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的三大盛世是哪三大盛世

時間 2021-08-30 10:17:29

1樓:李二淚

西漢盛世、唐朝盛世、清初盛世是中國歷史上的三大盛世。

中國歷史上有秦漢隋唐宋元明清等統一王朝,出現過10多次盛世,最有名的盛世只有三次,即從文景之治到武帝極盛再到昭宣中興的西漢盛世、從貞觀之治到開元全盛的唐朝盛世和康雍乾時期的清初盛世。

西漢盛世包括文景之治、武帝極盛再到昭宣中興,持續了130年。這一時期的成就:

1、文帝景帝休養生息,國庫錢財充足,糧食多的堆到倉外爛掉,百姓富足;

2、漢武帝以後開疆擴土,打敗強大匈奴,將西域納入**版圖。嶺南地區,東北等地區也得到了擴充套件。

3、《史記》和《漢書》開創史學,思想文化,**都走向繁榮,科技發達。

擴充套件資料:

唐朝盛世

從貞觀之治持續到開元盛世,持續時間也是近130年。這一時期的成就:

1、唐太宗時期路不拾遺,夜不閉戶,唐玄宗時期“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

2、唐朝的疆域空間廣大,將北方草原囊括在疆域中,長城成了擺設,絲綢之路繁榮,中西交往頻繁。

3、科技文化發達,唐詩散文一直影響到現在。

清初盛世

從康熙中葉起,到雍正、乾隆年間,清朝國力達於鼎盛時期,長達133年。主要表現:

1、人口的空前增長,達到近4億,經濟規模和總量居當時世界之最。

2、平定蒙古,新疆,入駐**,疆域空前,僅次於元朝。

3、編制四庫全書,但文化上受到嚴厲阻礙。明清時期玉米、蕃薯的引進,極大促進了農業和人口的發展,所以也稱為“蕃薯盛世”。

2樓:賀瑤查頎

在中國兩千多年封建歷史長河中,先後出現過幾個最好的歷史時期,史稱“盛世”,例如西漢“文景之治”發展到漢武帝而極盛,唐代“貞觀之治”而至開元盛世,明代“永宣之治”稱盛與清代“康雍乾盛世”,還有鮮為人知的“戰國盛世”。

其中,人們多以“盛世”命名的為“開元盛世”和“康乾盛世”。

五大盛世,皆承前代大亂之後,在新興王朝上升時期推進至極盛。西漢在秦朝廢墟上重建一代封建王朝,歷170多年“休養生息”後才達到全盛。唐代開元盛世,是在隋末大亂之後,重新走向大治而出現的。

其間,走過了近百年的曲折道路。明,削平群雄,驅逐元朝統治者出長城,一統天下,經半個世紀的勵精圖治,終於開創了一代繁盛的局面即“永宣之治”。自神宗萬曆中期,亂象環生,經熹宗至崇禎,終釀成大亂,至清軍入關前,已持續亂了約半個世紀。

清入主中原,剿滅李自成、張獻忠兩支農民軍;掃蕩南明勢力,花費了近20年的時間。清朝就是在明末大亂的基礎上再建一代王朝。又經過近70年,終由大亂轉為大治。

戰國時期有些特殊,咋看起來,七國並立呈混亂狀態,實際上是經過春秋“禮崩樂壞”、長期兼併而形成的政治新格局,各國保持了長期的相對穩定,最後由秦實現統一,始達大治頂峰。

各個盛世都具有共同特徵:國家統一,經濟繁榮,政局穩定,社會久安,國力強大,文化昌盛等。

3樓:

所謂“三大盛世”,是指中國歷史上社會環境較為安定,人民生活相對富足,最為後人稱道的三個時期,即西漢的文景之治、唐代的貞觀之治和清代的康乾盛世。“三大盛世”的出現,總的看屬於歷史的偶然。這種偶然性,很大程度上得益於當時統治者吸取“官逼民反”的教訓而產生的民本思想。

他們重視人民群眾在國家統治和治理中的地位,妥善處理君民關係和官民關係,不拘一格重用人才。可以說,民本思想的興起和實踐是三大盛世得以產生的重要原因,也是當代中國“以人為本”思想的源頭。

文景時期的民本思想主要體現在寬慈待民的眾多社會政策上。為了提高民眾生產經營的積極性,漢文帝下令免除田租賦稅的一半,由漢初的“十五稅一”改為“三十稅一”,後來還免除農民的土地租稅。文帝在減免稅收的同時,還採取一定政策改善社會底層人民生活。

