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致富和燕子
1.重罪與輕罪。以法定刑為標準作的劃分。我國刑法沒有這種劃分,張明楷教授也是認為,可以考慮將法定刑最低為3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犯罪稱為重罪。
2.自然犯與法定犯。
(1)自然犯:在侵害或者威脅法益的同時明顯違反倫理道德的傳統型犯罪。如故意殺人罪。(不管哪個國家刑法,這些行為都會被規定為犯罪)
(2)法定犯:侵害或者威脅法益但沒有明顯違反倫理道德的現代型犯罪。如非法出租槍枝。
自然犯與法定犯的區分具有一定的相對性。因為即使是法定犯,經過長時期的立法規定,人們內心也形成了遵守的確信,會形成一種道德確信,成立自然犯。
3.隔隙犯與非隔隙犯
(1)隔隙犯:在實行行為與犯罪結果這間存在時間的、場所的間隔的犯罪。可分為隔時犯與隔地犯兩種。
(2)非隔隙犯:實行行為與犯罪結果之間沒有時間、場所間隔的犯罪。
劃分的意義:例如,對於隔隙犯,如果犯罪行為完成後,在犯罪結果出現之前可以成立犯罪中止。
4.即成犯、狀態犯、繼續犯。
(1)即成犯。一旦發生法益侵害結果,犯罪便同時終了;犯罪一旦終了,法益便同時消滅的犯罪。——故意殺人罪。
(2)狀態犯。犯罪行為終了後,危害結果繼續存在。——盜竊罪
(3)繼續犯:犯罪行為和危害結果同時持續的存在。——非法拘禁罪
2樓:匿名使用者
按侵犯的法益分類學比較好學
財產類、人身類、公共安全類、、、
3樓:手機使用者
就按照刑法分則的章節來分類,刑法已經按照犯罪侵犯客體的不同給分類了。這樣學習比較系統,有順序和條理感。不知道你是學來幹什麼用的。
怎樣能學好刑法?總是感覺刑法的知識結構繁雜,很難靜下來好好學習它,所以想問問有什麼好方法?????
4樓:周長喜大律師
刑法的知識結構,如果跟民法比,應當簡單的多。相對說,刑法是比較好學的乙個法律學科。
學習刑法時,重點是總則部分,功夫要下在這上面。你應當在頭腦中建立乙個框架,有了框架之後,你在往裡填東西,這樣就拿做到提綱挈領,事半功倍。我學習刑法距今已經快二十年時間了,但這個框架始終在腦子裡,不會忘記,這是一點自己的學習體會,僅供你學習時參考。
5樓:匿名使用者
專心把總則吃透。分則就是罪刑法定了
可以用圖表啊,對比啊,把相應的制度和概念列出來,方便記憶和理解。
6樓:昨天de歷史
學好刑法,關鍵是吃透刑法總則的內容,總則是刑法的靈魂。個人認為總則之中最關鍵的是犯罪論,這是基礎中的基礎,必須牢牢掌握。
單純學理論可能比較枯燥,不妨結合案例來理解,比較生動。個人感覺張明楷的《刑法學》是一本不錯的教材,可以研究一下。
7樓:孫法官說法
沒有好方法。「書山有路勤為徑」
刑法東西那麼多,怎樣算掌握
8樓:噪音真大啊
你只需要認真學習總則部分,吃透,舉一反三,後面的分則你只需要看主要罪名即可,其他罪名做一下了解即可。總則最重要,學會了總則,分則很簡單,都是雷同的
9樓:匿名使用者
熟悉所有條文,多做習題保證正確率較高,建議可以登入裁判文書網多看一下判決書。
10樓:匿名使用者
您好,依據您學習的目的不一,衡量的標準也不一樣。
11樓:匿名使用者
是為考試還是辦案,標準不一樣,也不好說
如何學好刑法
12樓:匿名使用者
結合案例學習是根本的、唯一正確的學好刑法的方法。
