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知道《論語十則》的知識點,誰有《論語十則》的重點題啊!

時間 2022-03-23 20:55:16

1樓:我要提問啊啊

論語十則

原文及譯文

1.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悅,不亦君子乎?」

1.孔子說:"學習了(知識),然後按一定的時間去實習(溫習)它,不也高興嗎 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處(到這裡)來,不也快樂嗎 人家不了解我,我卻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嗎 "

2.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 與朋友交而不信乎 傳不習乎 "

2.曾子說:"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別人辦事是不是盡心竭力呢 跟朋友往來是不是誠實呢 老師傳授的學業是不是複習過呢 "

3.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3.孔子說:"在溫習舊知識後,能有新體會,新發現,憑藉這一點就可以當老師了."

4.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4.孔子說:"只讀書卻不思考,就會迷惑而無所適從;只是空想卻不讀書,就會有害.

5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5.孔子說:"由,教給你對待知與不知的態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就是聰明智慧型."

6.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6.孔子說:"看見賢明的人,要想著向他看齊,看見不賢明的人要反省有沒有跟他相似的毛病."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7.孔子說:"幾個人同行(在一起),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師,我要選擇他們的長處來學習,看到自己有他們那些短處就要改正."

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 死而後已,不亦遠乎 "

8.曾子說:"士人不可以不胸懷寬廣,意志堅定,因為他肩負著重大的使命,路程又很遙遠.把實現'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嗎 到死為止,(路)不也(走得)很遙遠嗎 "

9.子曰:"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

9.孔子說:"(碰上)寒冷的冬天,這以後(才)知道松柏樹是最後落葉的."

10.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10.子貢問道:"有沒有一句可以終身奉行的話 "孔子說:"那大概是'恕(道)'吧!自己所討厭的事情,不要施加在別人身上."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yuè)乎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人不知而不慍(yùn),不亦君子乎

四書五經指

四書 中庸 大學 孟子 論語

五經 詩經 書經 禮經 義經 春秋

十個成語

學而時習之 溫故知新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 見賢思齊 擇善而從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任重道遠 死而後已 歲寒松柏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差不多了

2樓:匿名使用者

試題:請你合理引用《論語》十則》中的句子寫一段60字以內的話。(原文和答題方格略)

下面摘錄部分答案做些點評:

⑴我的成績不是很好,但是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我將擇其善者而從之,就一定會有進步的。(創設情景合理,引用合理。問題:①沒有引號;②第乙個句號使用不當,應用逗號。)

⑵孔子說過,「學習知識不思考就會迷惑,只思考而不學習就會疑惑。」我們學習知識千萬不能這樣。(問題:

①試題已規定引用文中句子寫話,應是直接引用,不可翻譯;②人物說話的提示語在所說話之前,提示語後應用冒號。)

⑶①老師常說「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②我們要學習別人的優點,別人的缺點如果自己也有就要改正。古人說:

「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③小明和小紅是剛認識的朋友,小紅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引用句子寫話要創設乙個合適的引用情景,這個情景要與所引用的句子在意思上保持一致。以上三例沒有創設引用情景,屬無意引用,就像「老師叫我們用崇高造句」這樣的造句一樣,不能表明你已懂得這個句子的意思,明白這個句子的適用場景。我們看乙個優秀的答案:

我不喜歡吃蘋果,爺爺給了我乙個蘋果,我不好意思不要。過後,硬要塞給姐姐,媽媽見了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⑷一次競選班幹,我沒有選上。媽媽問我為什麼?我說:

「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按照該句的理解,「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是沒有競選上班幹的原因,這裡創設的情景與引用的句子不能融為一體。我們看乙個表意類似的優秀答案:

我的朋友小剛競選班幹落選了,十分沮喪,其實他是十分優秀的。我便對他說:「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他笑了。)

⑸在學習上要有正確的態度:上課時要認真聽課,主動思考。要懂得「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的道理。

要「學而時習之」,及時複習。要「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虛心向他人學習。(這個答案試圖從四個方面闡述正確的學習態度,但忽略了60字的要求,含段前空格達90字,不簡潔,且後兩句引用談的還是學習方法。

我們比較乙個也談學習態度的優秀答案:一天,有位同學來問我題目,我不會,但顧及面子,我說:「會!

」但是,被那同學察覺出來,他說:「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⑹此外,還有「段前沒有空兩格」、「錯字多,表達不規範」、「當成抄寫題直接抄寫原文句子」等錯誤型別。

這個試題在於考查考生「運用知識的能力」,屬拓展性試題。抽樣統計表明,問題答案佔一半以上,這表明較多考生運用知識的能力較為薄弱,「學以置用」的思想有待強化。

以上問題答案告訴我們,選用句子寫話需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第一,如果命題給了自由選擇的餘地,就選擇自己認識深刻的句子,創設情景寫話相對容易的句子。如果規定了寫話的具體句子,沒有選擇的餘地,就必須按要求答題。

第二,必須創設與寫話句子相適應的情景,不可做無意引用。

第三,①不可改動原句,必須做直接引用;②正確使用引號;③段前空兩格;④不超過規定子數等。

誰有《論語十則》的重點題啊!