《資治通鑑》記載,文帝在即位當年就給鰥、寡、孤獨及窮困之人提供資助,對於80歲以上的老人,每個月都賞賜米、肉和酒。

貞觀之治是指唐太宗在位的23年盛世。唐太宗繼位時,自然災害不斷,社會經濟凋敝,人口大量流亡。唐太宗實行以人為本的開明政策,重視人才,知人善任,從諫如流。

貞觀初年,唐太宗一方面大規模精兵簡政,淘汰庸員,將**官吏由2000人減少到600人,另一方面多次下達求賢舉才的詔會,以種種形式發現和使用人才。在他重用的**中,魏徵、張亮等人出身寒門,杜淹、李靖、秦叔寶等人甚至來自於敵對的政治集團。最可貴的是,唐太宗重視人民群眾在國家中的作用。

《貞觀政要》記載,唐太宗曾對侍臣強調“國以民為本”,當時名臣馬週上書時也指出“治天下者以人為本”。唐太宗認為自己皇帝的地位,不是來自於上天授予,而是來自於人民推舉。“天子者,有道則人推而為主,無道則人棄而不用。

”這些觀點極具進步意義,有效地緩解了階級矛盾。

康乾盛世的出現關鍵在於開明的用人制度。200萬滿族人入主中原,一統江山,贏來盛世,一方面是由於極高的統治手腕和政治智慧,但至關重要的是滿族人能夠積極打破民族壁壘,不拘一格重用漢人,並由此贏得漢族官僚和士大夫集團的支援和認可。例如,明朝兵部尚書、薊遼總督洪承疇在兵敗降清後,被清廷委以重任。

洪承疇提出了許多治國安邦的建議,並招來一批明將明臣為清朝效命,為清朝迅速統一國家並鞏固新興政權立下大功。洪承疇在立功回到北京後,皇帝“特召賜宴及賜大蟒袍、靴襪等項”,太皇太后“特恩賜宴”。他死後,清廷“賜祭莽如例,諡文襄公”,還立碑稱讚他是“賢良之臣”。

如此重用前朝重臣在封建社會是不多見的。

鞏固法律權威,用法律手段對官吏進行權力制約,促進了“三大盛世”的政通人和

眾所周知,在封建社會裡,皇帝的權力幾乎不受制約,而法律不過是社會控制的工具,在國家政治生活中不佔有太大權威。然而,一些精明的統治者認識到權力是雙刃劍,不受制約的權力可能給國家進而給自己的統治帶來巨大的危害。因此,他們也經常通過種種途徑進行法制改革,鞏固法律權威,用法律手段對官吏進行權力制約,以維護國家的長治久安,這在“文景之治”和“貞觀之治”中表現得尤為明顯。

秦朝採用法家思想治理國家,崇尚嚴刑峻法。漢初刑律在很大程度上承接秦律,仍保留宮、刖等極為殘忍的肉刑。漢文帝當政時,逐漸開始廢除肉刑。

《漢書·刑法志》記載,齊太倉令淳于公有罪當刑,其小女兒緹縈隨父至長安,上書表示自己願意去做官婢,以贖父親所犯的罪,使父親有機會改過自新。當時文帝很受感動,決定廢除肉刑。漢文帝重視法律的作用,並以身作則遵守法律。

《漢書·張釋之》記載,有一次漢文帝坐馬車外出經過中渭橋,剛好當時有人從橋下走出,驚嚇了文帝拉車的馬,文帝自己也受驚了,很生氣,要求法官嚴懲該人。法官張釋之只對該人判處4兩罰金,並解釋說,法律應該以同樣的標準對待天子和百姓,如果該人無意中讓其他人受驚了只接受這樣的懲罰,不能因為受驚嚇的是皇帝就加重該人的處罰。文帝認為有道理,就接受了張釋之的看法。

唐太宗十分重視法制改革和法律的作用。他即位之初,就讓人修訂當時的《武德律》,並花十年時間制定《貞觀律》。《武德律》很大程度上繼承隋朝的法律,不僅仍保持一些肉刑,而且規定比較嚴厲。

《貞觀律》與其相比,不僅削繁為簡,變重為輕,廢除肉刑和兄弟連坐等落後的制度,更重要的是,《貞觀律》邏輯嚴密體系完善,達到了我國封建社會法典的高峰,併成為後世法典效法的物件。唐太宗對判處死刑很重視,每次決定判處死刑,必須由下面主管**連續五次上奏,以避免錯判錯殺。唐太宗還特別強調保持法律的穩定性,嚴格規定了修改法律的程式,很好地維護了法律的權威和尊嚴。

