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推導如下: 由於是自由落體,初速度為零。 故 1s末的位移為s1=1/2*g*(t1)^2=1/2*g*1,其中t1=1s 2s末的位移為s2=1/2*g*(t2)^2=1/2*g*4,其中t2=2s 3s末的位移為s3=1/2*g*(t3)^2=1/2*g*9,其中t3=3s 故每秒末的位移比為s1:
s2:s3=t1:t2:
t3……=1:4:9 1s內的位移為s1=1/2*g*(t1)^2=1/2*g*1,其中t1=1s 2s內的位移為s2-s1=1/2*g*(t2)^2-1/2*g*(t1)^2=1/2*g*3,其中t2=2s 3s內的位移為s3-s2=1/2*g*(t3)^2-1/2*g*(t2)^2=1/2*g*5,其中t3=3s 故每秒內的位移比為s1:
s2-s1:s3-s2=t1:t2:
t3……=1:3:5 1s末和1s內沒區別,因為是自由落體,且都是從t=0時計數的。
但是2s末和2s內就很明顯了。 乘號
2樓:匿名使用者
別忘了兄弟我啊、不會的直接問好了。嘻嘻、我應該都會的。
高一物理加速度公式 30
3樓:亓官靜
位移公式
4樓:匿名使用者
勻變速運
du動加速度a=△
zhiv/△t=(v末-v初)/(t末-t初dao)
勻速直線運動速版度v=△s/△t (s是距離)
勻速運動速度v=△x/△t=(x末-x初)/(t末-t初)
勻速運動的加權速度a=1
加速度問題其實就是數學的函式斜率 做圖v-t平面直角座標系(一般高中物理都是一次函式或二次函式) 求出斜率多少,加速度就是多少
紙帶打孔也是加速度的問題,測距離是送分的,難點在於算加速度是多少,你可以先算每一段(兩點之間)的平均速度是多少,然後算出每兩個平均點速度之間的加速度,然後再求平均值就行了,這種問題,標準答案都是乙個範圍
追擊問題,首先算出按照兩個物體的速度,需要多長時間可以追上,這個從速度入手,用總的路程差除以總的速度差就不難算出,算出時間後,要判斷總路程是否足夠讓物體運動那麼長時間,這是乙個可能出現的扣分點
最後說一下,其實物理的公式不多,大多數的公式都是從乙個公式推倒出來的,你如果覺得複雜,建議弄清公式之間的關係,便可一通百通
5樓:蔡竹詹庚
a(加速度)=2x/(除以)t方
是由加速度的公式求位移的公式推算出來的,
s=at^2/2,即位移等於二分之一加速度乘以時間的平方,把t^2/2乘到左邊去就得到了你所說的公式。只不過s位移用x來表示了而已。
6樓:失聰的時光紀我
a=△v÷△t 也可以進行變形
7樓:弓素塔和雅
當物體在做勻加bai速直線運動,dua=(v0+vt)/2,a=/2s
a=2/
t2(t的平方)
a=(2s
-2v0t)/t3
a=(s1
-s2)/t2(s1和s2分別為dao物體都在在專t時間內的倆相鄰屬路程值)
上述公式中v0:vt不作解釋,s為在t這段時間內物體的路程,切記!