3樓:匿名使用者

⑵「四書五經」中的「四書」指 、 、 、

「五經」指 、 、 、 、 。

⑶生活中用來教育版人們要謙虛,不要權狂妄,不懂裝懂時,我們常引用《論語》十則中孔子的話: , , 。 ⑴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慍: )

⑵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故: )

⑶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罔: 殆: )⑷擇其善者而從之 (從: )

⑸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 (歲: )

⑹)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其: 恕: )5.請寫出出自《論語》十則中現在常用的成語四個.⑴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⑵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⑶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⑷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⑸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宋開國丞相趙普曾說:「半部《論語》治天下。

」這句話是什麼意思?有什麼目的?(孔子曾說過:

「善人,不善人之師;不善人,善人之資(資:這裡有借鑑的意思)。」用課文中的話說就是 。(

4樓:基籽

1.填空:(19分)

⑴《論語》是記錄 的一部書,是 家經典著作之一,是由 收集整理而成。孔子,名 ,字 , 時期魯國人,我國古代偉大的 、 。

5樓:匿名使用者

you are 苯苯

有關《論語十則》的所有問題及知識點

6樓:喻子明

論語十則

原文及譯文

1.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悅,不亦君子乎?」

1.孔子說:"學習了(知識),然後按一定的時間去實習(溫習)它,不也高興嗎 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處(到這裡)來,不也快樂嗎 人家不了解我,我卻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嗎 "

2.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 與朋友交而不信乎 傳不習乎 "

2.曾子說:"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別人辦事是不是盡心竭力呢 跟朋友往來是不是誠實呢 老師傳授的學業是不是複習過呢 "

3.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3.孔子說:"在溫習舊知識後,能有新體會,新發現,憑藉這一點就可以當老師了."

4.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4.孔子說:"只讀書卻不思考,就會迷惑而無所適從;只是空想卻不讀書,就會有害.

5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5.孔子說:"由,教給你對待知與不知的態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就是聰明智慧型."

6.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6.孔子說:"看見賢明的人,要想著向他看齊,看見不賢明的人要反省有沒有跟他相似的毛病."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7.孔子說:"幾個人同行(在一起),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師,我要選擇他們的長處來學習,看到自己有他們那些短處就要改正."

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 死而後已,不亦遠乎 "

8.曾子說:"士人不可以不胸懷寬廣,意志堅定,因為他肩負著重大的使命,路程又很遙遠.把實現'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嗎 到死為止,(路)不也(走得)很遙遠嗎 "

9.子曰:"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

9.孔子說:"(碰上)寒冷的冬天,這以後(才)知道松柏樹是最後落葉的."

10.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10.子貢問道:"有沒有一句可以終身奉行的話 "孔子說:"那大概是'恕(道)'吧!自己所討厭的事情,不要施加在別人身上."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yuè)乎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人不知而不慍(yùn),不亦君子乎

四書五經指

四書 中庸 大學 孟子 論語

五經 詩經 書經 禮經 義經 春秋

十個成語

學而時習之 溫故知新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 見賢思齊 擇善而從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任重道遠 死而後已 歲寒松柏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差不多了 ,都是我原來的資料,加油

7樓:柯迷真

第一則: 為人處事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yuè)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yùn),不亦君子乎?」 (《學而》)

孔子說:"學習老師傳授過的知識並時常溫習,不也很愉快嗎?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到這裡與你做朋友,不也很快樂嗎?別人不了解自己卻不生氣,不也稱得上是君子嗎?"

重點字詞解釋:

(1)子:中國古代對於有地位、有學問的男子的尊稱,有時也泛稱男子。《論語》書中「子曰」的子,都是指孔子而言。

(2)學:孔子在這裡所講的「學」,主要是指學習西周的禮、樂、詩、書等傳統文化典籍。

(3)時習:在周秦時代,「時」字用作副詞,意為「在一定的時候」或者「在適當的時候」。但朱熹在《論語集注》一書中把「時」解釋為「時常」。

「習」,指演習禮、樂;複習詩、書。也含有溫習、實習、練習的意思。

(4)說:音yuè,同悅,愉快、高興的意思。

(5)有朋:也就是志同道合的人。

(6)樂:與說有所區別。舊注說,悅在內心,樂則見於外。

(7)人不知:此句不完整,沒有說出人不知道什麼。缺少賓語。一般而言,知,是了解的意思。人不知,是說別人不了解自己。

(8)慍:音yùn,惱怒,怨恨。

(9)君子:道德上有修養的人。

論語十則的重點詞解釋,論語十則重點實詞

1 論語十則中的實詞 虛詞。62616964757a686964616fe78988e69d8331333339656362 實詞 實詞有實在意義,能夠單獨充當句子成分一般能單獨回答問題。實詞包括名詞 動詞 形容詞 數詞 量詞 代詞 六類。在文言文中,實詞是大量的,掌握較多的文言實詞,是提高閱讀文言...

論語十則重要的讀音和字詞釋義,論語十則重點實詞

子曰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 yu 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 y n 不亦君子乎?學而 孔子說 學習知識而又經常溫習功課,不是很愉快嗎?有朋友從遠方趕來,不是很快樂嗎?別人不了解自己也並不惱怒,不也是個有德的君子嗎?曾子曰 吾日三省 x ng 吾身 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

論語十則每個字的翻譯,論語十則每個字的翻譯 20

1.子曰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悅,不亦君子乎?1.孔子說 學習了 知識 然後按一定的時間去實習 溫習 它,不也高興嗎 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處 到這裡 來,不也快樂嗎 人家不瞭解我,我卻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嗎 2.曾子曰 吾日三省 x ng 吾身 為人謀而不忠乎 與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