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電視劇集《昭君出塞》故事梗概
西漢中葉,雄踞北方的游牧民族匈奴陷入了連年內亂之中,本已岌岌可危的胡漢關係又一次面臨著歷史的抉擇。匈奴傑出的首領呼韓邪單于,為了匈奴的統一,審時度勢,決意與漢朝盟好。而他的哥哥呼屠吾斯受一心追求權勢的顓渠閼氏蠱惑,冥頑不化,堅持與漢朝為敵,兄弟倆不得不分道揚鑣。
與此同時,漢朝內部圍繞著皇權的鬥爭,在胡漢關係上,也表現出截然不同的態度。一時間天下動盪,危機四伏。
在邊關長大的王昭君雖然才貌出眾,見識過人,但是她卻擺脫不了命運的安排,不得不以後庭待詔的身份進入宮禁森嚴的皇宮。在宮中她不為富貴榮華所打動,潔身自好,深得眾人欣賞。
在陰謀篡位的淮陽王、張博的策動下,呼屠吾斯出兵攻漢,大軍勢如破竹,漢廷一片驚慌。呼韓邪見狀決意發兵阻止戰爭。淮陽王趁火打劫,準備裡應外合,奪取皇位。
與呼韓邪、呼屠吾斯爭奪匈奴大權的屠耆也蠢蠢欲動,暗中奪取王庭。
呼屠吾斯為了救顓渠閼氏,失去了優勢,戰爭越打越苦,最後夫婦二人兵敗而死。
邊患平定,為確保胡漢長治久安,呼韓邪決議與漢朝和親。元帝下詔後宮,徵尋願隨單于出塞者。昭君不願終生禁錮宮中,決議自願請行隨公主遠嫁匈奴。
呼韓邪入漢,與昭君一見鐘情,共同的理想志願使呼韓邪與昭君走到了一起。
屠耆欲阻止胡漢和好,假借呼韓邪之名侵襲漢朝邊塞,訊息傳來,朝野大譁,幸而被及時揭破真像,這才平息了事態。被指定和親的平都公主不願遠嫁匈奴,以死相威脅。呼韓邪向元帝表示願意迎娶一位普通漢家女子,元帝大感欣慰。
皇后王政君為了自身的利益、也加緊活動,想送昭君出塞和親。一直暗戀昭君的王莽為使昭君獲得幸福,不計私利勸說元帝,而畫師毛延壽更是把王昭君出塞當成自己的生命,在昭君的畫像上點了一顆淚痣,種種機緣,促使元帝決定讓昭君出塞和親。
未央宮,昭君上殿,艷驚四眾,元帝大為後悔。張博藉機鼓動元帝以漢俗為名留昭君在宮中,呼韓邪欲攜昭君出走,昭君深明大義勸阻了呼韓邪。
淮陽王向元帝建議瞞天過海,以平都公主假冒昭君。為阻止元帝妄為,王莽隨王政君來到甘泉宮,陳說利害,說動太后出面阻止。太后將昭君收為義女,經過一番鬥智鬥勇,呼韓邪和昭君終於辭別親人,離開長安。
途中遇到屠耆的襲擊,為救昭君,表哥趙遂重傷而死,眾人為其立了青塚。而一直對昭君傾心的江湖高手殷如墨,則一直追隨昭君來到自己的出生地匈奴。
回到王庭後,為確保匈奴的長久太平,呼韓邪帶人馬西征屠耆。殷如墨藉機騙昭君離開王庭,後被昭君識破,脫身逃走。但卻因此引起了呼韓邪和昭君之間的誤會。
殷如墨自認與呼韓邪有殺父之仇,前來行刺,卻誤殺自己的父親日逐王先賢撣,後驚聞身世,從此遠居雪峰絕頂,發誓永不下山,苦修贖罪。淮陽王陰謀敗露,與張博飲鴆自盡。
晉廟大禮上,呼韓邪問昭君:你還想長安嗎?昭君說:我所有的一切都在匈奴,和你在一起。
昭君出塞後,漢匈維持了半個多世紀的和平。
2樓:
一、歷史事件:
西漢到了漢宣帝當皇帝的時候,漢朝又強盛了乙個時期。那時北方的匈奴由於內部相互爭鬥,結果越來越衰落,最後**為五個單于勢力。
其中有乙個單于,名叫呼韓邪,一直和漢朝交好,曾親自帶部下來朝見漢宣帝。漢宣帝死後,元帝即位,呼韓邪於西元前33年再次親自到長安,要求同漢朝和親。元帝同意了,決定挑選乙個宮女當公主嫁給呼韓邪單于。
後宮裡有很多從民間選來的宮女,整天被關在皇宮裡,很想出宮,但卻不願意嫁到匈奴去。管事的大臣很著急。這時,有乙個宮女毅然表示願意去匈奴和親。
她是誰呢?她名叫王嬙(qiáng),又叫昭君,長得十分美麗,又很有見識。管事的大臣聽到王昭君肯去,急忙上報元帝。元帝就吩咐大臣選擇吉日,讓呼韓邪和昭君在長安成了親。
單于得到了這樣年輕美麗的妻子,又高興又激動。臨回匈奴前,王昭君向漢元帝告別的時候,漢元帝看到她又美麗又端莊,可愛極了,很想將她留下,但已經晚了。
據說元帝回宮後,越想越懊惱,自己後宮有這樣的美女,怎麼會沒發現呢?他叫人從宮女的畫像中再拿出昭君的像來看,才知道畫像上的昭君遠不如本人可愛。為什麼會畫成這樣呢?
