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同一主族元素的原子半徑從上到下逐漸增大,這是因為從上到下,元素原子的電子層數增多起主要作用,所以半徑增大。副族元素的原子半徑從上到下的變化不很明顯。第。
五、第六週期的一些同族元素如鈮和鉭、鉬和鎢、鎝和錸等它們的原子半徑十分相近,這是由於鑭系收縮的結果。 同一週期中原子半徑的變化有兩個因素在起作用:從左到右隨著核電荷的增加,原子核對外層電子的吸引力也增加,使原子半徑逐漸縮小;另一方面,隨著核外電子數的增加,電子間的相互排斥力也增強,使得原子半徑增大,這是兩個作用相反的因素。
但是,由於增加的電子不足以完全遮蔽增加的核電荷,因而從左到右有效核電荷逐漸增加,原子半徑逐漸減小。 應該指出,就同一週期而言,過渡元素由左向右原子半徑縮小的程度比主族元素(dr 10pm)要來得小(dr 5pm)。這是因為對於過渡元素,隨著原子核電荷的增加,新增加的電子是填充到次外層,鑭系元素和錒系元素新增加的電子填充到倒數第三層,而決定原子大小的是最外層電子,內層電子對它的遮蔽作用要比最外層中電子間的遮蔽作用大得多,所以同一週期過渡元素自左向右有效核電荷增加比較少,原子半徑縮小的趨勢就比較緩慢。
對於d10電子構型,因為有較大的遮蔽作用,故原子半徑略有增大,f7和f14構型也有類似的情況。 參考資料。
2樓:匿名使用者
元素的性質一般由原子最外層電子數決定。
1)質子數決定了元素的種類和原子核外電子數。
2)質子數與核外電子數是否相等,決定該元素的微粒是原子還是離子。
3)原子最外電子層電子的數目與元素的化學性質關係密切。
4)稀有(惰性)氣體元素的原子最外層是8個電子(氦是2個)的穩定結構化學性質較穩定,一般條件下不與其它物質發生化學反應。
5)金屬元素的原子最外電子層上的電子一般少於4個,在化學反應中易失去最外層電子,使次外層成為最外層達到穩定結構。
6)非金屬元素的原子最外電子層上的電子數一般多於4個,在化學反應中易得到電子,使最外層達到穩定結構。
主族元素指哪些元素?
3樓:親愛的郡愛生活
主族和副族的區別如下:
1、主族和副族的區分是根據它們所包含的元素來劃分的。主族元素包括短週期元素,而副族元素只包括長週期元素。
2、序數表達方式不一樣。 主族序數=最外層電子數=最高正價=8-|負化合價| 副族:完全由長週期元素構成的族叫做副族,表示方法為:第一副族(ⅰb)、第二主族(ⅱb)等等。
3、主族元素無論是週期還是主族之間都會有規律可尋,然而副族元素通常是比較另類,或者是多種平行元素遵循乙個規律。
4、主族元素電子排布有規律,比如最外層電子依次增多。而副族元素電子排布無規律,最外層一般有乙個電子,最多有三個。
如何判斷元素是主族還是副族
主族元素,族名標有a,如ia第一主族,等等。副族則是標有b的族(中間有一部分金屬標為viii族,暫歸為副族)。主族元素包括鹼性很強的鹼金屬、鹼土金屬和所有的非金屬元素,及少量的金屬元素,副族則包括了大量的金屬元素,包括鑭系和錒系元素等元素。
化學元素(chemical element)就是具有相同的核電荷數(核內質子數)的一類原子的總稱。從哲學角度解析,元素是原子的電子數目發生量變而導致質變的結果。
什麼是族元素?
