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教育孩子時情緒失控,過後又後悔怎麼辦?
父母對待孩子應該是不帶敵意的堅持和不帶**的深情。
管理情緒,強化自我觀察和訓練,平衡愛和權威。
3月15號我們邀請到了從業十一年的心理諮詢師,三個孩子的媽媽,包新宇老師,她分享的話題是《得益終生的情緒管理系統》,幫助夾在事業和家庭中的年輕父母,如何優雅堅韌地保持人生天平的均衡,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緒,平和地與孩子,與自己,與家人朋友相處。
今天我們就把節目的精華內容整理如下,希望讓更多的寶爸寶媽們看到,學習!
q:教育孩子時情緒失控,過後又後悔怎麼辦?
a:情緒失控不可避免,需要慢慢調節,具體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第一,進行一個儀式化的充電過程。
比如,我們可以在每天早晚各做一次腹式深呼吸。
第二,要養成自我覺察的習慣。
情緒失控後,要反思為什麼這樣的情境會激起我這樣的情緒反應?我的行為動機是什麼?孩子給我的什麼樣的反饋?
當你意識到自己的言行會給孩子帶來深遠的負面的影響,那麼在情緒爆發之前就會提醒自己控制。
第三,進行針對性的、強化的“刻意練習”。
研究發現,任何一種行為累計200小時以上就可以形成一種習慣。我們可以從堅持這四點做起:
1、每週做四次情緒管理日誌,可以做成一個**,裡面記錄情緒狀態、引發的情境、內心的需求、當時的反應、事後的反思、採取的行動、對方的反饋、下一輪的調整,都記下來。
2、每天做一個覆盤,反思當天的進步和那些做的不夠的地方。
3、迴避那些無效社交,不去看負能量朋友的社交圈 ,不做無謂的爭論和爭執。
4、跟充滿正能量的人多請教、多交流。
第四,善於對孩子的各種問題進行歸類。
日常生活中,孩子的各種問題層出不窮,仔細觀察就會發現這些問題是有跡可循的。
孩子生活習慣的養成,本質是父母的自律問題。
要反思作為父母自己的自律問題是否做到位了,如果沒有做到位,孩子在吃、喝、拉、撒、外出遊玩、餐桌禮儀都會出現問題。
如果父母重視自己在生活中的自律問題,孩子的問題就會從根本上得到改善。
q:教育孩子時如何平衡愛和權威?
a:心理學家科胡特曾經說過,父母對待孩子應該是不帶敵意的堅持和不帶**的深情。
不帶敵意的堅持:
在對孩子的教養過程中,父母通常都是情緒化的。
父母跟孩子發生衝突時,並不完全是因為孩子的行為本身,更多的是其他深層次的原因。
比如,父母對於幼年回憶的不愉快的負面體驗、對於未知的恐懼、對於家長權威喪失的焦慮等等。
這些東西慢慢積累在一起形成了一個**的“火藥桶”,孩子的行為就像一根導火索,不知何時就會引爆。
作為父母,應該把這些“**的火藥”記錄下來,進行分析,把這些無意識的敵意、恨意化解掉,就會減少在孩子教養過程中的情緒。
具體地說,父母可以跟孩子一起**,提前設立好實施管教的原則,即在什麼樣的情況下是可以實施管教的,並要堅持原則。
比如,安全是不可以談判的,既不能傷害自己也不能傷害他人。
當孩子觸犯這一點時,就必須進行管教,父母也應該因為自己的監護疏忽而受到處罰,這樣會讓孩子感到公平。
不帶**的深情:
父母自認為對孩子的愛是深沉的,其實對孩子的愛通常是有條件的,是有侷限的,是自私的愛,是盲目的愛,是狹隘的愛。
父母希望孩子能像自己所期待的那樣,孩子的行為能符合自己的價值觀。
著名詩人紀伯倫在《致我們終將遠離的子女》中寫到“你是弓,兒女是從你那裡射出的箭”,你雖有不捨,也要拼盡全力讓弓彎曲,讓箭在未來之路上自由飛翔。
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要包容孩子,尊重孩子,父母的愛應該兼具無條件接納的柔情和前瞻性的堅忍,應該愛和權威並施,這樣才能掌握和孩子幸福相處的鑰匙。
q:夫妻感情不和,婆媳關係緊張,為了孩子是否要把婚姻堅持下去?
