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如何學習論語,小孩如何學論語

時間 2025-02-22 01:10:18

1樓:從口從羊咩

小學生如何學習《論語》?

1.重在朗讀。《論語》共二十篇,大約15900餘字。

篇幅較短小,屬於語錄體。從二年級開始,就可以藉助拼音來讀。不必太拘泥於註解,每天讀二三十分鐘即可。

通過反覆的朗讀,達到爛熟於心。

2.貴在堅持。小孩子沒有耐性,沒有人督促,往往淺嘗輒止,或是半途而廢。最好是參加國學班,有很多小夥伴一起讀。每週一兩次,經過三兩月,基本上就可以背熟了。

3.名師指點。雖說有註釋幫助孩子做文字上的理解,但是有人生閱歷的老師給與一定程度的指點,並且可以引用歷史故事進行闡發,進一步幫助孩子開闊視野,加深理解,提高認識。

4. 加強實踐。夫子言論,重在實踐。尤其對學子多有教益,讀得多了,也要身體力行。這也是讀的目標之一。

論語》是一本偉大的書,可以增長乙個人內在的力量。如果乙個家長想要自己的孩子將來做成點事,想要自己的孩子省一點心,想要自己的孩子能承擔,有責任,就請從讀《論語》開始。

2樓:一網情深的阿慧

學習《論語》四步走。

第一步:先讀。每天要給自己固定的時間,朗讀《論語》。

俗話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當你真正讀到三百遍的時候,《論語》就好像是空氣一樣,隨時在你的呼吸裡,你並沒有感覺到它的存在,但《論語》已經深深走進你的心裡和思維裡。

第二步:識字。手頭一定要準備《爾雅》和《說文解字》,還有一本古漢語詞典。《論語》是先秦時期的書籍,不要太相信漢朝以後的註解呀!

第三步:翻譯。對每一章具體是什麼意思,要能準確翻譯。

但是,我們應該相信哪乙個版本呢?就拿《論語》第一章來說,各有各的說法。那就認真學習王巨集傑老師的《復活論語》吧,然後和其他版本對照,看看有什麼不同。

第四步:理解。學習《論語》是一生的事情,按照《論語》的教育,去做好乙個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更需要一生的實踐。《論語》是我們每個人學習、成長並走向成功的唯一教科書。

二。論語》是一本什麼書?

1、《論語》告訴我們,乙個完美的人生,是讓自己成為儒家真正意義上的君子。孔老夫子告訴我了我們不同身份的人,作為君子最根本的要求。

2、《論語》告訴我們,做好乙個人的根本,就是孝敬父母、尊敬兄長,做事盡心竭力,為人必須誠信(孝悌忠信)。

3、《論語》告訴我們,乙個老師學習了《論語》,自己如何去做,又如何做好?(學而篇第四章)

4、《論語》告訴我們,乙個學有所成的人,一定要積極投入到社會中去,為社會服務。學有所成最重要的選擇就是「為政」。

5、《論語》告訴我們,乙個為官的人該如何做才是完美的,也就是說所有做官的道理都在《論語》中。

總之,人世間為人處世的大道理,都可以在《論語》中找到答案。《論語》是我們一生應該手不釋卷的教科書。

小孩如何學論語

3樓:愛喝粥

從小到大,我們都被老師教導要時常溫習。其實,古人很早就告訴我們「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的道理了。這是古人留給我們的話,也是我們現在應當踐行的話。溫故的原因有兩個,第一:

人的記憶不是持久的,時間長了記憶就會受損,而溫顧則可以讓記憶修復並再次鞏固。第二:人的理解能力和對事情的體悟是有階段性的。

在經歷過一段時間之後,我們再重新品讀一些詩詞每句,也許會有不一樣的感悟,或者是比之前更加深刻的感悟。所以時常溫習才能真正的把知識學通學透。當你學的足夠好了啊,可以自己得出感悟時。

那你就是將知識學通了。

思雨學到底應該是怎樣的關係呢?這個問題孔子。

早在兩千多年前就已經告訴我們了,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學與思應當是結合在一起的。二者真正結合才叫學習。學有所思而後思有所學,「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

學習應該是學有所思的過程,而不是毫無所學就開始「終夜不寢,以思。」學習不只是乙個聽取知識的過程,還是乙個通過思考去吸收知識的過程,沒有思考,是無法將知識轉化為自己的硬體的。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儒家思想。

一直以來都是崇尚學習並告誡後人要好學的。好學是什麼呢?他是「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的實事求是,他是「敏而好學,不恥下問」的謙卑和對學問的認真。

