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初期時張騫死了嗎?

時間 2025-04-21 23:36:09

1樓:孤竹西園

張騫是漢代傑出的外交家、旅行家、探險家,絲綢之路的開拓者。

漢武帝元鼎三年(前114年),張騫病逝於長安,歸葬漢中故里。

張騫去世730多年後,中國歷史上的唐朝建立了。

2樓:天啟星辰

張騫--簡介 西漢時期外交家。漢中成固(今陝西城固)人。漢武帝建元元年( 前140)為郎。

武帝欲聯合大月氏共擊匈奴,張騫應募任使者,於建元二年出隴西,經匈奴,被俘。在匈奴10年餘,娶妻生子,但始終秉持漢節。後逃脫,西行至大宛,經康居,抵達大月氏,再至大夏,停留了一年多才返回。

在歸途中,張騫改從南道,依傍南山,企圖避免被匈奴發現,但仍為匈奴所得,又被拘留一年多。元朔三年(前126),匈奴內亂,張騫乘機逃回漢朝,向漢武帝詳細報告了西域情況,武帝授以太中大夫。張騫在大夏時,得知由蜀(今四川盆地)西南取道身毒(今印度)可通大夏,因勸武帝開西南夷道,但為昆明夷所阻,未能通。

元朔六年,張騫隨衛青徵匈奴,有功,封博望侯。元狩二年(前121),與李廣出右北平(今河北東北部)擊匈奴;張騫因遲誤軍期,當斬,用侯爵贖罪,得免為庶人。後張騫復勸武帝聯合烏孫(在今伊犁河流域),武帝乃拜騫為中郎將,西元前119年率300人,牛羊金帛以萬數,出使烏孫。

張騫到烏孫,分遣副使往大宛、康居、月氏、大夏等旁國,此行也取得了很大的成果,西域各國也派使節回訪長安。烏孫遣使送張騫歸漢,並獻馬報謝。元鼎二年(前115),張騫還。

翌年卒 。他所遣副使後相繼引西域諸國使者來漢;烏孫後來終於與漢通婚,共擊破匈奴。漢能通西域,由張騫創立首功。

因張騫在西域有威信,後來漢所遣使者多稱博望侯以取信於諸國。張騫對開闢從中國通往西域的絲綢之路有卓越貢獻,至今舉世稱道。西域諸國當時無史籍記載,張騫所報道,備載於《史記》、《漢書》中,是研究中亞史所根據的原始資料,具有重要價值。

3樓:瑾臨珞晴

張騫(?-前114年),字子文,漢中郡城固(今陝西省漢中市城固縣)人,中國漢代傑出的外交家、旅行家、探險家,絲綢之路的開拓者。

張騫是西漢時期的人物,唐朝初期在西元600多年,這個時候張騫已經死了。謝謝。

張騫是什麼朝代的?

4樓:陽陽聊談生活

張騫是西漢人。張騫(約前164年-前114年) ,字子文。

漢中郡城固(今陝西省漢中市。

城固縣)人,中國漢代傑出的外交家、旅行家、探險家,絲綢之路。

的開拓者。故里在陝西省漢中市城固縣城南2千公尺處漢江之濱的博望村。

成就影響張騫不畏艱險,兩次出使西域,溝通了中國同西亞和歐洲的通商關係,中國的絲和絲織品,從長安往西,經河西走廊。

今新疆境內,運到安息(今伊朗高原和兩河流域)。

再從安息轉運到西亞和歐洲的大秦(羅馬),開拓了歷史上著名的「絲綢之路」。史學家司馬遷。

稱讚張騫出使西域。

為「鑿空」,意思是「開通大道」。

以上內容參考 百科-張騫。

5樓:相思不停

張騫是西漢時期漢武帝在位時著名的外交官,他出駛西域,打通了絲綢之路,有力地促進了中西方的經濟文化交流。

張騫是怎麼死的?

6樓:為生活一起努力吖

漢武帝並沒有殺張騫,張騫是病逝的。

張騫(約前164年-前114年),字子文,漢中郡城固(今森和陝西省漢中市城固縣)人,中國漢代傑出的外交家、旅行家、探險家,絲綢之路的開拓者。漢畢春握武帝元鼎三年(前114年),張騫病逝於長安,歸葬漢中故里。

漢武帝兩次派他出使西域,漢武帝第一次派遣張騫出使西域目的,只是想聯絡大月氏手慶夾擊匈奴。第二次,他派遣張騫出使西域的目的,不完全相同了。漢武帝除贊同與烏孫和親勸其東返故地,以斷匈奴右臂外,主要目的是對外擴大漢王朝的聲威,以及建立貢納、通商關係。