8樓:徐天來
高一bai物理加速度公
式vt^2-vo^2=2as
乙個物體做勻du加速運動經過一段zhi
距離daos。則末速度的平方
減回初速度的平方等於距答離乘以加速度的2倍。
va=(vo+vt)/2=v(t/2)
平均速度等於初速度與末速度的平均數,也等於t/2時刻的瞬時速度。
s2-s1=at^2
乙個物體做勻加速直線運動,在兩段連續且相等的時刻內通過的距離分別是s1,s2,則兩端距離的差等於at^2
9樓:匿名使用者
在勻copy
速直線運動中,加速度等於0,沒有什麼公式。
在勻變速直線運動中,有如下關於加速度的公式:
1、a=(v末-v初)/ t =δv / δt (已知一段時間 t ,以及對應的初速和末速;或已知某段時間δt內對應的速度變化量δv)
2、a=δs / t^2 (紙帶問題中可用)3、運動學公式:v末=v0+a*t
s=v0*t+(a*t^2 / 2)
v末^2=v0^2+2as
10樓:匿名使用者
1.牛頓第二定律f=ma,適合動力學結合是使用。
2.勻加速直線運專動a=[v(t)-v(0)]/t,適合勻加速直線運動。(初速度為
屬零只是乙個特例)
3.圓周運動a=ω^2r=v^2/r=(2π/t)^2r=(2πf)^2r(適合環繞運動,比如衛星,行星等)
主要就一上了,運用熟練了之後其他的都是這些基本的推倒出來的。
11樓:匿名使用者
a=(v末速度-v0初速度)除平均時間
高一物理公式大全總結
12樓:匿名使用者
高一物理公式和知識點大揭秘
13樓:徐天來
第一章 力
1. 重力:g = mg
2. 摩擦力:
(1) 滑動摩擦力:f = μfn 即滑動摩擦力跟壓力成正比。
(2) 靜摩擦力:①對一般靜摩擦力的計算應該利用牛頓第二定律,切記不要亂用
f =μfn;②對最大靜摩擦力的計算有公式:f = μfn (注意:這裡的μ與滑動摩擦定律中的μ的區別,但一般情況下,我們認為是一樣的)
3. 力的合成與分解:
(1) 力的合成與分解都應遵循平行四邊形定則。
(2) 具體計算就是解三角形,並以直角三角形為主。
第二章 直線運動
1. 速度公式: vt = v0 + at ①
2. 位移公式: s = v0t + at2 ②
3. 速度位移關係式: - = 2as ③
4. 平均速度公式: = ④
= (v0 + vt) ⑤
= ⑥
5. 位移差公式 : △s = at2 ⑦
公式說明:(1) 以上公式除④式之外,其它公式只適用於勻變速直線運動。(2)公式⑥指的是在勻變速直線運動中,某一段時間的平均速度之值恰好等於這段時間中間時刻的速度,這樣就在平均速度與速度之間建立了乙個聯絡。
6. 對於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有下列規律成立:
(1). 1t秒末、2t秒末、3t秒末…nt秒末的速度之比為: 1 : 2 : 3 : … : n.
(2). 1t秒內、2t秒內、3t秒內…nt秒內的位移之比為: 12 : 22 : 32 : … : n2.
(3). 第1t秒內、第2t秒內、第3t秒內…第nt秒內的位移之比為: 1 : 3 : 5 : … : (2 n-1).
(4). 第1t秒內、第2t秒內、第3t秒內…第nt秒內的平均速度之比為: 1 : 3 : 5 : … : (2 n-1).
第三章 牛頓運動定律
1. 牛頓第二定律: f合= ma
注意: (1)同一性: 公式中的三個量必須是同乙個物體的.
(2)同時性: f合與a必須是同一時刻的.
(3)瞬時性: 上一公式反映的是f合與a的瞬時關係.
(4)侷限性: 只成立於慣性系中, 受制於巨集觀低速.
2. 整體法與隔離法:
整體法不須考慮整體(系統)內的內力作用, 用此法解題較為簡單, 用於加速度和外力的計算. 隔離法要考慮內力作用, 一般比較繁瑣, 但在求內力時必須用此法, 在選哪乙個物體進行隔離時有講究, 應選取受力較少的進行隔離研究.
3. 超重與失重:
當物體在豎直方向存在加速度時, 便會產生超重與失重現象. 超重與失重的本質是重力的實際大小與表現出的大小不相符所致, 並不是實際重力發生了什麼變化,只是表現出的重力發生了變化.
第四章 物體平衡
1. 物體平衡條件: f合 = 0
2. 處理物體平衡問題常用方法有:
(1). 在物體只受三個力時, 用合成及分解的方法是比較好的. 合成的方法就是將物體所受三個力通過合成轉化成兩個平衡力來處理; 分解的方法就是將物體所受三個力通過分解轉化成兩對平衡力來處理.
(2). 在物體受四個力(含四個力)以上時, 就應該用正交分解的方法了. 正交分解的方法就是先分解而後再合成以轉化成兩對平衡力來處理的思想.
