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二戰期間,德國老兵海因茨·奧托·浮士德目睹了種種慘狀,他不願回想。
但這不是他生命中最難熬的時光。
戰後,這位高中教師寄希望於未來,兒子卻開始追問,他的手上是否沾滿罪惡和鮮血。
那聲慘叫在他腦海中迴盪了72年
“啊!”可怕的慘叫又響起來了。過去的72年裡,它始終在海因茨·奧托·浮士德的腦海裡迴盪,只有他自己能聽到。
每當浮士德在窄巷深處安靜的小房子裡獨處,無論坐在餐桌前,還是花瓶裡插著鬱金香的客廳,這聲尖叫都像不期而至的訪客,打破他難得的平靜。
它將浮士德送回72年前,送回2240公里之外蘇聯卡里基諾的一條戰壕裡。恍惚間,他又成了那個年輕的小戰士,在充滿暴力的世界中奮力掙扎,尋找可供生存的夾縫,苟延殘喘。
整個連隊蜷縮在戰壕裡,戰士們緊緊地互相靠著,浮士德旁邊是好友埃克哈德。戰壕是他們惟一的庇護。
突然,連長衝著身後的戰士們吼道:“浮士德這隊,到前面來!”
浮士德沒有動。這時候聽從指揮,只會讓自己變成死人。
“別說話,埃克哈德。”他悄悄對身邊的朋友說。但埃克哈德大聲答道:“我們來了!”
這個8人小隊的目標是攻下前方的村莊,在他們之前,已經有無數戰士倒在路上,每一步前行,都要從屍體殘軀上爬過。
蘇聯人的炮彈像雨點般攻過來,3位戰友哼都沒哼一聲,當即死亡。特里茨勒朝浮士德跌滾過來,左手跟胳膊之間只剩一條肌腱連著,他一咬牙,將肌腱扯斷。
埃克哈德被擊中,浮士德試圖去救朋友。到處都是蘇聯人和德國人,每個人都一邊奔逃一邊開槍,努力活下來。浮士德沒子彈了,被迫撤回。
“啊!”埃克哈德的慘叫不斷傳來,一聲比一聲弱,帶著無比複雜的含義:乞求、希望、絕望。這聲音縈繞在浮士德耳邊,他卻束手無策,直到它戛然而止。
最後的戰鬥,竟是為沉默而戰
浮士德在萊茵河畔的辛齊希鎮安度晚年。這個晚上,他眼裡浸滿淚水。來勢洶洶的記憶碎片打破了他在現實與過去之間築起的高牆。
儘管已經92歲,浮士德依舊清楚地記得發生了什麼。談起那場戰爭,他總會帶著一種奇異的使命感,就像所有親身經歷過的人一樣。
“都過去了。”浮士德告訴德國《明鏡》週刊。還活著,讓他感到“難以置信的幸福”。他沒有時間回顧過去。這個“正常”的世界裡,沒有撕裂的腹部和掉落的人頭。
戰爭過後,浮士德回到德國,完成學業,建立家庭,然後在辛齊希鎮高中做校長兼美術老師。他很少與妻子談及自己的過去,儘可能地朝前走。
在兒子彼得的童年記憶中,家庭聚會是惟一一個會喚起父親回顧過往的場合。西奧叔叔和尤普叔叔坐在父親身邊,講起當年在蘇聯的戰鬥。彼得守在一旁,不厭其煩地傾聽:“你還記得嗎,那時候……”
彼得16歲時,這些老套的故事不再能滿足他。他意識到,父輩的談話中從未有過質疑,質疑曾經發生的一切和他們自己。
之後的幾年,德國zdf網路電視的二戰紀錄片《我們的母親,我們的父親》,讓這些問題被一再提出:父輩在戰爭中究竟做了什麼,他們是否是納粹、殺人犯或大**的**,他們是否願意公開自己的罪孽。
許多父親保持沉默。他們沒想到,自己最後的戰鬥,竟是為沉默而戰。
在浮士德家,父親沒有諱莫如深,兒子也並不想毀掉父親。幾十年來,他們一次次交談。
浮士德總是告訴兒子,德國人發動的戰爭是古往今來世間最大的犯罪。60歲的彼得想知道,為什麼父親會參與那場戰爭,在蘇聯的那些年裡,他是否像失去了右腿那樣,也丟掉了自己的良知。
“如果不是他,我肯定無法活到戰後”
害怕嗎?“不,我沒有。”
想過死亡嗎?“我意識到了這種可能性。”
有沒有期待成為狙擊手?“當然希望如此。”
在那個和平只是下次戰爭喘息之機的時代,浮士德相信,他是為了家庭和祖國而戰,這是他的責任。在一生中經歷至少一次戰爭,太過平常。
2023年,浮士德出生在一個信仰天主教的知識分子家庭,父親是電氣工程師。全家加入納粹黨看起來沒有什麼壞處。
