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星象曆法
1樓:公考路上的人
二十四節氣的區分:古代的"星象曆法",同時也以太陽在天體的行度作標準。所以中國過去採用的陰曆;實際上是陰陽合曆的。
除了一年十二個月,乙個月三十天的基準以外,根據太陽在天體上的行度與地面上氣象的變化和影響,又以"春、夏、秋、冬"四季,統率十二個月。也等於《易經》"乾卦"卦辭所謂"元、亨、利、貞"的四種德性。並且除了以四季統率十二個月外,又進一步劃分它在季節氣象上的歸屬,而分為二十四個節氣,例如"冬至、小寒(十二月節)大寒,立春(正月節)雨水,驚蟄(二月節)春分,清明(三月節)穀雨,立夏(四月節)小滿,芒種(五月節)夏至,小暑(六月節)大暑,立秋(七月節)處暑,白露(八月節)秋分,寒路(九月節)霜降,立冬(十月節)小雪,大雪(十一月節)"等二十四個名號。
這二十四節氣的標準,是根據太陽與地球氣象的關係而定,並非以太陰(月亮)的盈虧為準。
如果一年有368.100天該怎麼進行曆法安排
2樓:網友
曆法是基於天文觀測和生活實踐的,在此基礎上做出一種曆法安排,如果能為社會大眾接受,才真正是一種有用的歷法。你隨便假設乙個資料,再來想象一下曆法如何安排,這真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了,並沒有太多意義。
假如按照你說的資料,乙個迴歸年=平太陽日,那完全可以平年=368天,閏年=369天,十年一閏就可以了。至於一年內如何劃分月,甚至乾脆不劃分月,以及閏年時在**設定多出來的一天,都隨便你的心情安排了。
五行和天文曆法有關嗎
3樓:天頂星
有關,最顯著的例子,比如我們日常生活中已經習以為常的十二進位有考慮過怎麼來的麼?答案是木星的公轉週期,一年執行30°,十二年一週由此而來。十二進位不論在西方、阿拉伯、印度還是我們習慣的中華文明中都有運用,且產生具有相當的獨立性(比如周代推太歲歷的時候,和西域的交流還沒有開啟),可見木星對於曆法有多重要的影響。
還有乙個類似的例子是土星,二十八進位在中國和印度的歷法中都有運用。相信樓主也猜到了,是因為土星的公轉週期,特別是印度立法想了個辦法湊出29進位,為的是更好地契合土星的公轉週期年。金星也有曆法,瑪雅文明就有非常獨特的金星曆,以584天為週期,儘管金星非常亮,但是運動起來沒有木星土星這樣有規律,所運用的就比較少(稍有經驗的愛好者,都直接推算出若干年前/後木星土星何在,但是金星不行,計算就繁瑣得多)。
另外兩顆在我淺薄的認識裡似乎沒有直接與之相關的歷法,水星想看到都很不容易,除非愛好者挑選大距前後在天氣大好的情況下刻意守候。自然,不容易看見就沒有人會意志為基礎編訂曆法。火星少許好些,不過運動規律性和金星一樣複雜,但亮度差了很多,所以也沒吸引足夠的關注。
中國古代曆法的推算原理是什麼?
4樓:匿名使用者
元代科學家郭守敬等人主持制訂的《授時歷》,從至元十八年(西元1281年)起,使用時間長達363年,是我國歷史上使用時間最長的歷法。
至元十三年(西元1276年),元世祖忽必烈決定改訂曆法,派郭守敬、王恂等人主管其事。郭守敬和王恂等人根據大量的天象實際觀測資料,進行了精密推算,編制出了新曆法棗《授時歷》。《授時歷》於至元十八年(西元1281年)在全國範圍內正式公佈實行。
授時歷》以日為一年,以日為一月。如果按小時計算,是以365日5時49分12秒為一年,比地球繞太陽公轉一週的實際時間只差26秒,經過3320年後才相差一日,這與目前國際通用的公曆(即格里曆)完全相同,但《授時歷》制訂的時間要比格里曆早300年。舊曆法家為了尋求乙個"祥瑞"的計時起點,費盡心思地推算所謂的"上元積年",這需要好些不必要的前提條件和大量繁瑣的計算,毫無實際意義。
授時歷》直接以當年(西元1280年)的冬至(古代以冬至作為一年的開始)作為推算各項天文資料的起點,從而完全廢除了上元積年。這種做法和近代採用的截元法(擷取任意一年作為元,作為計時起點)是一致的,這是我國曆法發展史上的乙個重大進步。
授時歷》是我國古代最精確的歷法,也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最精確的一部曆法,它的制訂是我國古代天文學史上的一項卓越成果。
5樓:匿名使用者
天象變化的自然規律,簡單說就是日、月、五星的運動規律。
天文家是做什麼的
6樓:小團圓
1,為航天事業,提供重要的資料支援。比如各大行星,衛星的執行位置,力量測算,軌道預計等。
2,為重要的,可以影響人類日常生活的天象,作出**,比如太陽磁暴可能會使通訊中斷,強大的太陽風,能干擾電子訊號,日月食,影響日常生活。
3,修正曆法和時間。我們的日曆都是天文學家計算出的。一年又天,每天24個小時,都要由天文學家計算。
並且,有些特殊突發原因,甚至可以改變以上這些情況。比如前段時間曰本311大**,因為強度過猛,導致地球自轉速度,一天的時間,減少了幾秒。別小看這點差別,這意味著幾百年之內,我們就可能因為這點差別,使日曆需要重新修訂。
4,查詢可能撞擊地球的小行星、彗星。一旦發現,需要迅速通報軍方,拿核彈把它打爆。
5,為人類尋找下乙個,可開發的星球。
6,尋找地外文明,或者地外生命。
7,為現代物理學,提供例證支援。比如愛因斯坦計算出,光會因為引力而改變方向。但是,地球上沒有這麼大的引力來印證愛因斯坦的**。
於是天文學家,通過一次日全食,藉助太陽的引力,發現了一顆恆星的光,因為太陽引力的影響,扭曲了方向。從而證明愛因斯坦的理論。當然,不光給物理學家找例子,還在為物理學家找題目。
一旦發現一些解釋不了的天體,物理學家就有新東西可研究了。
8,研究各天體的發展規律,未解決自身所在星球可能面臨的麻煩而作準備。
7樓:快樂的問題小鳥
觀測氣象、觀測星球運動,總之就是觀測太空中的一些東西,解決一些太空未解之謎。如到底是麼是黑洞?有沒有這回事?這都需要天文家來解決。希望對樓主有幫助,望採納!!
