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理論中五色五臟五味五官五情和五行的相生相剋有沒有關係

時間 2021-08-30 09:38:40

1樓:匿名使用者

心,主血脈,其華在面,在志為喜,開竅於舌,苦入心,主赤色。

肺,主皮毛,在志為憂、藏魄,開竅於鼻,辛入肺,主白色。

脾,主身之肌肉,其華在唇四白,在誌為思、藏意,開竅於口,甘入脾,主黃色。

肝,主筋,其華在爪,在志為怒、藏魂,開竅於目,酸入肝,主青色。

腎,主骨,其華在發,在志為恐、藏志,開竅於耳及二陰,鹹入腎,主黑色。

什麼是中醫的陰陽五行說?

2樓:易書科技

陰陽五行學說是中國古代樸素的唯物論和自發的辯證法思想。它認為世界是物質的,物質世界是在陰陽二氣作用的推動下孳生、發展和變化;並認為木、火、土、金、水五種最基本的物質是構成世界不可缺少的元素。這五種物質相互資生、相互制約,處於不斷的運動變化之中。

這種學說對後來古代唯物主義哲學有著深遠的影響。人們在長期醫療實踐的基礎上,將陰陽五行學說廣泛地運用於醫學領域,用以說明人類生命起源,生理現象,病理變化,指導著臨床的診斷和防治。陰陽五行學成為中醫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中醫學理論體系的形成和發展,起著極為深刻的影響。

陰陽傳說天地形成之前,宇宙一片混沌,盤古開天闢地,將混沌一分為二,天為陽,地為陰。後來古人依據生產、生活實踐和對自然現象的長期觀察,逐漸把太陽、男性、力量、光亮、熱等帶有向上的、運動的、積極的、肯定的、善意的、熱情的屬性歸為陽,把月亮、女性、軟弱、黑暗、冷等帶有下沉的、靜止的、消極的、否定的、惡意的、冷淡的屬性歸為陰,並由此歸納出一套陰陽相互作用的理論,來解析說明世上萬事萬物的產生和發展。把它應用到自然界、人類和生老病死便有了之後的陰陽五行學說、陰陽八卦學說和古老的中醫學理論。

五行古人以為,世界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種基本元素組成的,而且更進一步地認為,這五種元素互相轉化、互相制約,從而形成了天地萬物千姿百態的架構和取向。對於五行轉化的規律,可分為相生和相剋兩種。

相生: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

相剋:金剋木,木剋土,土剋水,水剋火,火剋金。

陰陽與五行的關係陰陽屬於陰陽五行學說立論的基礎。陰陽與五行屬於形式與內容的關係。就是指無論陰的內部或陽的內部包括陰陽之間都具備著木火土金水五種物象表達的那種生剋利害的基本關係。

換句話來說,即陰陽的內容是通過木火土金水物象反映出來的,五行屬於陰陽內容的存在形式。如:宇宙雖然無邊無際,但在地球這個視角其相互對立的兩個方面就是天地,天地的空間就是通過東南中西北顯示出來的。

3樓:百度文庫精選

內容來自使用者:秋風一心

中醫學的陰陽五行學說

陰陽五行學說是中國古代哲學理論,在古代,這一學說在各個領域中都有廣泛的應用,古人用其解釋各種自然或社會現象,涉及到天文、地理、曆法、農學、醫學等許多領域。而其中運用最廣泛也是最成功的,當數其用在中國古代的醫學的理論框架之中。因為在中醫學裡不僅把陰陽五行學說作為中醫學理論的主要說理工具,而且在臨床診治中得到廣泛的運用,賦予其極其豐富的實際內容。

自從在《內經》中廣泛運用陰陽五行學說來論述醫學理論後,在二千餘年來,這一學說一方面經受著臨床實際的檢驗,另一方面也在大量的臨床實際中得到不斷的充實和發展,並直到現在仍在指導著中醫的臨床診斷和**。但對於中醫學裡的陰陽五行學說長期以來存在重大的爭議,特別是對五行學說,廢止之聲時有所聞,有的則提出要打破陰陽五行學說的框架,有的認為該學說有神秘性和模糊性兩大弱點。所以對該學說的討論關係到中醫學的科學性及其發展的重大問題。

一、陰陽學說在中醫學的運用

1、運用舉例

在陰陽學說的指導下,中醫學認為人體和宇宙世界萬物都具有陰陽的不同性質和「對立統一」的陰陽關係。如《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說:「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在中藥的理論和運用上,也用陰陽學說作為指導。(

中醫五行是什麼?

