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馬陵之戰是由圍魏救韓開始,當時龐涓奉命統兵攻韓,韓向齊求救(孫臏是齊國的軍師),一方面孫臏主張答應南韓使者,出兵救援。
等使者走後,又建議先不急於發兵。南韓見齊肯出兵相救,所以拼死抵抗,龐涓久攻不下,最後南韓力量已消耗得差不多了,同時魏國**也很大,這才下令出兵20萬救韓,其中10萬包圍了魏國首都大樑,並發起猛攻。
迫使魏王多次派人命龐涓回援。另派10萬埋伏於龐涓回援必經之路----馬陵。
龐涓無奈只好回援救魏,路上與孫臏相遇,短接後孫臏即假裝敗退,並每天令士兵把做飯用的灶減半,來迷惑龐涓,龐涓以為齊軍懼怕魏軍,齊軍每天都有人逃跑,所以丟下大部隊,輕裝快進。行至馬陵,天色已晚,隱約看到前面有棵樹被人砍去了皮,上書有字,由於天黑看不清楚,命人點**把,見上書:「龐涓必死於此樹下」
同時埋伏於馬陵道的齊軍,依孫臏之計「火把亮處,萬箭齊發。」
龐涓死於亂軍之中```~~魏國也從此一步步起向滅亡。
2樓:匿名使用者
首先圍魏救趙,然後再用減炤計…
3樓:
圍魏救趙!!!最出名的了。
4樓:匿名使用者
用現在的說法就是「圍點打援」,減炤計:兵不厭詐。
5樓:匿名使用者
每天減乙個爐灶,使得龐涓以為他們退兵了,前去一看才發現中計了~ 減灶計
在馬陵之戰孫臏採用了乙個什麼計策?目的是什麼?結果怎樣?
6樓:汽車資訊推送
首先是避實就虛,攻其所必救,「圍魏救趙」戰法,當時龐涓圍困南韓,而孫臏則率軍直趨魏都大樑誘使魏軍回救,以解南韓之困;龐涓帥大軍前來,欲與齊軍決戰。孫臏見魏軍勢猛,又以減灶之法示弱,以驕其志,龐涓中計,只率輕車銳卒晝夜兼程追趕。齊軍到達馬陵,孫臏見馬陵地勢險隘,道路狹窄,兩旁林木茂密,又估計魏軍必於傍晚到達此地,遂在馬陵設伏,將蒺藜布於前,當作溝塹;以戰車、大盾構成野戰的前沿壁壘,令弓弩手埋伏其後;在戰車上布置弓弩手和執戟甲士。
魏軍果如期而至,進入齊軍伏擊圈,因連日疾行而疲憊不堪。齊軍則以逸待勞,萬弩齊發,全面出擊,殲滅龐涓所率部眾,殺龐涓,又乘勝進攻,擄魏太子申,全殲魏軍。魏國實力大損,其勢始衰,齊、秦逐漸成為東西方對峙的強國。
西元前341年,魏國發兵攻南韓,南韓向齊國求救。
齊國應允救援,以促南韓竭力抗魏國。齊威王以田忌為主將,田嬰,田盼為副將,孫臏為軍師,運用「圍魏救趙」戰法,率軍直趨魏都大樑(今河南開封),誘使魏軍回救,以解南韓之困。這次戰役中孫臏利用龐涓的弱點,製造假象,誘其就範,使戰局始終居於主動地位。
寵涓孫臏同出師門,最後兵戎相見,為什麼寵涓打不過孫臏,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兩人不同的性格是寵涓負於孫臏的原因之一
.孫、寵同學於鬼谷子門下,孫學習成績領先於寵,三年學業期滿,寵自以為知識學到家了,辭師去魏國發展。而孫臏以為老師傳授的東西還沒融會貫通,繼續留下學習。
從史料的這一記載中可看出,寵涓性格自負、驕傲自滿。而孫臏性格謙虛,有自知之明。驕傲使人落後,謙虛使人進步。
這是孫勝寵的乙個方面。
二,寵涓的軍事理論不及孫臏,這是孫勝寵的又一原因
孫臏出自身於名將之門,有將門的遺傳基因。春秋時期齊景公的大司馬田穰苴就是孫武的叔父,孫臏的先祖。田穰苴"文能附眾,武能威敵」,曾在晉燕聯軍侵齊危急之際,以怒斬遲到的監軍莊甲,嚇退晉燕敵軍並十年不敢侵齊。