刑法總論部分要學好犯罪構成的四個構成要件,尤其是犯罪的主觀方面的分析,難點是間接故意和輕信能避免的過失的區分;犯罪形態;罪數及歸責原則等問題都是總論部分的難點及司法實踐中極易出現的問題。分則部分的學習主要是要注意對犯罪行為(也就是客觀要件)的準確把握。刑法分則的分類是按所保護的客體進行分類的,所以要注意具體刑法罪名在各章節中的歸類(這是初學刑法者易忽視的,如搶劫罪侵犯的是財產權利和人身權利雙重客體,但卻歸類在財產犯罪中,所以如何區分搶劫與搶奪、敲詐勒索甚至盜竊是重點),這有助於準確定性。
最後建議你多看看案例評析、研究方面的書,尤其是高法編的《刑事審判參考》。趙秉志教授編的案例研究的書挺多,挺實用,對你學好刑法會有幫助的。
13樓:法律快車
刑事法律指與刑事案件相關的法律法規的總稱,包括刑法、刑事訴訟法、司法解釋。當事人相關行為是否符合相關罪的立案標準,當事人應該受到怎樣的刑事處罰等等刑事辯護問題都可以在刑事法規中找到法律依據。所以了解基本的刑事法規還是很有必要的。
14樓:匿名使用者
(這是我無意中看到陳興良寫的關於如何寫好刑法的文章,我認為對那些想學習和了解刑法的人很有幫助就**了。作者陳興良是北京大學的法學院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
如何學習刑法,這是乙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問題,每個刑法學者都有各自的體會。在這裡,我想說一說個人的一些經驗。主要涉及以下三個問題:
一是法條與法理的關係;二是總則與分則的關係;三是理論與案例的關係。我的體會是:學習刑法,應當處理好上述三個關係。
一、法條與法理的關係
在很多情況下,我們對法條和法理實際上是不作區分的。比如平時別人問我們學習什麼專業,我們就是學刑法專業。這裡的刑法既包括刑法的法條,也包括刑法的理論。
但是法條和法理還是有所不同的。這裡的法條指的是法律規定,學習法律離不開法條或者法律規定。法條是乙個最基本的東西,但對法條本身我們還需要作進一步分析,比如法條和法律規範就不一樣。
按照德國刑法學家賓丁的觀點,在刑法之中,法律條文規定的是犯罪構成行為,而法律規範則是在法律條文背後的禁止性的命令。比如,刑法關於殺人罪的規定,對殺人者要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這個法律條文設定了故意殺人罪的構成要件,而其背後的規範則是禁止殺人。
因此,賓丁認為,在刑法中違法指的是違反規範,即違反禁止性的規定,而不是違反法律規定;違法,就法律規定而言,是符合而不是違反。也就是說,只有符合法律規定的殺人罪的構成要件,才談得上是違反禁止殺人的法律規範。所以,他把法條和法律規範是加以區分的。
法條有完全的法條和不完全的法條之分。完全的法條指的是法律規範的要素,即假設和法律效果均具備且統一在乙個法條裡的情況。在刑法中,法條主要是指刑法分則條文,它是對犯罪構成條件的設定。
正是這些法條對司法機關的定罪量刑提供了明確的法律根據,所以法條是立法意圖在語言上的反映,通過法條我們才能領會立法意圖。
從立法層面上來說,立法意圖總是要通過語言反映出來,最後落實在法條上的。因此,這裡有個言和意的關係,立法意圖是一種意,而法條是一種言。意圖需要通過口頭語言或者書面語言表達出來,因為意是一種抽象的、人的主觀的思想,除非存在李商隱詩中的「心有靈犀一點通」,也就是心領神會的情況。
在絕大多數情況下,人們要表達一種意圖,往往只能通過語言來表達。在立法中更是如此,立法要為公眾所知,立法者的立法意圖便只能通過語言來表達。而在用語言來表達意圖時,就可能會發生有的表達得好、有的表達不好的情況。
