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落雪來了
肯定會迅速被外來的資本佔據主導權,然後就是關鍵的管理權和控制權的瓜分,再然後就是核心區被拆分和重組,從而失去通訊領域的領導能力。
2樓:匿名使用者
體量達到華為這種規模,年產值在5000億人民幣以上,躋身於世界五百強名單,但沒有上市的,估計就只有華為這乙個異類了。
華為的競爭對手,無論是做手機業務的蘋果、三星,還是做通訊裝置的愛立信、諾基亞,無論是做企業業務的思科、ibm,還是做晶元業務的高通、英特爾,都是資本市場上的英雄,股價表現強勁。
全球化基因:海外收入佔比始終較高。
不同於一般公司的發展路徑,先做大本土、然後進行國際化拓展;華為出生起就帶有全球化基因,其海外收入佔比一直較高。
2009-2016年,公司海外收入均佔比超過50%;只不過2017-2018年,由於華為手機在國內的暢銷,導致近兩年國內收入反而超過海外收入。
盈利能力:過去13年累計淨利潤3149億元。
從盈利情況來說,華為也是十分對得起觀眾。
2006年,公司淨利潤僅41億元,到2018年,公司的淨利潤已經達到585億元,且公司的經營性現金流可以和公司的利潤匹配;2006年-2018年,華為累計賺取淨利潤3149億元。
公司盈利能力也非常不錯,毛利率也穩定在35-45%區間內,淨利潤率近幾年也接近10%。在毛利率方面,華為與同行業巨頭蘋果(nasdaq:aapl)旗鼓相當,超越國內同行業企業小公尺(hk:
01810)等。
華為上市了嗎
3樓:小瑤金融知識
沒有。截止於2020年12月,華為技術****。
沒有上市,也沒有****。
華為沒有上市的原因主要可以歸結為以下幾點:
1、華為市場表現良好,資金充足。已經完成了資本積累,不需要為了資金和融資需求而上市。
2、華為的股權非常分散,股權激勵。
是華為內部激發員工上進心。
的舉措。上市需要轉讓出一定數量的股權,華為如果春宴要上市,就要對公司架構做出很大的調整,公司管理理念也會受到衝擊。
3、華為不需要通過上市獲得認可。
拓展資料。一、華為公司。
的相關明細。
1、華為聚焦ict基礎設施領域,圍繞**及公共事業、金融、能源、電力和交通等客戶需求持續創新,提供可被合作伙伴整合的ict產品和解決方案,幫助企業提公升通訊、辦公和生產系統的效率,降低經營成本。
2、直到現在,華為的產品和解決方案已經應用於全球170多個國家,服務全球運營商50強中的45家及全球1/3的人口。
二、公司上市條件。
1、**經*****監督管理機構核准已向社會公開發行。
2、公司股本總額不少於人民幣三千萬元。
3、開業時間在扒簡銀三年以上,最近三年連續盈利;原國有企業依法改建而設立的,或者本法實施後新組建成立,其主要發起人為國有大中型企業的,可連續計算。
4、持有**面值達人民幣一千元以上的股東人數不少於一千人,向社會公開發行的股份達公司股份總數的百分之二十五以上;公司股本總額超過人民幣四億元的,其向社會公開發行股份的比例為10%以上。
5、公司在最近三咐啟年內無重大違法行為。
財務會計報告無虛假記載。
6、***規定的其他條件。
華為是上市了嗎?