8樓:帳號已登出
去美國的天文**上看看。
天象問題
9樓:網易網友
陰曆全稱「太陰曆」或「純陰曆」。陰曆根據月亮圓缺變化的週期,即朔望月制定的,因古人稱月亮為「太陰」,所以稱為「太陰曆」,簡稱「陰曆」。陰曆產生的確切日期已難確定,但根據甲骨文中的一頁甲骨歷來判斷,陰曆大約在殷代已相當普及。
陰曆的主要特點是:歷月的長短依據天象即月相來確定,大月30日,小月29日,歷月的平均值大致與朔望月平均長度29。告念5306日相等。
年的長短則只是歷月的整數倍,而與迴歸年無關。因此,陰曆的檔衫月份也與四季寒暑無關。陰曆的日期表示著一定的月相,即初一是朔,即新月;十。
五、十六或十七是滿月,即望;初。
七、初八是上弦月;二。
十。二、二十三是下弦月等,這對古人憑藉月相判斷日期是很方便的。而月相的變化又是人們最容易看見的天象,因此,各國的歷法大都先有陰曆後有陽曆。但是,由於陰曆與迴歸年無關,因此,就與農業生產和人們的日常生活不協調,後來便逐漸被淘汰。
現今除了幾個伊斯蘭教國家,因宗教上的原因仍然使用一種稱為「回曆」的陰曆襪蠢困以外,其他國家已經廢棄不用。
此外,。1912年我國採用「公曆」安排月日後,人們就把公曆稱為「陽曆」,而把同時並存於民間的傳統的「夏曆」通俗地稱之為「陰曆」。
10樓:網友
陽曆是按地球圍太陽公轉來算的,陰曆是按月球繞地球公轉來算的。
11樓:百家姓三字經
農曆是月亮繞地球公轉引起的。
古代歐洲天文曆法有什麼?
12樓:新月帝國
歐洲只用地球歷。最早的應該是古羅馬曆法了吧,今天用的公曆就是起源這個的。西元前4世紀時朱利葉斯·凱撒大概把它改成了我們今天用的樣子,使用了一地球年為365又四分之一天的歷法,這是西元前四世紀的古希臘天文學家callippus提出的。
在日常生活中負數的例子有哪些?
生活中負數的例子 溫度中表示零下的溫度。氣溫在攝氏度以下的用負數表示,例如零下度表示為 海拔低於海平面。的用負數表示。 地球表面的最低氣溫在南極,是 欠款可以用負數表示,例如小張欠小楊塊錢,表示為 元。 表示體重下降可以用負數表示,例如體重輕了kg表示為 kg。 表示 漲跌可以用負數表示,例如 跌了...
日常生活的常識,日常生活小常識
白背心穿久了會出現黑斑,可取鮮姜2兩搗爛放鍋內加1斤水煮沸,稍涼後倒入洗衣盆,浸泡白背心十分鐘,再反覆揉搓幾遍,黑斑即可消除 切肥肉的竅門 切肥肉時,可先將肥肉蘸一下涼水,然後放在案板上,一邊切一邊灑點涼水,這樣切著省力,肥肉也不會滑動,且不易粘案板 抽菸或長時間使用深色指甲油會使指甲變色,可每天用...
日常生活的常識,日常生活小常識
將西瓜浸入15 的鹽水中3 5日,撈出揩幹,再用西瓜蔓葉中擠出的水汁塗一遍,密封於聚乙稀塑膠袋內,放入地窖,可使西瓜保鮮半年 134 鑑別寶石的竅門 將寶石放在襯物上讓日光照射,穿透寶石的光線在襯物上呈現金星樣子的為真品。若是假寶石,襯物上會呈現一塊黑影 怎樣燒魚魚不碎?1燒魚之前,先將魚下油鍋炸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