在表達得好的情況下,立法者便能把一種立法意圖通過語言完整的、恰當的表達出來,能夠使公眾準確的領會立法意圖,這樣的立法應該說是非常成功的。但在另一種情況下,人們用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意圖時,也可能會發生辭不達意的情況,他的意圖沒有很好的通過語言表達出來,以致公眾不能通過相應的語言來領會其意圖。這就會出現誤解,就好象你本來要批評人家,結果受批評者以為你是在表揚他;而你本來想表揚乙個人,而受表揚者聽了還以為你是在批評他,導致適得其反的效果。
這種辭不達意的情況在立法中經常會出現。因此,在運用法條來表達立法意圖時,就可能有時表達得好,有時表達得不好。這就使得我們在對乙個法律規定進行評判時,需要有兩個層次的評判。
首先是對立法意圖的評判,即立法意圖是好的還是不好的。如果立法意圖是不好的,即使你用語言把不好的立法意圖表達得非常準確,我們同樣可以對立法意圖進行批評,說明這樣的立法意圖為什麼是不好的。其次是立法意圖本身是好的但表達得不恰當的情形。
在這種情形下,我們便可以對立法技術進行批評,因為這樣的法律規定沒有很好的表達立法意圖。因此,對法律規定的這種評判是雙重的。
我們在通過一種法律規定來領會特定的立法意圖的時候,可能還會出現另外一種情況,這是由於語言本身的特徵所造成的。我們所使用的語言是有其自身特點的,它不是人為製作的,不象在數學、物理、化學學科中所設定的那一套人工的符號。後者的設定是人工的,完全符合邏輯的,只要用規定的方式表達出來,就不容易被人誤解。
相反,語言是一種在漫長的歷史社會生活中自然形成的符號。當然,法律的語言在所有的語言中可能是最規範、最嚴謹的。但儘管如此,在立法中所採用的大部分語言還是採用日常生活中的語言,只有少部分語言是人工的,即所謂的「法言法語」,如刑法中的假釋、減刑、累犯、緩刑等術語,這是法律語言中所特有的。
但立法中其它語言還是採用普通的生活語言。當生活語言被採納為法律語言時,在理解上可能就會有產生一些問題。在立法中是多採用一些法言法語,還是多採用一些日常生活中的語言,這是乙個二難的選擇。
如果立法語言過於專業化,立法就不太為一般的老百姓所理解,即不夠通俗易懂。而如果少一些專業術語,多一些日常生活的語言,老百姓接受起來就可能比較容易一些。
15樓:匿名使用者
你好,學好刑法並不難。建議:
1,刑法很重要,涉及面廣,首先要精讀刑法,刑事訴訟法等相關法律,打好法學基礎;
2,書本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要在案例中學,建議你多參加法院庭審,到律師事務所實習。
祝你成功。
16樓:匿名使用者
如果是專科或本科階段,刑法只要念上半部分,對於下半部分,也就是說規定各種具體罪名的部分稍微了解一下就可以了,考試的時候基本只考犯罪的構成要件,不會考到具體的刑罰,刑法相對刑法來說比較簡單。
刑法有那麼多條,我該如何去記住他們?
17樓:小傲cr愈
記憶,就是過去的經驗在人腦中的反映。它包括識記、保持、再現和回憶四個基本過程。其形式有形象記憶、概念記憶、邏輯記憶、情緒記憶、運動記憶等。
記憶的大敵是遺忘。提高記憶力,實質就是盡量避免和克服遺忘。在學習活動中只要進行有意識的鍛鍊,掌握記憶規律和方法,就能改善和提高記憶力。
下面介紹增強記憶的10種方法: 1.注意集中記憶時只要聚精會神、專心致志,排除雜念和外界干擾,大腦皮層就會留下深刻的記憶痕跡而不容易遺忘。
如果精神渙散,一心二用,就會大大降低記憶效率。 2.興趣濃厚如果對學習材料、知識物件索然無味,即使花再多時間,也難以記住。
3.理解記憶理解是記憶的基礎。只有理解的東西才能記得牢記得久。
僅靠死記硬背,則不容易記得住。對於重要的學習內容,如能做到理解和背誦相結合,記憶效果會更好。 4.
