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沃爾沃和其他品牌汽車企業相比有什麼優勢

時間 2025-04-16 13:20:09

1樓:大秦菜的夢

不是太理解你所謂的優勢是哪方面的!

如果是車型方面,主要優勢在外觀、動力、安全和內飾方面,但僅限於s60、xc60、v60等相對新的車型上面,像s80l、s40在這方面的優勢並不明顯,還有乙個,就是**方面,雖說窩窩的競爭對手是abb,但在影響力上還是有差距的,但是沃爾沃的質量確實能與它們比肩,甚至超過它們的,同一級別的車,窩窩出於影響力的弱勢,通常會定價低一點的,價效比高,但售後保養方面,有些偏貴了(窩窩的主要銷售車型都是進口的,售後自然會貴一點,這個可以理解的)

在公司方面,窩窩現在屬於吉利汽車公司,但是在窩窩在車型開發、銷售、售後都是自己在搞的,吉利並不插手她的業務!如果說優勢,頂多就是有個熟悉中國市場的東家而已。

2樓:傑哥_很無奈

呵呵。。買沃爾沃的人都很有內涵。。那是一種低調的奢華感。。

3樓:西街

賓士和騰訊qq比,在世界上,那個品牌更硬?沃爾沃有吉利沒有的世界品牌知名度優勢。沃爾沃有吉利沒有的高階車優勢。沃爾沃有世界市場的優勢。

4樓:朱迎博

有領先 的變速箱 有領先的零配件體系 有世界各地的人才 有自己的學校 現代 的員工都是吉利大學裡出來的。

5樓:匿名使用者

沃爾沃重在安全效能和品位。你可以觀察一下你周圍的人什麼樣的人開沃爾沃,什麼樣的人開寶馬、賓士。呵呵,如果對沃爾沃感興趣,有個銷售員認識,你可以找她,一五吧三兒靈武靈就三四。

吉利汽車哪一款是採用沃爾沃平臺

6樓:顧小蝦水瓶

繽越。新車前臉採用了吉利最新的家族式設計語言--「時光競速美學」,此前的「水滴漣漪」前進氣格柵公升級為「星空回想式」,雖然名字很花哨,但從實車來看,只不過是造型更為立體,並且在細節處加入了鍍鉻飾條進行點綴,配合兩側稜角分明的前大燈組,整體給人感覺較為時尚大氣。

車型設計。車尾設計與車頭具有很強的呼應效果,分體式的尾燈組內部結構出彩,與剛剛上市的博瑞ge有異曲同工之妙,點亮後預計將會有不錯的效果。

車身尺寸方面,吉利繽越的長寬高分別為4330/1800/1609mm,軸距為2600mm,定位於一款小型suv。總體來說新車在外形設計上還是非常出彩的,甚至很多網友表示:這顏值長安cs35壓力都大了。

7樓:車車是道

吉利汽車有用沃爾沃的技術嗎?

8樓:網友

博瑞,gc9,現在上市了,被稱為中國最美的家轎。

吉利與沃爾沃究竟是什麼關係?

9樓:上海萬通汽車學校

吉利是沃爾沃的母公司。

1999年福特汽車以億美元收購沃爾沃汽車。並於2008年時減資24億美元。

2006年3月20日,沃爾沃汽車公司宣佈在位於重慶的長安福**廠生產沃爾沃s40轎車。

2009年12月24日福特汽車和中國大陸浙江汽車製造商吉利汽車的母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團就**沃爾沃汽車達成初步協議。

2010年3月28日,浙江吉利控股集團****(簡稱吉利集團)在瑞典哥德堡與福特汽車簽署最終股權收購協議,獲得沃爾沃轎車公司100%的股權以及包括智財權的相關資產,涉及金額18億美元,已在2010年第三季度完成交割。

將其總部設在上海,並且分別在成都((vccd)和大慶(vcdq)兩地新建工廠。工廠建設完成後位於重慶的長安福**廠將不再為沃爾沃s40代工。

沃爾沃和吉利有什麼關係?

10樓:上海萬通汽車學校

吉利控股包括兩個汽車公司:吉利汽車、沃爾沃汽車。

沃爾沃的汽車已經從沃爾沃集團中脫離了出去。沃爾沃集團是沃爾沃集團,吉利沃爾沃就是吉利沃爾沃,已經沒有多大關係。而沃爾沃集團現在主要發展的是,沃爾沃卡車,沃爾沃客車,沃爾沃宇航,沃爾沃遍達和沃爾沃建築裝置。

吉利汽車使用沃爾沃發動機後,汽車效能是否可以當國產第一?

汽車效能是可以當國產第一,吉利汽車使用沃爾沃發動機後,它的質量非常好,很多人都喜歡這款車。每乙個品牌其實都有比較高階的車,但是要做到讓顧客心甘情願的買單,還是需要提高自己的品牌力的。是不可以的,因為現在還是有很多優秀的國產汽車存在的。而且也銷量很高。我覺得可以的,因為這個品牌車的質量是很好的,而且性...

吉利汽車真的有用沃爾沃技術嗎,具體有哪些

姒裕代桐華 吉利間接用了很多沃爾沃技術,一,發動機技術,吉利汽車的1.5t及1.8t發動機的最大扭矩最低轉速都是1500轉,這是非常了不起的技術引數,德國大眾汽車的發動機引數也只有這個水平。德國大眾汽車的 比吉利汽車高多少倍?吉利自己應該沒有那麼容易有那個研發能力,那這個技術是沃爾沃指導的概率很大了...

沃爾沃和吉利宣佈合併,誰的收益最大?

月日晚,沃爾沃汽車 和吉利汽車控股 聯合宣佈 雙方達成最佳合併方案。在保持各自現有獨立公司架構 實現戰略目標的同時,繼續拓展合作領域,在汽車新四化 電氣化 智慧型化 網聯化 共享化 方面深化合作,發揮協同效應,真正實現業務整合的最大價值,強化科技優勢,持續引領行業變革。與常規合併方案不同的是,此次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