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國際空間站於2023年由美國、俄羅斯、11個歐洲航天局成員國(法國、德國、義大利、英國、比利時、丹麥、荷蘭、挪威、西班牙、瑞典、瑞士)、日本、加拿大、巴西等共16個國家共同建造。投資巨大的國際空間站原預算約為500億美元,其中包括美國的研製費276億美元、俄羅斯30億美元、歐洲航天局36億美元、日本35億美元、加拿大10億美元,以及在軌組裝費用110億美元。
2樓:匿名使用者
國際空間站 站徽國際空間站計畫分三階段進行:
2023年至2023年為第一階段——準備階段。目前已順利完成第一階段的任務(主要進行了9次美國太空梭與俄羅斯和平號空間站的交會對接,取得了寶貴的經驗)。
2023年11月20日,國際空間站的第乙個元件——曙光號功能貨艙(美國出資,俄羅斯製造)發射成功,標誌著國際空間站正式進入第二階段——初期裝配階段。此後,國際空間站的第2個元件——美國團結號節點艙於2023年12月4日由奮進號太空梭送入軌道,並於12月7日與曙光號成功對接。第2階段的主要目標是建成1個具有載3人能力的初期空間站。
第三階段(2023年~2023年)為最終裝配和應用階段。國際空間站建成後,可載6人,工作壽命為15~20年。第一階段,從2023年至2023年,美、俄兩國完成太空梭與俄羅斯「和平」號空間站的9次對接飛行。
美國太空人累計在「和平」號空間站上工作2年,取得了太空梭與空間站交會對接以及在空間站上長期進行生命科學、微重力科學實驗和對地觀測的經驗,可降低國際空間站裝配和執行中的技術風險。
第二階段,從2023年至2023年,國際空間站達到有3人在軌工作的能力。2023年11月20日,俄羅斯從哈薩克的拜科努爾航天發射場用「質子」號火箭將國際空間站的第乙個部件「曙光」號多功能貨艙(fgb)發射入軌,從而拉開了國際空間站在軌裝配的序幕。同年12月4日,美國「奮進」號太空梭將國際空間站的第二個部件「團結」號節點艙送入軌道,並於12月6日成功地與「曙光」號對接;2023年7月12日,國際空間站的核心元件、俄羅斯建造的「星辰」號服務艙發射入軌,同年11月2日,首批3名太空人進駐空間站,國際空間站開始長期載人,11月30日,美國「奮進」號太空梭為國際空間站送去兩塊翼展達72公尺、最大發電量為65千瓦的大型太陽能電池帆板;2023年2月7日,美國的「命運」號實驗艙由「亞特蘭蒂斯」號太空梭送入軌道,4月23日,加拿大製造的遙操作機械臂與國際空間站順利對接,7月12日,美國「亞特蘭蒂斯」號太空梭又把供太空人出艙活動的「氣閘艙」送入軌道。
至此,美國和俄羅斯等國經過太空梭、「質子」號火箭等運輸工具15次的飛行,完成了國際空間站第二階段的裝配工作。
第三階段,從2023年至2023年,國際空間站完成裝配,達到6~7人長期在軌工作的能力。此階段先組裝美國的桁架結構和俄羅斯的對接艙段,接著發射日本實驗艙和歐空局的哥倫布軌道設施等。
裝配完成後的國際空間站長110公尺,寬88公尺,大致相當於兩個足球場大小,總質量達400餘噸,將是有史以來規模最為龐大、設施最為先進的人造天宮,執行在傾角為51.6°、高度為397公里的軌道上,可供6~7名航天員在軌工作,之後國際空間站將開始乙個為期10~15年的永久載人的執行期。
世界第乙個空間站是哪個國家建立的?
宇宙空間站是怎樣建成的?為什麼在乙個失重的環境下可以建造?
3樓:匿名使用者
空間站是是靠太空人在太空行走中將之前發射上去的多個倉體拼裝成的,像壘積木。對於為什麼在失重環境下建造是因為每個倉體都有獨立的動力系統,可以協助太空人完成任務。組裝空間站。
4樓:匿名使用者
空間站是組裝起來的,有點像堆積木。失重環境下可以組裝,是因為空間站的每個部分在組裝的過程中都有動力系統,所以在失重環境下,個部分是可以移動的(就像探月飛船一樣是可以飛行的)。
5樓:匿名使用者
物理上學過,不過我是文科的,數理化都差
第乙個宇宙空間站是什麼?
6樓:海灣
是前蘇聯的「和平號空間站」
和平號是前蘇聯的第3代空間站,亦為世界上第乙個長久性空間站(設計成在軌多模組組裝,站上長期有人工作。世界上第乙個非長久性空間站是蘇聯於2023年1月弗拉基公尺爾·沙塔洛夫 駕駛的「聯盟 4 號」飛船同「聯盟 5 號」飛船實行了接近和對接。「聯盟 5 號」上的太空人阿列克謝·葉利謝耶夫和葉夫根尼·赫魯諾夫穿上宇宙服進 入了「聯盟 4 號」。
蘇聯人把對接後的組合飛船稱為「世界上第乙個宇宙空間站」。和平號空間站的軌道傾角為51.6度,軌道高度300~400千公尺。
自發射後除3次短期無人外,站上一直有航天員生活和工作。
國際空間站是怎樣建在太空裡的?