2023年高中畢業後,浮士德工作過一段時間,在大學裡讀了幾個月書,學習德語和地理。
2023年6月21日,浮士德參軍,到了蘇聯邊境。他曾向德國《**報》這樣描述戰爭:“大炮的怒吼震耳欲聾,撕心裂肺,蘇聯人的陣地瞬間變成一片火海。
無數炮彈奪膛而出,從我們頭頂呼嘯而過,水銀瀉地般傾瀉在蘇聯人的陣地上。天空中到處都是轟炸機。**和火焰將地平線燒成了紅色。
”兵臨列寧格勒城下時,浮士德的部隊對著蘇聯人不間斷地掃射一個小時,消耗了18000發子彈和手榴彈。只要他們的槍聲一停,蘇聯步兵就震天動地地吼著“萬歲”,潮水般地湧來。
在一個被遺棄的蘇軍陣地,浮士德擊斃了第一個敵人,那是個歲數跟他差不多的小夥子。他開車經過一輛幾乎被炸燬的蘇聯坦克,能聞到皮肉燒焦的味道。一個戰友的內臟從腹部流了出來,高喊著“殺了我”,死在浮士德的懷裡。
目睹過無數悲慘的死亡,浮士德“習慣了戰爭的恐怖”。
2023年,一枚炸彈的碎片讓他丟掉一條腿,在美軍戰俘營中一直待到2023年年底。
“我們無法選擇時代”
回想往事,浮士德覺得,他沒做過任何值得懺悔的事。但這並不意味著罪惡從未發生。
列寧格勒路旁,一個穿黑色**的德國兵站在一個蘇聯老農面前,指了指他腳上的靴子。老人搖了搖頭,德國士兵於是掏出槍將他打死,然後把他的靴子據為己有。
“一些朋友覺得,知道父親開過槍就夠了,因此將他們視為罪人或**。”彼得告訴《明鏡》週刊。他已經能夠設身處地地為父親著想——他被丟進角鬥場,不開槍就活不下來。
這是真的嗎?如果父親犯下了不可饒恕的罪,他能否原諒?
彼得怎麼也擺脫不了這種不確定的感覺。他害怕得知真相,更怕父親因為這種恐懼而向他隱瞞真相。
戰後,浮士德參加過一個老兵會議,試圖將失敗的戰爭描述為德國英雄主義的勝利,不過只參加過一次。上世紀70年代末,他拒絕接受德國人對希特勒的爭議和批評,今天,他的態度有所改變。
彼得在幫父親寫一本戰爭回憶錄,其中有一個標題是“我們無法選擇時代”,這並不是藉口。
“我是一名優秀的士兵。”這是浮士德最喜歡用的開場白,直到今天他依然堅信這一點。但他也承認:“我只是一個令人難以置信的罪惡政體中,一個不錯的工具。”
2樓:匿名使用者
有的,像503營的虎式車組,阿爾弗雷德。魯貝爾應該活著
十年之後德國還有二戰老兵活著嗎?
3樓:
我也想,但很抱歉的告訴你,那是不可能的了。
4樓:人生的天與地
有很多的,特別是納粹少年師的,45年時才十幾歲,即使到了2023年,也不過80多。
二戰時,為何死亡的德國士兵是死在了盟友日本人的手上
叮嚀不可 這個德國士兵倒霉唄。德國在二戰的時候,採取的是閃電戰的戰術,這個戰術是在此之前沒有過的,占領了波蘭以後,德軍迅速侵占其他地方,當然,必然會遭到人家的抵抗,其中抵抗者裡面就有乙個是日本人。學過歷史的人就知道在西班牙內戰的時候,就有乙個國際縱隊,這個就是來自於世界很多國家的人組成的乙個支援軍。...
有沒有穿越到二戰德國的小說,求幾本關於穿越到二戰德國的小說
愛看 的毛毛蟲 小短評 二戰題材,女主是學習長笛的留學生,崇拜卡夫卡,並憑藉這份崇拜而獲得了穿梭時空的能力,去到1918年的布拉格,見到自己崇拜的作家,並邂逅了一生所愛 男主艾伯赫特。男主是薩克深貴族,在第一次遇到女主時才十歲,落水被女主救起。然後他們又有了第二次相遇,而這時男主十八歲,愛情開始。女...
有沒有什麼電影是二戰時候蘇聯和德國的坦克戰
貓明軒 解放 前蘇聯戰爭史詩鉅片1972年,莫斯科電影製片廠耗時4年拍攝共5集 解放 每一集的片名分別為 炮火弧線 突圍 主攻方向 柏林戰役 最後一擊 影片的時間跨度從1943年夏天一直到1945年5月 從蘇聯紅軍轉入 的庫尓斯克戰役開始,隨後是紅軍強渡第聶伯河,解放基輔,收復白俄羅斯,挺進東歐,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