原來宮女進宮時,一般都不是由皇帝直接挑選,而是由畫工畫了像,送給皇帝看,來決定是否入選。當時的畫工給宮女畫像,宮女們要送給他禮物,這樣他就會把人畫得很美。王昭君對這種**勒索的行為不滿意,不願送禮物,所以畫工就沒把王昭君的美貌如實地畫出來。
為此,元帝極為惱怒,懲辦了畫工。
王昭君在漢朝和匈奴**的護送下,騎著馬,離開了長安。她冒著塞外刺骨的寒風,千里迢迢地來到匈奴地域,做了呼韓邪單于的妻子。
二、琵琶獨奏:
阿炳作曲,樂曲通過刻畫昭君出塞時的情緒變化,表達了作者對這一歷史事件的無限感慨。
昭君出塞:這是阿炳父親華雪梅親傳的琵琶曲,與《昭君怨》及《塞上曲》沒有相似之處。
樂曲共分三段:第一段旋律端莊深刻,刻畫了昭君出塞時的激昂悲憤之情和離別故土的悲痛哀怨之情。
第二段節奏沉穩單一,旋律富有內在動力,表現了乙個紛雜的場面。
第三段結構短小,**輕快明朗,層次分明,表達了對昭君出塞的無限感慨。
昭君慢慢地習慣了匈奴的生活,和匈奴人相處得很好。她一面勸單于不要打仗,一面把中原的文化傳給匈奴。從此,匈奴和漢朝和睦相處了60年。
昭君可算是有膽識的女子,她為國家和人民的和平安定做了貢獻。
王昭君出塞講述的是怎樣的故事?
「昭君出塞」說的是什麼?有什麼意義
3樓:匿名使用者
「昭君出塞」是發生在西元前33年的歷史事件。雖然至今已經兩千多年了,但仍廣為流傳,名垂千古。
昭君出塞不僅對鞏固和加強漢匈兩族團結友好關係起過一定的促進作用,而且還給後來的漢匈關係與和睦相處局面的發展留下了深遠的影響。
1,昭君出塞是漢甸雙方共同重視的結果
據史書載,昭君出塞前漢匈之間關係已由戰爭轉為和平,與漢持對立態度的那支也被消滅,在她出塞前的18年間漢匈關係已趨於和平。如:「呼韓邪與漢使韓昌、張猛在匈奴地區的諾水東山盟誓立約『自今以後,漢與匈為一家』世世毋得相詐相攻……漢與匈敢向背約者,受天不詳,令其世世子女盡如盟。
」固然,漢元帝的和親良策,呼韓邪單于的幾次附漢,並表示要作漢朝的女婿,這些都為昭君出塞和親打下了政治基礎。然而出塞本身對於雙方必竟是一件政治大事,他(她)們的婚姻關係實質上是一種政治關係,這是無可非議的。呼韓邪單于號昭君為「寧胡
闊氏」(「言胡得之,國以安寧也」)就是一例。從2023年在內蒙古包頭市召灣漢墓裡出土的屬西漢後期的「單于和親」、「千秋萬歲」、「長樂未央」等陶片瓦當,也可見漢匈雙方對昭君出塞這一歷史事件都十分重視,都把它作為國家大事來對待。
2、日召君出塞為漢匈關係播下和平友好的種子
昭君死後她的女兒、女婿,按照其生平之志,繼續為漢匈友好往來而努力奔走。儘管後來王莽時的漢匈關係政策有變,雙方曾調兵遣將,大有劍拔弩張之勢,但是最後還是由昭君的後人又一次促成了和平友好關係的繼續發展。如:
西元前13年烏珠留單于死,昭君之子及婿雲,當
欲與漢和親,而此二人素與鹹友好,故越輿而立鹹(輿與鹹均為烏珠留之弟)為烏累若鞋單于。而烏累既立後,便按照雲、當二人之意派人求見漢和親侯王吸,而王莽也派就赴匈奴,賀烏累單于立,在雲、當的斡旋及單于的努力下,使緊張的漢匈關係復現光明,雖未完全成功,但盡了最大努力。
