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得額(含稅)和應納稅所得額(不含稅)的區別

時間 2021-09-04 14:15:48

1樓:a羅網天下

個人所得稅計算表中含稅級距和不含稅級距的區別是:含稅級距適用於由納稅人負擔稅款的工資、薪金所得;不含稅級距適用於由他人(單位)代付稅款的工資、薪金所得。

當實行按檔次計稅的時候,把計稅收入劃分為若干等級,這些等級就是稅級距,稅級距一般分為兩種,一種為"含稅級距",另一種為"不含稅級距"。

由於單位為個人負擔稅款的情形不同,在實際操作中有不同的方法:

1.單位代納稅義務人負擔稅款,其收入專案的費用扣除標準一定時的計算,單位代納稅義務人負擔個人所得稅款的,應將納稅義務人取得的不含稅收入換算為應納稅所得額,計算公式是:

應納稅所得額=(不含稅收入額-費用扣除額-速算扣除數)÷(1-不含稅級距對應的稅率)

應納稅款=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含稅級距對應的稅率)-速算扣除數

上述公式適用於費用扣除標準一定的應稅專案,如工資薪金所得、利息、股息、紅利所得、偶然所得、其他所得和不含稅收入不超過3360元的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財產租賃所得。

2、對於費用扣除數按比例扣除的應稅專案,則用以下公式計算:

應納稅所得額=(不含稅收入額-速算扣除數)×(1-20%)÷[1-稅率(不含稅級距對應的稅率)×(1-20%)]

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率-速算扣除數

3、單位為其個人定額負擔稅款的計算

應納稅所得額=個人取得的工資+單位代人負擔的稅款-費用扣除標準

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稅×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4、單位為個人按比例負擔稅款的計算

應納稅所得額=(不含稅的收入額-費用扣除標準-速算扣除數×負擔比例)÷(1-稅率×負擔比例)

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准予從收入中扣除的專案,是指與納稅人取得收入有關的成本、費用、稅金和損失。

(一)成本,即生產、經營成本,是指納稅人為生產、經營商品和提供勞務等所發生的各項直接費用和各項間接費用。

(二)費用,即納稅人為生產、經營商品和提供勞務等所發生的銷售(經營)費用、管理費用和財務費用。

(三)稅金,即納稅人按規定繳納的消費稅、營業稅、城鄉維護建設稅、資源稅、土地增值稅等。

(四)損失,即納稅人生產、經營過程中的各項營業外支出,已發生的經營虧損和投資損失以及其他損失。

不予扣除的專案:

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下列專案不得從收入總額中扣除:

(一)資本性支出;是指納稅人購置、建造固定資產,對外投資的支出。

(二)無形資產受讓、開發支出:是指不得直接扣除的納稅人購置或自行開發無形資產發生的費用。無形資產開發支出未形成資產的部分准予扣除。

(三)違法經營的罰款和被沒收財物的損失:是指納稅人生產、經營違反國家法律、法規和規章,被有關部門處以的罰款以及被沒收財物的損失。

(四)各項稅收的滯納金、罰金和罰款:是指納稅人違反稅收法規,被處以的滯納金、罰金,以及除前款所稱違法經營罰款之外的各項罰款。

納稅人逾期歸還銀行貸款,銀行按規定加收的罰息,不屬於行政性罰款,允許在稅前扣除。

(五)自然災害或意外事故有賠償的部分:是指納稅人參加財產保險後,因遭受自然災害或意外事故而由保險公司給予的賠償。

(六)超過國家規定允許扣除的公益、救濟性的捐贈,以及非公益、救濟性的捐贈:納稅人用於公益、救濟性捐贈,在年度應納稅所得額3%(金融保險企業1.5%)以內的部分准予扣除,納稅人的非公益、救濟性捐贈不得扣除。

(七)各種贊助支出:是指各種非廣告性質的贊助支出。

(八)與取得收入無關的其他各項支出:是指與納稅人取得收入無關的各項支出,如擔保支出、回扣支出、風險投資準備金支出等。

2樓:山水縱相逢

所得額(含稅)和應納稅所得額(不含稅)的區別:

所得額(含稅)指的是你的總收入例如1000元,

應納稅所得額(不含稅)1000元稅率3%就是29.13元,他的不含稅金額970.87,應該按970.87繳納所得稅。

個人所得稅計算的公式的應納稅所得額是含稅的還是不含稅的

3樓:ofweek人才網

個人所得稅計算表中含稅級距和不含稅級距的區別是:含稅級距適用於由納稅人負擔稅款的工資、薪金所得;不含稅級距適用於由他人(單位)代付稅款的工資、薪金所得。

當實行按檔次計稅的時候,把計稅收入劃分為若干等級,這些等級就是稅級距,稅級距一般分為兩種,一種為"含稅級距",另一種為"不含稅級距"。

含稅級距:老闆給你發工資的時候,相當於跟你講:"這是我這個月給你的工資,個人所得稅我是不管(負擔)的,需要從你工資裡扣除,然後由公司代你繳納"。

換句話說就是,需要交納的個人所得稅是從你的該月工資裡出的,你實際得到的工資淨額是扣除個人所得稅後的工資。因此老闆給你發的總工資是含稅的,老闆發到你手中的工資是扣完你所得稅後的淨工資。

不含稅級距:如果老闆給你發工資的時候跟你講:"這是這個月我給你的純工資,如果需要交稅的話,由公司來承擔,你就甭管了。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需要交納個人所得稅,稅款就由公司格外給你承擔,而不減少你實際得到的工資。因此,你的工資就是不含稅的工資。

由於單位為個人負擔稅款的情形不同,在實際操作中有不同的方法:

1.單位代納稅義務人負擔稅款,其收入專案的費用扣除標準一定時的計算,單位代納稅義務人負擔個人所得稅款的,應將納稅義務人取得的不含稅收入換算為應納稅所得額,計算公式是:

應納稅所得額=(不含稅收入額-費用扣除額-速算扣除數)÷(1-不含稅級距對應的稅率)

應納稅款=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含稅級距對應的稅率)-速算扣除數

上述公式適用於費用扣除標準一定的應稅專案,如工資薪金所得、利息、股息、紅利所得、偶然所得、其他所得和不含稅收入不超過3360元的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財產租賃所得。

2、對於費用扣除數按比例扣除的應稅專案,則用以下公式計算:

應納稅所得額=(不含稅收入額-速算扣除數)×(1-20%)÷[1-稅率(不含稅級距對應的稅率)×(1-20%)]

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率-速算扣除數

3、單位為其個人定額負擔稅款的計算

應納稅所得額=個人取得的工資+單位代個人負擔的稅款-費用扣除標準

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稅×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4、單位為個人按比例負擔稅款的計算

應納稅所得額=(不含稅的收入額-費用扣除標準-速算扣除數×負擔比例)÷(1-稅率×負擔比例)

4樓:魚與玉鈺

含稅和不含稅的情況都有,含稅是適用於由納稅人負擔稅款的工資、薪金所得;不含稅是適用於由他人(單位)代付稅款的工資、薪金所得。

單位為個人負擔稅款的情形不同,在實際操作中有不同的方法如下:

單位代納稅義務人負擔稅款,其收入專案的費用扣除標準一定時的計算,單位代納稅義務人負擔個人所得稅款的,應將納稅義務人取得的不含稅收入換算為應納稅所得額,計算公式是:

應納稅所得額=(不含稅收入額-費用扣除額-速算扣除數)÷(1-不含稅級距對應的稅率)

應納稅款=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含稅級距對應的稅率)-速算扣除數

上述公式適用於費用扣除標準一定的應稅專案,如工資薪金所得、利息、股息、紅利所得、偶然所得、其他所得和不含稅收入不超過3360元的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

對於費用扣除數按比例扣除的應稅專案,則用以下公式計算:

應納稅所得額=(不含稅收入額-速算扣除數)×(1-20%)÷[1-稅率(不含稅級距對應的稅率)×(1-20%)]

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率-速算扣除數

單位為個人按比例負擔稅款的計算:

應納稅所得額=(不含稅的收入額-費用扣除標準-速算扣除數×負擔比例)÷(1-稅率×負擔比例)

單位為其個人定額負擔稅款的計算:

應納稅所得額=個人取得的工資+單位代個人負擔的稅款-費用扣除標準

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稅×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增值稅和企業所得稅的區別