學習就應當好學,樂學,因為興趣會是最好的老師,對一事物感興趣,才會想要去了解它。學習也應當是實事求是的,好學才會對自己不懂的更加用心,努力去彌補知識上和技能上的漏洞,正視不足,才會變得更好。學習更應該是不懂就要問的,做到好學,便能夠像孔子那樣不恥下問。

乙個真正的好學者是不會在乎聞道之先後的,而這些都應該是學習應該有的態度。

論語》同樣也教會了我們要善學,抓住任何機會去學習他人的長處以及改正自己的不足。善學即「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善學也是明白「三人行,必有我師焉」的聰慧,善學也是「擇其善者而從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的理性。人都是不完美的,我們的一生都是在不斷完善自己的過程。人生尚且如此,何況是學習呢?

學習上我們應該抓住一切機會去改正自己的不足,學習他人的長處。

適合小學生的論語中的句子

4樓:**a學姐的學習指南

1、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論語·子罕》

灶冊天寒地凍,才曉得松柏樹是最後落葉的。

在艱苦的環境裡才能看出乙個人的節操和品格。

在艱苦的環境裡才能真正考驗人。

2、溫、良、恭、儉、讓。——論語·學而》

溫和、善良、嚴肅、節儉、謙遜。

孔子隱磨巨集每到乙個國家,必然聽得到那個國家的政事,他就是靠「溫、良、恭、儉、讓」的美德和態度獲得的。

這也是我們求知、做人應遊舉具備的品格和態度。

3、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論語·為政》

只是讀書,卻不動腦筋思考,就會茫然不解;只是空想而不去讀書,就會疲憊而無所獲。

學」與「思」是相輔相成的,如果只注重某一方面而忽視另一方面,就達不到好的效果。

4、三人行,必有我師。——論語·述而》

三人同行,另外兩人一定都是我的老師,他們身上有好的地方,我就向他們學習。他們身上有不好的地方,我就對照自己,看自己是不是也有那毛病,有,就改正。所以這裡的「師」,不一定是超過我的地方,而是從好壞兩個方面去學習。

小學生必背《論語》是什麼?

5樓:生活大家

小學生必背《論語》:

1.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講解】:學習了,而能按時去實踐,不也高興嗎!有朋友自遠方來,(切磋學理),不也快樂嗎!別人不瞭解我,我並不埋怨,不也是君子嗎!

2.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講解】:有道德有學問的人不貪圖飲食的滿足、居室的舒適(不把精力放在吃住上),而求做事勤快、說話謹慎,向有道德有學問的人請教,這樣做,就可以說是乙個好學的人了。

3.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講解】: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就是真知啊。

4.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講解】:唯讀書卻不思考,就會感到迷惑而無所得;只是空想卻不認真學習,就會弄得精神疲倦而無所得。

5.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溫故知新)

講解】:溫習已知的舊知識,又能領悟到新的東西,可以憑藉這一點做老師了。

6.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距。

講解】:我十五歲時開始立志學習,三十歲時能立足與社會,四十歲時能通情達理遇事不再疑惑,五十歲時懂得了天命的道理,六十歲能聽的進不同的意見,到了七十歲時已經達到隨心所欲,想怎麼做就怎麼做,也不會超出規矩。

7.朝聞道,夕死可矣。

講解】:早上懂得了真理,晚上就死去,也是可以的(愛真理勝於愛生命)。

小學生如何學習,小學生應該如何養成正確的學習習慣?

習慣是長時間養成的,一時不容易改變的傾向和行為方式。良好的習慣可以有利於促進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有機結合。它對於提高學生的道德水平,情感和態度等人格水平 學習能力 創新能力 智力水平 健康水平 生活能力都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是學生全面發展的催化劑。小學生的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要從低年級抓起,只有從入...

小學生學習興趣培養的意義,如何培養小學生學習興趣

學不進則退 興趣是人對認識和活動的情緒表現,是積極 事物的認識傾向。可見興趣對人的影響是非常重要的,許多小學生的學習成績都不是很理想,其實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孩子沒有對學生產生濃厚的興趣,下面學大老師為大家帶來培養學習興趣的方法,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小學階段的孩子不愛學習,任憑如何輔導學習成績仍不理想,...

中小學生如何學習Python程式設計?

一 中小學生接觸電腦的時間很少,所以要經常操作電腦,熟悉電腦的操作,查資料,環境變數,命令列等等。二 程式設計需要一些英語基礎,不用很厲害,但是至少要能看懂一些簡單的網際網路開發方面的英文單詞。三 python是膠水語言,本身語法很簡單,大部分功能都是依賴框架,但是不要以為語法簡單就忽視,基礎非常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