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網友
第一題:對。
置換反應不一定要在溶液中進行。
熔融或加溫狀態下的單質和化合物也能發生置換反應。
如果你是高中生我可以多舉兩個,但這兩個初中的反應方程式就已經足以說明問題了。
在加熱條件下。
cuo+h2=cu+h2o
單質和化合物的反應不一定是置換反應。
co2 + c = 2co
2so2+o2=2so3
置換反應:一種單質和一種化合物反應生成另一種單質和另一種化合物的反應。
第二題:不對。
當這種酸是強氧化性酸時例如硝酸,那麼產物就不一定是氫氣,鐵和稀硝酸反應生成一氧化氮等產物,和濃硝酸反應生成二氧化氮等產物。鋅和極稀的硝酸反應生成一氧化二氮。
2樓:競賽社群
比如焊接鐵軌的鋁熱反應就是不在溶液中進行的。
2al+fe2o3=高溫=al2o3+2fe還有氫氣還原氧化銅等等。
比如強氧化性酸hno3和活潑金屬反應就不是這樣的,它會把活潑金屬氧化成為金屬氧化物後再把它變成硝酸鹽,自己被還原成no或者no2
3樓:珀m邃
1氫氣還原氧化銅,所以是對的。
2鋁與濃硫酸濃硝酸反應,不產生氫氣。
硝酸是還原性酸。
4樓:蛟淚
1正確。2不正確,如fe+4hno3=fe(no3)3+no↑+2h2o 不一定會產生氫氣的。
5樓:捧著雨
第乙個對,例如co+cuo加熱生成cu+co2
第二個不對,和強氧化性酸,比如硝酸和濃硫酸就不生成氫氣,而是氮的氧化物或者二氧化硫。
6樓:網友
都不對。 +2 nabr(熔融)=br2+ 2 nacl
2.活潑金屬和 硝酸(無論濃稀)都沒有氫氣。
7樓:網友
對,氫氣和氧化銅生成水和銅。
不對,和強氧化性酸,比如硝酸和濃硫酸就不生成氫氣,而是氮的氧化物或者二氧化硫。不過這是高中知識啊……
初三化學科學疑問(急)
8樓:冰河恐龍
碳酸鈣是沉澱,已經被過濾掉了,不存在碳酸鈣。
一定存在的是氯化鈉,氫氧化鈉,可能存在的有,過量的碳酸鈉,氫氧化鈣,去溶液少許,放入試管中,像是觀眾加入適量的鹽酸,若有氣泡,則存在碳酸鈉,不存在氫氧化鈣。則溶液組成為 氯化鈉,氫氧化鈉,碳酸鈉。
再取溶液少許,通入二氧化碳,若產生沉澱,則有氫氧化鈣,沒有碳酸鈉,組成為 氯化鈉,氫氧化鈉,氫氧化鈣。
若兩個實驗均無現象,則不存在 氫氧化鈣和碳酸鈉。
初中化學實驗**題對於答案的疑問?
9樓:我的pp小灰灰
前面已經將裝置中已含有的水和二氧化碳去除,那麼最後收集的水和二氧化碳應該是一氧化碳和甲烷燃燒的產物。d中增重是水的質量,中間含有氫元素的質量為,這個是甲烷中的氫元素,由此可推出甲烷中的碳元素的質量為,裝置e中增重是二氧化碳的質量,中間含有碳元素的質量為,和前面算出的碳元素的質量相等,由此可知碳元素的質量全部由甲烷提供,不含有一氧化碳。
第二個問題,一氧化碳燃燒生成二氧化碳,會改變二氧化碳的質量。
初中化學實驗的幾個疑問
10樓:網友
還原氧化銅實驗目的是製取銅,如果先撤離氫氣,銅是高溫的會與氧氣重新反應成氧化銅。
2.應該是先撤離導管,後撤離酒精燈,在撤離酒精燈後由於試管內氣壓小,大氣壓會把水壓到試管內,導致試管炸裂,所以先撤離導管,後撤離酒精燈。
3凡用排水集氣法的須先先撤離導管,後撤離酒精燈,和一氧化碳還原氧化物的須先撤離酒精燈,後停止通氣。
11樓:hikalu小光
1、防止被還原的銅再次被氧化。
2、防止水槽中的水被吸入試管中,造成試管破裂。
3、用排水集氣法制取的實驗一般都是這個操作過程。再比如:用co還原cuo。用kclo3製取o2
12樓:沈悅小悅哥
1因為在加熱時如果你先撤氫氣,那麼空氣就會與銅在加熱條件生成氧化銅。
2因為你選的是排水法收集氧氣吧,防止水槽中水倒流進入試管,使試管炸裂。
3這個我現在也想不起來,太長時間不用了。
13樓:無可奉告
防止cu再被空氣氧化。
防止倒吸。一般排水法制取氣體都是,含有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銅。
14樓:網友
1、如果先撤氫氣導管,會有空氣進入,高溫狀態下,銅與空氣中的氧氣發生氧化反應又生成氧化銅。
2、先撤導管,若先撤酒精度,水倒吸進入試管,爆裂。
3、氣體還原金屬氧化物的實驗類似。
