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二戰為什麼會失敗,我覺得應該是勝利,精神上的勝利

時間 2021-10-29 12:53:53

1樓:

可以說德國是在政治上失敗了,但在軍事上各種偉大的戰略(尤其是閃電戰和特種戰)和德**隊良好的作風和令人膽寒的各個偉大的軍事將領(我最細換的軍事將領就是曼施坦因)。可以說德國是勝利的

2樓:鐵血戰士

最重要的原因是:英國的【超級機密】說到【超級機密】首先要從德國的“艾尼格馬密碼機”說起。”艾尼格馬密碼機“是波蘭人發明的,由於在商業上運氣不佳,後來被德國改裝成軍用新型密碼機-“迷”。

該機器結構結實、機器性複雜便於攜帶,儘管在戰場被敵方俘獲也無關緊要,以為只要調節一下機器上的轉子瞬間就會產生無數不同的祕密,除非瞭解程式否則毫無用處。德國統帥部的陸、海、空軍以及黨衛軍和其他國家機構的通訊都要用艾尼格馬密碼機進行加密。因此,艾尼格馬密碼機也就成了德軍“閃電戰術”的通訊裝置-“迷”。

但二戰前夕事情發生變化,2023年,波蘭情況部門向英國提供他們多年研製發明的一部“博姆”解碼機。60部博姆解碼機同時工作10小時就能將德軍最新型的艾尼格馬祕密機進行解密。英國人對機器進行改裝後,把它安放在布萊奇蕾莊園內。

正式命名為【超級機密】。

希特勒也經常用艾尼格馬密碼機同遠在北非的隆美爾進行聯絡。英軍住北非部隊司令蒙哥馬利能夠和隆美爾同時看到希特勒的電文。

【超級機密】無疑是摧毀軸心國以及地中海補給線起到了起足輕重的作用。

【超級機密】也成了整個第二次世界大戰盟軍及丘吉爾手中的一張王牌。

情報是戰爭的血液,對“元首”來說毫無價值。希特勒只憑自己想象,作戰計劃頂多舉行一次會議或

一次會談,從不研究細節,很多的做戰計劃都是在匆忙、催促、指責、侮辱下進行的。

【 超級機密】大本營- 布萊奇蕾莊園

德國的失敗也就在意料之中!

3樓:避世不語

成王敗寇,永恆不變的定律。德軍的工業不是太發達,前期鼎盛時還行,後來蘇聯的工業超過了,數量徹底超過質量,那時不管質量再怎麼好也會失敗。兩線作戰就是最大的敗筆,還有敦刻爾克放走了英軍的精銳,如果消滅了那麼英國就會一蹶不振,但是沒有,同樣的敗筆還有很多,還有就是內部問題了,期間出了一起刺殺希特勒的案子,這案子牽連很廣,隆美爾也因此掛了。

4樓:五星聖騎

lz真阿q,人德國人都認賬:輸了就是輸了。況且德國人的事情要你瞎起什麼勁

5樓:穩霸綠茵

德國在二戰會失敗,與其元首的直接軍事幹預有關。希特勒可以說是一個戰略天才,但是在戰術方面上他遠遠不如他的將軍們。其次是德國的徵兵制度,對蘇發動戰爭的前夕,德國通過其情報部門瞭解到蘇聯的戰爭人口在他們所能承受的範圍內,但事實上在41年末42年初的那段時期裡,德國人發現蘇聯的戰時徵兵門檻遠比他們想象的要底,而這也漸漸導致了德軍的兵力不足(相比蘇聯而言);最後我想應該是德國人對質量的高要求導致了他們的**不足,尤其是重**,而且德國人越來越重視坦克的火力和裝甲,忽視了它本應有的機動效能,相比較而言,蘇聯就不是這樣。

還有一條就是德國即使是在戰爭時期,軍需物資的生產份額在國內的總生產中佔得比例,相比較其他國家而言,是相當低的。至於精神,日耳曼民族嘛,從威廉二世開始,就是這樣了。呵呵