4樓:匿名使用者
華為沒有上市。
這是華為的發展模式以及董事長任正非先生制定的公司發展方式決定的。
1、華為在創辦的初期,作為民營企業融資困難,同時為了吸引人才,任總大量稀釋了自己的股份,這就是華為的全員持股。既是員工又是股東,所以華為能萬眾一心,蓬勃向上,企業的執行力特別強。如果華為上市,就會有成千上萬個千萬或億萬富翁,這些人發展的動力就不會很足。
2、華為將自己定位為量產型公司而非技術創新型公司。華為進行了商業模式創新,新產品投入市場即以兩三年後量產的模型來定價,一開始就是虧損,如果華為是上市公司,就要對每季度的業績負責,就不能站在乙個產品5年或者更長時間能不能盈利來定價,從而去佔領市場。如果以西方公司的遊戲規則去運作,就不可能有今天的華為。
3、華為不片面追求企業規模,華為的發展不缺資金,因此不會進入資本市場,絕對不上市。「如果大量資本進入華為,就會多元化,就會摧毀華為20多年來還沒有全理順的管理。」任正非說,華為上市會造富一大批公司員工,「這可能會讓我們越來越怠惰,失去奮鬥者的本質色彩」。
5樓:徐靂說股權
華為本身的公司整體是無法上市的,因為它存在員工持股平臺,股權結構比較複雜,上市公司需要清晰的股權結構。
6樓:匿名使用者
想多了,華為沒有上市的啊。
華為公司上市了嗎
7樓:小鄭知道
二個是華為工會,持股。
華為的股權結構並非一開始就這樣的,是經過多次調整後演變到現在這樣。
二、華為股權結構演變過程。
早期全部由員工持股。
華為的員工持股起源於1990年,公司發展初期無法申請到銀行貸款,曾發不出工資給員工打欠條,後來把欠條寫成欠股份。
在1997年6月改制前,華為已是全部由員工持股的公司,股東包含兩部分:
一部分是:華為公司共688名員工,持股。
二部分是:華為子公司華為新技術公司共299名員工,持股。
初現工會託管股權。
1997年6月,華為對股權結構進行了調整,改制後的華為股東共包含三部分:
一部分是:華為新技術公司持股。
二部分是:華為公司工會持股。
三部分是:華為新技術公司工會持股。
將之前的員工直接持股,改為員工通過工會持股。
兩家公司員工所持的股份分別由兩家公司工會集中託管,並代行股東表決權。
初現員工虛擬持股。
1998年,華為派高層赴美考察期權激勵和員工持股制度,一種名為虛擬股的激勵制度進入其視野。
1999年6月,華為再對股權結構進行調整。
華為公司工會收購了華為新技術公司所持的全部股權(,同時收購了華為新技術工會所持有的的部分股權(,華為公司成為兩家工會持股的公司:
第一大股東為:深圳市華為技術****工會,持股。
第二大股東為:華為新技術公司工會,持股。
公司的全部股權都由兩家工會持有,員工成為間接股東。
8樓:孤巷裡遇見你
華為是沒有上市的。
公司名稱:華為技術****。
外文名: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總部地點:中國廣東省深圳市龍崗區坂田街道華為基地。
經營範圍:it、無線電,微電子,通訊,路由,交換等。
公司性質:民營企業。
公司口號:構建萬物互聯的智慧型世界。
年營業額:6,036億元人民幣(2017年)
員工數:180,000+人(2018年)
9樓:網友
當然沒有啊。不過華為內部員工有股份,華為還沒上市。
10樓:一有愛就走吧
華為一直沒有上市。當然這不是說華為沒有實力上市,只是任正非貌似不準備上市。對於這個,外界主要有兩種聲音。
有人認為華為不缺錢,沒有必要上市融資。也有人認為,華為是一家良心企業,不屑於某些企業上市坑害投資者的一些做法,特別是一些企業的大股東,上市後進行清倉式**,把乙個空殼扔在市場上損害投資者利益。
11樓:匿名使用者
沒有,華為一直都沒有上市。
12樓:旅初彤
你這個不是廢話嗎?世界500強的企業,能沒有上市的?
借殼上市是什麼意思,如果被借殼上市,對公司有什麼影響?借殼上市和整體上市有什麼區別
要看借殼後注入的資產質量。是因為國內ipo門檻太高或者一些政策方面的限制,一些公司不具備直接上市的條件,或者說直接上市成本高於借殼,就會採取借殼方式融資。和整體上市不是一個可以比較的概念。借殼指的是一種上市融資的方法,整體上市指的是用公司哪部分資產去上市 一騎絕塵 就是有些公司實力可以,但又不確定今...
華為榮耀8什麼時候上市
華為終端客服 華為榮耀v8在2016年12月上市銷售的,以下是榮耀v8引數資訊 1 榮耀v8採用5.7英吋大螢幕,大屏手機玩遊戲視覺效果也很不錯 同時還有專業的護眼模式,可以緩解視覺疲勞。2 榮耀v8擁有800萬畫素的前置攝像頭,配合魅我功能,時可自動進行美膚,後置攝像頭是雙1200萬畫素平行鏡頭,...
華為麥芒4什麼時候上市,華為麥芒4是什麼型號
華為麥芒6上市時間是2017年9月,麥芒6很不錯,價效比也很高,以下是麥芒6的手機配置引數 1 外觀 麥芒6採用英吋精彩全面屏,視覺新享受。18 9修長機身,配合弧面玻璃,渾然一體,提供更舒適的持握感。2 效能 麥芒6系統是emui 7.0的,長用如新 持久流暢,配置麒麟659八核晶元,64gb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