4樓:溫情箭

五行中臟腑部位對應的疾病

木: 肝與膽互為臟腑表裡, 又屬筋骨和四肢. 過旺或過衰, 較宜患肝, 膽,頭, 頸, 四肢, 關節, 筋脈, 眼, 神經等方面的疾病.

火: 心臟與小腸互為臟腑表裡, 又屬血脈及整個迴圈系統. 過旺或過衰,較宜患小腸, 心臟, 肩, 血液, 經血, 臉部, 牙齒, 腹部, 舌部等方面的疾病.

土: 脾與胃互為臟腑表裡, 又屬腸及整個消化系統. 過旺或過衰, 較宜患脾, 胃,肋, 背, 胸, 肺, 肚等方面的疾病.

金: 肺與大腸互為臟腑表裡, 又屬氣管及整個呼吸系統. 過旺或過衰, 較宜患大腸, 肺, 臍, 咳痰, 肝, **, 痔瘡, 鼻氣管等方面的疾病.

水: 腎與膀胱互為臟腑表裡, 又屬腦與泌尿系統. 過旺或過衰, 較宜患腎,膀胱, 脛,足, 頭, 肝, 泌尿, **, 腰部, 耳, 子宮, 疝氣等方面的疾病.

5樓:雪菊鎖璧

《紅樓夢》第四十五回,寫林黛玉每歲至春分、秋分之後,必犯嗽疾。這天她抱病在床,薛寶釵前往探視,談及「食穀者生」時說道:「昨兒我看你那藥方上,人參、肉桂覺得太多了。

雖說益氣補神,也不宜太熱。依我看,先以平肝健胃為要,肝火

一平,不能剋土,胃氣無病,飲食就可以養人了。」這裡,薛寶釵寥寥三語,卻道出了傳統養生中有關五行生剋的真諦。

「五行」者,金、木、水、火、土也。古人認為,五行是構成宇宙萬物的五大基本要素。《國語》有云:「故先王以土、

金、木、水、火相雜,以成百物。」

五行的基本規律是相生與相剋。所謂「相生」,是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每一生都有「生我」和「我生」的相向關聯。所謂「相剋」,是金剋木、木剋土、土剋水、水剋火、火剋金;每一克均有「我剋」和「克我」的相向關聯。

生中有克,克中有生,相反相成,執行不息。

五行之間,除了正常的生剋關係,還常會發生相乘、相侮的異常現象。所謂「相乘」,即按五行相剋次序的克制太過,有乘虛侵襲的意思;所謂「相侮」,指與相剋次序相反的克制異常,有恃強凌弱的意思。比如,木氣溢金,金不能製木,那麼,木氣就會去乘土,而反過來還會侮金;反之,木氣不足,則金來乘木,土反侮木。

可見,五行的生剋,要求恰如其分,既要防不足,又要防太過,中醫的「辨證,就「辨」在這裡。

根據上述理念,古代醫學結合臨床實踐,闡述五行與個體的體內和個體的體外環境之間的關係,指導人們自我保健一目了然:

比如,肝屬木,怒傷肝,以悲勝之,以恐解之。因為,怒則氣盛,氣盛則肝舉葉張;悲繫於肺而屬金,金能製木;恐係於腎

而屬水,水生木。此係就體內環境而言,餘類推。

再就體外環境而言,春天保健之要,在於保肝,嚴防風邪侵襲。所謂「春捂」,道理就在於此。餘類推。

行文至此,我們不妨再回頭看薛寶釵的話:「肝氣一平,不能剋土。」肝屬木,脾胃屬土,木與土相剋,木生火,肝火太盛要傷及脾土,肝火一平,就不能再克脾胃,就能和順地攝取食物的營養。

瞧,說得多形象,又多貼切,叫人不能不心服。

古人認為,五行的相生、相剋及其相乘、相侮,是宇宙萬物的組合、生滅、迴圈、演變的方式與規律的本始,也是人們養生保健的本始,古醫學家張景岳說得好:「造化之機,不可無生,亦不可無制(克);無生則發育無由,無制(克)則亢而為害。」因此,我們講究養生保健,務必遵循五行規律;遵循五行規律,務必辯證有度。

然而,話說回來,囿於時代的限制,古人的五行理念不可能臻至嚴密的科學體系,而人體的健康則是乙個十分複雜的系統工程。因此,我們運用五行理念於保健,應切忌形上學、牽強附會。

中醫的陰陽五行包括哪五行?