二戰德國為什麼會失敗

6樓:匿名使用者

軸心國(axis),是指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結成的法西斯國家聯盟,領導者是納

回粹德國、義大利王國和日答本帝國及與他們合作的一些國家和佔領國。

失敗原因:當時的日本和蘇聯是真刀真槍的交火了,可是在關鍵時候,德國為了解決波蘭問題,卻和蘇聯簽定了《蘇徳互不侵犯條約》,這個條約促成了日本在東北和蘇聯的倉促求和。看到這裡,總算明白了,雖然號稱軸心國,其實力量沒有用到一處,德國和日本在碰到對自己有利的情況面前,都毫不猶豫地出賣了自己的盟友。

從這裡看出了希特勒的侷限性,在他眼裡的世界,其實就是歐洲,最多加上北非和中東,這就是希特勒和整個德國的悲哀,沒有認清這是一場真正的全球戰爭。

為什麼二戰德軍會失敗?

7樓:匿名使用者

樓上說的都是區域性戰略乃至戰術問題,誤導樓主。

總體戰拼的是國家整體實力,並不是軍隊優秀就能橫掃一切了。要實現獨霸歐洲的戰略意圖,德國的主要對手包括波蘭、英法、蘇聯、美國。德國與世界為敵,無論在人口總數、工農業實力、資源總量等方面與盟軍差距甚大,根本沒有取勝的可能。

在早期可以憑藉高素質軍隊取得一定勝利,但是隨著戰爭進行,盟國的戰爭機器步入正軌,強大的工農業潛力發揮出來,整體實力逐漸增強,必然會對德國取得壓倒性優勢。無論德軍如何優秀,戰術指揮如何nb,戰略方面的劣勢是始終無法改變的,失敗是必然的。舉個例子,開啟地圖,看看蘇聯的領土縱深,要對這樣廣袤的領土實現有效佔領,需要多少兵力?

可能嗎?

德國方面也意識到這一點,為了扭轉這一劣勢,德國必然要利用暫時的優勢,打區域性戰爭、短期戰爭,避免長期戰爭與全面戰爭。在戰爭中,德國儘量將戰爭區域性化,逐個擊破,避免將盟國同時拖入戰爭。入侵波蘭,英法被拖入戰爭是在意料之中的,但是通過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穩住了蘇聯,而美國一直保持中立,這樣就實現了戰爭區域性化。

西歐戰爭結束後,德國無力渡海攻擊英國,英國同樣無力侵入歐洲,西線暫時穩定。還是本著戰爭區域性化的原則,德國轉向下一個對手蘇聯,美國依然中立。但是德國很清楚蘇聯的實力,巴巴羅薩計劃並不是要消滅蘇聯,只是要將蘇聯擊退,在東方佔領前進基地,以空軍對蘇聯烏拉爾地區進行襲擾,取得對蘇聯的優勢戰略地位,保證東歐地區的穩定。

至於美國,德國希望他一直保持中立,就這麼中立下去,因為他根本不在德國的作戰計劃之內。如果巴巴羅薩計劃成功,英國已經被打殘,蘇聯被趕至西伯利亞,美國被孤立在西半球,被太平洋地區日軍牽制,無力對歐洲施加影響,德國就可以實現獨霸歐洲的戰略目標。只是巴巴羅薩計劃失敗,蘇德戰爭變為長期戰爭,美國偽裝中立,公然援助盟國,形勢對德國不利。

