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隔生墨
三省: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
六部:吏部、禮部、兵部、度支(後改為戶部)、都官(後改為刑部)和工部。
三省 隋文帝在**設立三師、三公、五省(尚書、門下、內史、秘書和內侍)。三師、三公只是一種榮譽虛銜。五省之中,只有尚書、門下、內史三省才是真正的中樞權力機構(秘書省掌圖書典籍,職任較輕;內侍省掌侍奉宮掖,委以宦官)。
三省各有明確分工。
六部三省的長官納言、內史令、尚書令相當於秦漢時期的宰相。尚書省是國家最高行政機關。其下設吏、禮、兵、度支(後改為戶)、都官(後改為刑)和工六部,與諸寺、臺分別處理各類事務。
每部設尚書為最高長官,總管本部政務。
吏部吏部掌管全國官吏的任免、考課、公升降、調動等事務。下設四司:明清為文選清吏司、驗封司、稽勳司和考功司。
司的長官為郎中,副長官為員外郎,其屬官有主事,令史,書令史等。文選清吏司掌考文職之品級及開列、考授、揀選、公升調、辦理月選。驗封司掌封爵、世職、恩蔭、難蔭、請封、捐封等事務。
稽勳司掌文職**守制、終養、辦理**之出繼 、入籍、復名複姓等事。考功司掌文職官之處分及議敘,辦理京察、大計。
度支(戶部)
戶部為掌管戶籍財經的機關,六部之一,長官為戶部尚書,曾稱地官、大司徒、計相、大司農等。明清時期戶部掌全國疆土、田地 、戶籍、賦稅、俸餉及一切財政事宜。其內部辦理政務按地區分工而設司。
各司除掌核本省錢糧外,亦兼管其他衙門的部分庶務,職責多有交叉。
禮部南北朝北周始設。隋唐為六部之一。歷代相沿。
長官為禮部尚書。考吉、嘉、軍、賓、兇五禮之用;管理全國學校事務及科舉考試及藩屬和外國之往來事。禮部下設四司,明清皆為:
儀制清吏司,掌嘉禮、軍禮及管理學務、科舉考試事;祠祭清吏司,掌吉禮、凶禮事務;主客清吏司,掌賓禮及接待外賓事務;精膳清吏司,掌筵饗廩餼牲牢事務。
兵部隋始置,六部之一,掌管選用武官及兵籍、軍械、軍令等。源於三國魏五兵制。曹魏始置五兵(中、外、騎、別、都)尚書,另有有關軍事的駕部、車部、庫部等曹。
各曹設郎。隋始合為兵部,以尚書為主官,侍郎為次官。迄至清末,歷代沿襲,職權則不盡相同。
宋、遼、金、元兵部不轄兵政。明代兵部尚書號為「本兵」,權最重,凡武衛官軍選授簡練,均為其掌。清光緒三十二(1906),廢兵部,改設陸軍部。
都官(刑部)
隋文帝定六部制度,初沿北齊置都官,主官為尚書;次官,煬帝定為侍郎。後代均以刑部掌法律刑獄,與最高法院性質的大理寺並列。明清兩代,刑部作為主管全國刑罰政令及審核刑名的機構,與督察院管稽察、大理寺掌重大案件的最後審理和複核,共為「三法司制」。
刑部的具體職掌是:審定各種法律,複核各地送部的刑名案件,會同九卿審理「監候」的死刑案件以及直接審理京畿地區的待罪以上案件。
工部工部為掌管營造工程事項的機關,六部之一,長官為工部尚書,曾稱冬官、大司空等。工部起源於周代官制中的冬官,漢成帝置尚書五人,其三曰民曹。後漢以民曹兼主繕修、功作、鹽池、園苑之事。
西晉以後置田曹掌屯田,又有起部掌工程,水部掌航政及水利。後周依《周官》,置冬官府,長官為大司空。隋代開皇二年始設立工部,掌管各項工程、工匠、屯田、水利。
開始的時候,六部叫做六曹,即六個辦事機構。六部的長官為尚書。六部的設定成為後代封建國家**政權的固定制度。
隋唐三省六部制的內容及影響是什麼
2樓:匿名使用者
第一,使封建官僚機構形成完整嚴密的體系,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強了**的統治力量。 第二,使宰相的權力——分為三,三省長官的品級又較低,這就削弱了相權,加強廠皇權。在秦漢,丞相協助皇帝處理全國政事,處於「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地位。
