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同硬體配置的電腦,美國的和國內的差別在哪?

時間 2025-02-25 09:55:21

1樓:網友

除了**之外沒有差別!

中美的鍵盤是一樣的。中國也是使用美式鍵盤。

至於想買美國的電腦檯式機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就算你有朋友也不可能!郵局是不給郵的!

至於直接去美國買過關肯定被抓!沒收。

筆記本把包裝箱包裝紙等全部丟掉裝是自己使用的偷帶回來是可能的。

臺式電腦這麼大臺,你總不能說窩帶上臺式電腦去出差。

英文系統是能顯示中文的。vista英文版好像預設有中文支援。

如果要輸入中文必須安裝中文支援包和輸入法。

中文系統能顯示英文是因為所有的程式語言都是基於英文。

所以英文基本上是每個作業系統都支援的。

2樓:網友

產品分等級,一般賣到這邊的都是差的,廠商是根據國家的經濟狀況分配產品。美國的應該比國內的產品等級高,便宜的原因可能是在中國賣的產品要交的關稅多,保護國產的。

3樓:網友

英文系統使用國內的軟體,至少文字就不一定能正常顯示了,不過很簡單,自己裝箇中文版的xp或vista就好了。

一般的鍵盤都是一樣的,101鍵盤。

如果外國的品牌機,算進口產品,多收點稅很正常,不過不至於便宜好多吧?

4樓:網友

東西會比國內的好,咱們用的的是中國造,他們用的是中國造的海外版,外觀更適合他們的欣賞水平。

為什麼手機電腦處理器、記憶體硬碟等電腦配件市面上都是中國美國日本南韓生產的,而沒有俄羅斯產的?

5樓:飛能科技

1.這不過是國際分工罷了。主機板已經不屬於高科技產品了,已經屬於大眾產品了,之所以都是中國臺灣比較多,主要還是因為國際分工,其實主機板的大部分晶元的專利都來自美國,其次到日本、南韓和中國臺灣地區,臺灣主要以前的代工廠極多,鏈條成熟,整體成本會更低,但其實賣晶元和專利要比賣實際硬體掙錢。

2.這點你看白色家電就知道了(冰箱、電視等等),早些年,白色家電都是日本公司的天下,後來中國代工,接著逐漸退出廉價的山寨產品,畢竟平常百姓佔據多數,廉價打破市場,然後再慢慢轉正替代日本產品,接著再收購日本的白色家電品牌,但是許多核心技術,比如液晶面板、晶元等等仍然掌握在日本和南韓等企業的手上,像我們熟知的美的、格力等等,其實早些年都是買了別人的專利技術來整合的,格力是國企背景,資金充足,國家就通過它的手來操作收購,後面再借助他人技術逐漸研發,到逐漸打敗和替代,這其實都是乙個國家技術進步的必經過程,從模仿到創新再到自創。

3.但我們國家在主要的晶元領域,比如電腦cpu和手機cpu等領域仍然有很長的路要走,比如華為的海思麒麟手機晶元,其實仍是拿英國arm的架構來研發的,通過該架構自主設計了晶元,不過自主成分已經算是國產比較成功的了。

6樓:網友

歐洲也有處理器,記憶體的,比方英國的arm和德國的英飛凌。

硬碟屬於低價值消費品,盈利太低歐洲貴族看不上。

主機板你認為是高科技,但這是與處理器配套的,只要壟斷處理器,做主機板就成了打工仔了。

日韓臺,實際上都是美國的經濟殖民地,美國壟斷了cpu產業,日韓臺這些都是壟斷巨頭有意安排他們做的產業鏈低價值環節。要不你怎麼總看不到日韓臺只會做這些低價值產品,總是爬不到產業鏈高階呢?

至於俄羅斯,電子工業本來就落後,當時資訊革命的時候又被拒之門外,所以啥都沒有。。

7樓:網友

快消電子產品。

像手機平板膝上型電腦這些,**鏈全在東亞,美國提供核心硬體,像cpu和gpu這些的晶元還有部分封裝,然後日韓提供周邊電子元件,比方說日系電容,還有高純度氟化氫等精密電子領域的原料,中國提供組裝和部分中等難度的電子元件,東亞擁有這個產業的完整**鏈。俄羅斯沒被納入這個鏈條,沒有相關產業鏈。目前全世界的電腦和手機絕大多數或者全部是東亞生產的,印度還有一點。

電腦主機板具有明顯的從屬cpu的特徵,是英特爾和amd賞臺灣一口飯,作為美對臺支援的重要組成部分。

最後,手機電腦**鏈為什麼歐洲沒有,因為,1991年蘇聯崩潰,美國以為大局已定後,當時美國的主要競爭對手變成了歐盟(八幾年已經把日本打壓下去了),那時pc產業剛起步,美國規劃是聯合東亞的日韓臺做電腦方面的產業鏈與歐盟對著幹。再後來的手機爆發期,本來是歐洲(諾基亞)和日本(索尼等)稱霸,美國是聯合中國跟歐洲日本對幹,成功把歐日的手機也打掉,所以你現在看到手機和電腦的產業鏈都在東亞。現在美國又開始打壓中國的產業了。

看看這個流程,很好理解蘇聯和俄羅斯那塊不可能有美國主導的**鏈)。

8樓:網友

首先,你要搞清楚乙個概念。生產商和版權商是不一樣的。

比如多數手機都在用的驍龍晶元,是美國高通公司的產權,中國和其他地區只是製造商而已,製造商賺不了什麼錢。

一般來說,掌握產權的都是美國日本的大公司,中國能賺一點人工費已經不錯了。

而俄羅斯就是個二流國家,又沒有智財權,也沒有中國低廉可靠的工人,所以產業的上下游利潤都撈不到,只配賣石油。

9樓:求知川

其實關於電腦配件像俄羅斯以及其他歐洲國家都有生產,只是相對中美日韓等國家的電子產品可能**會更昂貴一點,在技術質量方面稍差點,所以得不到更好的推廣和廣泛應用。

10樓:網友

人家只要掌握核心技術就可以了,粗活累活交給別人去做,國際分工具體表現。就好像你是公司總經理,你不可能去一線幹活吧。

硬體配置較高的美國伺服器選哪個比較好?