a:婚姻能否持續下去,首先要確定你的配偶是否是一個可持續成長的個體。
這跟人生起點和物質條件無關,重點要看他是否跟你提供了一種人生能夠持續成長的可能性,一種認真的態度,一種有責任的擔當,一種對婚姻負責的意識,如果這幾項都沒有,那麼就該考慮下是否應該為你的人生及時止損。
q:孩子對精神狀態不好的老人發脾氣?
a:首先,父母要認識到,0-9歲的孩子處於道德發展階段的前習俗水平階段,也就是他律期。
處在這一階段的孩子,他的道德觀念行為完全以老師或者**的獎勵和懲罰為準則,沒有形成道德認識,因此家長要放低預期。
其次,孩子體現出來的情緒反應,通常是父母情緒的對映。
父母要反思一下,自己對老人的態度會不會偶爾有不耐煩的表露,被孩子體察到了。
父母要觀察記錄下孩子在何種情況下會對老人著急,分析其原因。
孩子對老人發脾氣是不是由於老人沒有領會孩子的意圖?還是老人干預過多,束縛了孩子?還是父母和孩子之間溝通有問題,孩子希望通過惹老人生氣來引起父母的注意?
此外,父母要記錄下孩子對老人有禮貌的地方,及時表揚鼓勵孩子。
總之,父母要自己以身作則,照顧老人。
身教大於言教,父母做得好,孩子自然會模仿,不需要父母的反覆提醒和強調。
有時,父母的反覆強調會引起孩子的反叛。
q:孩子在遇到刺激性情境時無法控制情緒,家長如何引導?
a:首先,父母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要知道這種現象是很正常的。
據心理學統計,兩歲到學齡前孩子由於大腦發育還不成熟,他們每天的哭鬧時間平均是一個小時。
作為父母不要被孩子情緒牽動,不要讓孩子認為父母是要對他的情緒負責的,他不開心,父母也要不開心,這樣孩子長大後,會把這種情緒轉移到他的親密夥伴或者配偶身上。
現在所謂的“公主病”就屬於從小把自己的情緒跟父母粘在一起,沒有做好分割,就會產生不良的後果。
其次,在孩子情緒反應大時,給孩子一個擁抱,幫助孩子冷靜下來,再尋找孩子情緒激動的原因。
父母可以通過跟孩子聊天(7歲之前的孩子只能回答是什麼的問題,不能回答為什麼,因此父母在聊天時要注意用引導的方式提問)
比如,“你生氣是因為某某原因嗎”,“下次媽媽注意好嗎”等等,把聊天結果記錄下來,尋找規律。
另外,還可以跟孩子一起閱讀有關情緒管理的繪本,引起孩子的共鳴,幫助孩子控制情緒。
q:對孩子的教導家人不配合,感到孤立無援,怎麼辦?
a:要做好角色定位。在家庭中,女性更適合做教育、引導孩子的工作。
孩子5歲之前人格建立的關鍵期,母親起的作用更大。
要學會換位思考。不要把少數暖心爸爸的事例強加到自己老公身上。
不要對老公挑剔,要多理解他在外工作的不易、包容他對照顧家庭的疏忽,對他偶爾的照顧、陪伴孩子游戲、睡覺要多感恩。
要善於自我開導。把感到的壓力、負擔,都看做是自我成長的機會,之所以感到壓力、吃力,是因為我們再進步,在成長。
此外,還要做好自己的時間管理。
2樓:鈕杉
你好我想問現場已經非混亂做才能讓兩迅速冷靜
3樓:菈媽親子
很多家長都有被孩子氣得火冒三丈的時候,那種心情,恨不得直接打他一頓才能解氣。但問題是我們不能這麼做。那麼,有沒有好辦法可以緩解呢?
首先,不要在盛怒之下管教孩子。人在情緒失控的時候說出來的話是很傷人的,我們會數落孩子所有的不是,將他的自尊駁斥得體無完膚。這其實是不利於管教孩子的。
而且,在這種情況下,不管我們說什麼,孩子也聽不進去。
所以,當我們覺得自己快要被氣炸的時候,不妨離開一會兒,讓自己先冷靜一下。有人說,可以在心裡默唸幾次“是親生的,是親生的”,雖然調侃的有意味在,但確實也是個控制情緒的方法。
其次,我們也要反思,到底是孩子做錯了,還是沒按照我們的意思來,所以我們會生氣。
這兩種是有區別的。如果孩子做錯了還不改正,不道歉,那麼這就是孩子的問題;如果孩子只是不願意按照我們的意願來做事,我們就生氣發脾氣的話,那就是我們的問題。
我們在育兒的時候有一個最容易犯的錯就是,控制慾太強了。我們說什麼,孩子就要照做,我們不允許孩子提出反對意見。
其實,孩子長大了,有自己的想法是很正常的。我們應該尊重他們的想法,而不是直接否決。如果他的想法是不對的,我們可以給他提建議,但不要直接訓斥孩子。
因為,如果我們不尊重他,他就會固執地唱反調,這對於改正錯誤是沒有什麼用的。
4樓:匿名使用者
這幾年北京的冬天太好過了,幾乎沒有認真冷過。
太和煦的天氣,也讓人厭倦。生活需要變化,需要刺激,哪怕這刺激是一種令人痛苦的體驗,也是必須的。由此,我想到了對孩子的教育。
很多媽媽都有這樣的困惑:“我給孩子的教育,是不是太溫和了呢?”