孫臏的曾祖父孫武,也就是田穰苴的侄子是兵聖,著有《孫子兵法》。孫臏早對《孫子兵法》爛熟於心。寵涓妒忌孫臏的才能,想在害死孫臏之前把《孫子兵法》弄到手,才讓孫臏給他默寫《孫子兵法》的。
說明寵涓對掌握《孫子兵法》方面遠不及孫臏。再是孫臏著有自己的《孫臏兵法》而寵涓沒有兵法理論傳世。這些說明寵涓在軍事理論上遠不及孫臏。
這也是孫臏勝寵涓的原因。
三,軍事才能寵涓不如孫臏
理論指導實踐。在"桂陵之戰」中,孫臏以「圍魏救趙」計謀,大敗魏軍,寵涓落了個被擒的結果。在「馬陵之戰」中,孫臏又以「增兵減灶」的計謀,打得寵涓走投無路而自殺。
實踐證明了寵涓軍事才能遠不及孫臏。
總上三點,所以寵涓必敗於孫臏手下。
7樓:文謂菊
馬陵之戰中,孫臏用的增兵減灶計策。他要士兵挖十萬個灶,不一定非是幾個人乙個灶。他十萬個灶是迷惑敵人的,主要是讓魏國的龐涓認為齊國兵士多,後來減灶,是讓龐涓認為齊國兵士畏戰,所以逃跑的人比較多
8樓:乙隻手的魚
西元前341年,魏國的出兵攻打南韓,南韓請求齊國幫助。齊答應救援,以田忌為主將,,孫臏為軍師,運用「救趙于魏」的戰術,率軍到(今河南開封)大樑,誘魏軍援救,解決了南韓的困難。在這場戰役中,孫臏利用龐涓的弱點,製造假象,誘導他就範,使戰局始終處於主動地位。
9樓:書籍築人類靈魂
西元前341年,魏國發兵攻南韓,南韓向齊國求救。齊國應允救援,以促南韓竭力抗魏國。齊威王以田忌為主將,田嬰,田盼為副將,孫臏為軍師,運用「圍魏救趙」戰法,率軍直趨魏都大樑(今河南開封),誘使魏軍回救,以解南韓之困。
這次戰役中孫臏利用龐涓的弱點,製造假象,誘其就範,使戰局始終居於主動地位。
孫臏在馬陵之戰中採用了(
10樓:匿名使用者
圍魏救趙
知道龐涓用兵特點利用龐涓的好戰,用偽裝己方兵士減少蒙蔽龐涓
多謀,善智
馬陵之戰中孫臏採取了什麼方法,有什麼好處?
11樓:匿名使用者
馬陵之戰是中國戰爭史上設伏殲敵的戰例,這次戰役中孫臏利用龐涓的弱點,製造假象,誘其就範,使戰局始終居於主動地位
12樓:錢江新地方
圍魏救趙。在解救同盟的時候避免了自己的**。
孫臏為取得勝利,採取了哪些好的做法?用原文回答
13樓:匿名使用者
孫臏作戰的戰術方法有哪些?孫臏戰術的八條評析
孫臏論述的戰術方法,由於是在戰國時代軍事實踐的基礎上進一步總結 提高的,因而更加具體生動,並有新的發展。茲歸納為八條評析之。
(一)詭詐誘敵上鉤
孫武所講的戰術中有「詭道」十四法,其主要方法有:「能而示之不能, 用而示之不用」;「利而誘之,卑而驕之」;「攻其無備,出其不意」,等 等。這些方法歸結到一點,就是要給敵人以我軍虛弱的假象,誘使其驕做而 忘乎所以,然後突然發起攻擊。
孫臏掌握了此木的精神,在許多場合加以發 揮。如他論述擊敵「圓陣」的方法說:「擊此者,三軍之眾分而為四五,或 傅 (接觸)而佯北,而示之懼。
彼見我懼,則遂分而不顧。因以亂毀其固。 駟鼓同舉,五遂 (惜為隊)俱傅。
五遂俱至,三軍同利。此擊圓之道也。」 (《十問》)在論述如何擊「強眾」之敵時,他又說:
「擊此者,告之不敢, 示之下能,坐拙而待之,以驕其意,以情其志,使敵弗識,困擊其不□,攻 其不御,壓其胎(借為怠),攻其疑。彼既貴既武,三軍徙舍,前後不相睹, 故中而擊之,若有徒與。此擊強眾之道也。