第五章 勻速圓周運動
1.對勻速圓周運動的描述:
①. 線速度的定義式: v = (s指弧長或路程,不是位移
②. 角速度的定義式: =
③. 線速度與週期的關係:v =
④. 角速度與週期的關係:
⑤. 線速度與角速度的關係:v = r
⑥. 向心加速度:a = 或 a =
2. (1)向心力公式:f = ma = m = m
(2) 向心力就是物體做勻速圓周運動的合外力,在計算向心力時一定要取指向圓心的方向做為正方向。向心力的作用就是改變運動的方向,不改變運動的快慢。向心力總是不做功的,因此它是不能改變物體動能的,但它能改變物體的動量。
第六章 萬有引力
1.萬有引力存在於萬物之間,大至宇宙中的星體,小到微觀的分子、原子等。但一般物體間的萬有引力非常之小,小到我們無法察覺到它的存在。因此,我們只需要考慮物體與星體或星體與星體之間的萬有引力。
2.萬有引力定律:f = (即兩質點間的萬有引力大小跟這兩個質點的質量的乘積成正比,跟距離的平方成反比。)
說明:① 該定律只適用於質點或均勻球體;② g稱為萬有引力恒量,g = 6.67×10-11n·m2/kg2.
3. 重力、向心力與萬有引力的關係:
(1). 地球表面上的物體: 重力和向心力是萬有引力的兩個分力(如圖所示, 圖中f示萬有引力, g示重力, f向示向心力), 這裡的向心力源於地球的自轉.
但由於地球自轉的角速度很小, 致使向心力相比萬有引力很小, 因此有下列關係成立:
f≈g>>f向
因此, 重力加速度與向心加速度便是加速度的兩個分量, 同樣有:
a≈g>>a向
切記: 地球表面上的物體所受萬有引力與重力並不是一回事.
(2). 脫離地球表面而成了衛星的物體: 重力、向心力和萬有引力是一回事, 只是不同的說法而已.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一說到衛星就會馬上寫出下列方程的原因:
= m = m
4. 衛星的線速度、角速度、週期、向心加速度和半徑之間的關係:
(1). v= 即: 半徑越大, 速度越小.
(2). = 即: 半徑越大, 角速度越小.
(3). t =2 即: 半徑越大, 週期越大.
(4). a= 即: 半徑越大, 向心加速度越小.
說明: 對於v、 、t、a和r 這五個量, 只要其中任意乙個被確定, 其它四個量就被唯一地確定下來. 以上定量結論不要求記憶, 但必須記住定性結論.
第七章 動量
1. 衝量: i = ft 衝量是向量,方向同作用力的方向.
2. 動量: p = mv 動量也是向量,方向同運動方向.
3. 動量定律: f合 = mvt – mv0
第八章 機械能
1. 功: (1) w = fs cos (只能用於恒力, 物體做直線運動的情況下)
(2) w = pt (此處的「p」必須是平均功率)
(3) w總 = △ek (動能定律)
2. 功率: (1) p = w/t (只能用來算平均功率)
(2) p = fv (既可算平均功率,也可算瞬時功率)
3. 動能: ek = mv2 動能為標量.
4. 重力勢能: ep = mgh 重力勢能也為標量, 式中的「h」指的是物體重心到參考平面的豎直距離.
5. 動能定理: f合s = mv - mv
6. 機械能守恆定律: mv + mgh1 = mv + mgh2
高一物理加速度公式,高中物理關於加速度所有公式
勻加速直線動動的公式 1.勻加速直線運動的位移公式 s v0t at 2 2 vt 2 v0 2 2a v0 vt t 2 2.勻加速直線運動的速度公式 vt v0 at 3.勻加速直線運動的平均速度 也是中間時刻的瞬時速度 v v0 vt 2 其中v0為初速度,vt為t時刻的速度,又稱末速度。4....
高一物理加速度比例公式,高中物理關於加速度所有公式
解 由公式s vot at 2 2得 s1 a 2 5m 所以a 10m s 2 第五秒內得位移為s5 s4 s5 at 2 2 25a 2 s4 at 2 2 16a 2 s s5 s4 9a 2 將a 10m s 2代入 s 45m 五秒末的速度v5 at 10 5 45m s補充問題 v4 v...
高一物理題 關於自由落體的
這是乙個現勻加速後勻減速的問題。開始勻加速加速度 g 10m s2 後來勻減速a 可以通過考慮能量的轉化解決該問題。設高度為h則加速做工mg 345 h mah 1 2mv 2h 1375 9 2 速度最大的時刻是剛開啟降落傘的時候。mg 345 h 1 2mv 2 解出v來就可以了3 最短時間其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