過度學習即對學習材料在記住的基礎上,多記幾遍,達到熟記、牢記的程度。 5.及時複習遺忘的速度是先快後慢。
對剛學過的知識,趁熱打鐵,及時溫習鞏固,是強化記憶痕跡、防止遺忘的有效手段。 6.經常回憶學習時,不斷進行嘗試回憶,可使記憶有錯誤得到糾正,遺漏得到彌補,使學習內容難點記得更牢。
閒暇時經常回憶過去識記的物件,也能避免遺忘。 7.視聽結合可以同時利用語言功能和視、聽覺器官的功能,來強化記憶,提高記憶效率。
比單一默讀效果好得多。 8.多種手段根據情況,靈活運用分類記憶、圖表記憶、縮短記憶及編提綱、作筆記、卡片等記憶方法,均能增強記憶力。
9.最佳時間一般來說,上午9~11時,下午3~4時,晚上7~10時,為最佳記憶時間。利用上述時間記憶難記的學習材料,效果較好。
10.科學用腦在保證營養、積極休息、進行體育鍛煉等保養大腦的基礎上,科學用腦,防止過度疲勞,保持積極樂觀的情緒,能大大提高大腦的工作效率。這是提高記憶力的關鍵。
記憶,就是過去的經驗在人腦中的反映。它包括識記、保持、再現和回憶四個基本過程。其形式有形象記憶、概念記憶、邏輯記憶、情緒記憶、運動記憶等。
記憶的大敵是遺忘。提高記憶力,實質就是盡量避免和克服遺忘。在學習活動中只要進行有意識的鍛鍊,掌握記憶規律和方法,就能改善和提高記憶力。
下面介紹增強記憶的10種方法: 1.注意集中記憶時只要聚精會神、專心致志,排除雜念和外界干擾,大腦皮層就會留下深刻的記憶痕跡而不容易遺忘。
如果精神渙散,一心二用,就會大大降低記憶效率。 2.興趣濃厚如果對學習材料、知識物件索然無味,即使花再多時間,也難以記住。
3.理解記憶理解是記憶的基礎。只有理解的東西才能記得牢記得久。
僅靠死記硬背,則不容易記得住。對於重要的學習內容,如能做到理解和背誦相結合,記憶效果會更好。 4.
過度學習即對學習材料在記住的基礎上,多記幾遍,達到熟記、牢記的程度。 5.及時複習遺忘的速度是先快後慢。
對剛學過的知識,趁熱打鐵,及時溫習鞏固,是強化記憶痕跡、防止遺忘的有效手段。 6.經常回憶學習時,不斷進行嘗試回憶,可使記憶有錯誤得到糾正,遺漏得到彌補,使學習內容難點記得更牢。
閒暇時經常回憶過去識記的物件,也能避免遺忘。 7.視聽結合可以同時利用語言功能和視、聽覺器官的功能,來強化記憶,提高記憶效率。
比單一默讀效果好得多。 8.多種手段根據情況,靈活運用分類記憶、圖表記憶、縮短記憶及編提綱、作筆記、卡片等記憶方法,均能增強記憶力。
9.最佳時間一般來說,上午9~11時,下午3~4時,晚上7~10時,為最佳記憶時間。利用上述時間記憶難記的學習材料,效果較好。
10.科學用腦在保證營養、積極休息、進行體育鍛煉等保養大腦的基礎上,科學用腦,防止過度疲勞,保持積極樂觀的情緒,能大大提高大腦的工作效率。這是提高記憶力的關鍵。
魯迅的作品中為什麼有那麼多錯別字
魯迅的那個年代白話初興,各種用法,寫法尚不規範。魯迅寫錯的字不叫通假字,通假又叫通借,前人也稱為假借,是古人用字寫詞時本有其字而不用,卻用一個音同音近的字來代替的現象。原本當用的字叫本字,臨時用來替代本字的那個字叫通假字或通借字 簡稱借字 因此魯迅寫錯的字還不能叫通假字,魯迅所處的年代漢字還不太規範...
中國的地圖是如何劃分的?為何有那麼多區
中國的七大地理區域,你的家鄉屬於哪個地區,為何如此劃分?中國地圖上是怎麼樣分割槽的?如華北,華南等。每個區都有那些省,市,自治區?中國的地理,東西南北是如何劃分的。具體依據又是什麼?謝謝 20世紀50年代以來,我國 和學術界在不斷探索和提出中國區域劃分的方法和方案。例如,建國初期的沿海和內地兩分法 ...
人為什麼一生中要受那麼多的苦
頓建設容鸞 許多的事情,總是在經歷以後才會懂得,一如感情。痛過了,才會懂得如何保護自己 傻過了,才會懂得適時地堅持與放棄,在得到與失去中我們慢慢地認識自己。其實,生活並不需要這麼些無謂的執著,沒有什麼就真的不能割捨。學會放棄,生活會更容易。學會放棄,在落淚以前轉身,留學簡單的背影 學會放棄,將昨天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