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叫明德格物?出自《大學》

時間 2021-10-14 23:33:53

1樓:心苦竅玲瓏

香港大學校訓是「明德格物」,這句話出自儒家者言,旨在訓勉學生進德修業。

「明德格物」語出《禮記.大學》「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大學」意指博大的學問。

儒家治學,首重個人德行修為,「明德」就是彰顯德行,先完善內在德智的修養,然後推己及人:

「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根據宋儒朱熹的解釋,「致知」意指盡量擴闊知識領域;「格物」擇優**事物原理的意思。深入探索,學識自然會豐富起來,個人修養的基礎鞏固了,就可以身體力行,修己善,體現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理想。

2樓:初若安然

《禮記.大學》:「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知止而後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明」是搞清楚,弄明白的意思,「德」是至善至美的德行,「格」是接觸的意思,「物」就是「世間萬物」。

按朱熹懂得解釋,這樣廣泛的接觸事物,「格物」,就能明白事理,就是所謂的「致知」。心學大師王陽明對「格物致知」有不同的理解,他認為「格」是「革除」的意思,「物」是「物慾」的意思,人只有去除心中的不該有的慾望,不束縛自己的心性,才能達到知的境界。「致」可以理解為「達到」。

「明德格物」作為大學的校訓可以,作為中學校訓理解上就成問題。「明德格物」,「格物」是「明德」的前提和基礎,「明德」是「格物」的目的和歸宿,就是說要通過廣泛接觸事物,理解事物發展的一般規律,從而達到明白至善至美的德行的境界,指導自己的行動,做乙個高尚的人。

另外,四書的版本有很多,就《大學》而言就無法統一,有的是「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有的版本是「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於至善」。「在新民」還是「在親民」,要想搞清楚它們的區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3樓:慎安福

香港大學的校訓裡有一句是 「明德格物」。這句校訓出自《大學》「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明明德」, 第乙個「明」字是使動詞,第二個「明」字是形容詞。「明德」是人與生俱來的光明皎潔的德性。「明明德」就是讓這種德性彰顯出來,並將它發揚光大。

然後推己及人,使天下的人都能夠彰明其明德,同歸於至善。故香港大學的校訓將「明明德」簡稱為「明德」。

格物就是我們對自然界及社會的客觀規律的認識和把握,也就是「明明德」的基本工夫,而「格物」最基本的方法就是學習、實踐、思考,向書本學、向實踐學。「格物」的目的在於「致知」,即擁有淵博的知識。從「格物」、「致知」順推,即一步步做下去,才能達到「明明德於天下」的終極目的,才能使天下太平。

格物明德 什麼意思,明德至善 格物致知的意思

香港大學校訓是 明德格物 這句話出自儒家者言,旨在訓勉學生進德修業。明德格物 語出 禮記。大學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大學 意指博大的學問。儒家治學,首重個人德行修為,明德 就是彰顯德行,先完善內在德智的修養,然後推己及人 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 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 欲齊...

夜郎自大出自什麼生肖,夜郎自大是什麼生肖?

夜郎自大 是指生雞 生肖馬 生肖兔 生肖猴。夜郎自大 指在十二生肖中代表的是馬 雞。夜郎自大 指的是十二生肖中生肖牛。生肖馬。生肖馬的性格至真至善,至真至純,他們對待感情也是一向的真誠和友善,甚至甘願為了愛情而赴湯蹈火。112月下旬,生肖馬能夠在憑藉著自己的相思和愛意的驅動下,從而找回舊愛,在用心感...

什麼叫格物,致知,誠意,正心啊?

此段出自 大學 整段的意思是 古代那些要想在天下弘揚光明正大品德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國家 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國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 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先要修養自身的品性 要想修養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 要想端正自己的心思,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誠 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誠,先要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