隨著日本對美國開戰,為了與日本配合,德國不得不對美國宣戰,由此陷入了全面戰爭的格局,失敗已經註定。

8樓:匿名使用者

要是德國低估了英國的軍事實力和攻打蘇聯,德國認為英國被逼出歐洲大陸後,再也沒有能力來阻撓自己統一歐洲大陸的計劃,然而事實並非如此,英國皇家海軍從戰爭一開始就牢牢把住了北海出口,使得德國水面艦只無法通過日德蘭半島,皇家空軍也在海峽上空挫敗了納粹空軍,而德軍就是在這不分勝負的時候貿然去攻打蘇聯,設想一下,如果德國不入侵蘇聯,也就不會有蘇美英三國聯盟,德國也不會在東線損失如此多的人員與裝備,如果把東線戰場的1094個師調至西線,或是義大利和北非,那麼戰爭的格局會有根本性的改變,即使是美國,與這麼一個強大的對手作戰也是很費力的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曾經橫掃整個歐洲的納粹德國最終成為了戰敗的一方。納粹德國失敗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其領導人在一些重大問題上的決策失誤。

根據多方面的資料和書籍的參考和多個軍事愛好者的朋友的討論,總結出納粹德國十個方面的錯誤抉擇

一。德國因為巴爾幹戰役耽誤了五週左右的寶貴的進攻**的時間。被絕大多數參與討論的和本人認為是德國在二戰中的一個最致命的錯誤。

二。希特勒頑固奉行不放棄一寸土地的作戰方法,也被認為是一個致命錯誤,雖然這一招曾在莫斯科會戰挽救了德國幾乎崩潰的東部戰線,但是它在整個戰爭期間給德**隊帶來的滅頂的災難遠更比它的積極意義要深重得多。

三。希特勒在敦克爾克讓裝甲部隊停止前進,事實上放走了30萬英國遠征軍,使英國有力量繼續戰鬥從而改變了整個二戰的程序,是一個不可饒恕的錯誤。

四。保密與間諜工作的嚴重失誤,德國人的密碼被盟國破譯,卻長期渾然不知,導致德國在戰場處處捱打,節節敗退。譬如蘇聯間諜佐爾格等給德國帶來的災難是難以估量的。

五。西線一直到2023年6月才開闢,而希特勒卻長期為一條根本不存在的西線保留了過多的兵力,尤其是早在2023年就在西線保留著50萬人,如果能夠把這些軍隊調到蘇聯前線,在2023年12月,德國人應該已經佔領了莫斯科。

六。第三帝國有一點**的猶太政策,使德國在歐洲大陸、甚至全世界失去了人心,增加了許多不必要的敵人。

七。如果德國不發動對蘇聯的戰爭,也許它不會失去在歐洲的霸主地位,“**是一個永遠不要去進攻的國家!”

八。假如德國是和美國結盟,而不是與經濟、軍事、科技都不發達的日本、義大利結盟,二戰會是個什麼樣子呢?和日本、義大利結盟絕對是個錯誤。

九。2023年,德國發動南線攻勢後已經重新奪取了蘇德戰爭的主動權,但是在斯大林格勒,為一個事實上已經成為了一個廢墟的,軍事上,經濟上價值不大的城市反覆爭奪,為了很虛無的政治利益,用他們並不熟悉的戰法流乾了身上的血。並且在失敗後,拒不接受事實,導致33萬人的覆滅。

斯大林格勒的錯誤其中還包括在戰役初期的同時向斯大林格勒和高加索兩個方向進攻這樣的戰略上的錯誤。

十。在第三帝國完全處於下風,條件並不成熟的情況,錯誤地發動“堡壘”戰役加速自己的死亡與很麻木、很愚蠢地判斷盟國登陸地點選在加萊,而錯過了在諾曼底將盟軍趕下大海,避免兩線作戰的最後機會兩項並列被人們認為是二戰中德國的第十項錯誤。

