒有這麼做,她像什麼事都沒發生一樣,依舊做著她的實驗,並在她的丈夫死後證明了自己的實力——又一次獲得諾貝爾獎。如果說第一次有她丈夫的成分,那第二次便是原汁原味的居里夫人了。
在生活最困難時,大姐與母親相繼離開,在生活好轉時,丈夫突然離世,無疑是生活給居里夫人的兩記重重的耳光,但居里夫人堅持著他往日的作風——絕不低頭,不言放棄,從未被煽暈過去。即使有痛苦,即使有悲傷,但居里夫人將這些化為力量,一心一意地撲在她鍾愛的科學事業上,為並不「待見」她的「第二祖國」一次又一次地增添榮譽。
所有的這一切,都讓我打心眼裡欽佩這位偉大的女性。初讀這本書時,我的心裡有著和大多數人一樣的疑問:是什麼支撐著這位弱不禁風的女性趕上科學的道理並頂住了一切的壓力並走完了它?
讀完整本書後,我便認識到,是居里夫人對科學的敬仰,以及她對科學的熱愛,才將她推上科學的世界,甚至科學的巔峰。
讓我們向偉大的瑪麗·斯可羅多夫斯基·居里致敬!
4樓:囧慯夲
哼╭(╯^╰)╮ 比埃爾.居里 (pierre curie),在 1859 年出生於巴黎。父親是一位醫生。居里的哥哥名叫雅克.保羅。
居里十四歲時開始跟一位家庭教師學習數學。他從小就看到父親做實驗,因而對實驗研究產生興趣。他十六歲時就獲得巴黎大學文理學院科學學士,十八歲再獲理學碩士學位,並留校任實驗室助教。
居里和他的哥哥開始研究晶體物理學,1880 年,他們發現了晶體的壓電現象。
後來,居里到巴黎物理與化學學校擔任教授。在這二十年間,他仍然繼續研究電場及磁場中的對稱性問題。2023年,居里以《在不同溫度條件下物質的磁性》一文作為他的博士**。
同年,波蘭籍教授克瓦里斯基把自己的胞妹瑪麗.斯可羅多夫斯卡 (marie sklodowska) 介紹給居里,當時瑪麗正在索邦研究物理與化學。
瑪麗.斯可羅多夫斯卡,1867 年出生於華沙乙個信奉天主教的家庭。父親是華沙高等院校的物理系和數學系教授。母親極有才藝,善彈鋼琴。
1876 年,瑪麗的長姊索菲死於斑疹傷寒。1878 年,母親也離開了人間,當時瑪麗年僅十歲,全家窮愁交迫。
中學畢業後,瑪麗曾當私人補習老師。1891 年,她到巴黎繼續深造。完成學業後,她本來打算返回袓國。但與居里的相遇改變了她的計畫。1895 年,她與居里結婚,成為居里夫人。
2023年,德國的倫琴發現了 x 射線,一年後,柏克勒爾又發現了鈾的放射性。瑪麗對這些發現產生了很大的興趣,決定選擇放射性研究作為她的博士**。居里認同瑪麗的研究方向,於是放下對晶體的工作,積極協助妻子的研究。
1898 年,居里夫婦從鈾礦石提煉出兩種前所未發現的元素,他們將這兩種新元素分別定名為釙和鐳。為了證實釙與鐳的存在,他們不斷提煉純淨的釙和鐳,並且研究其放射性的特質。為了親身體驗鐳的生理效應,他們多次被輻射所傷。
這些研究,開創了將鐳元素用於**癌症的道路。
當科學界了解到居里夫婦的工作之後,居里終於成為法國科學院院士,並在大學得到了正式的教授職位。但殘酷的命運竟不允許他完成一年的講課 - 2023年,居里遭交通意外而喪生,享年僅四十七歲。
居里遇難之後,瑪麗被任命為大學教授,繼承她已故丈夫的職務。她仍然從事放射性研究。1914 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瑪麗負責搶救傷員和建立倫琴射線室的工作。戰後,她繼續進行研究。
從 1932 年起,瑪麗感到極度疲倦,健康情況每況愈下。醫生診斷不出**,其病徵像感冒、結核病、惡性貧血。1934 年,她在法國與世長辭。