有時候媽媽千言萬語,說的口乾舌燥,卻抵不上爸爸的一聲大吼。
教育固然不能簡單粗暴,但也不能太軟弱。
以母親為主的家庭教育,往往是陰柔有餘而陽剛不足,孩子從母親身上學到的,也往往是理想多於現實。
從這個角度看,父親——現實而強有力的父親,對孩子的成長至關重要。
父親作為雄性,本身就是力量和秩序的象徵,是一個家庭的保護者,也是孩子社會生活的引導者。
如果父親過於溫和,則意味著某種軟弱,是意志力缺乏的表現。
而如果孩子感覺父親不是強有力的,甚至是不被重視、受人欺負的,孩子心裡就沒有安全感和自豪感,甚至生出恥辱和自卑,哪怕他所感受到的父親之“弱”,也許並非事實。
這就是有的父母雖然對孩子百依百順,孩子反而怨氣很大,並不感恩的原因。
尊重孩子體現在理解和善意的言行上,而不是縱容孩子
過於溫和的父親,不一定能贏得孩子尊重,也不一定對孩子的成長有利。
當然,在有些家庭,溫和的是父親,強有力的是母親。但無論是誰,一個家庭中總要有這麼一個強有力的人,來為整個家庭提供力量的支撐。
在大多數家庭中,教育孩子的工作是由母親擔當的。
相對來說,母親往往會比較溫和。但母親的溫和實際上是把孩子推到風口浪尖。
實際上,孩子自己也不願意沉淪,所以當他管不住自己的時候,往往會希望有一種力量來替自己作主,來強迫自己步入正軌。
這也是孩子一方面痛恨家長奪去自己的自由,一方面又渴望有一個嚴厲的家長來幫助自己往上走的原因。
父母要有自己的權威,尊重孩子是體現在對孩子的理解和善意的言行上,而不是縱容孩子,明知孩子在往下滑而不去阻止和幫助。
所以,媽媽們不必為偶爾的情緒失控而自責,這是人的正常反應,孩子是能夠承受的,危害沒你想的那麼大,甚至還有好處。
同樣,過於溫和的教育不可取,家庭中確實需要有個強有力的人來阻止孩子可能出現的沉淪,這個人的存在,就是孩子信心的支撐。
父母教育孩子時如何管理好情緒
淺聊社會 大多數的父母家長肯定有觀叫哈子時出現特別暴躁的情況,因為小孩子小的時候確實是比較淘氣,但是我們在管教孩子的時候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但是如何控制呢?在自己的情緒即將要爆發的時候要給自己心理暗示一定不能過於激動,或者是多想一想孩子可愛的笑顏,我們的孩子都是非常可愛的,大多數的小孩子並不是生...
教育孩子時,你是怎麼尊重孩子的意願和想法的?
教育孩子的時候,我會傾聽孩子的意見,同時也會按照孩子的意願去滿足他的要求。尊重孩子的意願和夢想,以及孩子的想法。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我會先徵求孩子的意見和想法,選擇出我認為對的意見,並且要告訴孩子應該怎樣去做。首先問問孩子他的想法是什麼?他可以有表達的不同的意見,需要家長為他做到什麼,以此來判斷孩子的...
如何教育孩子,如何教育孩子 孩子教育方法
我們在生活中都會遇到孩子的教育問題,無論是旁觀者也好,還是自己的親身經歷,下面介紹下怎樣正確教育孩子。1 教育不等同於教育訓練 教育不是單純的找老師給孩子上課額外強加給孩子訓練,家長要做到 以情為先 以養為主 教養結合 每天至少花一小時與孩子語言交流,與他們在生活和遊戲中良好互動等。專家指出,嬰兒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