a4即v2是由德國火箭專家維爾納.馮.布勞恩為首的小組在波羅的海港口佩內明德研製的a系列遠端火箭的一種,是世界上第一種實用的彈道導彈。

"v"**於德文vergeltung,意即報復手段,這是納粹在遭到盟國集中轟炸後表示要進行報復的意思。v1和v2表示這兩種型號僅僅是整個系列的恐怖**的先驅。

v2長13.5米,發射全重13噸,能把1噸重的彈頭送到322千米以外的距離。火箭由液體火箭發動機推動,燃燒工質為液氧和甲醇。

發射時火箭先垂直上升到24-29千米高,然後按照彈上陀螺儀的控制,在噴口燃氣舵的作用下以40度的傾角彈道上升,也可由地面控制站向彈上接收機發射無線電指令控制。一分鐘後,火箭已飛到48千米的高度,速度已達每小時5796千米。此時,無線電指令控制系統指令關閉發動機,火箭靠慣性繼續上升到97千米的高度,然後以每小時大約3542千米的速度大致沿一拋物線自由下落,擊中目標。

由於當時制導系統的精度所限,誤差較大。

2023年初按盟國情報人員的情報,盟國發現這一計劃,並由對佩內明德的空中偵查得到證實。2023年8月17日夜,英國皇家空軍對佩內明德進行了一次著名的大規模空襲,毀傷了v2的地面設施。為預防重蹈8月17日災難,納粹將v2工廠遷到德國山區的山洞工廠,這個過程耽誤了預期的火箭攻勢。

2023年6月13日(諾曼底登陸後六天)v1開始攻擊倫敦,9月份第一枚v2落到倫敦。火箭攻擊造成了嚴重的平民**和財產損失。如果在六個月前對登陸部隊集結地進行集中攻擊而不是倫敦的話,即如艾森豪威爾將軍所說,盟國將遭到難以克服的困難。

對倫敦的攻擊都是在上午7至9時,中午12至2時,下午6至7時交通高峰期進行的,企圖嚇垮英國的民心士氣。可是,對經過2023年空襲的英國人民,在全面勝利已如此接近時,這種新的恐怖算不了什麼。在諾曼底前線的英國士兵更盡了最大努力用最快速度向威脅他們家庭的火箭發射地挺進。

除了向倫敦發射外,在盟軍9月4日佔領安特衛普港後,納粹向安特衛普港進行了大規模導彈攻擊。

v2一共生產了10000餘枚,用於實戰發射約5000枚。2023年德國投降前夕,布勞恩和400餘名火箭專家向美軍投降,後到美國,成為美國火箭技術和空間技術的奠基人之一;蘇聯也繳獲了大量v2的成品和部件,並俘虜了一些火箭專家,以此為起點,開始自己的火箭和空間計劃。

二戰德國那麼強為什麼會失敗,二戰中,德國失敗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德國失敗的原因很多,但說到根本,就是戰略上的失敗。克勞塞維茨說過,戰役上可以失敗很多次,但戰略上不能失敗一次。根本原因 戰略上陷於兩線作戰,德國國土面積和人口使他不可能同時應對多個強大的敵人。歷史上菲特烈大帝時期普魯士因為四面受敵差點亡國,後來的一戰也是因為未能徹底擊潰東西線的任意一線而失敗。二戰失...

二戰當中蘇聯能否獨立打贏德國,二戰為什麼蘇聯打贏德國不直接佔領歐洲。成為第二個歐洲霸主。

虎踞江南 如果沒有美英等西方盟國的大量援助,前蘇聯想要在二戰初期頂住德軍的進攻是不可想象的!尤其是 烏克蘭糧倉 被德軍佔領之後,蘇聯幾乎到了 命懸一發 的危急關頭。而恰好是此時西方盟國的大量援助 一直持續到1945年 才使得蘇聯度過了難關。至1943年2月 斯大林格勒戰役結束 後,可以說,即使是後來...

揭祕 二戰時期,德國為什麼會失敗

第一,國力所限看一看二戰時期各國的地圖,就可以發現,德國的國土面積太小了,國土小人口肯定少,並且資源也不及其他國家豐富,偶爾打一打仗還好應付,如果就這樣頻繁的打下去,德國絕對支撐不了。第二,目標不明確野心太大,德國雖然國家面積小,但是野心勃勃,他們進攻的國家還不止一個,總是在發動一次戰爭的同時,發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