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百里怡然
統一要求與因材施教相結合的原則是我國社會主義教育目的所決定的,是有教學過程的本質特點及其規律性所決定的,它反映了學生的年齡特徵及個性特徵發展規律。
統一要求是指護理院校培養護理人才的基本規格和各科教學的基本要求。因材施教是指護理教學要考慮學生的身心特點、知識水平和一般接受能力等方面的個別差異。這兩方面是相輔相成、辯證統一的關係。
國家規定的統一要求要在每個學生身上實現,就必須從他們的個別實際出發。另一方面,國家所規定的統一要求,又是反映了青年學生髮展的共同規律。因此,統一要求是因材施教的目的和任務,因材施教則是實現統一要求的途徑與方法,因材施教必須在統一要求的前提下進行。
看樣子應該是中x的考試題目啊。。我翻書抄下來的~
2樓:伍爾弗裡德
首先應該辯證的看待這個問題,它們之間既是對立的關係,而且還是相互聯絡的。從根本上講,這應該是怎樣看待集中和自由的關係的問題。沒有無限制的集中,也沒有無限制的自由。
統一要求是在因材施教的基礎之上進行的,而因材施教應該是在統一要求的指導下進行。在探尋每個個性的基礎上,尋找每個個性之間具有普遍性的東西,這些具有普遍性的東西就可以成為統一要求的內容,在這麼個具有普遍性意義的統一要求下實現因材施教。就好比一個團隊,首先要有統一的思想,統一的奮鬥目標,在這個思想和目標的指引下,去做你應該做的具體的事情!
3樓:天放
統一是方向, 因材施教是方法。
中國古代教育思想有何特色?怎樣繼承其積極因素和發揮其現代價值?
4樓:嬛婠婠
中國古代教育思想的特色
(一)綜合觀,即大教育觀
古代教育家很早就認識到教育是整個社會大系統中的一個子系統,許多教育問題實質上是社會問題,必須把它置於整個社會系統中加以考察和解決。而教育問題的解決,又必然促進整個社會的發展和進步。
(二)辨證觀,即對立統一觀
古代教育家強調要把道德教育放在首位,同時也不忽視知識教育的作用,即"德智統一觀"
(三)內在觀,即強調啟發主體的內在道德功能和自覺性。重視啟發內心的覺悟,相信主體內在的力量。
(一)因材施教
孔子在教育實踐的基礎上,創造了因材施教的方法,並作為一個教育原則,貫穿於日常的 教 育工作之中。他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運用因材施教者,也是他在教育上獲得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但“因材施教”的命題不是孔子提出來的,南宋朱熹的《論語集註》雲:“孔子教 人,各因其材”。
)施行因材施教的前提是承認學生間的個別差異,並瞭解學生的特點。孔子瞭解學生最常用 的 方法有兩種。第一,通過談話。
孔子說:“不知言,無以知人也。”他有目的地找學生談話,有個別談話,也有聚眾而談。
如有一次有意識地向子路提出一個假定性的問題:“道不行 ,乘桴浮於海。從我者,其由與?
