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那得看是什麼題了常見的中考壓軸題(最後兩道和選擇填空最後一道)一般都是幾何和函式結合題,通常都是計算量很大,容易出錯,所以見到這種題思路一般是靜下心來多讀幾遍題,形成這個框架後再往下做,一般壓軸題的第一題都很簡單(通常都是求座標和證相似和全等)在做第二問時要時刻記住第一問的解題過程,因為最後幾問通常都和第一問有緊密的關聯,而且好多參考書上說這些壓軸題排列下來都是在引導學生走向解題的道路,在做完之後記住要再過一遍,因為壓軸題經常是分類討論性問題,容易丟上一二個可能.做輔助線時盡量做有大用的輔助線,別做的太多,因為太多可能會導致自己答題時看錯,丟了一些分數.尤其是幾何壓軸題,一般輔助線做的最多函式題常考兩點之間線段最短,和三點共線.
要麼移動三角形或四邊形,讓你計算和另乙個圖形的重疊面積,一般都是用規則的圖形減用規則的圖形.一般最後一壓軸題難度沒有倒數第二個壓軸題難度大.總之就是多做題找做輔助線的感覺.
2樓:蘿蘿蘿蘿小卜
耐心計算,,,不會做多看條件
3樓:fd無敵
公式:①勾股定理
②三角函式各種公式
③求根公式
④距離公式
技巧:目測度量
連線延長
截長補短
平行垂直
平移旋轉
對稱中垂
倍長中線
反推窮舉
代入死算
方程思想
數形結合
就這樣吧
寫不下去
4樓:
同學這不是物理,沒有公式這說……
初中數學壓軸題(函式與幾何結合類)的解題技法
5樓:匿名使用者
從現在起,平時做題時總結規律,看到什麼想到什麼(當然前提是把基礎性概念牢牢掌握。不過你在看壓軸題,這些應該都做到了吧)等6月初吧,把你們當地連續兩三年的試題找到,最後兩三道題目,認認真真做一做,做完再分析一下考點和易錯點(必要時可以請老師幫忙,不過一定要自己先看先分析)大體上能把握了出題人的出題思路
考試時不要花費太多的時間在最後一題上(我做題較快,但正式考試時最後一道題目做題的時間絕對不會超過40分鐘)尤其最後一問的最後一步,只有2、3分卻很難做對,與其這樣不如留時間檢查一下
還有,檢查的時候不要輕易改動,確定錯誤並有把握改正確時再動筆祝你考試成功
6樓:s__j婕
數形結合;遇到中點,要想到rt三角的斜邊中線;中位線定理;中垂線定理;很多時候會用到 射影定理;相似全等要靈活運用,在用相似全等的時候三角函式有異曲同工之妙;然後還可以構造,構造三角形,平行四邊形;要懂得作線,主要是平行線和高。現在能想得到的就這些了。 最後,給你個建議,在做題時,確定了方法可是卻不能繼續,找找題目中的已知條件,是否有沒用到的,首先要做的就是看已知條件有何用處,再不然就換種角度思考問題~~
7樓:匿名使用者
中考壓軸題,除了函式(一次函式,二次函式)的基本知識以外,多會以函式為載體,加入三角形(全等或相似)的知識,或者加入四邊形的知識(一般的,特殊的平行四邊形,梯形),甚至有的會有一些圓的知識,或者有一些對稱,旋轉的知識。
一般設計到的面比較廣,但是問題是一步緊扣一步,最後一問稍難,但是分值低,抓住前一兩問一定要。
8樓:楊豪強
上課認真聽講,下課不會問老師,我都是...
9樓:生活富出者
融會貫通 觸類旁通 舉一反三
求初中 做壓軸題一般要用到的超綱公式。
10樓:鄧熝
兩點距離公式:假設a(x1,y1),b(x2,y2),則兩點之間距離公式為根號下兩個座標差的平方和就是(x2-x1)與(y2-y1)的平方和,可以將x軸y軸平行形成乙個三角形,然後用勾股定理就行了
11樓:匿名使用者
a+b>2√ab等基本不等式
圓的方程
三角函式的求和與差,正弦定理,餘弦定理
拋物線的焦點,準線性質
12樓:匿名使用者
兩點距離公式. 中點公式。 射影定理。
切割線定理。割線定理。角平線分對邊成比例定理。
韋達定理。等差數列通項公式以及求和公式。等比數列通項公式。
合分比定理。等比定理。海**式。。。。。。。。
13樓:匿名使用者
含參二次方程根的分布情況,函式的零點與方程的根
我初中數學不好,壓軸題不會解,不會解壓軸題對高中有影響嗎?高中還能趕上嗎
夜苛頹匿 怕球啊!壓軸題一次不會,不要氣餒,要心中末念 如果我連一次的失敗都經不起,如何能進軍,如何能意氣風發!經過一次兩次三次。一直到n次 n大於等於你會做 信心慢慢培養出來了,做壓軸題也就不會慌,在基礎打好的基礎上,你往往會得心應手!很多老師都說過 基礎最簡單,但是也最重要!這句話適合於任何一科...
溫州市中考數學壓軸題技巧急急急,中考數學壓軸題 解題技巧
睢文赤文華 對中考數學卷,壓軸題是考生最怕的,以為它一定很難,不敢碰它。其實,對歷年中考的壓軸題作一番分析,就會發現,其實也不是很難。這樣,就能減輕做 壓軸題 的心理壓力,從中找到應對的辦法。壓軸題難度有約定 歷年中考,壓軸題一般都由3個小題組成。第 1 題容易上手,得分率在0.8以上 第 2 題稍...
初中數學解應用題公式
水晶馨曖 1 過兩點有且只有一條直線 2 兩點之間線段最短 3 同角或等角的補角相等 4 同角或等角的餘角相等 5 過一點有且只有一條直線和已知直線垂直 6 直線外一點與直線上各點連線的所有線段中,垂線段最短 7 平行公理 經過直線外一點,有且只有一條直線與這條直線平行 8 如果兩條直線都和第三條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