為此,漢武帝又特派許多持節副使同行,以便張騫隨時差遣。

張騫簡介

張騫是西漢著名的探險家,外交家,對絲綢之路的開發有著很大的貢獻。他多次出使西域,使漢朝與西域各國長期建立友好的關係,不僅開拓了通往西域的道路,還從西域帶回了汗血馬,石榴,葡萄,鴕鳥等,也從西漢帶去很多物資。張騫為西漢與西域之間的文化交流也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張騫除了有顯著的外交能力,在軍事方面也頗有成就。他身材魁梧,性格開朗,在戰場上屢建戰功,因為軍功卓著被漢武帝封為博望候。

在偶然一次機會中,漢武帝派張騫出使大月氏國家。他們在出使的途中,風餐露宿,長途跋涉,翻山越嶺,不想在途中卻被匈奴襲擊,張騫被抓,為了能夠是張騫歸順匈奴,他們讓張騫在西域結婚生子,耐得住性子的張騫身在朝營心在漢。

張騫是哪個朝代的?

7樓:午後奶茶

張騫(約西元前164~前114年),漢族,字子文,漢中郡城固(今陝西省城固縣)人,中國漢代卓越的探險家、旅行家與外交家,對絲綢之路的開拓有重大的貢獻。開拓漢朝通往西域的南北道路,並從西域諸國引進了汗血馬、葡萄、苜蓿、石榴、胡桃、胡麻等等。

8樓:苛愛

中文名:張騫。

外文名:zhang qian

出生地:漢中郡成固縣(今陝西城固縣)

性別:男。民族:漢族。

國籍:中國。

出生年月:西元前164年。

去世年月:西元前114年。

職業:外交家,探險家,旅行家。

主要成就:對絲綢之路的開拓有重大的貢獻。

享年:約50歲。

爵位:博望侯。

9樓:凱旋風焰

西漢 漢武帝 出使西域。

張騫是什麼朝代的人

10樓:火之神魔主莫笑

漢朝的漢武帝時期。

張騫是絲綢之路的開拓者,被譽為「第乙個睜開眼睛看世界的中國人」。他將中原文明傳播至西域,又從西域諸國引進了汗血馬、葡萄、苜蓿、石榴、胡麻等物種到中原,促進了東西方文明的交流。

張騫是**人,死去時多大

11樓:網友

張謇(1853年7月1日~1926年7月17日)字季直,號嗇庵,漢族,祖籍江蘇常熟,生於江蘇省海門廳長樂鎮(今海門市常樂鎮)。清末狀元。中國近代實業家、政治家、教育家。

中國棉紡織領域早期的開拓者。他創辦我國第一所紡織專業學校,開中國紡織高等教育之先河;首次建立棉紡織原料**基地,進行棉花改良和推廣種植的工作;以家鄉為基地,努力進行發展近代紡織工業的實踐,為中國民族紡織工業的發展壯大作出了重要貢獻。

12樓:網友

張騫是唐朝的 張騫出使西域 保送太平公主安全到達西域和頒贊幹部和親 所以 而太平公主是唐朝的 所以張騫是唐朝的。

13樓:一飛沖天

出生日期: 約西元前164年。

逝世日期: 西元前114年。

享年: 約50歲。

漢中郡城固(今陝西省城固縣)人。

14樓:網友

西漢 重要貢獻:張騫出西域。

舉出唐代農業發展的表現,唐朝時農業發展情況表現在哪些方面

昭約 水稻種植技術的進步。生產工具的改進,生產技術的革新。大面積興修水利。開劈大量荒田。勞動人民創造大量財富。唐朝時農業發展情況表現在哪些方面 九州風雲傳說 農業生產工具比前代有所進步,發明了曲轅犁,出現了新的灌溉工具水車和筒車 大量興修水利工程 糧食產量逐年提高 白糖的製造開始出現 茶葉大量種植和...

秦時明月中端木蓉最後死了嗎

八零後電影院 秦時明月 的結局中端木蓉沒有死。端木蓉作為墨家統領,有責任感和決斷力,曾說過為了保護月兒可以連自己的命也可以捨棄。她因為沒有及時發現毒藥 鴆羽千夜 而自責內疚。端木蓉在機關城被流沙河秦軍攻入時即時做出決斷將天明 月兒 少羽三人放入禁地,自己一人面對隱蝠為三人拖延時間。秦時明月 的結局中...

唐代詩人孟浩然在寫宿建德江這首詩的時候時代背景是怎樣的

珈藍利珠 這首詩不以行人出發為背景,也不以船行途中為背景,而是以舟泊暮宿為背景。它雖然露出乙個 愁 字,但立即又將筆觸轉到景物描寫上去了。可見它在選材和表現上都是很有特色的。詩的起句 移舟泊煙渚 移舟 就是移舟近岸的意思 泊 這裡有停船宿夜的含意。行船停靠在江中的乙個煙霧朦朧的小洲邊,這一面是點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