”字路並未說話,僅以高興預設,孔子便說:“由也,好勇過我,無所取材。”第二,個別觀察。
他通過多方面觀察學生的言行舉止,由表及裡地洞 察學生的精神世界:要“聽其言而觀其行”,單憑公開場合的表現作判斷還有片面性,就要 “退而省其私”;只憑一時的行為作判斷還不夠,還要“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 ,就是要注意學生的所作所為,**他所走的道路,考察他的感情傾向,這就可以把一個人的思想面貌瞭解透徹了。他在考察人的方面積累了很多經驗,認為不同的事務不同的情境都 可以考察人的思想品質。
(二)學思結合,知行統一
在教學中,孔子把“學而知之”作為根本的指導思想,他的“學而知之”就是說學是求知 的 惟一手段,知是由學而得的。學,不僅是學習文字上的間接經驗,而且還要通過見聞獲得直接經驗,兩種知識都需要。他提出“博學於文”、“好古敏以求之”,偏重於古代文化、政 治知識這些前人積累的間接經驗。
他還提出“多聞擇其善者而從之,多見而識之”。
孔子重視學,也重視思,主張學思並重,思學結合。他在論述學與思的關係時說:“學而 不 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既反對思而不學,也反對學而不思。孔子說:“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
”孔子還強調學習知識要“學以致用”,要將學到的知識運用於社會實踐之中。把學到的知 識要 “篤行之”,他要求學生們說話謹慎一些,做事則要勤快一些,“君子欲訥其言而敏於行” ,應當更重視行動。
由學而思而行,這就是孔子所**和總結的學習過程,也就是教育過程,與人的一般認識 過程基本符合。這一思想對後來的教學理論、教學實踐產生深遠影響。
(三)啟發誘導,循序漸進
孔子說:“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憤與悱是內在心理 狀 態在外部容色言辭上的表現。
就是說,在教學事必先讓學生認真思考,已經思考相當時間但還想不通,然後可以去啟發他;雖經思考並已有所領會,但未能以適當的言詞表達出來,此 時可以去開導他。教師的啟發是在學生思考的基礎上進行的,啟發之後,應讓學生再思考,獲得進一步的領會。孔子在啟發誘導、循序漸進的教學中常用的方法有三種,即由淺入深, 由易到難;能近取譬,推己及人;叩其兩端,攻乎異端。
七、樹立教師的典範
孔子被後世尊為“至聖先師”、“萬世師表”,他將畢生精力貢獻於後一代的教育工作, 敏 而好學,具有豐富的實踐經驗,重視道德修養,是一位盡職的好教師。他回答子貢的提問時說:“聖則吾不能,吾學不厭而教不倦也。
”他也曾在學生面前評價自己說:“若聖與仁, 則吾其敢。抑為(學)之不厭,誨人不倦,則可謂云爾已也。
”他為後世的教師樹立了六個方面的典範:
學而不厭。教師要儘自己的社會職責,應重視自身的學習修養,掌握廣博的知識,具有高 尚的品德,這是教人的前提條件。
溫故知新。教師既要了解掌握過去的政治歷史知識,又要借鑑有益的歷史經驗認識當代的 社會問題,知道解決的辦法。
誨人不倦。孔子30歲左右開始辦學,40多年不間斷地從事教育活動,就在從政的5年間,也仍 然從事傳授,周遊列國時,也隨處講學。有的學生品德很差,起點較低,或屢犯錯誤,他也 不會嫌棄,耐心誘導,造就成才。
“愛之,能勿勞乎?忠焉,能勿誨乎?”對學生的愛和高度負責,是他有誨人不倦教學態度的思想基礎。
以身作則。孔子對學生的教育,不僅有言教,更注重身教。通過嚴以責己,以身作則來感 化 學生。
“躬自厚而薄責於人,則遠怨矣。”“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政者,正也。
子帥以正,孰敢不正?”“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苟正其身矣,於 從政乎何有?
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教學相長。孔子認識到教學過程中教師對學生不是單方面的知識傳授, 而是可以教學相 長 的。他在教學活動中為學生答疑解惑,經常共同進行學問切磋。不但教育了學生,也提高自己。
參考資料: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41148839.html
中國公司印章有什麼統一要求嗎
銀河麒麟 首先,刻章需到持有 特種行業許可證 的刻製單位刻製公章,一切私刻公章均屬違法行為,所刻印章無任何法律效力。公章最好使用銅 不鏽鋼 牛角或木頭的材質,因為如需在銀行開對公賬戶時紅膠 光敏印等屬偏軟材質,銀行不給予備案,無法完成留印鑑的程式。持有 特種行業許可證 的刻製單位會依照所在地公安局規...
怎樣理解英語學科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統一
樂幫豬 你好,英語作為語言,本身就是為了交流。就工具性而言,我們通過學習英語課程掌握基本的英語語言知識,發展基本的聽說讀寫技能,從而形成用英語與他人交流的能力。就人文性而言,我們通過學習英語能夠開闊視野,豐富生活經歷,形成跨文化意識,發展創新能力,形成良好的品格和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自己的感悟則是...
怎樣理解解放思想是有限和無限的辯證統一
鄉棒a深藍 1.你的思想具有時代背景,你不可能有極大超越你所處時代背景的思想 2.人的思想是隨人類進步而進步的,這個進步可以說是無限的。上述回答沒有考慮人類的進化,即下一代生命形式和智慧形式能不能再稱為 人 也沒有考慮宇宙的變化。 礦泉水 你好,哲學上冊主要原理總結 第一課 辨證唯物論 1 自然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