6樓:加油

認為萬物都有陰陽兩個對立面,以陰陽來解釋自然界的各種現象,例如天是陽,地是陰;日是陽,月是陰。

7樓:白白

至於陽,則指人體非實質的物質,即身體的機能和氣。 陰陽協調,則身體健康;陰陽失調,則百病叢生。

8樓:

簡單來說,陰是指人體實質的物質,即體液,包括血液、津液、淚水、鼻水、內分泌,甚至男性的**。至於陽,則指人體非實質的物質,即身體的機能和氣。 陰陽協調,則身體健康;陰陽失調,則百病叢生。

9樓:來自五美景園鬥志昂揚的冬瓜

五行學說是一套和西方醫學截然不同的理論,用的是另一種語言,另一套代號。

10樓:陳玉婷

陰陽的對立和統一,是萬物發展的根源。凡是旺盛、萌動、強壯、外向、功能性的,均屬陽;相反,凡是寧靜、寒冷、抑制、內在、物質性的,均屬陰。

11樓:帕麗

陰陽和五行是兩個哲學概念,陰陽是事物發展變化的根,五行是事物發展變化的規律。沒有陰陽就沒有五行,違背五行規律陰陽矛盾就至陰或至陽導致生命結束。中國古代對陰陽五行的認識推動了社會進步,是古人對人類文明巨大貢獻。

中醫是從陰陽五行中成長起來的生命科學,是對陰陽理論的昇華,通過五臟六腑的五行規律調節人體的陰陽平衡,使人健康。因此中醫的五行是全面的,細緻的,除了整體性的金木水火土,還包括五臟六腑的肝木,肺金,脾土,心火,腎水的喻意性的五行,更包括肢體的,內外的細節性的五行。了解中醫的五行不可片面,不可固化。

12樓:大紅小藍阿粉

五行,行其實是「執行」,更適合的說法是對事物發展或運動狀態的描述,「木火土金水」只是乙個象徵物。類似「發展、壯大、穩定、衰敗、死亡」,這幾個概念也是五行,對應的正是「木火土金水」,這樣是否感覺科學很多了呢。或者拿男女關係舉例,則戀愛為木,結婚為火,過日子為土,疏離為金,離婚為水。

木生火也不是什麼木頭能燒火這種形而下的**,我換個詞,「發展則壯大」,是不是感覺靠譜了很多呢。至於為什麼不是四行六行,因為五行的方**更好用,具有學術上的穩定性。

13樓:陳茂蒙談健康

中醫上往往離不了陰陽兩個字,那麼很多人就說了你陰陽有籠統又浮泛,不切於實際,到底陰陽是什麼呢?

中醫裡五行具體是什麼

14樓:亢增嶽完春

五行學說在中醫學中的應用

(一)說明五臟的生理功能及其相互關係

1說明生理功能:

肝:疏通氣血,調暢情志(木性生長,公升發,喜條達).

心:心陽溫煦,血得熱則行(火性溫熱).

脾:運化水穀,化生精微,氣血生化之源(土生萬物).

肺:肅降(金性清肅收斂).

腎:藏精,主水(水性滋潤,下行,閉藏).五臟肝東方風木酸

筋目心南方

熱火苦脈

舌脾**溼

土甘肉口

肺西方燥金

辛皮毛鼻腎

北方寒水鹹

骨耳2說明五臟之間的相互關係

1)相生:木生火:

肝藏血以濟心.

火生土:

心陽溫煦脾土以助運化.

土生金:

脾氣散精,上歸於肺.

金生水:

肺氣清肅下行,通調水

道以助腎水.

水生木:腎藏精以滋養肝血.

2)相剋:木剋土:肝木條達則疏洩脾的壅滯.

火剋金:心火溫煦有助肺氣宣發.

土剋水:脾運水濕可助防腎水氾濫.

金剋木:肺氣清肅下行可抑肝氣過度公升發.

水剋火:腎水滋潤以制約心火.相生+

相剋=製化(二)

說明五臟病變的相互影響

1相生關係的傳變:

1)母病及子:

腎病及肝,水不涵木--腎水不足,不能涵養肝木,形成肝腎陰虛,肝陽上亢.

2)子病及母:

心血不足,累及肝血虧--心肝血虛.

心火旺盛,引動肝火--心肝火旺.

2相剋關係的傳變:

1)相乘:(1)一臟過盛,過分克伐被克之臟.如木旺乘土,即肝氣過旺,影響脾的運化.