11樓:網友

你如果是給國內使用者使用,你沒必要選擇美國的。不然有時候很多服務有問題呀。

12樓:

美國網路資源比較充裕,所以頻寬,ip都是充足,配置高點的可以選用rak機房伺服器,位於加州,距離大陸較近,訪問速度快,相關評測內容可以訪問rak中文指南。

成都電腦城極速空間和寧美國度哪個配置的好點,主要是效能和硬體的質量和穩定

13樓:壹知半解

標準的小白一枚,你就說,要i7 4770的cpu,gtx680的顯示卡,8g記憶體和ssd的256固態硬碟,電源要安鈦克500w的,這樣玩什麼遊戲都不會卡!

美國雲伺服器的硬體配置是不是比vps要高很多,不然怎麼那麼貴?

14樓:大漢無中策

那是國際範,當然會貴了。支援,服務都比國內要貴。人工都會貴很多。

15樓:匿名使用者

相比於vps,雲伺服器有以下優點。

1、擴充套件性強,可以隨著增加硬體配置而無需暫停**,很方便。

2、自定義基礎配置構架,使用者可以包括自定義網路架構、防火牆、負載平衡和ip部署。

3、穩定性較高,如果物理伺服器出現故障,將自動遷移到另一臺正常的物理伺服器而不會讓**出現無法訪問的情況。

誰能幫忙推薦部國外玩遊戲電腦的配置?急

16樓:手機使用者

天龍八部在國外就能玩 一般國外的電腦都能玩。

我朋友在西班牙 就一直玩天龍八部 其他遊戲能不能玩我就不知道了。

天龍八部配置超低 只要是一般能用的電腦都玩 不信你試試!

感覺好的話就給我加分 感覺不好的話就當我沒說。

小公尺手機的硬體配置大都是從外國供貨商購買,比如英偉達(美國),夏普(美國),高通(美國),三星(韓

17樓:踩傷地球的腳印

首先,夏普是日本的。

其次,國不國貨不是在於內部零件,而在於品牌。

它在中國繳納的稅,和在國外繳納的稅,本質就不同。

另外小公尺採購零件方式是批量採購,比零售**不可同日而語。【這樣的好處是,國外零件利潤首先會被小公尺壓榨,所以零售的小公尺手機主要利潤還是環流在中國。】

之後小公尺再在國外銷售,主要利潤也是流回中國。

所以國貨,定義本質在於經濟動向,最具利益者,應當是企業本身,其次是國家。

18樓:一雨江南

夏普是日本的,但是螢幕是國內生產!一般高通跟臺灣合作的只有梟龍!小公尺必須合作,因為硬體和軟體是自己做的,配套設施是合作的!支援小公尺。

19樓:土肥圓l鹹

現在大部分手機廠商都是這樣 你說的談何容易 目前國內能做到核心技術能自產的也就華為了。

20樓:甘星文

但是小公尺低價的**搶佔了很大的市場,衝擊暴力蘋果三星,這點大家不得不承認。

21樓:李易瘋

可是蘋果的cpu比高通的差,三星的cpu也不盡人意,於是小公尺才會選擇國外品牌。

22樓:愛你多1度

東拼西湊只要能賺錢他們就認為成功。自主品牌他們沒有這麼多研究經費。

23樓:漫憐翠

他們肯定是有的。就跟聯想一樣聯想裡面的硬體很多都是別人的。

24樓:海力布的祈禱

小公尺就是乙個吹牛逼的手機,能好到**去?

電腦硬體的對比及配置,電腦硬體配置比較

1.8200的優勢有 1 45nm技術,更省電發熱更小,2 支援sse4 指令集,多 效能更好,3 6m二級快取比6x50 6x20系列大2m,高負荷運算時有優勢。2.p35neo2 fr不錯,所有的p35主機板從499 3000塊之間的效能差距在10 以內,無非是用的原料不一樣,附加的功能不一樣而...

電腦配置的硬體問題

cpu 顯示卡 主機板基本沒什麼相容問題,電源也基本沒什麼問題,玩目前絕大多數單機遊戲和模擬器之類都問題不大。但記憶體建議配多一條,至少4g比較好,因為你要用ps2模擬器,那玩意對記憶體消耗的比較大,而且兩條2g也能形成雙通道。我覺得 i3 玩遊戲一般 還不如 搭建 amd 4核平台 顯示卡很好 微...

關於電腦硬體的配置

遊客甲 換個好一點的顯示卡,比如9600gt gt240 gts250,210實在太爛了 5200沒有意義了,換成5300 一樣的。記憶體換做ddr3的,ddr2的現在屬於尾貨 顯示卡,如果看高畫質足夠了,打遊戲這個就是看幻燈片 cpu 速龍64 x2 4000 520 主機板 昂達 a69t 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