4樓:icecream榮榮榮
1)主族元素:s區和p區的元素。
2)副族元素:d區元素是指iiib~viii族衝舉元素,ds區元素是指ib、iib族元素。
一、主族介紹:
1、主族元素的另外一種定義:除了最外層電子層以襪頌外的電子層的電子數都是滿電子的化學元素。
2、補充:週期表中除了過渡金屬、鑭系元素、錒系元素、惰性氣體之外的都是主族元素。
3、英語名稱:main-group element
4、包含的元素:氫、鋰、鈉、鉀、銣、銫散好碧、鍅、鎂、鈣、鍶、鋇、鐳。
二:副族介紹:
1、英語名稱:subgroup b element
2、包含的元素:鈦、釩、鉻、錳、銅、銀、金、鋅、汞、鉬、鎢。
主族元素性質有什麼特徵
5樓:何止歷史
同主族元素從上到下原子序數逐漸增大,電子層數逐漸增多,原子半徑逐漸增大,得電子能力逐漸減小,失電子能力逐漸增大,元素金屬性逐漸增大,非金屬性逐漸減小,氣態氫化物穩定性逐漸減小。主族元素在水溶液中的離子(包括含氧酸根)無色。
到目前為止橫式元素週期表主表有7行18列。7行即7個週期。
18列中按族分為16族(7個主族、7個副族、第8族和0族):從左到右按族依次為ⅰa族、ⅱa族(第1~2主族,第1~2列);ⅲb族、ⅳb族、ⅴb族、ⅵb族、ⅶb族(第3~7副族,第3~7列,其中第3列包含鑭系和錒系元素,在主表之外分列兩行,每行15個元素)。
族(第8族,第8~10列);ⅰb族、ⅱb族(第1~2副族,第11~12列);ⅲa族、ⅳa族、ⅴa族、ⅵa族、ⅶa族(第3~7主族,第13~17列亮陸)和0族(第18列)。
同族元素的不同
6樓:愛創文化
碳和矽雖然是同一主族,但是二氧化碳是分子晶體,二氧化矽是原子晶體,二者晶體型別不同,微粒內部的作用力不同,因此性質相差很大。
本質是因為c是第二週期元素,原子半徑較小,電子雲易於重疊形成多重鍵,如雙鍵等,所以當哪蠢察c與o結合時,形成了重鍵,co2以單個小分子就可以穩定存在,屬於分子晶體。
si是第三週期元素,原子半徑較大,不易形成多重鍵,因此sio2中,si以單鍵結合了4個o,形成了空間網狀結構,屬於原子晶體。
還會發現,c有許多雙鍵或叄鍵的化合物,如有機中的烯烴、炔烴、醛基、羰基、羧基等等。但是si卻幾乎沒有。
補充資料:co2中由於的原子半徑太小,周圍容納不下4個o原子,所以只有減少o原子數量,即通過形成p鍵,從而導致co2形成小分子。
而sio2中,si的原子半徑足夠大,可以容納4個o原子,這樣就可以形成空間網狀結構的大分子;這是兩者性質差異大的核心原因。
實際上,如果在高壓下,c周圍可以容納4個o原子,所得到的李茄結構與sio2的結構完全一樣,它們的檔山性質差異就很小了(這也是事實)。
同族元素有何特點?
7樓:一襲可愛風
同週期從左到右半徑減少,得電子能力增強,非金屬性增強。
同主族從上到下半徑增大,得電子能力減弱,金屬性增強。
同族元素亮謹,原子序數越小,其電子軌道半徑越小,得到電子能敬沒基力越強,失去電子能力越弱。
由察慎於化學性質與原子最外層電子數是有關的 所以話學性質相似 但也不是完全相同。
同族元素有何特點?
8樓:匿名使用者
最外層電子數相等、化學性質相等。還有,你沒聽課。
9樓:時凌青揭靈
鋅副族元素,即iib族元素,屬於ds區元素,也屬於過渡金屬元素。
iib族元素包括。
鋅(zn)、鎘(cd)、汞(hg)、uub三個自然金屬元素和乙個人造金屬元素(在2009年,uub被命名為copernicium(即「哥白尼」),符號為cn或cp)。
iib族元素與其他過渡元素相比,其乙個重要的特點是熔沸點低,原因是其元素的金屬健弱。iib族元素單質在常溫下很穩定。鋅和鎘的常見氧化態為首李+2價,它們也存在+1價化合物,只不過它們極不穩定,僅在熔融的氯化物(+2價)與融解的金屬反應時生成,但在水中立即歧化。
汞的常見的化合價有+1,+2價,兩種不同化燃銷合價的化合物都非常者段遲重要。鋅,鎘,汞的化學活潑性隨著原子序數的增大而遞減,但是比銅族強。單質活潑性順序為,zn>cd>hg;
zn>cu,cd>ag,hg>au.
X Y Z W R屬於短週期主族元素X的原子半徑短週期主族元素中最大,Y元素的原子最外層電子數為m,次外
x的原子半徑在短週期主旋元素中最大,應為na元素 y元素的原子外層電子數為m,次外層電子數為n,z元素的原子l層電子數為m n,m層電子數為m n,因為l層電子最多為8,則n 2,m 6,所以y為o元素,z為si元素,w元素與z元素同主族,應為c元素,r元素原子與y元素原子的核外電子數之比為2 1,...
Na元素有哪些性質 物理和化學
物理性質 鈉單質很軟,可以用小刀切割。切開外皮後,可以看到鈉具有銀白色的金屬光澤,很快就會被氧化失去 2 光澤。鈉是熱和電的良導體,具有較好的導磁性,鉀鈉合金 液態 是原子堆導熱劑。鈉的密度是0.97g cm3,比水的密度小,比煤油密度大,鈉的熔點是97.81 沸點是882.9 鈉單質還具有良好的延...
鹵族元素性質遞變規律的實驗,鹵族元素結構和性質的遞變規律是什麼
vera饒 是的 加四氯化碳是為了萃取碘和溴。而且,從碘水中萃取碘並用漏斗分離,在振盪時要不時的放氣 這是因為萃取時,劇烈搖晃,隨著萃取出來,體積會發生變化,那麼裡面同外界就會有壓強差。所以要放氣,以消除壓強差,不然,壓強差到一定程度,就會將液體壓出漏斗外,這樣就很難處理,而且試劑會減少。即要不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