」 (同上)從這些論述中可見, 誘使敵人分散,鬆懈敵人鬥志,乘其不備而擊之,孫臏對此術是深有研究的。
為了麻痺敵人的思想,孫臏更想出了許多方法。在回答如何對付強固的 敵人時,孫臏說:「以輕卒嘗之,賤而勇者將之,期於北(戰敗)毋期於得。
」 用這樣的手段使敵人以為我軍薄弱,不堪一擊,然後「為之微陣(隱匿之陣) 以觸其側」,就能取得大勝。對於「眾且武」之敵,孫臏認為,應當「避而 驕之,引而勞之,攻其無備,出其不意」;在「我強敵弱,我眾敵寡」的情 況下,應當「毀卒亂行,以順其志」(《成王問》),誘使敵人出戰。孫臏 論述謀詐的目的道:
「謀者,所以令敵無備也;詐者,所以困敵也。」(同 上)這就清楚地指明,此種戰術的要領,就是千方百計「令敵無備」,然後 再攻擊圍困之。
孫臏一再申述:「隱匿謀詐,所以釣戰也」;「偽遺(丟棄) 小亡,所以(惜為餌)敵也。」(《官一》)在兩軍交戰中,可以故意丟盔 棄甲,亡失一些牛馬物品,偽裝出我軍狼狽逃遁之狀。
這樣來誘使敵人掠物 追逐,進入我軍的伏擊圈。
桂陵、馬陵二大戰役,是孫臏運用上述詭詐誘敵戰術而取得大勝的具體 實踐。在桂陵之戰中,孫嬪一再對魏軍「示之疑」、」示之不知事」。他選 擇「丁識事」的齊城、高唐二大夫,進擊「難攻」的平陵城,使其「當木而 大敗」;又「遣輕車西馳梁郊」,使敵人感到震怒;再分以少量之卒跟從其 後,對敵人「示之寡」。
在運用一系列的詭詐方法後,魏將龐涓「果棄其輜 重,兼趣舍而至」,孫臏「弗息」而布置埋伏,「擊之桂陵而擒龐涓」(《擒 龐涓》)。馬陵之戰時,孫臏又用「減灶」的辦法,造成齊軍「士卒亡者過 半」的假象。魏將龐涓不知是計,「乃棄其步軍,與其輕銳倍日並行逐之」。
追至道狹多阻的馬陵,齊軍伏兵「萬彎俱發」,龐涓智窮自到,「齊困乘勝 盡破其軍」 (《史記》本傳)。上述兩個戰例,說明孫臏的這個戰術方法, 不僅在理論上分析得頭頭是道,而且在實踐上運用得熟練而巧妙。
14樓:大禹男爵
這是閱讀理解裡的,原文就有
孫臏龐涓故事簡略,龐涓和孫臏的故事
牙牙的弟弟 史載,孫臏和龐涓同為我國春秋時期軍事家。二人幼年共同從師於鬼谷子。後因龐涓陰險狡詐,嫉賢妒能,乘勢挖去孫臏膝蓋。孫臏被致殘後,發憤鑽研,最終寫成 孫子兵法 傳世。而龐涓則落下殘害同窗好友的罵名。相傳鬼谷子宅就在陽城東北一公里處,這裡至今流傳著孫龐求學時鬥智的故事。百擔有餘 傳說孫臏 龐涓...
孫臏龐涓的電影,孫臏龐涓還有那個女將軍那部電影叫什麼名字
電視劇集 孫子兵法與三十六記 東周列國戰國篇 裡有幾集 大秦帝國 黑色裂變 裡有兩集 電影 馬陵道 孫臏下山鬥龐涓 戰國 正在拍攝過程中 三十六計,主演孫臏跟龐涓的對戰。 孫紅雷之前的戲份很受歡迎,都是高質量的電影,但其中一部是戰國時期的,電影名字是 戰國 2011年的電影 戰國 景天飾演女一號,孫...
孫臏和龐涓的讀後感,讀完了《孫臏與龐涓的故事》後你想說什麼
如果沒有龐涓的罪孽會不會有 圍魏救趙 增兵減灶 劣馬奪冠 等等這樣的經典故事呢?孫臏會不會有像三國周郎火燒赤壁那樣 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的風采呢?我是說周瑜是與他光明正大的敵人的較量,這是最風光的事情!我們無法想像,但是我們能肯定,戰國的歷史程序一定會發生微妙的變化,他應該是更精彩的一段歷史。我到更...