每當皇帝無能,丞相就可能專權。三省六部制的設立,三分相權,有利解決皇權與相權的矛盾,加強了皇權;同時擴大了議政人員的名額,收到了集思廣益的效果; 第三,各部職責有明確的分工,有利於皇帝的集權與政令的貫徹執行,提高了行政效率,充分發揮了國家機構的效能。 三省六部制是中國官制史的重大變革,加強了**集權,它標誌著封建政治制度的成熟。
此後,歷朝基本上沿用這種制度。
3樓:匿名使用者
隋朝三省六部制:內史省,門下省,中書省。尚書省下設吏戶禮兵刑工六部。
唐朝三省六部制: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尚書省下設吏戶禮兵刑工六部。
中書省負責起草詔令,門下省封駁審議,尚書省負責執行。 為不具有貴族身份的士人提供了參政的機會,不僅擴大了統治的社會基礎,也促進了官僚體制的進一步成熟,成為中華帝國長期保持繁榮的制度保障之一,加強了**集權。
4樓:勝寒dragon的知識小鋪
隋朝建立後,將北周仿照周禮設立的官爵制度廢除,設立了以三省六部制為主體的**官僚體系。隋設尚書、門下、內史、秘書、內侍五省,秘書省類似於後來的館閣,內侍省則是乙個專門的宦官機構,主持**政權的就是尚書、門下、內史三省。三省互相牽制,共同向皇帝負責。
其中,決策者為內史省,長官稱內史令;審議者是門下省,長官稱納言;處理日常政務的機構是尚書省、置尚書令、左右僕射各一人,下設吏、禮、兵、度支(後改稱民部)、都官(後改稱刑部)、工六部。隋朝,三省長官均為相職,同時,三公、三師也參預朝政,也是宰相。
三省六部制:
三省六部制是我國古代的**官制。三省六部制是自西漢以後長期發展形成的,至隋朝正式確立,唐朝進一步完善。唐朝三省指的是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
三省分工明確,中書省負責草擬吧頒布皇帝的詔書;門下省負責審核政令;尚書省「無事不總」,負責執行國家的政令。尚書省下設吏、戶、禮、兵、刑、工六部,長官均稱尚書,六部分領各種政治事務。三省的長官共議國政,行宰相之權,其議政場所為政事堂。
三省六部的作用和影響:
作用:1.三省六部職權有分工也有合作相互監督、相互牽制,從而使封建官僚機構形成了完整嚴密的體系,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強了**的統治力量。
2.三省的分工使宰相權利一分為三,三省的長官品級較低,這就削弱了相權,加強了皇權。
影響:三省六部制的確立和完備,是中國官制史上的重大變革,此後,歷代基本沿襲了這個制度。
5樓:匿名使用者
書上有 我以前都看到過
隋唐三省六部制的內容及影響是什麼
第一,使封建官僚機構形成完整嚴密的體系,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強了 的統治力量。第二,使宰相的權力 分為三,三省長官的品級又較低,這就削弱了相權,加強廠皇權。在秦漢,丞相協助皇帝處理全國政事,處於 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的地位。每當皇帝無能,丞相就可能專權。三省六部制的設立,三分相權,有利解決皇權與相權的...
隋朝創立的三省六部制中的“三省”指哪三省
唐子畏 三省 中書省 門下省 尚書省。六部 吏部 戶部 禮部 兵部 刑部 工部。三省六部制是西漢以後長期發展形成,至隋朝正式確立,唐朝進一步完善。唐朝的三省為中書省 門下省 尚書省。中書省負責定旨出命,長官中書令二人,門下省掌封駁審議,長官侍中二人,中書 門下通過的詔敕,經皇帝裁定交尚書省貫徹。尚書...
三省六部的職能是什麼,三省六部制的職能是什麼?
三省 中書省 尚書省 門下省。六部 吏部 戶部 禮部 兵部 刑部 工部。職責 中書省起草決策,門下省封駁審議,尚書省負責執行,六部具體執行。三省六部制的職能是什麼?三省,分別為 尚書省 最高行政機構,負責執行國家的重要政令 門下省 審議機構,負責審核政令 中書省 決策機構,負責草擬和頒發皇帝的詔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