15樓:終無須時
防止熱的銅再次被氧化。
防止水倒流,使試管炸裂。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銅。
16樓:網友
1、在溫度較高的情況下,還原出來的銅容易被空氣中的氧氣氧化,所以要先撤離酒精燈,在撤離氫氣導管。
2、為了防止冷水倒流入試管,炸裂試管。
17樓:度化學
1 防止灼熱的氧化銅再次被氧化。
2 高錳酸鉀製取氧氣的時候先撤離導管,後撤離酒精燈。
3 凡是給固體加熱,外邊連盛水裝置時,都同2的步驟。凡是氣體還原固體時,都是1的步驟。
一些關於初三化學的疑問
18樓:百逢達
1、化合價根據在化合物中各元素原子正負化合價的代數和等於零計算。不過有些原子或原子團在化合物中有固定的化合價,可以在計算時利用。一般情況下,o-2價,h+1價,al+3價,鈉鉀等鹼金屬+1價,硫酸根-2價,碳酸根-2價,氫氧根-1價,硝酸根-1價,銨根+1價。
2、核外電子數主要按照原子序數(核電荷數),結合核外電子排布規律考慮。
3、形成化合物以後不一定都滿足8電子穩定結構。如co、no、pcl5等化合物就不滿足。不能把初步學到的東西絕對化。
19樓:網友
1、氧一般是-2 氫一般是1 鹼金屬+1 鹼土金屬+2 鋁+3,記住一些沒有變價的元素然後根據化合價總和為0計算。
2、按原子序數。
3、八電子穩定只是一種最初等的化合價理論,並不是所有都符合。實際上每個電子層還有亞層,相應的軌道全滿、半滿時能量最低,電子的排布是根據能量最低原則來的,因此化合價可以多變。你學到以後就知道啦。
20樓:琦亞瑞
1.根據原子序數,也就是質子數畫出原子結構示意圖,那你可以根據最外層電子的得失得出常見物質的化合價,得乙個電子就是負一價,得兩個電子就是負二價,……依次論推,失乙個電子正一價,失兩個電子正二價。
所以第三個問題,8電子的穩定結構是初三學習初步學習化學的一種最簡單,也是最一般物質的得失電子的表現,而元素在組成物質時得幾個失幾個是不一定,也就有了不同的價態,到高中時會進一步學習物質的構成。
21樓:
鐵不光是最外層電子參加反應,有時候次外層電子也要參加反應,所以會有不同的價態。
而且八電子穩定結構只是一種穩定結構,並不是唯一的穩定結構。
22樓:網友
1.最外層電子數,高中會系統學的,初中記住一些就行了。
2。原子序數。
3.因為電子層半滿,全空,全滿,或一定條件下都可穩定,所以有許多化合價。
化學是比較複雜的,要認真學才會弄懂。)
別忘採納,謝謝。
初三化學若干疑問
23樓:網友
1:鬥模敗電解水後,氫氧化鈉的濃度應變為6%,則5/(100-x)=6%,[x為減少的水的質量],x=25g.根據方程式的質量之比空顫,36/25=4/mh2,氫氣的質量為。
6:na,原子數最多就是物質的量最大的,設質量都為1g,則鈉的物質的量為1/23mol,以此類推鈉的物質的量最大。就像買相同斤兩碼態的蘋果,蘋果的個頭越小,那麼個數就越大。
初三科學急啊
1全部這麼簡單的題目你也問啊。我不給你答案,我教你怎麼做 列出方程式 不要管硫酸的 用鋅的質量 鋅的分子量 氫氣的質量 氫氣的分子量,注意係數質量分數 硫酸質量鋅片質量減去氫氣質量除以196 題目有點含糊 我想應該是h2so4質量為196g1.硫酸物質的量為2mol zn物質的量為0.5molh2s...
初三科學化學題計算題
2lioh 固 co2 氣 li2co3 固 h2o 液 48 44 1g x x 0.92g 1 試計算1g氫氧化鋰所能吸收co2的質量0.92g2koh 固 co2 氣 k2co3 固 h2o 液 112 44 1g y y 0.39g 2 1g氫氧化鉀所能吸收co2的質量0.39g 3 等質量...
怎樣學好初三的科學,怎樣學好初三科學
小賀仔 作為過來人,如果我沒猜錯的話,你應該是一個女生吧,而且是那種學習比較踏實的女生。當年我們班也是,初一二成績不錯,但是初三大家都努力學習的時候就會感到無所是從。中考看的是考試總分,所以成績均衡很重要。你完全可以充分利用接下去的這個寒假糾正自己偏科,也就是你的化學短板的現狀,我認為,糾正偏科首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