7樓:科學普及交流
國際太空站是以美國為首,聯合俄羅斯、歐洲空間局的 11個成員國、日本、加拿大和巴西等16個國家共同建造並執行的大型軌道設施。
建設步驟:
2023年11月20日,太空站的第乙個元件,即俄羅斯研製的「曙光」號多功能艙在拜克努爾發射場成功發射,標誌著這項始於2023年的國際太空站計畫進入了在軌組裝階段。
2023年12月4日,國際太空站的第二個元件,即美國的「團結」號節點艙由「奮進」號太空梭載入太空,並於當月6日成功地完成與「曙光」號多功能艙的對接。
設計中的國際太空站長108公尺,寬88公尺,覆蓋範圍約為兩個足球場那樣大,是人類迄今在軌裝配的最大的乙個空間設施。它由64個大型元件組成,這些元件將由美國的太空梭、俄羅斯的運載火箭分批送入太空。被送入軌道的元件將通過航天員的出艙活動完成對接與互連。
據官方估計,國際太空站建設完成約需6年時間,共進行45次發射,總耗資將達294億美元。國際太空站在2023年1月建成後,總重量將達423噸,密封艙容積達1202立方公尺,與兩架波音747飛機的容積相當,可供6至7人長期在站上工作。建成後的太空站晚上掠過天空,將像鑽石般晶瑩剔透。
比它大,且更容易看到的天體只有月球和金星。
8樓:匿名使用者
空間站的各個元件大多由nasa的太空梭進行運輸,由於各個元件大多在地面就已經完成建設任務,太空人在太空只需要進行很少的操作便可以將元件連線上空間站主體。到目前為止國際空間站的裝配完成了一半,能夠支援3名太空人,到國際空間站完全完成之後,根據其設計共可以提供7名太空人同時工作和生活。 第一階段,從2023年至2023年,美、俄兩國完成太空梭與俄羅斯「和平」號空間站的9次對接飛行。
美國太空人累計在「和平」號空間站上工作2年,取得了太空梭與空間站交會對接以及在空間站上長期進行生命科學、微重力科學實驗和對地觀測的經驗,可降低國際空間站裝配和執行中的技術風 險。 第二階段,從2023年至2023年,國際空間站達到有3人在軌工作的能力。2023年11月20日,俄羅斯從哈薩克的拜科努爾航天發射場用「質子」號火箭將國際空間站的第乙個部件「曙光」號多功能貨艙(fgb)發射入軌,從而拉開了國際空間站在軌裝配的序幕。
同年12月4日,美國「奮進」號太空梭將國際空間站的第二個部件「團結」號節點艙送入軌道,並於12月6日成功地與「曙光」號對接;2023年7月12日,國際空間站的核心元件、俄羅斯建造的「星辰」號服務艙發射入軌,同年11月2日,首批3名太空人進駐空間站,國際空間站開始長期載人,11月30日,美國「奮進」號太空梭為國際空間站送去兩塊翼展達72公尺、最大發電量為65千瓦的大型太陽能電池帆板;2023年2月7日,美國的「命運」號實驗艙由「亞特蘭蒂斯」號太空梭送入軌道,4月23日,加拿大製造的遙操作機械臂與國際空間站順利對接,7月12日,美國「亞特蘭蒂斯」號太空梭又把供太空人出艙活動的「氣閘艙」送入軌道。至此,美國和俄羅斯等國經過太空梭、「質子」號火箭等運輸工具15次的飛行,完成了國際空間站第二階段的裝配工作。 第三階段,從2023年至2023年,國際空間站完成裝配,達到6~7人長期在軌工作的能力。
此階段先組裝美國的桁架結構和俄羅斯的對接艙段,接著發射日本實驗艙和歐空局的哥倫布軌道設施等。 裝配完成後的國際空間站長110公尺,寬88公尺,大致相當於兩個足球場大小,總質量達400餘噸,將是有史以來規模最為龐大、設施最為先進的人造天宮,執行在傾角為51.6°、高度為397公里的軌道上,可供6~7名航天員在軌工作,之後國際空間站將開始乙個為期10~15年的永久載人的執行期。
谷歌地球中的國際空間站
太空站是怎樣建設的
9樓:匿名使用者
通過大型運載火箭把材料送上太空中預定的位置,人員(太空人)通過太空梭運載到太空,一般太空站的構件與構件之間的連線是通過電腦程式來實現的,人員起輔助作用。
宇宙飛船和空間站是怎樣的
易書科技 隨著人造衛星上天,空間科學技術已經廣泛用於軍事 國民經濟和科學研究的許多方面,人類活動開始進入廣闊無垠的宇宙空間,從而使地理學 天文學和其他一些科學的面貌產生重大改變,並把氣象觀測 資源考察 環境監視和地圖測繪等工作,提高到集中的自動化水平,還引起了通訊電視廣播技術的根本性改革。要發射載人...
發現宇宙射電的人是誰,第乙個發現宇宙射電的人是誰?
易書科技 人們自古以來只用肉眼觀測研究天體。誰也沒有想到,這些天體還會像電台那樣發射無線電波。最早窺破其秘密的是美國貝爾 實驗室的一位年輕無線電工程師 央斯基。央斯基生於1905年,23歲時進入貝爾 實驗室工作,專門負責搜尋和鑑別 的干擾訊號。1931年,他在設法排除 中的天電干擾訊號時,偶然發現了...
我們生活在乙個宇宙空間中,引力波的發現意味著什麼?
意味著我們的生活都會發生變化,我們的未來科技也會發生變化。意味著我們生活會發生變化,我們的未來科技會發生變化。引力的發現,就是可以知道地球和宇宙中有那麼多的氣體作用力,這樣的話可以把我們帶到另外的空間。就可以知道還有很多的空間是我們沒有發現了。宇宙間任何兩個物體之間都存在 這就是萬有引力 宙間任何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