事後人們才發現她的病是由於她一生受過量輻射,導致內臟損傷。她是為了科學事業而殉職的。
居里夫婦的成就是得到充分的肯定。1903 年,他們與柏克勒爾一起因發現放射性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1911 年,瑪麗在化學的研究亦使她獲得諾貝爾化學獎。
居里夫婦有兩個女兒。但雙親未能親眼見到女兒伊蓮與其丈夫弗里德里克.約里奧取得的成就。1935 年,他們因發現了人工放射性而榮獲諾貝爾獎。
5樓:百度文庫精選
內容來自使用者:教育教學文庫
記得第一次讀《居里夫人傳》,是在上中學的時候。久仰其大名,卻未知詳情,從同學那裡匆匆地借來一本,晝而忘食,夜而不寢,當時只感覺有一種強大的驅動力推動著我,讓我不由得以其為楷模。其充沛的精力、為了科學而獻身的偉大精神、還有那一顆熾熱而純真的心、高尚的人品和強烈的愛國激情……瑪麗居里,這個創造了諸多世界第一的女性,第一次完整地走進了我的大腦。
居里夫人的青年時期是屈辱而期盼的。小時候面對著山河破碎的祖國,她稚嫩的心是屈辱而悲哀的,在**沙皇的暴力統治下,波蘭人民民不聊生,尤其是在知識分子的家庭,強烈的愛國心只能深掩於表面的逆來順受。六歲失去母親,大姐又由於疾病過早地離開,只有年邁的父親、哥哥約瑟夫、二姐布羅妮婭陪伴在她的身旁。
貧窮的生活像乙個夢魘,纏繞著他們。還好,他們兄妹三個乙個比乙個爭氣,最後都拿著獎學金來到了夢寐以求的巴黎——當時的科學文化中心。而在這中間,瑪麗居里為了能夠讓二姐布羅妮婭順利完成學業,當了近五年的家教——一種跟女傭人差不多待遇的生活。
瑪麗最終堅持住了自己的信條:最重要的是不要讓別人打倒你,也不要讓事情打倒你。而這種從小就培養起來的執著而堅強的秉性,無論是在她的科研中,還是人生的遭遇中,都得到了淋漓盡致地發揮,使人不得不慨嘆——乙個人的偉大,
居里夫人的,居里夫人的資料
居里夫人 瑪麗 居里,原名 marie sk odowska curie,1867年11月7日 1934年7月4日 波蘭裔法國籍女物理學家 放射化學家,1867年11月7日生於華沙。1903年6月25日,居里夫人發現了鐳。1903年和丈夫皮埃爾 居里及亨利 貝克勒爾共同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1911...
居里夫人的丈夫,居里夫人簡介
皮埃爾 居里 pierre curie,1859年5月15日 1906年4月19日 巴黎人,法國著名的物理學家,居里夫人的丈夫。也是 居里定律 的發現者。1903年和居里夫人還有貝克勒爾共同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1906年4月19日,皮埃爾 居里在一場馬車車禍中喪命。皮埃爾 居里 pierre cu...
居里夫人傳讀後感
近日重新閱讀了 居里夫人傳 再一次為居里夫人的生命歷程所震撼。記得第一次看完這本書後就激動不已,自覺終於找到了人生的楷模,生活的榜樣。其實本人一向自恃頗高,很少敬佩什麼人,但對於居里夫人,卻是完完全全 徹徹底底地折服了。她的一生,對於我,有著太多太多的啟示。在我看來,這個本名瑪妮雅 斯可羅多夫斯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