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呵呵呵
以後就是有大喳子味的京腔。
2樓:言小瑾
北京腔字正腔圓比較靈動,東北話靠吼才有氣勢。
3樓:小仙女的鐵釘
我北京南城胡同的,一口地道京**話。很多南方朋友們分不清,問我是不是東北人。
4樓:
京腔語速較快,比較慵懶的感覺,有時候像含著說。
東北話兒化音也挺重。遼寧的不用分辨。其它兩省有些普通話說的好的很不容易聽出來。
但是還是可以從一些詞裡面發現不同的。比較明顯的就是,休息這個詞。東北話是念三聲,類似這樣念三聲的很多、另外就是沒有的沒,是念四聲。
5樓:新的新吧友
現在的電視上和平時的小品和小品演員基本上都是東北口味口音。
6樓:匿名使用者
調值上有些小差異,各個聲調的調值的幅度都比普通話要小。給人感覺發音不到位。平翹舌混亂,或自由變讀。或整體讀平舌、翹舌。或子音音位與普通話不同。
7樓:迪
東北的第一聲發得很低。尤其是在片語當中。比如「長春」中的「春」字,如果人說話時的相對音高從低到高分成1到5的話,北京話/普通話的這個「春」是高平,有55,東北話大概只有22的低平。
8樓:浪添傷
京腔就是大量詞彙兒化,部分單字詞使用時必須兒化,且兒化承擔一定的語法功能。北京話比起中古漢語,產生了大量的同音字,而通過對某個音節進行兒化,通常會把這個單音節詞根封裝為名詞詞性,據此可以對單音節詞產生某種區別。如,「shi4」這個音對應大量的漢字,但是如果兒化成「shir4」,則只能是名詞詞性的「事兒」。
9樓:絆絆
這個問題我很有發言權,我家既有北京人又有東北人,感覺是這樣的:北京話有點吊著的感覺,像一碗煮的很硬的炸醬麵,略帶一點京城文化的驕傲感。東北話聲音比較厚實,略帶一點鄉土氣,以及審時度勢的財務與戰略分析感。
10樓:三熙
以前有段時間和北京朋友玩,結果還有人以為我也是北京的,北京人說話兒化音明顯,東北人說話就是普話東北話切換來,時不時冒出來「咋整啊」「幹哈呢」「別bie(四聲)說話」。
11樓:匿名使用者
我們北京同學跟東北同學對於我們乙個老師究竟是東北人還是北京人吵的好厲害,哈哈,其實北京話是兒化音,不變調兒,只不過兒化音重,調子不變。但是東北話就是兒化音加上變調兒!北京腔調兒很正常,但是東北大碴子垮音兒,說話音調經常會垮,也就是變調兒!
對於詞兒,我想說京**和大碴子95%都是一樣的,不存在太大差別。
12樓:消化
東北的是最後乙個字是第一聲的時候調比較低,再比如說「簡單」這種首字三聲第二字一聲的詞兒是,前面那個字會發成二聲。
13樓:絆你一生
東北年輕人受普通話教育後口音沒那麼重很容易和北京口音區別開,50歲以上的人口音還很重從口音上很難區分,我初中班主任去北京旅遊就一直被認為是本地人。這些人主要可以從一些詞彙中能區別出來,北京話從東北話分出去300多年吸收了很多其它方言的詞彙,新造出的詞彙也不少,北京地區詞彙有的東北人明白是什麼意思,有的不明白。
14樓:百小肚
東北話重音多,聲音粗獷,北京話拉長音,聲音陰柔,大內東廠哪個感覺。
15樓:京a老梁
外來人口的口音 很難改的 即便學習的再像樣 有乙個嚴重的點!真的不好改,ծ那就是一句話的尾音……3句話之內,老北京一定分的清。
16樓:匿名使用者
好區分……北京話不怯,也不野。
17樓:用啊戶名使用者名稱
這還用區分?多麼明顯啊。北京話就是語調往上揚,東北話就是語調往下拉。
18樓:曼聯
東北話難聽!我們北京話最好!
19樓:匿名使用者
北京人乙個字兒乙個音就能聽出來。
20樓:啊哈
北京話正默默的被東北話改變著,例如很多女孩喜歡說 嗯呢 咋整……
21樓:正義者
這兩種語言言調兒差遠了!
北方地區和西北地區分界線,北方地區與西北地區分界線確定的主導因素是
五綠蕊齋蓄 西北地區與北方地區的分界線自大興安嶺西坡向南至張家口,再延伸到蘭州。這條分界線主要根據年降水量確定。這條線以西 以北地區為乾旱地區,以東 以南地區為濕潤地區。1 西北地區與北方地區相比,地理位置有什麼相同點和不同點?相同點 都位於溫帶地區 不同點 西北地區為內陸地區,北方地區為沿海地區 ...
怎麼巧妙地區分英語中的明喻和暗喻
儘管區分明喻暗喻的意義不大,但是基本上如果見到了像 like 這種比喻詞的就是明喻了,沒有的就是暗喻。例句1嚴格來說不算比喻句。 區分明喻還是暗喻有意義?簡單的說明喻有比喻詞,本體和喻體,暗喻只有本體和喻體。實際上有時候很難區分。我用不到這,所以無法幫你。 淺隱夢 明喻是將具有共性的不同事物作對比....
為什麼八路軍和東北抗聯都沒在東北地區建立抗日根據地
樓上說的是一部分,還有就是日軍實行堅壁清野,再就是東北地區矛盾並不突出。1937盧溝橋事變後,從關內湧進了大量的移民,大概的在1000萬以上。從這就能看出,全面抗戰爆發後,東北要比戰火紛飛的關內強的多。還有就是東北地廣人稀,土地問題不尖銳。以上幾點就導致抗聯沒有群眾基礎,沒有群眾基礎就很難建立根據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