和諧社會應該是可持續的美好狀態,不是一勞永逸的目標

必須強調的是,中國歷史上的“三大盛世”,都是當時歷史條件下的產物,所謂和諧也都是相對的、歷史的,由於固有的階級矛盾和封建帝制的詬病,也不可能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和諧,更不能同我們今天建設的和諧社會同日而語。如果說統治者有一些利民的思想和行為的話,那也不過是他們害怕人民群眾的反抗,為延長自己的統治而採取的不得已措施罷了。事實上,上述“三大盛世”,都未能避免“盛極而衰”的結局。

因此,“三大盛世”的和諧終究只是暫時的,是幾顆歷史的流星。

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除上述根本性的原因之外,還有:一,國家的發展缺乏持久的動力和一貫的進取精神,社會意志消退和睿智的領袖後繼乏人。中國歷史上的盛世在出現後,都不可避免地趨向守成,社會的主導思想逐漸由開拓進取轉為“持盈保泰”,社會風氣也為之一變,由奮發有為而轉向享受昇平,滿足於維持現狀,對眼前的問題小修小補,乃至自高自大,掩蓋矛盾,粉飾繁華,縱情於聲色犬馬,陶醉於歌舞昇平,根本看不到所存在的問題及其嚴重性。

潛在的社會矛盾和問題就在這種狀態下不斷滋長,日積月累,變小患為大患。二,妄自尊大,固步自封,看不到世界潮流的浩浩蕩蕩。大清盛世的締造者,不僅忽視了國內社會的潛在矛盾和問題,而且完全看不到世界發展的大趨勢,沉溺於“盛世”之中,最終使盛世成為近代中國落後於世界的肇端。

三,盛世的統治者都往往陶醉在已有的成就中,生活糜爛,不思上進。這表現在大小**紛紛**腐化,以權謀私,為所欲為,不受制於外部監督,整個官吏隊伍素質嚴重下降。這在康乾盛世表現得尤為突出。

康熙在位時,腐敗之風已經蔓延。雖然他曾一度懲治**,強化吏治,但一方面隨著他年事漸高,對政事越來越消極,主張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經常寬容******的行為,另一方面也由於他自己生活奢侈,愛好出行,並大講排場,上行下效,整個社會都瀰漫著驕奢淫逸的風氣。雍正上臺後,勵精圖治,改革財政稅收制度,並採取“火耗歸公”與“養廉銀”的做法,不僅減少了官吏以權謀私的途徑,還大幅度提**吏工資待遇,一定程度抑制了**的風氣,為康乾盛世的維續打下了一定的基礎。

但一者,雍正在位時間很短,乾隆上臺後,朝廷反腐敗的熱情迅速降低,並寬赦了大批在雍正期間由於****而受處分的官吏,這使得腐敗之風急劇興起,**者為所欲為,清廉者屢受排擠。二者,封建制度也決定了它無法解決自身的問題。乾隆後期,由於國庫空虛,朝廷甚至實行議罪銀製度,幾乎是公開買官賣官,煽風點火鼓勵**,這導致當時的吏治腐敗幾乎到了無可復加,空前絕後的程度。

嚴重的吏治腐敗動搖了清王朝的根基,使清王朝經歷康乾時期表面的繁榮之後,急劇衰敗。

中國古代四大盛世是指,歷史上公認的四大盛世

哎魚魚的慕斯 四代盛世指漢代文景盛世 唐代開元盛世 明代永宣盛世 清代康乾盛世。一 文景盛世 文景時期,重視 以德化民 當時社會比較安定,使百姓富裕起來。到景帝后期時,國家的糧倉豐滿起來了,府庫裡的大量銅錢多年不用,以至於穿錢的繩子爛了,散錢多得無法計算了。隨著生產日漸得到恢復並且迅速發展,出現了多...

如何總結中國古代盛世中的地獄,中國古代的三大盛世是哪三大盛世?

華夏本土其實並無地獄一說,準確來說是叫陰間,而不是叫地獄,在佛教傳入華夏後融合本土神話,讓地獄變成陰間的一部分,是陰間最黑暗的一部分。闢謠 華夏本土的古文記錄中.在佛教傳入之前.從未有出現過地獄二字.所以網上流傳中國民間地獄之說.並不屬於純粹本土傳說.而是融合宗教神話的說法.甲 地獄入口 大家看看繁...

中國古代騎兵戰法三大天才是誰,中國古代三大騎兵戰天才到底誰是第一高手

紫川 中國古代有三大騎兵戰天才 衛青,霍去病,李靖。 1 趙武靈王 趙雍 胡服騎射開創中國騎兵大規模建制的開始,其戰法有點接近於 窮追猛打 2 霍去病 騎兵靈活運用,千里穿插,長驅直入,靈活多變,其戰法的最大特點就是 水無常形,兵無常勢 3 李靖 滅東突厥和吐谷渾的最大功臣,以少勝多,衛公兵法基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