3,昭君出塞的歷史影響是深遠的
後來的漢匈關係交涉大多都是通過昭君的家庭親屬關係完成的。上述的王款和王颯於公元15年之所以又被王莽委派為和親侯皆因他們都是昭君的侄子,而匈奴方面的使者也是上述雲、當之子男大且渠奢(大且渠為官銜,奢是名,且音:沮)。
在此之後仍有昭君的親屬,呼韓邪單于的子祠活躍在漢匈關係發展的舞台上,可見昭君在漢匈關係中歷史地位的重要及其身後影響之深。
昭君出塞之舉是我國歷史上民族團結的典範,深受擁戴,千古流傳。她的歷史功績將永遠載入中華民族團結的史冊。
王昭君一生歷程是什麼樣的?昭君出塞講的是什麼?
4樓:秋秀榮兆娟
鄙視網上搜!我知道的就這些:她是平民出身,她長的漂亮,所以被選入宮,皇上是看畫師毛延壽話的畫像選妃,昭君正直,不給毛送禮,毛畫時滴一滴墨於昭君畫像上,帝看後沒選她為妃。
後為與北方小國聯姻,昭君被選中,送親那天,帝見昭君生的如天仙,傾城,但已許諾將昭君嫁出,無奈。昭君遠嫁塞外,為中華團結和文話交流做出不朽貢獻
5樓:柯玉花閩妍
昭君出塞是我國歷史上的乙個真實故事。王昭君,名嬙(音qiáng),字昭君,原為漢宮宮女。西元前54年,匈奴呼韓邪單于被他哥哥郅支單于打敗,南遷至長城外的光祿塞下,同西漢結好,曾三次進長安入朝,並向漢元帝請求和親。
王昭君聽說後請求出塞和親。她到匈奴後,被封為「寧胡閼氏」(閼氏,音焉支,意思是「王后」),象徵她將給匈奴帶來和平、安寧和興旺。後來呼韓邪單于在西漢的支援下控制了匈奴全境,從而使匈奴同漢朝和好達半個世紀。
後來也有根據這個故事創作的詩歌、琵琶曲、戲劇、電視劇集等藝術作品。
王昭君出塞後做了什麼?起到了哪些作用
昭君出塞的故事,昭君出塞的故事梗概
北島無夢丷 昭君出塞是中國歷史上的乙個故事。王昭君,名嬙 音qi ng 字昭君,原為漢宮宮女。後來也有根據這個故事創作的詩歌 琵琶曲 戲劇 電視劇集等藝術作品。西漢中葉,雄踞北方的游牧民族匈奴陷入了連年內亂之中,與此同時,漢朝內部圍繞著皇權的鬥爭,在胡漢關係上,也表現出截然不同的態度。一時間天下動盪...
昭君出塞的故事,昭君出塞的故事大概內容越短越好
樂見面 王昭君於漢元帝時期以良家子的身份被選入宮為宮女。傳說畫工毛延壽趁機勒索宮女。宮女們為了自己能被皇帝選中,送給毛延壽很多錢財。雖然王昭君相貌出眾,但因品格高尚,不似他人用各種手段以謀求皇帝的寵愛,毛延壽得不到賄賂,便故意醜化她 1 於是 入宮數歲,不得見御,積悲怨。竟寧元年 前33年 匈奴呼韓...
王昭君出塞的譯文,王昭君出塞 文言文翻譯
元帝后宮既多,不得常見,乃使畫工圖形,案圖召幸之。諸宮人皆賂畫工,多者十萬,少者亦不減五萬。獨王嬙不肯,遂不得見。匈奴入朝,求美人為閼氏。於是上案圖以昭君行。及去,召見,貌為後宮第一,善應付,舉止閒雅。帝悔之,而名籍已定。帝重信於外國,故不復更人。乃窮案其事,畫工皆棄市,籍其家資皆鉅萬。注 高中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