5樓:匿名使用者

1、增值稅是對增值部分徵稅,最終承擔者是消費者,他屬於流轉稅,稅基是營業收入,是價外稅,也就是說收入不含稅。

2、一般納稅人按不含稅收入的17%徵稅,也就是說你有樣東西賣100元,那麼你就要收到117元,其中17元是你應繳納的增值稅,是向購買者收取的,同樣你購買的商品也含稅金,是可以抵扣的。

3、增值稅是對從事銷售貨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勞務以及從事進口貨物的單位和個人取得的增值額為課稅物件徵收的一種稅。簡單的講,就是對發生業務的毛利部分按一定比例進行徵稅。通常分一般納稅人和小規模納稅人兩種。

4、所得稅分企業所得稅和個人所得稅兩種,是對企業盈利部分或個人獲利部分按一定比例徵稅。簡單可以理解為,對企業或個人獲得的純利進行徵稅。對於經濟特區和外資企業的稅收優惠,主要就是在企業所得稅方面體現的

擴充套件資料:

增值稅的徵稅物件: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銷售貨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勞務以及進口貨物的單位和個人,為增值稅的納稅人,應當依照本條例繳納增值稅。

外資企業2023年之前繳納工商統一稅,並不是增值稅的納稅義務人,從2023年1月1日起成為增值稅的納稅義務人。

型別由於增值稅實行憑增值稅專用發票抵扣稅款的制度,因此對納稅人的會計核算水平要求較高,要求能夠準確核算銷項稅額、進項稅額和應納稅額。

但實際情況是有眾多的納稅人達不到這一要求,因此《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將納稅人按其經營規模大小以及會計核算是否健全劃分為一般納稅人和小規模納稅人。

一般納稅人

1、生產貨物或者提**稅勞務的納稅人,以及以生產貨物或者提**稅勞務為主(即納稅人的貨物生產或者提**稅勞務的年銷售額佔應稅銷售額的比重在50%以上)並兼營貨物批發或者零售的納稅人,年應稅銷售額超過50萬的;

2、從事貨物批發或者零售經營,年應稅銷售額超過80萬元的。

小規模納稅人

1、從事貨物生產或者提**稅勞務的納稅人,以及從事貨物生產或者提**稅勞務為主(即納稅人的貨物生產或者提供勞務的年銷售額佔年應稅銷售額的比重在50%以上),並兼營貨物批發或者零售的納稅人,年應徵增值稅銷售額(簡稱應稅銷售額)在50萬元以下(含本數)的。

2、除上述規定以外的納稅人,年應稅銷售額在80萬元以下(含本數)。

企業所得稅徵稅物件:

企業所得稅的徵稅物件是納稅人取得的所得。包括銷售貨物所得、提供勞務所得、轉讓財產所得、股息紅利所得、利息所得、租金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接受捐贈所得和其他所得。

居民企業應當就其**於中國境內、境外的所得繳納企業所得稅。

應納稅所得額和應納所得稅額

1 應納稅所得額 350 50 180 1000 15 8 8 60 25 20 8 50 萬。2 應納所得稅額 萬。1 工資調增200 000元 1 200 000 1 000 000 2 個人出資興建學校 調增 500 000元。3 廣告費調增300 000元 1 800 000 10 000 ...

應納稅額和應納稅所得額有何區別,應納稅所得額和應納所得稅額的區別?

應納稅所得額是企業所得稅的計稅依據,企業所得稅法的規定,應納稅所得額為企業每一年度的收入總額,減除不徵稅收入 免稅收入 各項扣除,以及彌補的以前年度虧損後的餘額。應納稅額是應納稅所得額乘以適用稅率得到的結果,用公式表示如下 應納稅額 應納稅所得額 適用稅率 減免稅額 抵免稅額。應納稅額是指企業按照稅...

2019新個稅的累計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怎麼計算?

根據稅法及相關規定,從今年1月1日起,扣繳義務人向居民個人支付工資薪金所得時,按照累計預扣法預扣預繳個人所得稅。累計預扣法,簡單來說就是將您在本單位年初以來的全部工薪收入,減去年初以來的全部可以扣除專案金額,如減除費用 也就是大家說的 起徵點 三險一金 專項附加扣除等,減出來的餘額對照相應預扣率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