(2)一臟過弱,不能耐受克制,因而出現克伐太過,如土虛木乘.

2)相侮:

(1)太過:暴怒而致肝火亢盛,對肺反向克制--木火刑金.

(2)不及:脾土虛衰,不能制約腎水,出現全身浮腫--土虛水侮.

母病及子,病情較輕;

子病及母,病情較重.

相乘傳變,病情較重;

相侮傳變,病情較輕.

(三)用於疾病的診斷

1指導四診:

面青,喜酸,脈弦----肝病.

面赤,口苦,脈洪數----心火亢盛.

脾虛病人的面色青,

為木乘土.

心病病人的面色黑,

為水乘火.

2推斷病情

1)主色(五臟本色)勝客色(應時之色),病為逆.

客色勝主色,病為順.

2)色脈相符為順,色脈不相符為逆.

(四)用於疾病的**

1指導臟腑用藥

青色,酸味的藥入肝,如山茱萸味酸入肝,補肝.

赤色,苦味的藥入心,如硃砂色赤入心,鎮心安神;黃連味苦入心,瀉心火.

黃色,甜味的藥入脾,如白朮色黃味甘,補脾氣.

白色,辛味的藥入肺,如石膏色白味辛,清肺熱.

黑色,鹹味的藥入腎,如生地色黑,滋養腎陰.

2控制疾病傳變:

見肝之病,知當傳脾,當先實脾.

3確定治則,治法:

1)根據相生規律

(1)確定治則:

補母:如肝陰不足可補腎.

瀉子:如肝火盛可瀉心火.

(2)確定治法:

如滋水涵木--滋腎陰以養肝陰.

益火補土--溫腎陽以補脾陽.

培土生金--通過健脾來補肺氣

金水相生--補肺(或腎)陰以滋腎陰(或肺).

2)根據相剋規律

(1)確定治則:

抑強:用於太過引起的相乘和相侮.如

木旺乘土:治宜疏肝.

土壅木鬱(土氣太過侮木):治宜運脾.

扶弱:用於不及引起的相乘和相侮.

土虛木乘(賊):脾胃太虛,引起肝脾不和.

土虛水侮:脾胃太虛,引起腎水反剋.

(2)確定治法:

抑木平土:即疏肝健脾,用於木旺乘土或土虛木乘.

培土製水:用於脾虛不運,水濕氾濫的水腫脹滿.

佐金平木:用於肺虛無力制肝而肝旺者.

瀉南補北:即瀉心火,補腎水.用於腎陰不足,心火偏旺.

精神**:

怒傷肝,悲(肺金)勝怒;

喜傷心,恐(腎水)勝喜;

思傷脾,怒(肝木)勝思;

憂傷肺,喜(心火)勝憂;

恐傷腎,思(脾土)勝恐.

人體五行 五官 五色 五味 行體是指麼是?

五行 木 火 土 金 水。五官 眼 耳 口 鼻子 舌頭。五味 酸 甜 苦 辣 鹹。人體五行 金木水火土。五官 眼耳口鼻舌。五味 酸甜苦辣鹹。五色 青赤黃白黑。行體 筋脈肉皮骨。人體五行 心 肝 脾 肺 腎。五官 眼 耳 口 鼻 舌。五味 酸 甜 苦 辣 鹹。五色 青 赤 黃 白 黑。五味指什麼?五體...

中醫的五味學說中五味與五臟有怎樣的關係

ahtv老爸老媽 五味對照五臟,五臟喜歡的味道你知道嗎?五味和五臟的關係 中醫中的五味和五臟是怎麼對應的? 五味復是酸,苦,甘,辛制,鹹。分別對應肝,心,脾,肺,腎 一般情況下,適當的酸味養肝,苦味養心,以此類推 吃多了會傷五臟,但是遵循五行相剋。比如多吃酸味,木重而克土,所以傷脾。總結的說,多吃酸...

五官對應哪五臟,五官與五臟的對應關係是什麼

丹葛市小宸 口是食物進入的門戶,故與脾胃相關。從嘴唇的外觀,即可看出一些脾胃問題。比如,嘴唇發烏,可能是脾胃虛寒 嘴唇顏色過紅,可能是脾胃有火 如果嘴唇蒼白,可能存在體內氣血不足 營養不良 貧血 脾胃功能低下等問題 如果口角潰爛,可能是脾胃過熱所致。鼻子是呼吸的通道和器官,故與肺相關。如果鼻子看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